七年级语文散文诗两首2_第1页
七年级语文散文诗两首2_第2页
七年级语文散文诗两首2_第3页
七年级语文散文诗两首2_第4页
七年级语文散文诗两首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诗两首教案第一课时:荷叶母亲教案教材分析:诗两首是七年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的一篇自读课文,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本课的生字词由学生在家独立完成。文章内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关键语句多角度感悟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3)体会诗的写作特色。教学理念:1.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言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2.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难点:体会诗的写作特色教学过程:一、播放烛光里的妈妈flash,激情导入: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师生共叙: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这故事说明母爱是伟大无比的,是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来了解作者二、作者简介、作品:1.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州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留学,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开始发表小说,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著有诗集繁星、春水(1923年),散文集寄小读者(1926年)。1923年,冰心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小诗诗集,共收小诗三百余首。这些诗受日本俳句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记录了诗人杂感式的“零碎的思想”,发表后轰动一时,造成了一个“小诗的流行的时代”,并使小诗成为“五四”新诗一个独特的品种。2. 名人对冰心的评价:我们喜欢冰心,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 巴金 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她)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同病者之爱,使她的笔底有了像温泉水似的柔情。 郁达夫3.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三、检查字词。掌握下列字词。姊妹 菡萏 欹斜 莲蓬 徘徊 荫庇三、阅读课文,感知内容1. 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注意文章的感情。2. 请同学们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听一听,对方读得好不好。听读时,注意她的停顿和语气、语调的处理,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对她进行评价。3. 再读课文(男女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各种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三、朗读感悟,感知作者情感1. 诗言志,诗传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明确: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看出。2. 课文重点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请找出变化过程。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3. 梳理课文,填写下表。荷叶 母亲莲花 送莲(眼前)写 景 赏莲(回忆)荷叶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眼前)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母亲由景入情,深情赞美母亲抒 情四、问题探究1. 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提问学生,教师点拨)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2. 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五、拓展延伸1. 由冰心的荷叶母亲,你联想到哪些歌颂母亲的诗?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思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2. 你能不能也用借景写人的手法表达对父母的爱呢?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例如:母亲啊!您是_ ,我是_ ,_,_。母亲的伞,我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六、教师寄语: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七、布置作业:1. 完成练习研讨与练习一、二;2. 在名著导读繁星、春水选择一首诗进行赏析。第二课时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分析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2. 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而提高朗读能力。(2)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B、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情况。(2)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3.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4.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法和学法1. 教法说明本节课采取“美读感知法”和“交流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深刻感悟到作品的内涵。2. 学法指导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并结合自身体验,归纳出朗读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也许知道泰戈尔,但对他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不多,他们虽然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但对外国诗歌接触较少,很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修养。这首诗因为它是反映儿童内心世界的,也正是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他们不但有交流和倾诉的欲望,更有参与活动的热情。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2教师设问: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歌中唱道“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是的,母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子女,而你们有想过要回报母亲吗?3学生自由回答。4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沐浴着母爱,也不要忘了回报母爱。今天,我们就来看着诗人泰戈尔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出示课件:课题、作者)设计意图:导语的设计亲切自然,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使课伊始,便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二、简介作者1教师设问:同学们对诗人泰戈尔有哪些了解呢?请借助自己的资料看一看,然后互相交流。2学生互相交流。3课件展示:泰戈尔生平简介。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查找泰戈尔的生平资料,使学生锻炼了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其实也就是让学生借助课文学会动手、动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时已被激发。三、检查预习下列的词语,你都掌握了吗?嗅( xi ) 闻(气味) 花瓣( bn )罗摩衍那( m ,)印度长篇叙事诗。匿笑( n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祷告( do )向神祈求保佑。沐浴( my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四、诵读诗歌,整体感知1在美妙的音乐中欣赏诗歌。(见课件)2. 学生自由读课文。3学生齐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4. 同学们读得非常不错,但要想读出诗歌的真正韵味,我们还需把握朗读的技巧。教师指导朗读的方法:感情基调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我不告诉你,妈妈。”(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五、合作交流,品读诗歌(一)想一想:1.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 _ _ 的孩子。 2.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 的妈妈(二)议一议1. 诗中的“孩子”是借助什么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母亲的爱)2. “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做祷告时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3. “我”回报母爱,为什么总是悄悄的进行却不让妈妈知道呢?这样会给妈妈带来惊喜,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给妈妈带来快乐4.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六、拓展延伸1出示课件,提出疑问:同学们,生活中母爱无处不在,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如果你也具备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请用“加入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或者一段话。2学生自由回答。答案示例: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上,让她更加年轻漂亮。 假如我变成了妈妈的手,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她不再那么操劳。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节目,逗妈妈开心,让她笑口常开。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当雨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让妈妈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劳 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我要变作影子,她到哪里我到哪里,永不分离。我要变作手,代替她做烦琐的家务劳动。3教师明确: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老师相信如果你们的父母也在场,一定会深受感动,并为你们的这种行为深感自豪。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及自身生活体验,齐读课文。4学生齐读课文。(七)总结概括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母子之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才会引发“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从而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最圣洁、最美丽的爱,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