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颜色培训》PPT课件_第1页
《塑料颜色培训》PPT课件_第2页
《塑料颜色培训》PPT课件_第3页
《塑料颜色培训》PPT课件_第4页
《塑料颜色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塑料颜色的调与配 广东锦湖日丽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2011 12 13 颜色 颜色的产生美国光学学会 OpticalSocietyofAmerica 的色度学委员会曾经把颜色定义为 颜色是除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一种特性 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视网膜而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而获得的景象 在我国国家标准GB5698 85中 颜色的定义为 颜色是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根据这一定义 色是一种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眼的视觉特性 而人的视觉特性是受大脑支配的 也是一种心理反映 所以 色彩感觉不仅与物体本来的颜色特性有关 而且还受时间 空间 外表状态以及该物体的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受各人的经历 记忆力 看法和视觉灵敏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可见光 刺激眼睛 感觉到颜色 颜色 颜色的三色感觉学说人类的眼睛只能感受三种颜色 即红 黄 蓝 其他颜色是上述两种或三种颜色同时综合作用的感觉 如蓝色和黄色的综合为绿色 红色 黄色和蓝色同时作用于人眼时 为白色 所以将这三种颜色称为基本色 即三原色 而其它颜色为它们的衍生颜色 黑色 黄色 蓝色 红色 紫色 橙色 绿色 三原色拼色时的显色示意图 色光环 色光环 紫外380紫450蓝490绿550黄589橙627红780红外 颜色 颜色的分类颜色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大类非彩色是指黑色 白色及各种深浅不等的灰色 如KI90 95 10系列产品 彩色是指黑色 白色以外的各种颜色 它和非彩色除了有亮度区别外 还有色调及饱和度区别 如 KI50 40 60 颜色 除彩色和非彩色外 还有一种透明色 即物体对可见光波长既不吸收 也不反射 而是完全或者大部分透过的颜色 全部或者大部分 80 90 透过 透明色 全部或者大部 96 反射 白色 全部或者大部 80 90 吸收 黑色 部分反射 部分吸收 彩色 颜色 颜色的描述修饰 偏红 偏黄 暗 亮 灰比喻 桃红 杏黄 米黄 草绿颜色系统 全面 科学 I 颜色 颜色三要素 孟塞尔颜色系统 色调 色相 h 颜色之间的主要区别 红 橙 黄等明度 亮度 L 指颜色明亮的深暗之分 柠檬黄与柚子黄比较 柠檬黄比较明亮 饱和度 色度 纯度 艳度 C 指彩色的纯洁性 单色的可见光是最饱和的色彩掺入白色或黑色颜色越多越不饱和 纯蓝墨水 蓝黑墨水可见光谱的单色光是饱和度最高的颜色 光谱色渗入白光的成分越多 就越不饱和 中性灰 黑色 白色饱和度为零 颜色 颜色三要素图解色调 h 明度 L 饱和度 C 半径越大 C 越大 I 颜色 CIE 国际照明协会 颜色系统L a b 色空间明度分量L 色度分量 a 分量 从绿色到红色 b 分量 从蓝色到黄色 色棋 作为一个颜色从业者应该具有敏锐的颜色辨别能力 a 偏红多 b 偏黄多 b 偏蓝多 b 偏绿多 L 亮 L 暗 I 颜色 颜色三要素只有三要素一种系统 L C h L L 参比料 L 标准 C ab C ab参比料 C ab标准 C ab批料 a 2参比料 a 2参比料 1 2 C ab标准 a 2标准 a 2标准 1 2 h ab E 2ab 2 L 2ab 2 C 2ab 2 1 2 另一种系统 L a b 两种颜色系统的分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色差 a a 参比料 a 标准 b b 参比料 b 标准 E L 2 a 2 b 2 1 2 I 颜色 CCM测色仪 标准值 参比值 I 颜色 光照射在塑料上 反射透射吸收 白光 黄光 透射 其它颜色光被吸收 反射 II 配色 塑料着色的目的在塑料制品中 需要着色的大约占80 左右 其目的如下 增加制品的美感以吸引消费者欲望 尤其是一些民用制品 如日用品 玩具等 提高产品的耐候性 主要是通过着色剂防紫外线功能而实现 特别是针对汽车护外产品 II 配色 专门用途用于指示目的 交通信号灯 有红 黄 绿颜色 电线黑色为接地线等 在军事上 如军绿色在农业上 不同农作物可用不同颜色的地膜覆盖 如西红柿用红地膜 人参用黄地膜 都可明显提高产量 II 配色 塑料着色的目的在塑料制品中 需要着色的大约占80 左右 其目的如下 增加制品的美感以吸引消费者欲望 尤其是一些民用制品 如日用品 玩具等 提高产品的耐候性 主要是通过着色剂防紫外线功能而实现 II 配色 塑料配色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1 着色剂的性能着色力 色光 耐热性 耐光性 耐迁移性等2 塑料的基本性能塑料本身的颜色塑料的透明性塑料的色光3 塑料成型加工的工艺条件4 塑料加工助剂类型特性及其添加量 II 配色 塑料着色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 选用的颜料品种应尽量少塑料配色应选用的着色剂品种越少越好 如果能用二拼色解决就不采用三拼色 选择品种多不仅配色麻烦 且容易带入补色使颜色灰暗 另外选用的品种越多 这些品种因分散性 着色力等因素会给配色试样和生产中带来的系统误差也越大 2 注意颜料的色光塑料着色用颜料有不同色光 例如 炭黑和钛白粉因粒径大小不同分别呈蓝光和黄光在配制浅色塑料制品时 着色剂的色光的影响给配色带来的困难更大 3 我们通常用透明的基料 AS 加入单一色粉注塑色板看颜色的色相及着色力 II 配色 塑料着色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3 选用性能相同的颜料塑料配色应注意选用日晒牢度和耐候性相近的品种 否则配制的塑料制品因性能差异太大 在户外曝晒后 颜色变得面目全非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 也会因耐热性能差异太大 受加工温度变化引起色泽变化 塑料配色也应注意选用分散性相近的品种 如采用难分散有机颜料和易分散无机颜料配色 在加工过程中因生产过程中的剪切力变化会引起色泽变化 II 配色 塑料着色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4 颜料的热色效应问题配色时要注意有些颜料的色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 有些红颜料和钛白粉配制粉红色 在加工温度下 会使正常的粉红色变成很深的橙色 这种橙色只有在室温下24h后才会转变为粉红色 很多颜料都具有这种热色效应 不过表现不太严重 为此 需注意尽量避免使用热色效应严重的颜料 特别需注意不要把热色效应严重的颜料和其他颜料作为拼色使用 II 配色 塑料着色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5 钛白粉的影响 1 加入钛白粉以降低塑料透明性 随着钛白粉用量增加会使色泽变浅 因此配色时首先需确定钛白粉用量 否则钛白粉用量一变 其他颜料用量相应随之变化 2 不同钛白粉有不同底色调 例如用氯化法生产的细粒径钛白粉呈蓝色调 而粗粒径钛白粉呈黄色调 在拼灰色时需特别注意 3 加入钛白粉使颜料色调发生变化很大 特别是红色品种加入钛白粉后色调变化最大 黄光红加入钛白粉后会变成蓝色调 而且加入的数量越多 色调越蓝 炭黑粒径大小加入钛白粉后 粒径小的炭黑呈棕光但加入钛白粉后呈黄色调灰色 粒径大的炭黑呈蓝色光但加入钛白粉后呈蓝色调灰色 4 加入钛白粉使颜料的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 很多颜料加了钛白粉后它的耐候牢度变差 耐热温度降低 例如永固红 II 配色 塑料着色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6 树脂的特点对塑料着色需特别注意塑料本身色泽 透明性以及色光 ABS呈淡黄色 要配做饱和度好的浅色品种一定要加大钛白粉用量 将其黄色遮盖 聚氯乙烯本身泛黄 为消除泛黄加入少量调色剂或增白剂消除黄光 对配制有珠光的塑料制品 塑料的透明性越好 其效果也越好 II 配色 塑料着色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7 塑料中各种添加剂对着色剂的影响当配方中有加入铅盐与镉系化合物 它们与某些含硫的无机颜料会生成黑色的硫化物 这也是导致产品黑点产生的原因之一 II 配色 塑料着色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8 颜料之间的影响群青含硫化物 与铬橙拼色会生成黑色硫化物 镉系也是有硫化物 与铬系会反应 II 配色 塑料着色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8 同色异谱两种颜色在一种灯光下看是相同的 但是在另一种灯光下就有可能不同直接原因 反射率谱线不一致造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 颜料选择与基准板不一致基料与色板不一致皮纹面不一致 III 调色 先调主色 主色是灰色的先调好L 值 主色是绿色的先调好a 值 主色是蓝色的先调好b 值 粗调 加倍减半原则微调 15 10 5 调整 III 调色 塑料在调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过程很重要 人 机 料 法 环 人人包括调色人员 经验 计量人员 称错 配料人员等 机 电子秤 台秤 搅拌机 挤出机 切粒机 注塑机 挤出机注意挤出机温度 螺杆的剪切 机器的是否清干净 对浅色料影响较大 等 III 调色 料料指塑料中的各个组分 原材料颜色不稳定 冲机料 有水分 滑石粉 等 颜料呈颗粒状 颜料在在稀释过程中没分散好 人工稀释时 颜料本身的偏差 各批次间 在调色过程中料在挤出机中停留时间过长 导致颜色变化 III 调色 法调色方法在调色中 一个是经验 一个需要总结归纳 L值在50 80 增减1 的I 922 L值变化0 1 能从调色数据中找到一定的规律 为该颜色下一次调色做总结 III 调色 搅料加料顺序 搅料时间牵料如果料停留挤出机中时间过长变色 前面挤出料需隔离或视情况回收处理 打色板打色板的料一定是平均均化过的 有很大颜色过程波动的不能代表真正的色差状况 只能参考 色板一定要饱满 无银丝 色板测色时一定要待色板完全冷却后测色 III 调色 环境计量室 不整洁 颜料带入其他杂质 混料平台 辅助剂袋破裂 颜料丢失 包装岗位 引入杂料 等 IV 测色仪 测色基本原理 IV 测色仪 光源 标准照明体 D65 A F 物体 样品观察者 观察角度 2 8 10 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