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5MW汽机运行规程(修正版)_第1页
N15MW汽机运行规程(修正版)_第2页
N15MW汽机运行规程(修正版)_第3页
N15MW汽机运行规程(修正版)_第4页
N15MW汽机运行规程(修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机运行规程(修订本)N153.43-10汽机运行规程前 言1、本规程适用于南京汽轮机厂生产的型号N153.43-10凝汽式汽轮机组,根据我厂的系统特性汇编成本规程。2、本规程中汽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规范,主要技术性能及参数限额跟据厂家提供的说明书编写。3、本规程所述主辅设备的内容与现场所用主辅设备的制造厂说明书或上级规定、标准抵触时,以后者为准。4、下列人员应熟悉且严格执行本规程。4.1值长、全能值班员、汽机运行人员。4.2汽机专工、技术员4.3运行部、检修部、技术部、安全职能领导及有关人员5、在编订过程中,难免有遗漏和不妥之处,请运行人员和有关人员在学习和执行中提出修改意见,以便在每次修订时一并充实,使之进一步符合实际。6、本规程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批准:审核:编写:目 录1设备主要规范、结构、特性51.1 汽轮机概况:51.2 汽轮机辅助设备91.3 发电机、励磁机111.4 汽轮机的自动调节项目122. 起动前的准备122.1 试转前的注意事项122.2 热工保护及联锁试验132.3 辅机联锁试验162.4 起动前现场的检查:183. 汽轮机的起运与停用223.1 起动条件223.2 暖管与抽真空233.3 起动至并列243.4 全速后的调速系统试验273.5 并列与带负荷273.6 热态启动的规定及注意事项293.7 停机操作304. 汽轮机的维护和试验324.1 汽轮机运行限额324.2 定期维护364.3 定期试验364.4 切换操作395.汽轮机组事故处理规程415.1 主要内容及原则415.2 第一类故障停机条件与操作方法。425.3第二类故障停机条件与操作方法435.4 水冲击事故435.5 凝汽器真空下降445.6 甩负荷465.7 油系统工作失常485.8 失火505.9 轴承温度及推力瓦温度异常515.10 轴向位移异常525.11 汽轮机断叶片535.12 厂用电全停536. 辅助设备故障处理546.1 辅机故障处理原则546.2 冷油器失水故障处理。556.3 空冷器失水故障处理556.4 加热器事故处理567. 辅机运行规程567.1 给水泵规程567.2 给水泵的运行与维护587.3 给水泵的定期检查与维护597.4 紧急停泵条件。597.5 紧急停给泵操作。597.6 循泵规范607.7 循泵的起动与停用617.8 循泵运行与维护627.9 循环水泵事故处理637.10 潜水排污泵的运行规程647.11 除氧器运行规程647.12 除氧器的运行与维护677.13 除氧器事故处理。687.14 减温减压器运行规程707.15 冷却塔运行规程711设备主要规范、结构、特性1.1 汽轮机概况:型号:N153.43-10型式:中压、单缸、冲动冷凝式汽轮机制造厂:南京汽轮机厂出厂编号:制造年月:2010年4月 本厂编号;#1机 安装年月:2010年 月 日投产日期:年 月 日 1.1.1 主要技术规范 序号名 称单位额定最高最低备注1功 率MW15 2主蒸汽温度3904103603主蒸汽压力MPa3.433.633.134冷却水温度27335排汽温度空负荷100带负荷656总进汽量(纯凝工况)t/h777转 速r/min30008汽轮机临界转速r/min18369发电机临界转速r/min153010工作转速下最大振动允许值mm0.0311临界转速下的振动值mm0.1012额定工况汽耗kg/kwh5.062计算值kg/kwh5.214保证值13额定工况热耗kj/kwh11964计算值kj/kwh12322.92保证值14汽轮机旋转方向自汽轮机机头向发电机方向看为顺时针方向1.1.2 回热抽汽与供热抽汽参数值(绝压)工况参数单位级 别额定 工况压力MPa1.21990.965/0.2700102温度28652261.9100.2抽汽量t/h8.44.7406.4111.1.3 本体结构汽轮机转子由一级复速级和十一级压力级组成,除末级叶片外,其余压力级叶片均为直叶片。转向导叶环在顶部和底部与汽缸之间采用“I”形键固定,在拆导叶环体时必须用专用工具拆去“I”形键后方可起吊。装于前汽缸上端蒸汽室内的配汽机构是提板式调节汽阀,借助机械杠杆与调速器油动机相连,调节汽阀的结构为群阀提板式,由6只汽门组成。在汽轮机前轴承座的前端装有测速装置,在座内有主油泵,危急遮断装置,轴向位移发送器,径向及推力联合轴承,前轴承座的壳体上装有油动机。前轴承座与前汽缸用“半圆法兰”相连,在横向和垂直方向均有定位的膨胀滑键,以保证轴承座在膨胀时中心不致变动。在前座架上装有热胀指示器,以反映汽轮机缸体部分的热膨胀情况。汽轮机通过一副刚性联轴器与发电机相连,转子盘车装置装于后轴承盖上,由电动机驱动,通过蜗轮蜗杆及齿轮减速达到所需要的盘车速度。当转子的转速高于盘车速度时,盘车装置能自动退出工作位置。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在盘车电动机的后轴端装有手轮,可进行手动盘车。1.1.4 调速系统概述本汽轮机调速系统为505液压调节系统,机组505液压部套包括:1个高压油动机控制集成块、以及滤油器组件、压力开关组件等。每个控制集成块由DDV阀、快关放大滑阀和可调节流阀(偏置阀)等组成。控制阀门开度:在机组挂闸、开主汽门后,505送来的阀位控制信号通过伺服板传到调节阀控制集成块上的电液伺服阀,通过改变调节油压进油口的大小来控制阀门的开大或关小。随着阀位指令信号变化,油动机不断地调节汽门的开度。1.1.5 调节性能汽轮机调速系统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1.5.1 当汽温、汽压、真空正常,主汽门完全开启时,调速系统应能维持机组空转运行。1.1.5.2 当汽轮机突然甩去全部负荷时,调速系统应能控制汽轮机转速在危急保安器的动作转速下,最大升速不超过额定转速的9%-11%(3270-3330rpm)。1.1.5.3 当危急保安器动作后,应保证主汽门、调速汽门关闭严密。1.1.5.4 主汽门和调速汽门门杆,错油门,油动机及调速系统连杆上的各活动连接装置没有卡涩和松动现象。当负荷改变时,调速汽门门杆应均匀平稳地移动。当系统负荷稳定时,负荷不应摆动。1.1.5.5 转速不等率3% - 6%1.1.5.6 调速系统的迟缓率0.2%。1.1.5.6压力不等率10%1.1.6 供油系统概述汽轮机的供油系统,采用GB11120-89中规定的L-TSA46号汽轮机油。供油系统主要由主油泵、I级、II级注油器,高压交流油泵、交、直流润滑油泵、油箱,冷油器,滤油器,润滑油压力控制器及过压阀等组成。主油泵出口的高压油除供调速与调压系统及各保护装置用油外,大部分是供给两级注油器,I级注油器出口压力为0.1Mpa,供主油泵进口,II级注油器出口压力为0.22Mpa,经冷油器,滤油器后供轴承润滑油。系统中的高压交流油泵,作为开机过程中及进行调速系统试验调整及润滑用油。停机后惰走及盘车时轴承用油,一般由低压交流润滑油泵供油。在失去厂用电的情况下,一台直流油泵作为紧急备用。1.1.7 本汽轮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本机的保护系统主要由机械液压保护和电接点保护两类组成。1.1.7.1 机械液压保护的组成(1) 飞锤式危急遮断器一只,其动作转速为3270-3330转/分。(2) 危急遮断油门一只,当危急遮断器动作,飞锤飞出,使危急遮断油门脱钩动作,关闭自动主汽门,高压调门及抽气液压阀。(3) 手动危急遮断器,为汽轮机紧急停机的手动安全装置。(4)危急遮断油门复位装置:危急遮断油门动作后复位使用。1.1.7.2 电接点保护:由电磁铁和受电磁控制的油门部分组成磁力遮断器。磁力遮断器动作后,油门活塞移动,泄掉安全油建立事故油,将自动主汽门、高压调门及抽气液压阀关闭。电接点保护动作有以下几个分述如下:(1) 转速保护:本机所配的数字式转速表,兼有显示和保护功能。机组超速达3300转/分时,转速表发出停机信号。关各抽汽逆止门(2) 轴向位移保护:当汽轮机转子发生正向移动1.0mm时,或负向移动0.6mm时,发出报警信号。当汽轮机转子继续正向移动+1.3mm时,或负向移动0.7mm时,接通磁力遮断器,发出停机信号,关闭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及各抽汽逆止门 (3) 轴承回油温度高保护:当任一轴承回油温度,升高至65时,发生报警信号。超过75时,发出停机信号,关闭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及抽汽逆止门(4) 低真空保护:冷凝器真空低于-86.7kPa时,发出报警信号,低于-61kPa时,接通磁力遮断器,发出停机信号,关闭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及抽汽逆止门(5) 润滑油压低保护:润滑油压降至: 0.030MPa时停机。关闭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各抽汽逆止门 (6)润滑油泵联锁:润滑油压降至0.055MPa时,投交流油泵。降至0.04MPa时,投直流油泵 (7)盘车联锁:润滑油压降至0.015MPa时停盘车装置(8) 发电机故障 主保护动作接通磁力遮断器发出停机信号,关闭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及抽汽逆止门。(9) 手动停机 手按紧急停机按钮时,接通磁力遮断器,关闭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及抽汽逆止门。(10)阀位控制器和505失电保护停机 505失电,接通磁力遮断器,关闭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及各抽汽逆止门。(11)505输出保护停机 DEH控制信号发出,接通磁力遮断器,关闭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各抽汽逆止门。(12)电控油压低于25MPa时,启动备用电控油泵(13)电控油压低于15MPa时,延时5秒,接通磁力遮断器,关闭自动主汽门。1.1.7.3 抽汽逆止门连动保护: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动作,关闭各级抽汽逆止门: (1) 发电机油开关跳闸。 (2) 主汽门关闭 (3) 手操监控开关 (4) 汽轮机保护动作1.1.7.4 电超速保护:电超速保护装置在发电机开关跳闸或自动关闭器关闭信号时,接通时间继电器和超速电磁阀,建立事故油。关闭调速汽门(安全油不变)。过5秒钟后自动恢复,切断事故油使调速汽门渐渐开启,维持机组空载状态。(本机组属硬联接)1.2 汽轮机辅助设备1.2.1 辅助设备规范(纯冷凝工况时)表一:低加、均压箱、轴加规范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汽侧压力MPa水侧压力MPa加热面积m2出水温度()给水或凝水流量(t/h)1低加BIT7000.21.310096242均压箱Z109-83-030.003-0.033轴加JQ-8/100.61.61635-38.530表二:凝汽器、冷油器、空冷器规范序号设备名称冷却面积冷却水量冷却水温台数水阻/油阻凝汽器1200m23000t/h25128.9KPa冷油器10m230t/h3324.6/8.9(kpa)空冷器散热能力300kW130m3 /h404组表三:泵及风机等规范型号流量m3/h扬程m转速rpm必须气蚀余量m配备电机型号额 定功率kW名 称电流A电压V高压油泵65Y100A11239229504.5HMI-180M-24138022低压油泵50Y60B123729502.6YB2-132S1-211.13805.5直流油泵50Y60B11.7372950Z2-41312205.5凝结水泵6N6A68702950YSP200L-25638030射水泵150S50A140402950Y200L-1-25638030排烟机2800Y06320.69380冷却塔风机LF80B155YD315M2-4/8194.8/119.738055/110疏水泵IR65-40-250AT20802950Y160M2-22938015取水泵IS65-50-20015090290075潜污泵50QW10-10-0.75101029500.75生活生产变频泵IS65-50-200205329507.5回用水泵IS65-50-160A14.43329504工业新水泵IS125-100-200A200441295037表四:注油器规范名 称进口压力MPa出口压力MPa喷嘴流量L/min出 油 量L/min注油器()0.980.12654500注油器()0.980.225907000表五:各种箱类规范序号设备名称容积m3液位数量备注1主油箱3100mm12事故油箱513疏水箱20 1/414检修油箱315射水箱5溢流11.3 发电机、励磁机 1.3.1 发电机、励磁机规范名 称型 号额定电流A额定电压V周率Hz功率因数cos容量(kW)发电机QFW-15-2103110500500.815000励磁机TFLW80-3000A32025080永磁发电机TFY2.85-3000C151902.851.4 汽轮机的自动调节项目1.4.1 除氧器补充水自动调节。1.4.2 除氧器压力自动调节。1.4.3 减温减压器压力、温度自动调节。1.4.4 均压箱压力自动调节。1.4.5热井水位自动调节1.4.6本汽轮机组中所有电动阀门的控制均在DCS系统中操作。也可在就地操作。2. 起动前的准备2.1 试转前的注意事项 2.1.1 DCS操作、监控系统的检查项目2.1.1.1 画面切换及鼠标反应灵活可靠。2.1.1.2 505、DCS界面,按钮的操作反应迅速。2.1.1.3 监控数据齐全、准确。2.1.1.4 电动门、调整门开关、调节操作准确,信号显示正确,与就地情况相符。2.1.1.5试转前应了解试转的要求与范围,设备异动情况,并实地检查检修工作票是否终结,取下警告牌。脚手架是否拆除,现场有无其他杂物(含工具),设备及管道各部件完整,保温良好,人孔门关好,转动部分防护罩及安全设施完好。消防设施齐全,照明光足。2.1.1.6 通知热工人员投入有关仪表和自动装置,并送上保护及信号电源,若遇重要仪表或保护装置失灵等影响安全时,不得进入试转操作。2.1.1.7 辅机试转前,应详细检查各转动机械完好,对能盘动转子的辅机,应手盘转子灵活,油位及冷却水均正常。2.1.1.8 电动机应检查接地良好,电动机停用时间超过半月,须由电气测量绝缘合格后方可送电,检修后起动应注意电动机转动方向正确。2.1.1.9辅机试转,值班人员应到场。检修后的辅机试转,检修负责人应到场。2.1.1.10电动门应先校验高低限良好,阀门关闭后开度指示应在零位。调整门的开度必须与DCS屏上的反馈信号相符。2.1.2 辅机启停操作的有关规定。2.1.2.1 各辅机启停操作正常准确,信号显示正确。2.1.2.2对泵的操作必须在DCS画面调出操作框进行操作。2.1.2.3各电动门、电动调整门的操作采用在DCS画面上调出操作框进行操作。2.1.3电动门、调整门的校验。2.1.3.1 电动门调整门校验前注意事项:(1) 电动门调整门检修后的校验应会同机修、电修或热工人员参加,以便及时调整。(2)检查并保证电动门、调整门的阀门切换手柄在电动位置上,才能接通电源,校验工作须处在阀门的开与关对系统无影响下进行。2.1.3.2 电动门、调整门的校验方法:(1)电动门、调整门应先将阀门手操几圈,检查转动机械灵活,方可进行校验工作,校验时应有专人监视阀门的运转情况。(2)电动门的高限要求:校验阀门高限行程动作正常,开度指示在90-100%范围内。(3)电动门的低限要求:校验阀门低限行程动作正常,开度指示接近零位。2.2 热工保护及联锁试验2.2.1 热工保护项目及校验方法:名称定 值名称定 值低油压 0.03MPa推力瓦及轴承回油温度75低真空 -0.061Mpa505输出保护505控制信号发出轴向位移-0.7mm/+1.3mm发电机主保护发电机故障汽机机械超速3270rpm-3300rpm电超速自动主气门关闭或发电机油开关动作电控油压1.5 MPa505保护超速停机3270 rpm转速表保护3300 rpm阀位控制器和505失电保护停机505失电2.2.1.1 油泵试验和低油压保护试验(1)起动交流润滑油泵1)启动前检查:油泵入口门全开、冷却水正常、出口阀关闭、手盘转子灵活,停运超过一周应测电机绝缘合格。轴承油位正常。2)启动:投入操作开关,空负荷电流正常,油泵和电机不应有异常振动和声音,轴承和盘根不过热,缓慢全开出口阀。3)开出口门时注意检查油管路无漏油,油箱油位油压正常,主机各轴承油流正常,排除系统中气体。4)运行正常后停运,开出口门做备用。(2) 低油压校验方法: 1)联系热工人员到场,并送上热工保护电源。2)起动高压油泵。3)投入低油压保护(以下各项校验为投入相应保护)。4)复置电动脱扣器及手动脱扣器,检查安全油压事故油压正常。5)开自动主汽门升至20mm处。6)投入盘车装置。7)关闭油压继电器来油总门。8)缓慢开放油门降低油压。9)在润滑油压逐渐降低时,应注意当油压下降至0.078MPa时,发出润滑油压低报警信号。10)当润滑油压降至0.055MPa时低压交流润滑油泵自投。11)当润滑油压降至0.04MPa时直流油泵自投。12)润滑油压降低至0.03MPa时,磁力断路器动作,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逆止门应迅速关闭。13)润滑油压降低至0.015MPa时,盘车装置自停,电机自动停止,复位控制按钮。14)复位自动主汽门启动阀,关闭放油门,开启油压继电器来油总门。15)解除“低油压联锁”。16)停止交、直流油泵。2.2.1.2低真空保护校验按2.2.1.1中的第(2)条当中的1)-5)进行。由热工人员将低真空保护继电器主副指针相碰后即分开,同样方法校验两次。检查磁力遮断器动作,自动主汽门落座,低真空报警。自动主汽门启动阀复位,通知热工人员恢复。解除”低真空保护”。2.2.1.3 轴向位移校验方法按2.2.1.1中的第(2)条的1)-5)进行。由热工人员配合调轴向位移数字表,当数字表指示到+1.0mm、-0.6mm位移大”报警,达+1.3mm、-0.7mm时检查磁力断路器动作,自动主汽门落座。将轴向位移表恢复至原位。复位自动主汽门启动阀。解除轴向位移保护。将轴向位移指示针恢复至原状,固定螺丝旋紧。2.2.1.4汽机超速保护校验方法按2.2.1.1中的第(2)条的1)-5)进行。由热工人员将汽机转速表信号升至3300r/min检查磁力遮断器动作,自动主汽门落座,汽机超速保护报警。复位自动主汽门启动阀。解除汽机超速保护。2.2.1.5 电超速保护校验方法:按上述2.2.1.1中的第(2)条中的1)-5)进行。联系电气送上“发电机跳闸”信号。检查调速汽门关闭(自动主汽门未动)6秒钟后调门自动恢复。解除“电超速保护”。2.2.1.6 轴承回油温度高保护校验方法:按2.2.1.1中的第(2)条中的1)-5)进行。由热工人员将轴承回油温度辅指针与指针相碰后即分开,同样方法校验两次检查磁断动作、自动主汽门落座,轴承温度高报警。阀复位自动主汽门启动。由热工人员恢复轴承回油温度表。解除“轴承回油温度保护”。2.2.1.7 发电机主保护校验方法。(1) 按2.2.1.1中第(2)条中的(1-5)进行。(2) 联系值长,由电气发出“发电机主保护动作”信号。(3) 检查磁励断路器动作,自动主汽门落座,发电机主保护动作信号报警。(4) 复位自动主汽门启动阀。(5) 解除“发电机保护”。2.2.1.8 “紧急停机按钮”联动发电机油开关跳闸压板保护。按2.2.1.1中第(2)条的(1-5)进行。联系值长合上发电机开关跳闸压板保护。由电气人员将发电机开关在试验位置进行合闸检查“发电机跳闸”信号报警熄灭。按紧急停机及跳发电机按钮。检查磁励断路器动作,自动主汽门落座,“发电机跳闸”信号报警。复位自动主汽门启动阀,紧急停机按钮复位。2.2.2 联锁保护校验2.2.2.1盘车与行程限位开关联锁。盘车手柄与行程限位开关脱开。检查联锁开关在“联锁”位置,润滑油压正常。按盘车“启动”按钮,检查盘车电动机未转动,(若盘车电机转动则立即停止)。 2.3 辅机联锁试验 2.3.1 凝结水泵联锁试验。(1)检查凝汽器水位正常,否则联系化水起动除盐水泵向凝汽器补水至热井3/4。(2)启动凝结水泵(#1泵或#2泵)(3)投入备用凝结水泵自启动联锁。(4)就地按运行泵“事故停运”按钮。(5)检查备用泵自启动正常,DCS画面上自启动凝泵运行灯亮,停用泵故障灯闪动后消失。(6)用同样方法试验另一台凝结水泵。2.3.2 射水泵联锁试验 检查射水箱水位正常。按上述2.3.1当中的(2)-(6) 的方法进行。2.3.3 循环水泵联锁试验(1)启动一台循泵。(2)投入备用泵联锁。(3)按上述2.3.1当中的(4)-(6)的方法进行。2.3.4高压电动油泵自启动试验(1)如电动油泵停用超过一周,应联系值长测摇三台油泵绝缘应合格,送电后绿灯应亮。(2)检查油泵油质油位,冷却水应正常,盘动靠背轮正常投入联锁。(3)将高压电动油泵出口门关闭后开启 1/2圈。(4)手动开启高压电动油泵,检查运转正常后停止。(5)投入高压油泵联锁;高压油泵应立即自启动;(6)停高压油泵,全开出口门。2.3.5给水泵联锁试验:(1)启动一台给水泵。(2)投入备用泵联锁。(3)按上述2.3.1当中的(4)-(6)的方法进行(4)给水母管压力低联锁,联系热工,表指针短接2.3.6取水泵联锁试验、液位高低试验2.3.7工业水泵联锁试验、液位高低试验、母管压力低试验。2.3.8生活水泵联锁试验、液位高低试验2.3.9消防水泵联锁试验、液位高低试验2.3.10电控油泵联锁试验:(1)启动一台电控泵。(2)投入备用泵联锁。(3)按上述2.3.1当中的(4)-(6)的方法进行(4)电控油压力低联锁,联系热工,表指针短接2.4 起动前现场的检查:序号设备名称编 号位置1主蒸汽系统主汽隔离门关闭主汽隔离门旁路一次门开足主汽隔离门旁路二次门关闭电动主汽门关闭电动主汽门旁路门关闭电动主汽门前疏水一次门开足电动主汽门前疏水二次门调整主蒸汽去均压箱一次门关闭主蒸汽去均压箱二次门关闭自动关闭器关闭防腐一次门关闭防腐二次门关闭2抽汽系统一级抽汽逆止门关闭二级抽汽逆止门关闭低加进汽门关闭一抽至蒸汽预热器电动门关闭3本体疏水系统三通疏水一、二次门开启本体疏水一、二次门开启汽缸疏水开启一级抽汽疏水门(两只)开足二级抽汽疏水门开足三级抽汽疏水门 开足一抽逆止门疏水一次门开足一抽逆止门疏水二次门开足二抽逆止门疏水一次门开足二抽逆止门疏水一次门开足4凝结水系统热井水位计上、下考克投入凝结水放水手动门开足启动放水门关闭凝汽器补水门关闭凝结水再循环门旁路门关闭凝结水再循环门调节1凝结水泵进口门(运行)开足1凝结水泵出口门(运行)开足2凝结水泵进口门(备用)开足2凝结水泵出口门(备用)开足1凝结水泵空气门(运行)开足2凝结水泵空气门(备用)开足1凝结水泵水封门(运行)调节2凝结水泵水封门(备用)调节轴加进水门开足轴加出水门开足轴加旁路水门关闭低加进水门开足低加出水调整门关闭低加旁路水门关闭至均压箱减温水门关闭凝结水至轴加水封补水门关闭5空气系统射水箱补水门调节射水箱放水门关闭凝汽器空气总门开足凝汽器甲侧汽侧空气门开足凝汽器乙侧汽侧空气门开足真空破坏门关闭#1射泵进水门开足#1射泵出水门开足#2射泵进水门开足#2射泵出水门开足轴加至抽气器空气门(两只)开足轴加放汽门关闭低加空气至凝汽器门开足6给水系统7加热器疏水系统电接点水位计放水门关闭低加疏水器前隔离门开足低加疏水器后隔离门开足低加疏水器旁路门关闭低加直放疏水关闭低加水位计上下考克开足低加水位计放水考克关闭8轴加疏水水封装置轴加疏水至凝汽器门关闭轴加疏水至地沟门开启9均压箱系统汽平衡至均压箱进汽门关闭主汽至均压箱一、二次门关闭均压箱至后轴封门开启前轴封至均压箱开启均压箱本体疏水门调节10油系统高压电动油泵进油门开足高压电动油泵出油门开足高压电动油泵轴承冷却水门调节交直流润滑油泵进油门开足交直流润滑油泵出油门开足交直流润滑油泵轴承冷却水门调节冷油器运行组进油门开足冷油器运行组出油门开足冷油器备用组进油门开足冷油器备用组出油门关闭滤油器手轮打一侧油箱油位正常油箱事故放油一次门关闭油箱事故放油二次门关闭油箱放水门关闭油箱加油门关闭11调节系统磁力断路油门复位危急遮断油门脱扣超速电磁阀复位调速汽门关闭自动主汽门关闭12仪表盘各辅机联锁解除各辅机电源送上各仪表电源送上各报警信号正常各压力表、水位计一次门开足3. 汽轮机的启运与停用3.1 启动条件3.1.1 在下列条件下禁止启动:3.1.1.1 保安系统,调速系统,自动主汽门,抽汽阀联动装置动作失灵或关闭不严3.1.1.2 汽轮机组动静部分有明显磨擦声。3.1.1.3 直流油泵工作失常或任一轴承无回油及油量明显减少。3.1.1.4 各主要表计失灵(转速表,轴向位移表,监视段表,主汽压力表,真空表,主汽温度表)。3.1.1.5 盘车装置失灵。3.1.1.6调速系统不能维持空负荷或甩掉全负荷而转速不能维持在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以内时。3.1.1.7抽汽逆止阀关闭不严,抽汽安全阀卡涩或动作值不符合规定时。3.1.1.8油箱油位低于低限时或油质不合格。3.1.2 值长接到机组起动命令后应通知本班值班人员,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3.1.2.1详细检查设备系统,检查工作结束,现场清扫完毕。工作票全部终结,检修人员全部撤离现场。3.1.2.2 热力仪表和电器仪表应齐全完好,有关表计阀门应开启,操作开关位置正常,热工应送上仪表信号及保护电源。3.1.2.3 将主汽门启动阀摇至“0”位置。3.1.2.4调节连杆,销子,螺丝无松动卡涩。3.1.2.5汽缸滑销清洁,无卡涩,左右膨胀位置正常。3.1.2.6检查磁力断路油门,已经复位3.1.2.7检查系统,阀门应符合启动位置3.1.2.8测量电机绝缘合格。3.2 暖管与抽真空3.2.1 暖管前的工作3.2.1.1 起动高压油泵逐渐开启出口油门,检查油压正常,油箱油位不低于-50mm,油系统无漏油现象。3.2.1.2投入低油压联锁。3.2.1.3起动盘车装置,检查汽轮机转子转动正常,汽缸内部声音正常。3.2.1.4启动电控油泵并投入另一台泵联锁备用,调节电控油压在3.5MPa左右,根据电控油温情况投入电控油加热器或冷却器保持油温在40-60范围内。3.2.2 暖管3.2.2.1 稍开进汽总门旁路门暖管至电动主汽门前;维持汽压0.20.3MPa,暖管20分钟,以每分钟0.2-0.3MPa(5分)速度进行升压、升温,当旁路门全开后,用电动隔离门继续进行暖管至自动主汽门前,直至汽轮机前参数符合冲转条件,将进汽总门逐渐开大至全开,关闭其旁路门.。3.2.2.2 暖管时注意管道振动和冲击,随着汽压、汽温的上升应适当关小电动主汽门前疏水门,并检查管道膨胀和支吊架情况。3.2.3 抽真空3.2.3.1 联系值长,测试循泵绝缘合格,轴承润滑油正常,手转动靠背轮,轻松灵活。增开循环水泵。3.2.3.2 检查射水箱水位正常,如水位低,应补水至满水位。3.2.3.3 起动一台射水泵,检查射水泵电流,出口压力、声音、振动均正常。3.2.3.4 检查凝汽器真空应逐渐上升。3.2.3.5 投入射水泵自起动联锁开关。3.2.4 启动凝泵3.2.4.1检查凝汽器水位,如果水位过低联系化水起动除盐水泵向其补水,使其水位在300mm。3.2.4.2 起动凝结水泵,检查电流,出水压力,声音及振动正常。3.2.4.3 投入凝泵自起动联锁开关。3.2.4.4 开启凝汽器循环水甲、乙侧进水门,待凝汽器水侧空气放尽后,关闭放空气门,调节凝汽器甲、乙侧循环水出水门。3.2.5 投均压箱,轴封送汽3.2.5.1 该操作在冲转前5分钟进行,冷态启动离冲转时间不得大于10分钟。3.2.5.2 开启均压箱减温减压的新蒸汽来汽一、二次门,维持均压箱压力为0.0030.03MPa。3.2.5.3 均压箱适当暖体后,关小底部疏水门,调节减温水门,使均压箱温度200。3.2.6 全面检查冲转条件。3.2.6.1 汽机各轴承油流、油压正常,油温不低于30。3.2.6.2 凝汽器真空在-61kPa以上,循环水出水压力水温正常。3.2.6.3 汽温不低于360,汽压不低于3.0Mpa。3.2.6.4 调速汽门全关。3.2.6.5 各辅机运行正常。3.2.6.6 电控油温在40-60之间。3.2.7 投入下列保护3.2.7.1汽机超速保护。3.2.7.2 轴承及推力瓦回油温度高保护3.2.7.3 润滑油压低保护。3.2.7.4 轴向位移保护。3.2.7.5 505输出停机保护。3.2.7.6 汽机总保护。3.2.8联系值长,准备冲转。3.3 启动至并列(新机组第一次启动时应采用现场手动启动,当转速达2700r/min时,用505控制器控制机组至额定转速)3.3.1 复置手动脱扣器,检查安全油压、事故油压正常。3.3.2汽机冲转升速的三种方式:3.3.2.1手动方式:用汽机电动主汽门的旁路门控制汽机进汽量而冲动汽轮机的冲转方式称之为“汽机的手动冲转”。具体步骤为:全关自动主汽门前电动主汽门及其旁路门,开启自动主汽门。按505上“RESET”按键复位505,清除所有报警停机信号,接着按505上“RUN”按键,转速设定点自动升到最小控制转速,此时全开调速汽门。全开电动主汽门旁路一次门,缓慢开启电动主汽门旁路二次门控制汽轮机进汽量冲转汽轮机,当汽轮机转速升到2800转/分时缓慢开启电动主汽门,直至全开后关闭电动主汽门旁路一、二次门,汽机转速控制切换为由505控制调门来实现,通过505上“ADJ”按键或直接输入转速设定值升速到3000转/分。3.3.2.2半自动方式:以人为控制505转速设定值的方式,实现用汽轮机调速汽门控制汽机进汽量而进行冲转的方式称之为“半自动冲转汽轮机”。具体步骤为:全开电动主汽门,开启自动主汽门。按动505上“RESET”按键复位505,按动505上“RUN”按键冲动汽轮机,汽机冲动后按动505上“F3”按键,505上转速设定值应停止上升,通过505上“ADJ”按键或直接输入转速设定值的方式改变505转速设定值,控制汽轮机升速到3000转/分。(注:为了避免汽轮机冲转时在过低的转速下停留,汽轮机转速在500转/分以下时不能人为改变505的转速设定值。)3.3.2.3自动方式:505依据程序设定的汽轮机升速曲线,控制汽轮机调速汽门开度,完成汽轮机的冲动、升速、暖机、定速等一系列过程的冲转方式称之为汽轮机的“自动冲转”。具体步骤为:全开自动主汽门前电动主汽门,挂闸汽轮机后开启自动主汽门。按动505上“RESET”按键复位505,清除所有报警停机信号,接着按动505上“RUN”按键,汽轮机自动完成冲转过程,升速到3000转/分定速。升速过程中的暖机时间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可以由运行人员面板升速停止或继续。冲转过程: 给定505目标转速500r/min,升速率取值范围在0-100 r/min内。 汽轮机冷态启动时间分配如下:冲转后速至 400r/min 2min检查并维持 400r/min 8min均匀升速至 1200r/min 10min检查并维持 1200r/min 15min均匀升速至 2500r/min 5min检查并维持 2500r/min 10min均匀升速至 3000r/min 10min合计: 60min热态启动时间分配如下: 冲转后升至500r/min 2min 并维持 500r/min 3min均匀升速1200 r/min 5min 并维持 1200 r/min 3min均匀升速至 2500r/min(临界点转速应迅速通过) 5min并维持 2500r/min 2min均匀升速至3000 r/min 5min全面检查,做主汽门关闭试验,并列操作8 min。合计: 33 min 注:新机组的起动时间比常规起动时间要长,机组的热态起动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变动。3.3.3暖机升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3.3.1 升速时真空维持在-80kPa以上,当转速升至3000r/min时,真空应达到正常值。3.3.3.2 轴承进油温度不应低于30, 当冷油器出油温度高于45,调节冷油器进水门控制油温在35-45之间。3.3.3.3 升速过程中机组振动不得超过0.03mm,一旦超过应降低转速来消除,维持运转30分钟再升速,如仍未消除,再降低运转30min,再升速,若振动仍未消除,则必须停机检查。过临界转速时应迅速平稳通过。3.3.3.4 凝汽器水位升高,调节启动放水门,维持凝汽器水位正常,联系化水测定凝结水水质,合格后送除氧器。3.3.4 升速到3000r/min时注意事项:3.3.4.1手动或半自动冲转时, 汽轮机转速升至2800r/min,505应投入工作,逐渐关小调节汽阀,油动机不应有跳动现象,检查主汽门后压力逐渐建立。3.3.4.2 调速系统应能维持空转运行。3.3.4.3 记录全速时间及主要参数。3.3.4.4手动脱扣试跳主汽门应正常3.3.5试验结束后,准备停用高压油泵,逐渐关闭其出口门,注意油压正常,停止高压油泵,开足其出油门做备用。3.3.6起动油箱排烟风机。3.3.7真空正常后投入低真空保护。3.3.8机组全面检查正常后汇报值长可并网。3.4 全速后的调速系统试验3.4.1根据开机情况决定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见4.33.5 并列与带负荷3.5.1 并列的操作及注意事项3.5.1.1 全面检查机组,一切正常,汇报值长可并列。3.5.1.2 接到电气 “已并列”通知后,记录并列时间,带0.6MW电负荷停留10min,全面检查。3.5.1.3 投入发电机主保护、电超速保护、电控油压力低保护、振动大保护,以0.3MW/min速度增负荷2MW,暖机10分钟,仍以0.3MW/min速度增负荷。3.5.1.4 投入空冷器,并根据风温调节空冷器出水总门的开度(进水门全开)。3.5.1.5 关闭自动主汽门前所有疏水。3.5.1.6 关闭疏水膨胀箱上的下列疏水门。三通疏水 汽缸疏水 3.5.1.7负荷到1.5MW时,可停用均压箱新蒸汽。(先关减温水,后关新蒸汽)3.5.1.8当负荷达到5MW时,投用二抽投除氧器3.5.1.9当负荷达到7MW时可投用一段抽汽3.5.2 凝结水水质经化验合格后送除氧器,根据负荷情况及时调整除氧器的水位、压力。3.5.3 增负荷应按下列时间表冷态带负荷时间分配如下: 并列后即带负荷 500KW 10 min 并维持 500KW 10 min 均匀升负荷至 3000KW 10 min暖机 10 min 均匀升负荷至 6000KW 10 min暖机 8 min 均匀升负荷至 1200KW 18 min热态方式带负荷时间分配如下:并列后带负荷1200KW升至3000KW 6min 在3000KW暖机 8min均匀升负荷至6000KW 8min 在6000KW暖机 6min均匀升负荷至12000KW 12min3.5.4 增负荷暖机过程中注意事项:3.5.4.1 调速系统动作稳定正常无串动、卡涩、漏汽、漏油现象。3.5.4.2 机组各转动部分声音正常,振动情况,汽缸膨胀及轴向位移正常。3.5.4.3 凝汽器水位,冷油器出油温度正常,发电机进风温度维持2535范围内。3.5.4.4 主汽温度高于370时关疏水膨胀箱上的所有疏水,但注意在抽汽管道未投入时则疏水门保持微开。3.5.4.5 均压箱压力维持正常。3.5.5 根据负荷情况在投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