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发展方向 东北的自然 社会经济 区位 市场等决定了农业的大方向 土壤肥沃 黑土 黑钙土 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 乌克兰 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耕作农业区 主要种植玉米 大豆 小麦 水稻等作物 地理条件 东北地区包括 及内蒙古自治区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度 的地区 黑龙江 辽宁 吉林 东部 最高 2 相邻的国家 俄罗斯 蒙古 朝鲜 3 地形 山地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 丘陵 辽东 辽西丘陵 平原 东北平原 高原 内蒙古高原 4 河流 黑龙江 乌苏里江 松花江 辽河 嫩江等 5 临海 渤海 黄海 日本海 一 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 2地形 土壤条件 3社会经济条件 1 气候条件 1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 太平洋西岸 季风气候 纬度高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2 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 夏季温暖 原因 跨暖温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 无霜期从南部的180天到最北部的80天 年降水300 1000mm 且集中于夏季 雨热同期 纬度高 降水的特点 看右图 找出东北地区降水量和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1 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而且山地多于平原 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从平原向山区递减 思考P63 2 热量 因为纬度不同 热量不同 3 水分 因距海远近而降水发生变化 3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农事活动 春播 夏管 秋收 农作物品种 喜凉作物 农作物生长季节 4 10月 P61思考 1 劣势如热量条件 东北低温寒冷 是作物产量不高不稳的主要影响因素 会使作物减产 种植的作物品种有限 一年只能一熟 漫长的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2 农事活动分农忙 农闲 冬季 在农闲劳动力可以从事农村副业或其他服务业活动等 活跃农村市场 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2 地形 土壤条件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1 地形 图4 3 高原 优质草场 平原 耕地 山地 林地 2 土壤 黑土 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 松嫩平原中西部 辽河平原 有机质含量高 土层深厚 肥沃 生产力高 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 我国北方重要的粮 油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3 社会 经济条件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 化肥等生产资料 工业对原料的需求 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形成农牧兴工 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1 工业基础良好 2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3 开发较晚 人口密度较低 便利的交通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 发展外向型农业 东北地区农业规模高于全国水平 较好的生态条件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1 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 邻近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 海陆空交通发达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2 日照充足 白天温差大 病虫害少 土地资源广阔 有高山积雪融水供灌溉 市场对绒棉的需求 3 地处热带 水热条件充足 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需求量大 4 四季如春 气候适宜花卉种植 国内城市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活动题P62 1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农业生态类型单一 自然地域完整 包括黑龙江 吉林 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全部 生产部门齐全A B C D A 2 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不能成为我国重要的 基地 A 商品粮基地B 林业生产基地C 畜牧业生产基地D 商品棉基地 D 3 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 地形B 土壤C 气候D 以上各项因素改造难度相同 C 4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黑土 黑垆土广泛分布B 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 降水很少 形成荒漠C 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D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C 5 关于东北地区社会 经济条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工业基础对农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B 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形成农牧兴工 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C 地广人稀 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 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A 热量 水分 3 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4 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1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 2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 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 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 因而积温高 2 下图为 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 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 依次为A 草地 林地和草地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林地B 草地 林地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林地C 沙漠 草地 林地和草地 林地D 沙漠 林地 草地 林地 B 二 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 根据气候 地貌 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1 耕作农业区 平原地区 包括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主要分布 1 玉米 分布非常普遍 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 2 小麦和大豆 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3 水稻 多种植在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现在已扩展到北纬50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2 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 红松等 1 大 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林区 2 长白山区是鹿茸 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 3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4 延边盛产苹果梨 5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1 三河地区有著名畜种三河马 三河牛 3 此外 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 主要饲养猪 肉鸡 肉牛 奶牛等 3 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2 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 活动 1 活动题P64 活动 2 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 水源充足的地区 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 种植技术的进步 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 三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 人口稀少 土壤肥沃 商品率高 商品粮基地 突出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地形平坦 集中连片 耕地面积广 地理条件内部分异 小麦的分布以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玉米分布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 已成为我国 玉米带 水稻多种植在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和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江淮地区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成都平原 珠江三角洲 活动题P66 1 1 地广人稀 人均耕地面积广 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 2 有道理 全国经济发展 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 耕地减少 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 3 提高单产 增加投入 水土保持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培育良种 兴修水利 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等 下列著名的畜牧优良品种中 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A 牦牛B 宁夏滩羊C 细毛羊D 三河牛 三河马 2 东北最具特色的经济作物是A 小麦 大豆B 甜菜 大豆C 甜菜 小麦D 玉米 高粱3 甜菜是东北发展最快的工业原料作物 甜菜加工厂应布局在 A 接近市场B 原料产地C 燃料产地D 临海地带 4 玉米 谷子 高粱是东北区的三大杂粮作物 其中最为集中的玉米带分布在东北的 A 松辽平原B 三江平原C 辽南D 内蒙古东部 读中国 美国两区域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是 平原 与该地种植同种农作物的美国农业地域是 1 三江 2 3 我国已加入WTO 与美国相同类型的农业地域相比 区的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是 和 2 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 3 为 带 该农业带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3 乳畜 人口稠密 城市众多 消费市场广阔 四 农业发展方向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持续发展注意的问题 2东北地区不同区域 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农业发展方向 人口激增所产生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1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注意的事项 导致 生态环境退化 表现 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 土地沙化 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强 自然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 威胁 农业可持续发展 改善 坚持 开发 利用与治理 保护相结合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相统一 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 高强度的农林开发 土地不合理利用 2 不同区域 农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1 平原农业发展方向 2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3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重点 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重点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发展草业经济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核心 森林资源保护方法 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目的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基塘生产将业 业 业和业联系起来 副产品中 糖厂 丝厂 等被充分利用起来 形成了一个 全面发展 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 农 林 渔 工 蚕沙 蔗叶 滤泥 蚕蛹缫丝废水 农 林 副 渔 种植 养殖 加工 塘泥 1 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 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 吉林 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北部B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半干旱 半湿润季风气候C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两年三熟作物的需求D东北地区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自然地域完整 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生产部门齐全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 2 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A热量和水利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最北部的180天左右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影响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 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 D 3 东北地区农事活动安排是A秋播春管夏收B春播夏管秋收C夏播秋管冬收D秋播春 夏管秋收 B 4 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 错误的是A东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 3B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自然地域完整C西部高原地势平坦 降水较多 是优质草原牧场D东北地区包括高原 山地 盆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 A 5 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开发较晚 人口密度较低 劳动力缺乏 人均耕地少B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C与周边国家相比 东北地区在农产品 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D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形成农牧兴工 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A 6 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原因是 A气候 地貌 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不同B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C气候条件的制约D地形多种多样 A 7 东北商品粮基地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有利条件是 A实行地区专业化生产B人口稀少C土壤肥沃D农场经营规模大 D 8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少地多 人均耕地全国最多B 耕地面积广大 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C 宜农荒地多D土壤肥沃9我国的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A土壤肥沃B复种指数低C大规模专业化生产D地广人稀 A C 10关于地区专业化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区专业生产是根据国家的需要 因地制宜建立和发展各种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B地区专业化生产是农业科技进步 商品生产发展和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C其产品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用于自己消费D每个地区各自着重发展少数突出的部门或作物 C 11 北大仓 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小麦种植业 C 12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A广大农业区B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C松嫩平原西部D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13 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 符合由南向北顺序的是A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B森林类型 常绿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C平原 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D土壤 黑土 黑钙土 草甸黑土 D C 14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 A西南地区B东北地区C东南地区D华北地区15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 森林 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 便利的交通条件 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商品粮基地 商品棉基地 林业基地 畜牧业基地A B C D B D 3 A B C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有关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A B C 其中粮食商品率最高的是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急诊科年终总结
- 年终总结汇报
- 尤袤《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其二)》古诗鉴赏试题答案及解析
- 防雷防汛安全培训
- 如何制作车型培训
- 喷气织机技术解析
- 2026届山东省威海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人事薪酬月度工作总结
- 2026届吉林省大安县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齐鲁中学化学九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家政产康培训
- 22J403-1楼梯栏杆栏板
- 项目整体回购方案模板(3篇)
- 2025秋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第三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 法国国家介绍
- 公园的欢乐时光记叙文(10篇)
-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课件
- 信息储存设备管理制度
- 人防机房管理制度
- 2025年轴流冷却风扇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商法学》本科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