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用手机干什么 据媒体最近报道,在我国许多地区的中学生拥有手机的人数超过50%,甚至个别学生有两到三部手机。手机在中学校园普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生带手机到底在干什么?对学习到底有没有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次访谈和专门的调查。 一、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山东省潍坊市区某寄宿制学校的566名高中生,其中理科生232人,文科生248人,艺体生86人。共发放问卷566份,收回有效问卷554份,有效率98%。 2.调查问卷。问卷共28个题目,内容涉及手机数量、主要用途、个人态度与学习的关系以及对学校规定的看法等问题。采用不记名的方式。 3.调查过程。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测试。不告诉被试调查目的。由主试统一测试,答案卡统一回收,用计算机进行统计。 二、结果分析 1.学生带手机情况。经过调查,发现有68%的高中生带有手机,在带手机的学生里有22%的学生拥有两部及两部以上手机,调查结果按科统计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理科生带手机的相对较少,文科较多,艺体班拥有率最高。若按照年级划分,高一相对较少,高二、高三相对较多。从手机的价格来看,56%的手机价位在1 000元左右,26%的手机超过1 500元。 2.手机来源。调查表明,有62%的手机是家长主动购买的,28%的手机是学生向家长要求购买的。通过对部分家长的访谈可以了解到家长的一些看法,有的家长认为:“虽然我觉得确实没必要给孩子买,但又希望有事能及时联系上,就临时把我的手机给了他。”有的家长说:“当初我答应孩子,如果他考好了就买一部手机当作奖励,所以就给他买了。”调查表明,55%家长赞成学生带手机,31%的家长表示无所谓,仅有12%的家长反对。 3.手机费用。调查表明,50%学生的手机月消费超过50元,其中18%的学生超过100元。62%的学生家长每月按时给孩子交话费,38%的学生需要从零花钱中支付。 4.主要用途。(见表2) 家长给孩子买手机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联系,但实际上经常与家长联系的仅占38%,使用手机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与朋友或同学发短信聊天。 5.与学习的关系。通过对有手机学生的调查分析,有9%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影响,有58%的学生认为对学习稍有影响,33%的学生认为毫无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方面问题,我们看看学生是什么时候使用手机的。(见表3) 从表3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课间、自习上使用手机的较少,这可能跟学校的管理规定有一定关系;凡带手机的学生100%的是在宿舍使用。调查还发现,学生经常在晚上使用手机的学生占96%。可见,晚上是学生使用手机的高峰期,学生能否休息好值得我们关注。 6.学生态度。调查表明,有56%的学生表示支持,38%表示无所谓,仅有6%的学生反对。被访谈的学生认为手机有很多优点:与家人、朋友联络方便,手机是现代人的必需品等。当问没有手机的学生对于手机的看法时,有40%的学生表示很想购买;当问班里同学有比你的更新更好的手机时,33%的表示羡慕并表示希望购买。看来,攀比也是学生带手机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抵御外来诱惑能力较弱,在中学生当中容易出现跟风、赶潮流的现象。 7.对学校有关规定的看法。学校规定,学生禁止使用手机,不准带手机到校。对这项规定只有8%的学生表示赞成,52%的学生表示反对。36%的学生认为这项规定对教学管理起到有效作用,58%的学生认为多此一举。看来学校的规定对教学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带了手机。由此可见,学校这方面的规定没起多大作用,这里面的原因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三、结论 通过分析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5方面的结论: 1.大部分高中学生拥有手机,可以说手机已经在高中校园普及,并且具有理科班少、文科和艺体班多,低年级少、高年级多的特点。 2.一半以上家长赞成学生带手机。学生手机消费成为家庭教育支出的一条新的消费渠道。 3.学生使用手机与家长联系仅仅是一方面,大部分时间主要是发短信、聊天。为了避开老师的检查,大部分学生晚上在宿舍里使用。 4.大部分学生对使用手机表示支持,诱惑和攀比是学生手机增多的重要因素。 5.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对教学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有效作用,但学生带手机的普遍现象没有得到禁止。 四、解决方案 通过调查和访谈可知,尽管学校采用了一些“禁止措施”,但收效甚微。其实该解决的问题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用来干什么”的问题。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我们看到了许多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弊端,但它的优点我们也不能忽略。关键是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解决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借鉴一下大禹治水的思路呢?针对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我们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方面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1.学校方面 学校认为使用手机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增加日常管理的难度,也会形成学生之间攀比的风气,不利于学生心理上的发展,还有手机是贵重物品,容易丢失等。因此,建议学校进行正确地引导、疏通和必要的硬性规定。 (1)签订协议。与带手机学生的家长签个协议,说明是为了与孩子联系方便。这样也利于让家长了解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 (2)限定种类。手机应低档化,仅有接听功能的最好。学生带的手机必须经过学校审查甚至建立档案方可使用。 (3)双轨限定。学校应规定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段内禁止使用手机。 (4)学校可以多设一些磁卡电话,多装几部宿舍电话,可采用即时通知的方式为学生和家人联系创造条件等。 2老师方面 (1)倡议书。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发起一次倡议,倡议学生尽量不用手机或如何合理使用手机,让学生从心里明白使用手机会影响身体健康、学习效率等现实问题。 (2)主题班会、辩论会。老师可采用开主题班会、课余时间与学生辩论的方式讨论使用手机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3)及时开小灶。对于因带手机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尽量不要粗处理,如当众批评、没收、罚站等,要弄明白学生出错的原因,最好说服劝阻,以理服人;当然“惩罚”措施有时也是必要的,如将功补过,让其成为及时改正错误的榜样人物。 (4)及时与家长沟通。教师可以利用家长来访、家长会等机会多和家长沟通。借助家长的帮助使学生使用手机走上正常的轨道。 3.家长方面 家长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孩子买手机,即使买手机也注意不要形成攀比之风,追求高档化;应多与子女沟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案等级考试及答案
- 主体剪力墙模板施工方案
- 旅行社运营实务(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项目四 习题
- 2025年国企会计考试题目及答案
- 慢性肾功能衰竭课件
- 慕课课件观看时长建议
- 弱电设备采购规范书六安
- 酒钢公司考试题及答案
- 竞聘店长考试题目及答案
- 软件技能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GB/T 19355.2-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2部分:热浸镀锌
- 主编-孙晓岭组织行为学-课件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 企业信用信息公告系统年度报告模板:非私营其他企业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 共用水电费分割单模板
- 《阿房宫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 NCStudioGen6A编程手册
- 胸痛中心各项管理制度汇编(2022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