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規名稱醫學研究所教師聘任、升等審查辦法最新修正日期102/03/07制定單位醫學院醫學研究所頁碼/總頁數第13頁/共13頁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師聘任、升等審查辦法第一章 教師聘任、升等第一條 本所教師申請升等或新聘,依中山醫學大學教師聘任及升等評審辦法及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教師聘任及升等評審辦法規定辦理。第二條 應具基本資格說明如下:一、 助理教授應具下列資格之一:(一) 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者。(二) 具有碩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相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者。(三) 曾任講師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者。二、 副教授應具下列資格之一:(一) 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相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者。(二) 曾任助理教授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者。 三、 教授應具下列資格之一:(一) 具有博士學位或其同等學歷證書,曾從事與所習學科相關之研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八年以上,有創作或發明,在學術上有重要貢獻或重要專門著作者。(二) 曾任副教授三年以上,且具博士生身分或五年內論文計分需滿500分以上,成績優良,並有專門著作者。四、 以上一至三項之專任教師聘任依本所編制內缺額為限。五、 兼任教師之申請,除另有特殊規定外,均比照同級之專任教師規定辦理。本所兼任教師升等年資,須兼任滿六年,其中須含在本校任教滿三學年,其他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十六條、第十六條之一、第十七條、第十八條有關規定辦理。六、 以上各項所定服務年資,依下列方式計算:(一) 專任教師申請升等須在本校任教滿一學年;兼任教師申請升等須在本校任教滿三學年,但任職於本校附設醫院之兼任教師任教滿一學年得申請升等。(二) 本校教師升等年資,講師升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升副教授、副教授升教授,需在大專院校取得資格後專任滿三年、兼任滿六年,其他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十六條、第十六條之一、第十七條、第十八條有關規定辦理。(三) 研究工作、專門職業或職務之年資,依服務機關(構)正式核定之服務證明所載起迄年月計算。(四) 專任教師之年資,依教師證書所載年資起算之年月計算。兼任教師年資折半計算。(五) 教師經核准留職留薪、帶職帶薪者,年資採計,但留職停薪年資,概不計算。教師留職停薪期間不得辦理升等。(六) 專任教師經核准全時進修、研究者,於升等時其全時進修、研究期間年資最多採計一年,經核准借調者,於升等時其借調年資年資最多採計二年。(七) 以全時在國內外進修、研究或出國講學,該學期未實際在校授課者不得送審。(八) 兼任教師每學期應授課滿十八小時始得送審。(九) 專兼任教師升等之送審著作(主要著作及參考著作)須掛名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之名稱方可計分,新聘專任教師三年內不受此限,但代表著作需掛名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並為SCI之文章。兼任教師升等參考著作之校內評審計分只計算掛有中山醫學大學名稱之著作。兼任教師申請改聘比照辦理。(十) 送審主要著作須與其任教課程或專業領域相關。(十一) 兼任副教授(含)以上需於本校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授課,每學期4小時以上,或與專任教師在研究所共同開課(在研究所授課採義務教學,校方不付鐘點費);另外,每學期需於大學部按課表授課。兼任助理教授除臨床實習指導外,每學期需於大學部按課表授課2小時以上(在大學部授課,其鐘點費計算依照中山醫學大學教師授課鐘點計算辦法規定辦理)。以上規定列入續聘兼任教師之審查要點。(十二) 新聘兼任教師須於本校任教滿二學期以上,經三級三審評定教學服務成績合格始得送審教師資格,如需外審費用由送審人自付。(十三) 兼任教師之聘任,每週授課不得超過八小時,具勞保加保資格且確有支領鐘點費者,依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規定辦理勞保加保。加保時間為每學期第一週至第十八週(不加保健保)。第二章 教師新聘資格審查教學、服務、研究成績考核第三條 本所新聘教師,除須具有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有關教師聘任資格外,須為品德優良、學養豐富,具服務熱誠,且對於本所之教學、研究及發展確有所助益者。第四條 擬聘教師須檢附証件如下(個人請用資料夾整理一冊):一、 履歷表(含著作目錄) 二、 學經歷証件 (含學位論文)三、 最近五年內著作。四、 三封推薦信,本所主動邀聘者得免附。五、 教學成績以教學能力評估佔60,服務成績以服務意願及能力評估佔40,其評核項目,依附件一辦理。第三章 教師升等資格審查教學、服務、研究成績考核第五條 申請升等者須在本校任教滿一學期。第六條 升等教師須檢附證件如下:一、 升等提名表(如附件)。 二、 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三、 現職教師證書影本。四、 升等年資證明 (聘書或經歷證明影本)。五、 最近五年內專門著作(含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一式三份,且其專門著作應為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所發表之著作(代表著作及參考著作分別註明)。第七條 本所各級教師升等審查,應就申請人之品德、操守及近五年內之教學、服務、研究等項目作審慎考評。其中教學服務成績佔總成績之比例為30%,學術研究成績之比例佔總成績之比例為70%,其評審標準如下:一、 教學服務審查 其中教學項目成績佔60%,服務項目成績佔40%,其審查項目,依附件二辦理。二、 學術研究審查:教師升等時之學術研究審查分數,比照國科會最終版標準計分。附件三第四章 附 則第八條 申請人就上述教學、服務、學術研究等先自行計算總分,於每年規定期限前送交所長,由所長召集本委員會覆核,教學、服務平均未達70分或學術研究計分未達該欲升等職稱之分數下限者,不予提付審查。第九條 學術研究累計總分達以下分數始得申請(含抵免分數),申請教授500分,副教授400分,助理教授300分。第十條 教學、服務及研究抵免計分以各職級升等最低標準20為上限 (教授最多100分;副教授最多80分;助理教授最多60分),抵免計分請參閱下表:一、教學5%1. 優良教師、或教學評量全校前10%者,每次加20分。2. 近五年內教學評量問卷調查,合乎有效問卷標準者: 學期平均 90 分以上,每次加 5 分,學期平均80分以上,每次加3 分。3. 本所臨床教師在此項目可同時適用醫學系抵免辦法,惟此抵免項目計分不得高於本所上述之規定分數。二、服務5%參與Grand Round課程60%以上,每學期加5分。此項目最多加15分。擔任系所評鑑項目負責人,每學期加5分。此項目最多加15分。本所臨床教師在此項目可同時適用醫學系抵免辦法,惟此抵免項目計分不得高於本所上述之規定分數。三、研究10%五年內擔任國科會、國衛院、衛生署或其它政府機關之研究計劃主持人,每年每件加10分。五年內擔任本校院際、院內或非政府機關之研究計劃主持人,每年每件加5分。擔任SCI 雜誌的reviewer,每次加2分。此項目最多加10分。第十一條 送審著作規定: 一、 升等之代表作須為在三年內發表以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具名者,且申請人為主要作者或通訊作者,如有特殊狀況者提所教評會討論。二、 升等代表著作:升等教授主論文之Impact Factor 4分以上(含),或論文排名於該領域前3名或前20%以內;副教授3分以上(含),或論文排名於該學門20%以內;助理教授2分以上(含),或論文排名於該學門20%以內。三、 送審計分之論文著作以20篇為上限,寄送給校外專家學者審查之論文著作全文篇數,如表列所示;其餘列為參考著作並詳列於著作一覽表(格式另訂之,參考著作之全文備查)。擬升等職稱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主要著作(含代表著作)5篇4篇3篇四、 送審著作須為升等前五年內已出版者為限。且上列著作應為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所發表之著作。以專書作為主要著作或參考著作送審者,須先取得研發處所發給之學術專書證明。五、 須檢附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 (RPI)作為參考資料。第十二條 教師新聘、續聘、改聘及升等以每學期辦理一次為原則。 一、 系教評會須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始得開會,就新聘、續聘、改聘擬升等教師之教學、服務、研究三項評分,經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二、 獲初審通過者,連同初審會議記錄、當事人有關證件及著作,送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複審。三、 申請者之代表作及五年內論文在院教評會複審之前,應將新聘(初次取證書者)及升等者著作(含技術報告及成就證明)簽請院教評會聘請校外專家學者三人評審;外審名單由系教評會或授權委由系主任提供十人以上之外審參考名單,個人應提供著作審查迴避名單至多三人,供院級著作外審時遴選審查人,審查人不得低階高審。四、 兼任教師,如需外審費用依學校規定辦理。五、 申請升等教師對評審結果有異議時,依中山醫學大學教師聘任及升等評審辦法第二十一條,提申覆及申訴。第十三條 以學位送審之國外學歷查證依教育部查證認定國外學歷作業要點辦理。第十四條 經三級三審評定通過升等案之代表著作、學位論文、作品、技術報告或成就證明應於本校圖書館公開、保管。但技術報告有保密之必要者,得不予公開。第十五條 新聘專任教師及申請升等專任副教授職級以上者,須於所教師評審委員會進行學術簡報,未出席者,視同放棄新聘、升等申請。如特殊情況須經所長認定。第十六條 本辦法未規定事項悉依本校相關規定辦理(涵蓋本所之教評會相關職掌及未交待完整事宜)。第十七條 本辦法經所務會議通過,送院務會議審議後,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附件一:教學成績以教學能力評估佔60,服務成績以服務意願及能力評估佔40評核項目評核內容分項基準分系所組委員評鑑平均成績初審結果複審結果備註教學成績以教學能力評佔百分之六十一、教學方法之妥適性、生動程度。15%最高15分基準分9分二、教材內容之充實性。15%最高15分基準分9分三、學術專長學相關性。15%最高15分基準分9分四、其他教學能力評估。15%最高15分基準分9分教學成績小計服務成績以服務意願及能力評估佔百分之四十一、專業服務:20%()參加各項學術研討會概況。最高10分基準分6分()校外學會或社團活動概況。最高10分基準分6分二、其他相關性社團公益活動。10%最高10分基準分6分三、服務熱忱之評估。10%最高10分基準分6分服務成績小計教學服務成績總計附件二:教學服務審查:其中教學項目成績佔60%,服務項目成績佔40%審查項目審查具體要項與重點分項基準分評核人員或單位系所中心初審審查要點說明送審人自我評鑑學生評鑑教師同儕評鑑行政配合評鑑壹、教學表現方面60%一、教學計畫與準備完備程度(含教學計畫、大綱、講義、教具或媒體等)(10%)40:最高4分基準分:2.430:最高3分基準分:1.830:最高3分基準分:1.8依送審人提供之課程綱要,個人編撰之講義、教材及本系所學生教學意見調查之結果等資料評分。其中第二項教學方法之妥適性及生動程度由送審人自評和學生評鑑各占一半。其餘各項自評佔40%,學生及教師同儕評鑑各佔30%,分數超過基準分,得由教師檢附相關具體資料一併送所屬系所中心及學校審查。教評會得視實際情形酌予加減分數。二、教學方法之妥適性、生動程度等(10%)50:最高5分基準分:350:最高5分基準分:3三、教學內容之充實性、價值性(10%)40:最高4分基準分:2.430:最高3分基準分:1.830:最高3分基準分:1.8四、對學生課外輔導之情形(含對學生課外輔導、疑難解答、論文或實務專題之指導等)(10%)40:最高4分基準分:2.430:最高3分基準分:1.830:最高3分基準分:1.8五、對學生作業要求與評量之情形(含對學生作業之指定、指導、學習評量等)(10%)40:最高4分基準分:2.430:最高3分基準分:1.830:最高3分基準分:1.8六、授課出勤、缺調補課之情形(含課程之缺課、調課、補課之情形及相關之行政作業程序等)(10%)40:最高4分基準分:2.430:最高3分基準分:1.830:最高3分基準分:1.8七、教師行為之恰當性(含教學、與學生相處等時行為之恰當性等)(10%)40:最高4分基準分:2.430:最高3分基準分:1.830:最高3分基準分:1.8送審人如經反應有不當行為且經查屬實者,分數超過基準分,得由教師檢附相關具體資料一併送所屬系所中心及學校審查。教評會得視實際情形酌予加減分數。八、教學與系所中心行政之整體配合情形(10%)40:最高4分基準分:2.430:最高3分基準分:1.8由所屬系所中心配合評核30:最高3分基準分:1.8就教師教學與所、系在課程安排、學生成績評量、成績送交等相關行政工作之配合情形加以評核,分數超過基準分,得由教師檢附相關具體資料一併送所屬系所中心及學校審查。教評會得視實際情形酌予加減分數。九、教學與學校教務行政之整體配合情形(10%)50:最高5分基準分:3由教務處提供資料供系教評會評50:最高5分基準分:3就教師教學與學校教務行政單位在課程安排、學生成績評量、成績送交等相關行政工作之配合情形加以評核,分數超過基準分,得由教師檢附相關具體資料一併送所屬系所中心及學校審查。教評會得視實際情形酌予加減分數。十、其他有關教學之表現事項(10%)40:最高4分基準分:2.430:最高3分基準分:1.8由所屬系所中心配合評核30:最高3分基準分:1.8就下列事項加以評核:一、 校內因教學或指導學生學藝活動所獲得之有關獎勵二、 因教學表現績優獲政府機關、學會或有立案之相關團體核頒教學有關獎勵之事蹟三、 編訂出版教學用書四、 指導學生專題研究、論文、學藝活動之情形五、 申請並執行教育部教學改進計劃六、 前述各項之外之其他教學表現送審人得附相關具體資料送所屬系所及學校審查。分數超過基準分,得由教師檢附相關具體資料一併送所屬系所中心及學校審查。教評會得視實際情形酌予加減分數。教學成績小計審查項目審查具體要項與重點分項基準分佐證資料評核人員或單位系所中心初審學校複審審查要點說明送審人自我評鑑學生評鑑教師同儕評鑑行政配合評鑑貳、服務表現40%一、行政服務表現(20%)(一) 行政服務兼任本校各級主管之情形及服務表現(二) 兼任或協辦本校各系、所、中心、處、館、室等行政事務之情形及服務表現。(三) 擔任或兼任本校各項委員會委員、各項會議代表等之情形及表現。如附件( )最高 分:6.7基準分:4最高 分:6.7基準分:4由直屬主管(50%)、祕書室(25%)、人事室(25%)配合評核最高分:6.6基準分:4本項就教師在本校現任職級之期間之下列表現進行評鑑:一、 兼任本校各級主管之情形及其服務期間之表現二、 兼任或協助辦理本校各系、所、中心、處、館、室各項行政事務(如義務協助行政、協助課程規 劃、財產管理等)之情形及其表現三、 擔任或兼任本校各委員會(如經費稽核委員會、宣導委員會等)之委員、各會議之代表等之情形及其表現四、 送審人自我評鑑、教師同儕、行政配合各佔1/3教評會得視實際情形酌予加減分數二、輔導服務表現(20%)(一) 擔任導師、輔導老師等學生輔導服務之情形及服務表現。(二) 擔任社團、學藝或運動團隊、系所學會、各學生刊物、學生表現或展覽之指導老師等有關學生活動輔導服務之情形及表現。如附件( )最高 分:6.7基準分:4最高 分:6.7基準分:4由學生事務處配合評核最高分:6.6基準分:4本項就教師在本校現任職級之期間之下列表現進行評鑑:一、 擔任導師、學生輔導老師等學生輔導工作之情形及其服務之表現。二、 擔任社團、學生表演或展覽等指導老師等有關學生活動輔導之情形及其表現。三、送審人自我評鑑、教師同儕、行政配合各佔1/3教評會得視實際情形酌予加減分數三、專業服務表現(20%)(一) 策劃或協助辦理學術講座、研討會、入學考試、表演、長覽等活動之情形及表現。(二) 擔任或兼任校內外學術性學會職務、學術性刊物編審、教育專業活動審查委員或評審等之情形。如附件( )最高 分:6.7基準分:4最高 分:6.7基準分:4由教務處配合評核最高分:6.6基準分:4本項就教師在本校現任職級之期間之下列表現進行評鑑:一、 策劃或協助辦理學術性講座、研討會、研習、入學考試、展覽或表演等活動之情形及其表現。二、 擔任或兼任校內外學術性學會職務、學術刊物編審、教育專業活動審查委員或評審等之情形三、 送審人自我評鑑、教師同儕、行政配合各佔1/3教評會得視實際情形酌予加減分數 四、 推廣服務表現(20%)(一) 參與校內之進修推廣活動或社區義診活動、等各項活動之情形。(二) 參與校內或社區各項文教推廣活動之情形。如附件( )最高 分:6.7基準分:4最高 分:6.7基準分:4由副校長、學生事務處、推廣服務配合評核(平均分數)最高分:6.6基準分:4本項就教師在本校現任職級之期間之下列表現進行評鑑:一、參與校內之進修推廣活動或相關研習會活動二、參與本校或社區各項推廣活動或教學(如宣導活動、義診活動、社區醫療巡迴講座)之情形三、送審人自我評鑑、教師同儕、行政配合各佔1/3教評會得視實際情形酌予加減分數五、其他有關之服務表現(20%)如附件( )最高6.7分基準分:4最高6.7分基準分:4由祕書室及人事室配合評核(平均分數)最高分:6.6基準分:4就下列事項加以評核:一、 協助本校募款、捐地或其他有助校務發展之事項:二、 服務表現績優獲政府機關、學會或有立案之相關團體、法人等核頒服務有關獎勵之事蹟:三、 參與地方公益、社教活動卓有績效等特殊事項(含校內外有關之獎勵)四、 前述各項之外之其他服務表現。五、 送審人自我評鑑、教師同儕、行政配合各佔1/3以上或相關事項,得由教師檢附相關具體資料一併送所屬系所中心及學校審查。教評會得視實際情形酌予加減分數 服務成績小計附件三: 國科會研究成果計分表-最終版(修正:2011/11/03)、不同研究年資選取研究成果之篇數上限(M)及指標上限滿分研究年資M指標上限滿分 滿五年及五年以上7525 (7x75) 滿四年但未滿五年4300 ( 4x75) 滿三年但未滿四年2150 ( 2x75) 未滿三年175 ( 1x75)二、研究成果計分(一)學術期刊論文之計分:每篇論文依下列方式填入論文性質分類、刊登雜誌分類排名及作者排名等三項之加權分數後,求其乘積(CJA)即為該篇論文之歸類計分。1.論文性質分類加權分數(C)論文性質分類加權分數(C)正式論文(Full Article)3分簡報型論文2分病例報告1分綜合評論(Review article);一年一篇為限2分註1.技術報告或DNA、RNA及amino acid序列登錄,均不計分。註2.碩、博士論文、未發表於學術期刊之論文或研究報告、科普性、評論他人或自己論文、或回覆其他評論者之意見或疑問等而非發表自己研究成果數據之文章、學會年會或研討會摘要、以及專書或其章節,均不能視為上表所列各項論文。2.學術論文刊登雜誌分類排名加權分數(J):2-1. 國外SCI、SSCI期刊排名百分比(期刊排名/該領域期刊總數;以2010年版JCR資料為準)加權分數(J)IF6IF排名10.00%6分10.00%排名20.00%5分20.00%排名40.00%4分40.00%排名60.00%3分60.00%排名80.00%2分排名80.00%以後1分2-2. 國內SCI期刊參看附表12-3. EI期刊(以2010年版Publications in Engineering收錄資料為準)1分2-4. 其它國內外非SCI、SSCI、EI學術性雜誌0.5分3.作者排名加權分數(A)作者序加權分數(A) 第1作者或通信作者5分 第2作者3分 第3作者1分 第4作者或以後之作者0.5分相同貢獻作者(Equal Contribution)採計相同貢獻作者計分者,須附該論文註明相同貢獻作者部份之影本。1.有2位作者相同貢獻,相同貢獻作者均以其排序之加權分數90%計分,如發表於IF6或排名10.00%之期刊論文其加權分數以100%計分。2.有3-4位作者相同貢獻,相同貢獻作者均以其排序之加權分數60%計分,如發表於IF10之期刊論文其加權分數以100%計分。3.有5位及以上作者相同貢獻,相同貢獻作者均以其排序之加權分數30%計分,如發表於IF20之期刊論文其加權分數以100%計分。4.相同貢獻之作者均與其最先一位視為同一排序,之後一位作者之排序則以其在所有作者中之實際序位計算加權分數;以上計分若未達0.5分者均以0.5分計分。(二)五年內專利或技術移轉之加權分數 (2007 1.1.以後獲得之專利或簽約之技術移轉)No.類 別加權分數 (C) (J) (A)1國內新型或新式樣專利 15 1 12國外新型或新式樣專利 20 1 13國內發明專利40 1 14國外發明專利 50 1 15技轉金台幣20萬元以下之技術移轉 50 1 16技轉金台幣20-50萬元(含20萬元)之技術移轉 60 1 17技轉金台幣50100萬元(含50萬元)之技術移轉 75 1 18技轉金台幣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之技術移轉 90 1 1註1.註2.註3.註4.同一項發明獲多個國家(多處)專利者仍視為一件專利,選其最高之分數計分;已有發明之新型改良不視為另一件專利;專利且有技轉者採其一或較高之技轉分數計分,不能分為兩次計分。同一專利或技術移轉之所有共同發明人或技術共同所有權人(立合約人)3人以內者各以本表所列加權分數100%計分,4人者各以本表所列加權分數之90%計分,5人或5人以上者各以本表所列加權分數之80%計分。技轉金額以技轉合約所載為準,以同一專利或同一技術之技轉累計總金額計算。非真正技術移轉產生之技轉金,如研究計畫之先期技轉金等,不能視為上表所列之技轉金項目。國內SCI期刊、國科會生醫科學雜誌之排名加權分數(J)No.期刊名稱出版單位SCI期刊 加權分數(J)1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生醫科學雜誌)國科會SCI 4.02Botanical Studies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老师弹唱真题及答案
- 周年庆策划应急预案(3篇)
- 中学课后服务应急预案(3篇)
- 森工集团测试题目及答案
- 呼叫量预测与优化-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南京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字孪生设计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教学管理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公众事务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金寨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 (正式版)QBT 5998-2024 宠物尿垫(裤)
- 零售行业新媒体营销策划方案从线上到线下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渠道营销策略范稿
- 纳米材料在染整加工中应用及其原理培训课件
- 非公司企业改制登记(备案)申请书-样表
-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 农药植保基础培训
- 明火作业证在线考试
- 35千伏集电线路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 GB/T 20428-2006岩石平板
- for循环的应用 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