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相关行为_第1页
健康相关行为_第2页
健康相关行为_第3页
健康相关行为_第4页
健康相关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环境因素 生物学因素 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 护理学院社区卫生护理学教研室孙晓嘉 教学内容 一 健康相关行为二 行为模式与行为改变理论三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方法 教学目标 掌握 1 促进健康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分类2 知信行 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 行为改变阶段理论的理论要点熟悉 促进健康行为与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了解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方法 第一节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health relatedbehavior 定义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分类促进健康行为危害健康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 定义是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 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1 基本健康行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 分类 平衡膳食 积极锻炼 适量睡眠 1 基本健康行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 2 戒除不良嗜好 分类 3 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的事件预先给予警示 从而预防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 分类 溺水 车祸 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 他救行为 1 基本健康行为2 戒除不良嗜好3 预警行为4 避开环境危害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分类 1 基本健康行为2 戒除不良嗜好3 预警行为4 避开环境危害5 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预防保健行为求医行为遵医行为 分类 课堂讨论 某影星一年到头忙于拍片 只能在为数不多的几天中规律饮食 按时睡觉 锻炼身体 他 她 的行为属于促进健康行为吗 课堂讨论 海南 岁的张慧敏在2007年 月 日开始了她长达 个多月的长跑征途 目标是从三亚跑到北京 路途约4000公里 他 她 的行为属于促进健康行为吗 特征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适宜性 促进健康行为 危害健康行为 定义是指偏离个人 他人 社会的期望方向 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 特点危害性稳定性习得性 危害健康行为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致病行为模式A型行为C型行为 分类 A型行为 又叫冠心病易发性行为 其核心行为表现有两种 不耐烦和敌意 由此常因别人的微小失误或无心得罪而大发雷霆 产生该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过强的自尊和严重的不安全感 有A型行为者的冠心病发病率 复发率和致死率比正常人高出2 4倍 C型行为 又称肿瘤易发性行为 核心行为表现是情绪好压抑 性格好自我控制 表面上处处依顺 谦和善忍 内心却是强压怒火 爱生闷气 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致病行为模式A型行为C型行为不良疾病行为违反社会法律 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分类 第二节行为模式与行为改变理论 知信行 模式 KABP 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信念 行为 知识 这一理论认为 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 正确的信念与态度 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 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知 知识和学习 是基础信 信念和态度 是动力 关键信念 是指相信某事物或某现象是真实的 可信的 态度 是个体对人 对事所采取的一种具有持久性而又一致性的行为倾向 行 产生促进健康行为 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的过程 是目标 知信行 模式 KABP 例如 吸烟作为个体的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已存在多年 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 要改变吸烟行为 使吸烟者戒烟 首先需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戒烟的益处 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 这是使吸烟者戒烟的基础 具备了知识 吸烟者才会进一步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 对戒烟持积极态度 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 这标志着吸烟者已有动力去采取行动 在知识学习 信念形成和态度转变的情况下 吸烟者才有可能最终放弃吸烟 三者之间不存在必然性 但存在因果关系 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转变是关键步骤 信念 行为 知识 知信行 模式 KABP 促进态度转变的方法 增加信息的权威性和传播效能 现身说法 社会支持法 知信行 模式 KABP 健康信念模式 HBM healthbeliefmodel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 提出健康行为来自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 健康信念是人们采纳促进健康行为的基础和关键 打算行动 行动的可能性 行为改变 健康信念模式的社区控烟心理干预研究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在全国开展戒烟大赛的机会 在青岛市市内4个区各随机选择1个街道社区设立参赛报名点进行社区发动 征集目前吸烟且烟龄在1年以上 并有戒烟意愿的居民报名 每社区选择报名序号尾数为 5 和 9 的报名者50人为研究对象 共200人 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100人 但在心理干预实施过程中和6个月后的随访当中 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有退出活动和失访的人员 最后干预组为83人 对照组为73人 基线期两组吸烟状况及戒烟信心比较基线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烟龄分别为 23 5 9 9 年和 20 4 11 8 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 77 P 0 05 重度吸烟率分别为33 7 和33 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0 26 P 0 05 每日吸烟量分别为 30 39 10 32 支和 30 8 9 64 支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 28 P 0 05 干预组戒烟信心为 2 49 0 89 分 对照组为 2 42 0 86 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 492 P 0 05 肯定成功可能成功可能失败肯定失败 1分2分3分4分 一是提高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方法为讲座指导 影像展览 自我体会 小组交流等 二是认识放弃烟草所带来的健康效益 纠正错误认知 树立健康信念 方法是讲座指导 榜样模仿训练 自我宣告 签订协议书 小组讨论等 三是应对戒烟障碍的技巧训练 包括技巧指导 自我监控训练 自我鼓励 经验交流等 四是戒烟自我效能的训练 包括自信心训练 成功体验介绍 小组成员支持等 两组干预前后吸烟状况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每日吸烟量为 12 1 13 1 支 对照组为 22 9 11 8 支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 38 P 0 01 干预后戒烟情况 干预组27人回答完全戒烟 戒烟率32 6 31人 37 3 减少了吸烟量 25人 30 1 吸烟状况没有改善 对照组为7人 9 6 完全戒烟 24人 32 9 减少了吸烟量 42人 57 5 没有改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16 40 P 0 01 两组被调查者干预前后戒烟信心比较干预后戒烟信心得分值 干预组为 1 7 0 9 分 对照组为 2 4 0 9 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 904 P 0 01 干预后两组戒烟信心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是否能够戒烟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BWaldP值OR95 CI文化 0 0420 0270 8700 959 0 582 1 580 职业0 0550 3810 5371 056 0 888 1 256 年龄0 0270 8410 3591 027 0 970 1 087 烟龄 0 0493 0410 0810 952 0 901 1 006 戒烟动机 0 1340 8870 3460 875 0 662 1 156 基线吸烟量0 0516 0520 0141 053 1 011 1 097 基线戒烟信心0 7209 7820 0022 054 1 308 3 224 是否干预1 41711 5990 0014 126 1 825 9 329 以6个月后是否戒烟为因变量 戒烟为1 仍吸烟为0 以是否干预 干预为1 对照为0 基线调查戒烟信心 年龄 烟龄 职业 基线吸烟量 戒烟动机 文化程度为自变量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涉及的因素 1 感知到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威胁知觉到严重性 perceivedseverity 知觉到易感性 perceivedsusceptibility 2 感知到行为的效果知觉到益处 perceivedbenefits 知觉到障碍 perceivedbarriers 3 效能期望自我效能 self efficacy 行为改变阶段理论 stagesofbehavior changemodel理论依据 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 动态的 逐渐推进的过程 在不同的行为阶段 每个改变行为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 对目标行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适用于 戒烟AIDS的预防酒精及物质的滥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干预工作 饮食失调及肥胖 高脂肪饮食 行为改变阶段理论 吸烟不可能引起冠心病 我知道吸烟不好 总有一天我要戒烟 我准备开始戒烟了 我已经开始戒烟 并谢绝敬烟 行为的干预首先要确定靶人群所处的阶段 然后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吸烟者感到吸烟是愉快的事情 而不认为有害健康 这时如果给他过多的干预 预期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对于这些人 仅仅给予最简单的信息 并告诉他们 有需要的时候再给予帮助 第三节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的方法 行为矫正技术构成3要素 对象 环境 指导者 场所 时机 过程 个体行为的矫正 强化疗法 又称操作条件疗法 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加某些适应性行为 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强化是指通过施加或呈现一定刺激来加强对某种行为的刺激 强化疗法 强化疗法是以操作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即个体活动的结果直接影响其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 如果行为的结果是积极的 这种行为在以后还会发生 如果行为的结果是消极的就只会产生消退作用 个人在以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行为 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 或症状 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 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 而达到戒除或至少是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厌恶疗法 在幼儿园中挑选了13名具有社会孤独的儿童 他们很少与同伴交往 对其中6名儿童进行示范治疗 其余的7名作为对照组 示范的方法即是观看幼儿园活动的录像 片中有这样一些镜头 一个儿童先是观看其他儿童的交往 随后他自己也参与进去 这时其他儿童即来和他谈笑 给他玩具玩 对他的参与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游戏活动从平静地看书 搭积木 到剧烈的追逐游戏 对照组的7名儿童则观看一部关于海豚的电视片 示范疗法 经一个疗程后 效果卓著 过去表现孤独的6名实验组儿童 愿意并参与到其他儿童的活动中 其次数与 正常 儿童一样多 或更多 而对照组的7名儿童仍然表现为社会孤独行为 追踪观察发现 6名实验组儿童 除1人外 其他儿童都保持着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 那名仍是孤独的儿童 看录像时由于机械故障 音频与图像是不同步的 示范疗法 儒门事亲 载 王德新的妻子旅途中 在旅舍的楼上住宿 夜逢盗贼烧房子 因受惊而堕下床来 自此以后 每听到声响 便会受惊昏倒不省人事 家人也只得蹑足而行 不敢冒然弄出声响 逾年不愈 医师戴人诊断后既让二侍女执其两手 按于高椅之上 在面前放一张小桌几 戴人说 娘子 请看这木头 便猛击桌 其妇大惊 戴人说 我用木头击桌 有何可惊呢 妇人吓后稍显安定 戴人又击桌 惊已显然减缓 又过一会儿 连击三五次 又用木杖击门 又暗中令人击背后的窗子 妇人慢慢从惊恐中安定下来 晚上又叫击其卧房的门窗 接连数日 从天黑直到天亮 一 二月后 虽听雷鸣也不惊恐了 脱敏疗法 浙江省镇海炼化公司化肥厂采用群体行为干预法 经过3年规划的实施 全厂吸烟率从干预前36 2 下降到24 6 男性吸烟率从干预前47 2 下降到36 4 群体行为干预 创造戒烟氛围 提高控烟意识搞好基线调查 明确主攻方向 提供促成条件抓管理责任制 加大行政干预力度 加强政策支持抓重点人群 树榜样力量 强化关键因素 政策倡导 目标人群 改善环境 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 避免零食 每天吃早餐 每周2 3次的适量运动 适当的睡眠 每晚7 8小时 不吸烟 保持适当的体重 不饮酒或少饮酒 7项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和良好健康显著相关的简单而基本的行为 基本知识和理念 25条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34条 基本技能 7条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与技能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3号2008 1 4 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 48 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努力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 及时发布监测结果 小结 1 促进健康行为包括 基本健康行为戒除不良嗜好预警行为避开环境危害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