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经济地理学(2009年7月)声明:原创论文、严禁转载中部崛起中的县域经济发展浅谈蚌埠市县域经济发展之路焦 坤怀远县常坟中学,安徽蚌埠 233413【内容提要】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尽快实现强县富民,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蚌埠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客观优势所在,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并分析原因,指出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立足市情,发挥优势,从农业、工业、旅游业、科技教育、城镇化等方面来加快蚌埠市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蚌埠市;县域经济;发展The study based on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nbu【abstract】It is now a great issue that how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and to strengthen the power of county economy increasly so that we can strengthen county and benefit people.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strength and the problem of county economy in the bengbu of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its situation. Morever , it also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of bengbu is so slow and points out that to make a great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the county should identify the guideli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county, make full of use in strength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the agriculture, the industry, the tourism,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he urbanization.【key words】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bengbu引言: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区划县为单位的区域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以乡镇、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目前,县域经济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1 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1月,P1-3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推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这无疑给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蚌埠市,作为中部地区强有力的投资地,承东启西要抓住国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如何促进蚌埠市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一探讨。蚌埠市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县域面积532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5万公顷;县辖45个乡镇。截止2005年末,县域人口25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8.4万人,分别占全市总人口的74.1%、65.4%。三县均为农业大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花生、油菜等,怀远、五河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5年怀远县粮食产量居全省第3位;固镇是国家粮油基地试点县、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油料产量位居全省第1位。1蚌埠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十五”以来,蚌埠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城乡联动、协调、同步发展,县域经济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11.3亿元,增长10%,“十五”年均增长10.8%;县域实现生产总值15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8.8%,比“九五”末增加67亿元。其中,怀远县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65.2亿元(居全省第5位),增长8.8%,“十五”年均增长7%;固镇县42亿元,增长12.6%,“十五”年均增长9.9%;五河县44.8亿元,增长11.8%,“十五”年均增长8.6%。2005年县域实现财政总收入4.1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2805元,增长3.9%。年度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怀远、五河、固镇三县综合指数分别位居第53、29、54位。今年一季度,三县经济继续稳步发展,县域生产总值累计完成31.8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全市比重的42.3%。总体看来,蚌埠市县域经济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1种养业发展良好,农业占据县域经济举足轻重地位2005年,县域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6亿元,占县域经济总量的40.5%,占全市农业增加值的91%;其中怀远农业占GDP的37%,固镇为41.4%、五河44.9%。三县均为产粮大县,2005年粮食产量达193.9万吨,比2000年增加25.2万吨,占全省粮食比重的7.4%;油料产量30.1万吨,占全省比重的11.1%,其中固镇县油料产量位居全国县级前列、全省第一;棉花产量3.4万吨,占全省比重的10.8%。养殖业发展良好,2005年实现肉类总产量23.3万吨,增长11.7%,“十五”年均增长7.1%;水产品产量9.4万吨,增长8.1%,“十五”年均增长3.3%。农业结构调整成效突出,小麦、水稻、花生、棉花、蔬菜等五个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基本形成,50万亩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正抓紧建设;县域主要农作物优质品率达65%以上,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达35%以上。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县域拥有劳动力150万人左右,“十五”外出务工人员年均增加5万余人,2005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40万人左右,务工收入近20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1.2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县域主导工业体系逐步形成2005年,县域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90家,三县累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亿元。三县中怀远工业总量最大,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增长16.6%,占全部县域工业增加值的47.6%;工业化率20.9%,为三县最高。固镇县工业增长最快,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亿元,增长28.9%,“十五”年均增长15.9%,工业化率为19%。2005年五河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18.3%,工业化率15.6%。县域工业体系逐步形成,工业结构趋于优化。怀远县初步建立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建材加工和采矿、机械、化工等产业共存的工业体系;五河县基本形成化工、酿造、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四大支柱产业;固镇县初步形成了以油脂、板材、肉食品、面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1.3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商贸市场趋于繁荣2005年,县域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0.7亿元,比2000年增加27.7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2.2%;服务业占县域经济总量比重提高到3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8.2%,比2000年增加15.4亿元, “十五”年均增长8.8%。商贸市场趋于繁荣,目前县域拥有农贸、小商品、专业批发等各类市场近200个,年交易额10亿元左右。其中王庄花生市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商品花生集散地,年交易量2亿公斤。品牌工程稳步推进, “梅桥”大青豆、“王庄”花生等30多个农产品及加工品进行了品牌注册。1.4投资和招商引资稳步增长,小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2005年县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增长47.5%,“十五”年均增长21.3%;五年完成招商引资近40亿元(内外资合计)。一批县域项目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农村和县城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县乡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农林、工业、水利等项目进展较好。目前县域正在实施的较大工农业项目主要有:三县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怀远的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晶菱年产300台数控机床、华氏年产500万副树脂眼镜片和浙泰不锈钢二期等项目;五河的恒远管桩、淮河水泥厂35万吨扩建、酒精厂污水处理等项目;固镇的金鹏铝业年产2000万吨铝材、腾龙胶粘公司年产3000吨胶带、中联乳胶公司年产2000万副手套等项目。在建的水利项目有怀洪新河因洪致涝处理、芡南芡北堤防应急加固、移民迁建、荆山湖张家沟站重建、香浮段朱顶站技术改造等工程,总投资近5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90%以上。县域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三县目前拥有小城镇31个,其中三县城关镇和怀远常坟镇皆为全国重点镇,常坟镇、王庄镇、沫河口镇为全省重点镇,曹老集镇为全省首批文明小城镇。1.5开发区建设成效明显三县开发区顺利通过园区清理整顿和审查工作,并全部被明确为省级开发区,县域园区保有率100%。县域开发区保留规划面积7.26平方公里,到2005年底,建成区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以上,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近6000万元,在建企业50余家。开发区产业结构体系基本确立,怀远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纺织等产业;固镇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等产业;五河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食品、新型建材、服装等产业。开发区拉动效应显现,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7亿元,占县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4.3%;实际引进内资5.2亿元,增长77%;实现财政收入4295万元,占县域财政总收入的10.6%。今年1-4月份,县域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83亿元、完成投资3.04亿元、引进资金3.3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636万元。开发区正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我市县域经济虽有较好发展,但横向比较来看,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县域整体发展滞后,影响我市积极进位。2005年我市经济总量居全省第9位,下降1位;但城市经济总量居全省第5位,县域经济发展滞后造成总量位次不升反降。从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上看,2005年怀远县综合指数排名位次为全省第53位,比2004年下降20位;固镇县位于第54位,比2004年下降8位;只有五河县位次有所上升(上升30位)。经济增长滞后于全市平均水平,“十五”怀远、五河、固镇经济增速分别低于全市平均3.8、2.2、0.9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占全市的比重呈下降局面,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份额由2000年的53.2%下降到2005年的48.8%。表一:“十五”时期县域经济考核占全省位次 单位:位年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怀远县3638473053五河县3450465929固镇县3154494654二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县域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仍比较薄弱。2005年我市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40.526.233.3,与全省、全国相比,农业比重分别高于全省、全国22.6和28个百分点,工业比重分别低于全省、全国15.3和23个百分点。农业比重过高、工业脆弱、三产迟滞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工业化率18.8%,低于全市水平12.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县域工农业大多发展粗加工、低附加值产业,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产品偏少。三是县域投入不足、对外开放程度偏低,影响经济增长点的培育。2005年县域投资同口径比较仅占全市的27.4%,“十五”累计完成投资不到全市的四分之一。经济开放度偏低,突出表现为利用外资偏少,2005年三县实际利用外资仅为970万美元,仅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8.4%。四是县域财力严重匮乏,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2005年县域财政收入占全市份额由2000年的17.6%下降到10.4%,人均财政收入不足160元,低于全市平均近1000元,仅为全省中等县域人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财力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投入。2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考虑按照“以工业化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培育特色经济、主攻民营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壮大园区经济、提升劳务经济”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不懈,狠抓落实,力争在“十一五”末县域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尤其是县域工业化水平要有大幅度提高,计划通过“十一五”的努力,县域平均工业化水平达到30以上,各县经济考核综合指数省内排名比2005年前进10个位次。2.1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2.1.1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打破市区、县区、农村等行政区划束缚,强化市域概念,将三县纳入蚌埠市域经济范畴统筹规划。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将三县县城作为城市副中心,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重点支持其加快发展,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县城和重点建制镇为骨干、一般乡镇为结点,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结构有序的城镇体系,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2.1.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县域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建设县区防洪工程,实施淮干整治、支流治理、行蓄洪区调整、沿淮排涝泵站、重点洼地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建设蚌埠淮南、睢宁明光、蚌埠五河泗洪高速公路,固镇高速公路连接线,改造怀五路、蚌固路等境内国省道路,增强各县城、中心镇与市区和周边城市的通达性。2.1.3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典型带动、量力而行的原则,实施新农村建设“111”工程,选择1个区(淮上区)、10个镇、100个村通过资金补助政策、建设用地政策、建房审批政策和激励政策进行示范建设。2.2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力发展工业经济2.2.1强化产业特色、提高工业化水平。工业化水平低是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工业化这个牛鼻子不放,坚定不移地加快工业化进程。我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分类指导,错位发展,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招商引资为抓手、民营经济为主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的县域工业发展思路。振兴县域工业的核心是构建特色工业体系。为此,各县要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依据自身实际,确定重点发展产业。要选择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需求会有更大增加,市场会有更大前景的产业;要选择劳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为劳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一定是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产业;要选择前后向关联度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为关联度强是一个产业具有强带动性的主要标志。2.2.2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促进工业聚集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发展开发区和园区经济,把开发区和园区办成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工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和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软环境,增强开发区的发展承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三县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实施错位发展,强化产业定位,提高投资强度,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功能区。怀远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纺织等产业;固镇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五河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食品、新型建材、服装等产业。2.3坚持“开放、搞活”,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2.3.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外动力。实施招商引资,就是奉行“拿来主义”,这是解决欠发达地区资本匮乏的最好途径。制约我市县域经济的最大劣势是资本匮乏,这一劣势使得我市的自然资源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无法结合成现实生产力。依靠外部引进的方式获得资本。前一种是小农经济思维支配下获得资本的方式,是市场经济理念指导下获得资本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只要能够创造出适宜的条件,资本就会受利益的引导,源源不断地涌来,将沉睡的自然资源和劳动魔术般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珠三角” 和“长三角”以及其他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已证明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只有坚持“拿来主义”,坚持外部引进的方式,坚持以开放带动经济工作全局,才能克服资本匮乏这一制约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劣势,从而在战略上解决其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来源问题。2.3.2推动全民创业,增强发展内动力。坚持自主创业与政府扶持相结合,调动一切可以创业的力量参与创业,形成各显其能、争相创业、共同致富的全民创业氛围。加强对创业的指导,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坚决处理和打击一切有损创业行动的行为;加强宣传,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2.3.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经济活力。认真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清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市场主体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预防电信诈骗
- 2026年湖北省武汉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过桥资金融资服务协议范本
- 2026年重庆市巴中地区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 公共能耗分摊方案
- 浙江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3年木材收购合同(精选4篇)
- 2023编译原理试卷B
- 第5部分-消防管理档案(记录表格模板)
- Q-CR 9521-2018 高速铁路信号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
- GB/T 6892-2000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
- GB/T 6462-2005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测量显微镜法
- GB/T 25995-2010精细陶瓷密度和显气孔率试验方法
-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全部题库)其他各大高校均可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