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原理课件第1章绪论_第1页
复合材料原理课件第1章绪论_第2页
复合材料原理课件第1章绪论_第3页
复合材料原理课件第1章绪论_第4页
复合材料原理课件第1章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绪论 复合材料原理 材料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 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材料 能源 信息和生物技术是现代科技四大支柱 将人类物质文明推向新阶段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信息时代 材料是文明的标杆 神奇的材料内部结构 复合材料是金属 陶瓷 高分子等均质材料发展的必然结果 按化学组成 或基本组成 分类 1 金属材料2 无机非金属材料3 高分子材料 聚合物 4 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 分为由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 纯金属 由两种或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合金 合金分为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由硅酸盐 铝酸盐 硼酸盐 磷酸盐 锗酸盐等原料和 或 氧化物 氮化物 碳化物 硼化物 硫化物 硅化物 卤化物等原料经一定的工艺制备而成的材料 是除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以外所有材料的总称 与广义的陶瓷材料含义等同 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 用途各异 目前还没有统一完善的分类方法 一般分为传统的 普通的 和新型的 先进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熔点高 有机高分子材料 高聚物 高聚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低分子化合物聚合成的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 高聚物的种类繁多 性能各异 分类方法多样 按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按性能和用途分为橡胶 纤维 塑料和胶粘剂等 4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性质或组织结构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 是多相材料 主要包括基体相和增强相 基体相是连续相材料 作用是把改善性能的增强相材料固结成一体 并传递应力 增强相起承受应力 结构复合材料 和显示功能 功能复合材料 的作用 复合材料既保持原材料的重要特色 又通过复合效应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 获得原组分不具备的许多优良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 玻璃钢游艇 玻璃钢游乐设备 玻璃钢产品在化工 石油 建筑 体育 国防 航空航天工业包括神州系列载人飞船等高端技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复合材料 隐形飞机上的特殊材料 规划纲要 主题一 基础 原 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 低成本制造技术 催化与分离技术 通用材料高性能化制备技术主题二 超级结构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 高性能结构陶瓷 高性能工程塑料 先进结构复合材料主题三 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超导材料与器件 智能材料与器件主题四 能源与生态环境材料新型能源材料 环境友好材料 生物与仿生材料主题五 纳米材料与器件纳电子材料与器件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 纳米能源材料 纳米结构材料 纳米材料与器件评价与表征技术 复合材料重要意义 对先进结构材料的需求 航空航天 能源工业 交通运输业 武器系统 建筑业 机械设备制造业 环境保护 国家重大工程 先进结构材料发展趋势 材料的复合化 结构材料的功能和多功能化 传统结构材料的高性能化 低成本技术特别受到重视 简化材料体系 做到一材多用 重视发展材料的先进制备和加工技术 提前安排重要新结构材料的研制 重视新材料的环境影响 6000年前人类就已经会用稻草加粘土作为建筑复合材料 现代意义复合材料最早出现于1839年美国人Goodyear发明的橡胶硫化法 复合材料的发展 第一代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最早出现于1940年 轻质高强 隔热 不反射电磁波 用于军工领域 目前用量最大 技术最成熟 低成本 第二代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碳纤维高比强度和比模量 主要用在航空航天 随着碳纤维成本的降低 逐渐用于民用领域 第三代复合材料有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美国杜邦公司kevlar纤维为代表 高比强度和比模量 低成本 碳纤维的1 3 其他纤维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聚苯并双噁唑 PBO 纤维等 1970年代出现了金属 陶瓷为基体的复合材料19 0年代出现了纳米复合材料 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单一材料 通过不同复合方法得到的宏观多相材料 区别于混合材料的特征是多相结构 存在复合效应 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分类 1 基体种类树脂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2 增强材料形状 颗粒 晶须 纤维 织物类型 无机和有机材料 3 用途结构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 树脂基基体材料金属基陶瓷基粒子状增强剂纤维状层状聚脂树脂飞机 汽车 树脂基 玻璃钢 玻璃纤维船舶 建筑结构金属复合金属基耐热纤维航空 航天复合方式基体陶瓷Al2O3 SiO2 SiC 陶瓷基增强纤维C SiC 航空航天功能功能体换能 导电 导磁复合基体屏蔽吸波材料增强纤维隐形飞机 复合材料结构特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如玻璃钢 层迭复合材料 如铝与塑料薄膜 颗粒复合材料 如电木粉 骨架复合材料 如蜂窝夹层结构等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聚醚醚酮PEEK1977年由英国ICI公司开发 结晶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 熔点334 短期耐热 纯树脂耐热160 玻璃纤维 碳纤维增强后300 韧性好 阻燃 可自熄 燃烧时发热量最少 耐腐蚀 除了浓硫酸 复合材料组成 复合材料主要由基体和增强体 对功能材料称功能体 组成基体 连接增强体 传递载荷 分散载荷增强体 结构结构复合材料中主要起承受载荷的作用 功能体 赋予复合材料一定的物理 化学功能 树脂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体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特点 1 密度低 2 耐腐蚀 3 易氧化 老化 4 耐热性较差 易降解和氧化 5 易燃 6 摩擦系数低 7 低的导热性和高的热膨胀性 8 电绝缘性好 静电积累 9 可整体着色 10 力学性能随分子结构变化 乙烯基酯树脂双酚 环氧丙烯酸类乙烯基酯树脂结构式以不饱和酸 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和带活性点的低分子量树脂 环氧树脂 为原料 在催化剂作用下 经加热反应得到的端基或侧基含不饱和双键的树脂 工业上是将乙烯基酯树脂溶解在苯乙烯中制成液体树脂 兼有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的优点 不饱和树脂可常温固化 施工方便 双酚A骨架保留了环氧树脂的基本特征 突出优点 防腐蚀性良好 施工工艺性好 整体树脂地面 采用MFE 5树脂沟缝的花岗岩耐腐蚀地面 玻璃刚拼状式储罐 双马来酰亚胺 BMI由顺丁烯二酸酐和二元胺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 综合了聚酰亚胺和环氧树脂的特点 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工艺性 缺点 脆性大 熔点高 难溶解 固化温度高 需要改性 基体材料的性能 玻璃纤维直径5 20 m主要用在对使用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 优点 强度较高 可达2GPa 相对密度小 2 4 2 7g cm3 化学稳定性高 耐热性好 缺点 脆性大 耐磨性差 纤维表面光滑不易与其它物质结合 用途 可制成长纤维和短纤维 或织成布和毡 玻璃纤维纱 玻璃纤维短切纱 玻璃纤维布 玻璃纤维毡 玻璃纤维带 碳纤维和石墨纤维 有机纤维在惰性气体中 经高温碳化制成 2000 以下制得碳纤维 再经2500 以上处理得石墨纤维 机械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弹性模量高 2500 无氧气氛中变化较小 石墨纤维的耐热性和导电性比碳纤维高 并具有自润滑性 主要用在对使用性能要求较高的条件如碳 碳复合材料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 超高强聚乙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苯并双恶唑PBO液晶芳族杂环聚合物 高性能有机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UHMWPE HTHMPE或UPS PE 也称伸直链聚乙烯纤维或高强 高模量聚乙烯纤 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原料 经溶胶纺丝 超倍拉伸技术制得 其特点是 相对分子量大于100万 密度低 0 96 0 97g cm3 是最轻的纤维 强度高 3 5 6 3GPa 是钢的10倍 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的2倍 耐热性差 140 熔融 主要用在缆绳和高技术军备材料 如武器装甲 防弹背心 头盔等 UPS PE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凯芙拉Kevlar 由杜邦公司1972年开发 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PPTA 是液晶高分子 特点 1 高比强度 高比模量比强度是钢丝的3 4倍 比模量是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 3倍 而密度是钢丝的1 5 2 耐高低温连续使用温度为 196 204 在 45 仍能保持相当与室温下的韧性 芳纶纤维及其织物 聚苯并双恶唑 PBO 纤维1995年由Dow化学公司和东洋纺织公司联合研制成功 特点是 强度 模量 耐热 阻燃优于其他有机纤维 被称为面向21世纪的超纤维 晶须 晶须是指以单晶形式生长的形状类似于短纤维 而尺寸远小于短纤维的针状单晶体 包括金属晶须和陶瓷晶须 直径为零点几到几微米 长度为几十到几百微米 长径比大于10 由于在结晶时原子结构高度有序排列 内部缺陷较少 其强度和模量接近于完整晶体材料的理论值 是一种力学性能十分优异的补强增韧剂 金属晶须中可批量生产的是铁晶须 其最大特点是可在磁场中取向 可以很容易地制取定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陶瓷晶须比金属须强度高 相对密度低 弹性模量高 耐热性好 晶须主要用于金属材料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补强增韧 碳化硅晶须 硫酸钙晶须 钛酸钾晶须 功能填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特点与性能 特点 1 可设计性复合材料的力学 热 电 声 光等物理化学性能都可通过组分材料的选择 界面控制等设计手段达到 2 材料与结构的一致性复合材料的构件与材料同时形成 3 存在复合效应区别于任意混杂材料复合材料的性能不是其组分材料性能的简单叠加 可以产生新的性能 优点 1 密度低大多数聚合物的密度在1g cm3左右 0 9 1 5cm3之间 2 高比强度 高比模量比强度是拉伸强度与密度的比值 如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是钢的6倍 比模量是钢的4倍 3 电绝缘性好 透波材料 4 耐疲劳性能好金属材料的疲劳强度极限是其拉伸强度的30 50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极限是其拉伸强度的70 80 能长期承受交变载荷 5 耐化学物质腐蚀乙烯基酯树脂缺点 不耐高温 不易回收利用 几种常用材料与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复合材料 航空 航天领域中的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降低成本原材料 成型工艺 设计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制高强 高模量 耐高温等性能 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功能复合材料烧蚀 摩阻 磁性 导电 吸声 阻尼智能复合材料具有感知 识别及处理能力的复合材料 仿生复合材料参考生命系统的结构规律设计制造 环保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 玻璃钢防腐蚀产品 本课程研究的范围 基体的结构和性能增强体或功能体的结构和性能界面结构和界面效应复合后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的一般规律相共性复合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共性材料功能化原理研究内容是整个复合材料工程学的理论基础 除基体和增强休或功能体对复合材树的性能有决定性影响外 界面的作用也有很大的影响 界面 界面效应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巨大影响正是复合材料区别于一般混合材料的重要标志 界面 界面效应影响 焊接材料界面 玻璃钢绝缘产品 相关网站 1 国内公司天原 集团 上海树脂厂有限公司岳阳石化总厂环氧树脂厂www sinopec 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上纬 上海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玻纤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拉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www sino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2 国外公司与论坛Dow 陶氏 Shell 壳牌 Novartis 诺华公司 中国玻璃钢综合信息网中国聚合物网环氧树脂www epoxy 材料科学论坛小木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