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技术PPT课件_第1页
免疫荧光技术PPT课件_第2页
免疫荧光技术PPT课件_第3页
免疫荧光技术PPT课件_第4页
免疫荧光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荧光技术 一 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1荧光免疫测定技术的概念 将试剂抗原或试剂抗体用荧光素进行标记 试剂与标本中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后 测定复合物中的荧光素 这种免疫技术 称为免疫荧光素技术 2 技术分类 荧光抗体技术 荧光显微镜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后 利用荧光显微镜判定结果的检测方法 免疫荧光测定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后 利用特殊仪器测定荧光强度而推算被测物浓度的检测方法 荧光的产生 物质吸收外界能量而进入激发状态 在回复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 即发光 这种光称为荧光 这种物质 称为荧光素由光激发所引起的荧光 为光致荧光 荧光免疫技术由化学反应所引起的荧光 为化学荧光 化学发光技术 荧光素的荧光特性 停止供能 荧光现象随即终止 对光的吸收和荧光的发射具高度选择性入射光波长 发射光波长 荧光效率 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荧光效率 吸收光的光量子数 荧光猝灭现象 荧光素的辐射能力减弱 5常见荧光素 FITC RB200 TRITC 镧系 Eu Tb PE 其它 常见荧光素的特性 FITC 黄色结晶粉末 吸收光 490 495nm 发射光 520 530nm 明亮的黄绿色荧光 RB200 橘红色粉末 吸收光570nm 发射光595 600nm 橘红色荧光 TRITC 紫红色粉末 吸收550nm 发射光620nm 橙红色荧光 镧系 Eu Tb PE 吸收光490 560nm 发射光595nm 红色荧光 其它 酶作用后产生荧光物质 酶作用后产生荧光物质 酶底物产物激发光发射光 GMUGMU360450APMUPMU360450HRPHPA二聚体317414 合适荧光素的选择 具有与蛋白质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基团 荧光素 N C NH 蛋白质荧光素 N C N 蛋白质 SHHSH 荧光效率高 标记后下降不明显 荧光色泽与背景色泽对比鲜明 标记后能保持生物学活性和免疫活性 标记方法简单 快速 安全无毒 二 荧光抗体的制备1荧光素与抗体结合 标记 2荧光抗体的纯化3荧光抗体的鉴定 荧光素与抗体结合方法 透析法 适用于蛋白质含量低 样品体积小的抗体溶液的标记 标记较均匀 非特异荧光较低 搅拌法 适用于蛋白质含量较高 样品体积较大的抗体溶液的标记 标记时间短 效率较高 荧光素用量节省 影响因素多 非特异荧光较强 透析法第一步 将含10mg ml的Ig溶液10ml装入透析袋 第二步 将上述透析袋放入烧杯中 含0 1mg mlFITC的pH 9 4的碳酸盐缓冲液100ml 第三步 4 磁力搅拌24h 第四步 取出透析袋 进行纯化 鉴定 搅拌法第一步 将含40mg mlBP溶液5ml装入反应瓶中 第二步 加入pH 9 0 0 5mol L碳酸盐缓冲液4ml第三步 25 磁力搅拌下 逐滴加入1ml含2mg的FITC溶液第四步 25 下搅拌1h 4 下继续搅拌4h 然后进行纯化 鉴定 荧光抗体的纯化 除去未结合荧光素 除去标记不适当的抗体 除去非特异反应物质 除去未结合荧光素 A透析法 将标记后的抗体溶液装于透析袋 于流动的自来水中透析约10min 然后移入pH 7 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 在4 下透析 直至透析外液在紫外灯下不呈现荧光为止 B凝胶过滤法 葡聚糖凝胶G25或G50 用pH 7 4的0 01 PBS溶胀后装柱 加入标记后的抗体溶液 然后用上述PBS洗脱 取洗脱液加入20 三氯醋酸使蛋白沉淀后 上清液中的荧光素应低于0 01ug ml 除去标记不适当的抗体 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柱 将DEAE纤维素用pH 7 6的0 01mol L磷酸盐缓冲液平衡装柱 加入标记抗体溶液 进行分步洗脱 未结合荧光素的抗体 所帶负电少 最先洗出 过量结合荧光素的抗体 所帶负电多 最后洗出 除去非特异反应物质 将荧光抗体用同一正常组织或同种动物其它组织的组织粉预先吸收 按100mg组织粉 ml标记抗体比例混合 4 磁力搅拌1h 静置1h 离心取上清液 在用50mg ml比例重复一次 荧光抗体的鉴定 抗体含量测定 双扩法 结合比率 F P 测定 分光光度法 并按下式计算 FITC F P 2 87 A495 A280 0 35 A495 RB和TRITC F P A515 A280 F P值高则抗体分子结合的荧光素多 固定标本染色以F P 1 5左右为宜 活细胞染色以F P 2 4左右为宜 三 荧光抗体技术 抗原片的制作 试验类型 荧光显微镜检查 抗原片的制作 1制作 临床常见的标本有组织 细胞细菌三大类 可采用涂片 印片或切片方式制备抗原片 细胞采用涂片 印片或切片的方式制备抗原片 2标本的固定 固定目的防止细胞 细菌或切片从玻片上脱落 去除组织中妨碍抗原抗体结合的类脂质 易于保存 但CD SIg的检测不进行固定 而采用活细胞染色 常用的固定方法 抗原固定剂固定方法蛋白质95 乙醇室温3 10min或4 30minIg类甲醇同上酶类丙酮同上激素CCl4同上类脂质10 福尔马林室温3 10min多糖 细菌 10 福尔马林室温3 10min或4 30min丙酮 甲醇病毒无水乙醇室温5 10min或4 30 60min丙酮 CCl4或 20 60min以上 试验类型1直接法2间接法3补体结合法4双标记法 抗原 标记抗体 光原 荧光 直接法原理示意图 间接法原理示意图 抗原 抗体 标记抗体 光原 荧光 补体 抗体 标记抗补体抗体 光源 荧光 补体结合法原理示意图 荧光显微镜检查 由实验课介绍 三 其它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仪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time resolvedfluoresenceimmunoassay TR FIA 基本原理是 利用具有双功能基团结构的螯合剂 将镧系元素标记到抗体 或抗原 上 经免疫反应形成复合物 由于镧系元素能发出荧光 故分离除去未结合的成分后 利用时间分辨荧光仪即可测定荧光强度 从而推测待测物含量 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的特点 1采用脉冲光源 每秒闪烁1000次以上的氙灯 照射样品后即暂短熄灭 2以电子设备控制延缓时间 待非特异本底荧光衰退后 再测镧系荧光 3镧元素具有较长的荧光寿命 105ns 延缓测量时间 能有效地消除非特异本底荧光 10ns 的干扰 4镧系螯合物的激发光与荧光发射峰之间的波长差异 即较大的Stokes位移 有利于排除非特异性荧光干扰 提高检测特异性 镧系元素有Eu SmTb Nd和Dy等 其中以Eu最为常用 5测定技术类型有 竞争法 夹心法 间接法等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 fluorescencepolarizationimmunoassay FPI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