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doc_第1页
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doc_第2页
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doc_第3页
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doc_第4页
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化学方程式3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 题化学方程式3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1. 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质量的原理与方法;2.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3.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题型;4. 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关系式。重难点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课本导读:知识点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基础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时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例题: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1)设未知数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方 4880(3)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3g X已知量和未知量关(4)列比例式,求解比 算=5g(5)简明地写出答案答答: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氧化镁5克。(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将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设未知数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典型例题】例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 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理论依据是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质量比、粒子数目比)。【答案】C例2:在反应X+2Y=R+2M中,当1. 6 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 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 23:9 B. 16:9 C. 32:9 D. 46:9【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质量守恒)。X2YR2M11 91.6g 4.4g x(1) x=3.6 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的质量为:4.4g+3.6g1.6g=6.4gY和M的质量之比是:6.4g:3.6g=16:9。【答案】B例3:在3A+B=2C+D的反应中已知3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20B. 26C. 40D. 60【解析】3A + B = 2C + D 30g 10g 5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30g+10g5g=35g 30g 10g 35g 5g 3x 270 30g:35g=3x:140 x=40【答案】C例4:下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有错误,简述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加热12.25g氯酸钾,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122.5 3212.25g x x=3.2g答:加热12.25g氯酸钾,可制得氧气3.2g。(1)错误原因: 。(2)改正: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本题的错误在于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答案】(1)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2)设反应后可制得氧气x。2122.5 33212.25g xx=4.8 g答:加热12.25g氯酸钾,可制得氧气4.8g。知识点2:常见的计算类型:(1)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涉及到气体体积的计算(3)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有关计算公式: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不纯物的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不纯物总质量中含有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度):一定体积的气体换算成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的体积=气体的质量/气体的密度。解题思路: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反复推敲关键字句,准确理解题意。析题:运用所学知识剖析题目,理清层次,挖掘隐含信息,排除干扰条件,分析已知和待求。明确物质间关系,寻找解题突破口。解题:解题时要做到思路清楚,方法正确,步骤清晰(设未知、写化学方程式、找关系量、列比例式、求未知、写答案),计算准确,书写规范。验题:检查所用条件是否符合题意,是否全部解出所求问题,单位是否统一,计算是否正确等。【典型例题】例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A、B、C、D,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如果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N,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BCD反应前质量()810115反应后质量()未测2426A. 1:1 B、1:2 C、1:3 D、2:3【解析】本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综合题,首先要根据表中内容判断反应物是什么和生成物是什么,然后根据质量关系来判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表中数据可知,B和C为生成物,而D为反应物,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减少的质量为6,故A也为反应物,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DB+C,最后根据A与D的质量关系计算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答案】A例2: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2)若在实验室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解析】此题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个重要的注意点:1. 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的换算(即气体体积=气体质量气体密度);2. 化学方程式中单位的换算,如题目中出现“kg”与“g”之间的换算。此题中不仅仅是一道有知识背景的简单计算,还考查了学生在物质制备时是否考虑原料成本和反应时间的因素。【答案】(1)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16 32 x 4.8kg (3)不行。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例3: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1)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一位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了0.32g氧气。试计算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解析】该题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材料,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和规范解题能力。题目要求的是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只要求出生成0.32g氧气所需的过氧化钙的质量,然后与样品质量相比,再乘以100,即可解题。【答案】(1)2CaO2+2H2O2Ca(OH)2+O2(2)设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2CaO2+2H2O2Ca(OH)+O2144 32x 0.32gx=1.44g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2例4: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取单质铝的反应式为:2Al2O34Al+3O2。请计算电解10t氧化铝可得多少吨铝?【解析】这是一道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的问题。解:本题可用两种方法解答。解法1:设电解10t氧化铝可得铝x 解法2:电解过程中,氧化铝中的铝全部生成铝2Al2O34Al+3O2 Al2O32Al204 108 102 5410t x 10t x204:108=10t:x 102:54=10t:xx=5.3t x=5.3t答:(略) 答:(略)例5: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放入一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反应前温度,称残余固体质量为10.7克。求生成氧气多少克?生成氯化钾多少克?【解析】依质量守恒定律求解.解:生成氧气质量:15.5克10.7克=4.8克。设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149 96 x 4.8克149:96x:4.8克x=7.45克答:生成氧气4.8克,生成氯化钾7.45克。例6: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1、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g2.482.342.042.04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_时间后,该样品中的氯酸钾已经完全反应(2)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3)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解析】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本题目中实验分四次进行,给出四次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需要分析已知数据后再计算。t4时剩余固体质量与t3时剩余固体质量相同,则说明t3时样品中的氯酸钾已反应完全。则此时生成的氧气为完全反应时产生氧气的质量。【答案】解:(1)加热t3时间后氯酸钾已反应完全。(2)完全反应时共产生氧气的质量:2.5g+0.5g2.04g=0.96g(3)设原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45 96x 0.96g245:96= x:0.96gx = 2.45g样品中含纯氯酸钾的质量分数:2.45g/2.5g100%=98%【巩固练习】1. 根据已知填空化学方程式C + O2 CO2各物质质量比12 ( ) 44已知所求6g ( )g ( )g2.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填写下表反应物生成物H2OO2质量比A18克2克B8克64克由上表可知:在化学反应中:(1)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遵循_。(2)不管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是多少,各物质的质量比 _(填相同或不同)。3. 凯尔将6g镁分别与不同质量的氧气反应,试将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填入下表,并回答:氧气质量(g)生成氧化镁质量(g)24812(1)当第一次与2g氧气反应时,为什么不能生成8g MgO?_ _ (2)从第二次以后,为什么不断增加氧气的质量,生成MgO的质量却不增加?_ _ 4. 下面是某位同学做的一道计算题,请指出他的错误: 题目:3.25gZn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制取H2,问可制得H2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可得H2的质量为xg。Zn+HClZnCl+H265 13.25g x651x3.25g x答:可制得H2211.25g。(1) ;(2) ;(3) ;(4) 。【针对练习】一、选择题1. 10g细铁丝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 约等于10g B. 一定小于10g C. 一定大于10g D. 一定等于10g2. 电解水的反应中,H2、O2与H2O的质量比为( )A. 1169 B. 2169 C. 189 D. 2123.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最多的是( )A. P B. H2 C. S D. C4. 4g氢气和34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A. 32g B. 36g C. 38g D. 以上都不对5. 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与该反应事实相吻合的是 ( )6. 一定量的木炭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7. 加热31.6g高锰酸钾,当得到3g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A. K2MnO4和MnO2 B. KMnO4和MnO2 C. KMnO4、K2MnO4和MnO2 D. KMnO4和K2MnO48. 在2X+Y2=2Z的反应中,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Y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32 B. 40 C. 56 D. 649.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 质XYZQ反应前质量g2284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试推断该密闭容器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以上三种反应均有可能10. 将25gA与5gB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A,11gC,还有另外一种物质D。A、B、C、D相对质量分别为30、20、44、18,则它们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A+B=C+D B. 2A+B=2C+DC. 2A+B=C+2D D. A+2B=2C+D二、计算题1. 加热122.5g氯酸钾使之完全分解,可生成氧气多少克?2. 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取16g该样品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1.6g氧气,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3. 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精确到0.1g)同时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是1.43gL)(精确到0.01L)4. 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O2质量g346SO2质量g6(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与生成的SO2的质量比是 。(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5. 由干燥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组成的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0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