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十章 蒸馏一、填空1、精馏操作的目的是_,某液体混合物可用精馏方法分离的必要条件是_。2、精馏操作的原理是 。精馏设计中,回流比越 ,所需理论板越少,操作能耗 ,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 的变化过程。3、精馏设计中,当回流比增大时所需理论板数 (增大、减小),同时蒸馏釜中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 (增大、减小),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 (增大、减小),所需塔径 (增大、减小)。4、描述任一精馏过程的数学方程有_._._,在_和_假定的条件下,以上方程构成的方程组可见化为_和_方程构成的方程组。5、分离任务要求一定,当回流比一定时,在5种进料状况中, 进料的q值最大,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 , 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 。6、进料热状态参数q的物理意义是_,对于饱和液体其值等于_,饱和蒸汽q等于_。7、相对挥发度=1,表示不能用 分离,但能用 分离。8、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xF=0.6,要求得到塔顶x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9、在精馏塔的设计中,最小回流比是指_时的回流比.若增大回流比,则精馏段L/V_,提馏段L/V_,完成同样分离要求所需的塔板数减少,但它是以_的增加为代价的回流比的调节是通过_实现的。10.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 和 。11、负荷性能图有 条线,分别是 、 、 、 和 线 。12、用直角梯级法(图解法)求解理论板数的前提条件是_。13、理想溶液的特点是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异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形成的溶液 容积效应和热效应。14、写出相对挥发度的几种表达式 、 。15、已知甲醇()水()混合液在。时的纯分蒸汽压数据和数据为:149.6 KPa,38.5KPa;0.4,0.729,则相对挥发度 。16、板效率是对_假定的修正,对于分凝器或再沸器,单板效率等于_。17、某二元混合液中含易挥发组分,xA(摩尔分率),经平衡蒸馏(闪蒸)后得到汽量:液量:,相对挥发度为,则闪蒸后气相中易挥发组成为 ,液相中难挥发组成为 。18、对于一投产的精馏塔,保持D/F,进料状态q不变,若增大回流比R,则塔顶流出液组成xD_,塔釜流出液组成xW_.xD的最大值是在_条件下求出的,与塔的分离能力无关,受_的约束。19、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是 。 20、某双组分混合液分别用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两种方法分离,若料液的组成、进料量、操作压力和最终釜液温度都相同,则釜液浓度简 平,馏出液平均浓度简 平,馏出液总量简 平(填)21、简单蒸馏的主要特点是: ;列出简单蒸馏操作时易挥发组分的物料衡算式: 。 22、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F,xf,q, D不变,若采用的回流比Rt2t3t4 B t1t2t3t3=t4 D t1=t2t3=t43某二元混合物,为易挥发组分,恒压下液相组成xA0.62,相应的泡点温度为t1;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A0.71,相应的露点温度为t2.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为,则有 A t1t2,=1.145 C t1 t2 B.t1=t2 C.t1,则理论板数 ,塔顶冷凝器热负荷 ,塔釜再沸器热负荷 、减少 、不变 、增加 、不确定7、一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 xf,q, V (塔釜上升蒸汽量)不变,而增大回流比R,则有 A xD增大,xw增大 B xD增大,xw下降C xD增大,xw不变 D xD下降,xw下降8、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愈小,则表示该物系分离愈。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9、某精馏塔,进料量为100 Kmol/h , xf =0.6 ,要求塔顶 x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塔高不受限制)。 A 60 B 66.7 C 90 D 不能确定10、二元连续精馏计算时,进料热状况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A.平衡线; B.平衡线与操作线 C.操作线与q线 D.平衡线与q线11、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1,环己烷的沸点为80.73,为使这两组分的混合液能得到分离,可采用下列那种分离方法 。 A恒沸精馏 B 普通精馏 C萃取精馏 D水蒸汽直接加热精馏12、 已知q=1.1,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为 。A 1.1:1 B 1:1.1 C 1:1 D 0.1:11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0.6,相应的泡点为t1,与之相平衡的汽相组成yA=0.7,相应的露点为t2,则_A t1=t2 B t1t2 D 不确定14 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xF=0.6,要求得到塔顶x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_B_。A 60kmol/h B 66.7kmol/h C 90kmol/h D 不能定15、精馏操作时,若F、D、xF、q、R、加料板位置都不变,而将塔顶泡点回流改为冷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D变化为_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确定16、在一二元连续精馏塔的操作中,进料量及组成不变,再沸器热负荷恒定,若回流比减少,则塔顶温度 ,塔顶低沸点组分浓度 ,塔底温度 ,塔底低沸点组分浓度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确定17、某二元混合物,a=3,全回流条件下xn=0.3,则yn-1=_。A 0.9 B 0.3 C 0.854 D 0.79418、 18、某筛板精馏塔在操作一段时间后,分离效率降低,且全塔压降增加,其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塔板受腐蚀,孔径增大,产生漏液,应增加塔釜热负荷B 筛孔被堵塞,孔径减小,孔速增加,雾沫夹带严重,应降低负荷操作 C 塔板脱落,理论板数减少,应停工检修D 降液管折断,气体短路,需更换降液管 19、板式塔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 A筛板塔 B 浮阀塔 C 泡罩塔20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为 。A上升气速过大会引起漏液 B 上升气速过大会引起液泛 C上升气速过大会使塔板效率下降 D 上升气速过大会造成过量的液沫夹带三、简答题1. 蒸馏分离的依据是什么?2. 沸点和泡点都是液相达到沸腾时的温度,二者没有本质的不同,对吗?3. 相对挥发度的大小与物系分离的难易有何关系?4. 二元连续精馏过程中,进料状态的变化是否会引起操作线的变化?5. 在板式精馏过程中,进料温度与q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对进料板数又有什么影响?6. 精馏塔的塔顶分凝器及塔釜均可当作一块理论塔板,对吗?7. 观察精馏塔的温度分布,发现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这是由于塔底装有再沸器的缘故,对吗?8. R增大,精馏段操作线斜率、提留段操作线斜率、所需理论板数等如何变化?9. 最小回流比只与平衡线的形状有关,对吗?10. 理论板是一理想化的塔板,其特点是什么?11. 精馏过程的核心是什么?精馏过程的代价是什么?12. 精馏塔产品纯度的高低,一般可用什么方法检测出来?如果塔顶产品纯度不符合要求,一般应调节什么?13. 加料板的位置与达到指定分离任务所需要的理论板 数目有无关系?14. 最优加料板位置如何确定?15. 加料热状态参数q的物理意义是什么?16. 全回流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采用全回流?17. 在轻组分回收率相同的条件下,比较直接蒸汽加热与间接蒸汽加热,二者所需要的理论板数是否相同?18. 精馏过程的主要操作费用是什么?19. 恒摩尔流假定的内容是什么?20、操作中的精馏塔,若进料组成xf 上升至xf ,在同一回流比R下,馏出液组成xD 和釜液组成xw 将如何变化?欲保持xw 不变,可采用何种措施?四、计算【10-1】分离正庚烷与正辛烷的混合液(正庚烷为易挥发组分)。要求馏出液组成为0.95(摩尔分数,下同),釜液组成不高于0.02。原料液组成为0.45。泡点进料。汽液平衡数据列于附表中。求(1)全回流时最少理论板数;(2)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取为1.5Rmin)。9-1 汽液平衡数据xyxy1010031104910656081015702800487067300000000解(1)全回流时操作线方程为 yn+1=xn在y-x图上为对角线。自a点(xD、xD)开始在平衡线与对角线间作直角梯级,直至xW=0.02,得最少理论板数为9块。不包括再沸器时Nmin=91=8。(2)进料为泡点下的饱和液体,故q线为过e点的垂直线ef。由xF=0.45作垂直线交对角线上得e点,过e点作q线。由y-x图读得xq=xF=0.45,yq=0.64根据式(6-41)Rmin= R=1.5Rmin=1.51.63=2.45【10-2】某塔顶蒸汽在冷凝器中作部分冷凝,所得的气、液两相互成平衡。气相作产品,液相作回流,参见附图。塔顶产品组成为:全凝时为,分凝时为。设该系统符合恒摩尔流的假定,试推导此时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解: 由精馏段一截面与塔顶(包括分凝器在内)作物料衡算。 1 2yo分凝器, 若回流比为R 则 y1对于全凝时 xD精馏段操作线 可知:当选用的回流比一致,且时两种情况的操作线完全一致。在图上重合,分凝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10-3】试分别计算含苯0.4(摩尔分数)的苯甲苯混合液在总压100 kPa和10 kPa的相对挥发度和平衡的气相组成。苯(A)和甲苯(B)的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为式中p的单位为kPa,t的单位为。苯甲苯混合液可视为理想溶液。(作为试差起点,100 kPa和10 kPa对应的泡点分别取94.6 和31.5 )解:本题需试差计算(1)总压p总100 kPa初设泡点为94.6,则 得 kPa同理 kPa或 则 (2)总压为p总10 kPa通过试差,泡点为31.5,=17.02kPa,5.313kPa随压力降低,增大,气相组成提高。【10-4】在100 kPa压力下将组成为0.5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的两组分理想溶液进行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原料液处理量为100 kmol,汽化率为0.44。操作范围内的平衡关系可表示为。试求两种情况下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和残液的组成。解:(1)平衡蒸馏(闪蒸)依题给条件 则 由平衡方程 联立两方程,得y = 0.735, x = 0.4045kmol = 44kmol(2)简单蒸馏kmol kmol即 解得 xW = 0.3785简单蒸馏收率高(61.46%),釜残液组成低(0.3785)【10-5】用一精馏塔分离二元液体混合物,进料量100kmol/h,易挥发组分xF=0.5,泡点进料,得塔顶产品xD=0.9,塔底釜液xW=0.05(皆摩尔分率),操作回流比R=1.61,该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2.25,塔顶为全凝器,求:(1) 塔顶和塔底的产品量(kmol/h);(2) 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为多少;(3) 写出提馏段操作线数值方程;(4) 最小回流比。解:(1)塔顶和塔底的产品量(kmol/h); F=D+W=100 (1) (2)上述两式联立求解得 W=47.06kmol/h D=52.94kmol/h(2)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为多少; 因塔顶为全凝器, (3)写出提馏段操作线数值方程; 则 (4)最小回流比。泡点进料,q=1, 【10-6】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A、B两组分溶液。原料液的处理量为100 kmol/h,其组成为0.45(易挥发组分A的摩尔分数,下同),饱和液体进料,要求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96,釜液的组成为0.033。试求(1)馏出液的流量和组成;(2)若操作回流比为2.65,写出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3)提馏段的液相负荷。解:(1)馏出液的流量和组成由全塔物料衡算,可得 kmol/h=54.55 kmol/hkmol/h=45.45 kmol/h(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提馏段的液相负荷 【10-7】一精馏塔,原料液组成为0.5(摩尔分率),饱和蒸气进料,原料处理量为100kmol/h,塔顶、塔底产品量各为50kmol/h 。已知精馏段操作线程为y=0.833x+0.15,塔釜用间接蒸气加热,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试求: (1) 塔顶、塔底产品组成;(2) 全凝器中每小时冷凝蒸气量;(3) 蒸馏釜中每小时产生蒸气量(4) 若全塔平均=3.0,塔顶第一块塔板默弗里效率Eml=0.6,求离开塔顶第二块塔板的气相组成。解:(1)塔顶、塔底产品组成; 因 , R=5 又 , 由物料衡算 得 (2)全凝器中每小时冷凝蒸气量; V=(R+1)D=300kmol/h(3)蒸馏釜中每小时产生蒸气量; q=0,V=V - F=300 -100=200kmol/h(4)求离开塔顶第二块塔板的气相组成。 , 故 【10-8】在一常压精馏塔内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塔釜间接蒸汽加热,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7,饱和蒸汽进料。已知进料量为150kmol/h,进料组成为0.4(摩尔分率),回流比为4,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0.97,塔釜采出液中甲苯的回收率为0.95。试求:(1)塔顶馏出液及塔釜采出液组成;(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4)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5)若全回流操作时,塔顶第一块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板效率为0.6,全凝器液相组成为0.98,求由塔顶第二块板上升的气相组成。 解:(1)塔顶馏出液及塔釜采出液组成; 由 (a) (b) F=D+W+150 (c) (d)联立(a)、(b)、(c)和(d)求解得: W=87.3kmol/h, D=62.7kmol/h xW=0.0206, xD=0.928(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饱和蒸气进料,故 q=0 , 则 (4)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 q=0, 由 得 , (5)求由塔顶第二块板上升的气相组成。 , 而 全回流时, , 代入上式可得: 【10-9】在一常压精馏塔内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塔釜间接蒸汽加热。进料量为1000kmol/h,含苯0.4,要求塔顶馏出液中含苯0.9(以上均为摩尔分率),苯的回收率不低于90%,泡点进料,泡点回流。已知a=2.5,取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试求:(1)塔顶产品量D、塔底残液量W及组成xw;(2)最小回流比;(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5)从与塔釜相邻的塔板上下降的液相组成为多少?(6)若改用饱和蒸汽进料,仍用(4)中所用回流比,所需理论板数为多少?解:(1)塔顶产品量D、塔底残液量W及组成xw; 由 ,得: W=F- D=1000-400=600kmol/h又由物料衡算 得 (2)最小回流比; 泡点进料,q=1, (3)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4)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则 (5)从与塔釜相邻的塔板上下降的液相组成 由操作线方程 得 (6)若改用饱和蒸汽进料,仍用(4)中所用回流比,所需理论板数又为多少。饱和蒸气进料, q=0,由 得 因 , 故 【10-10】在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原料液流量为50 kmol/h,要求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收率为94。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 = 0.75x+0.238;q线方程为y = 2-3x。试求(1)操作回流比及馏出液组成;(2)进料热状况参数及原料的总组成;(3)两操作线交点的坐标值xq及yq;(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解:(1)操作回流比及馏出液组成 由题给条件,得及解得 R = 3,xD = 0.9522)进料热状况参数及原料液组成 由于及解得 q = 0.75(气液混合进料),xF = 0.5(3)两操作线交点的坐标值xq及yq 联立操作线及q线两方程,即解得 xq = 0.4699及yq = 0.5903(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其一般表达式为式中有关参数计算如下: kmol/h = 25.32 kmol/hkmol/h =111.54 kmol/hkmol/h = 86.22 kmol/h则 【10-11】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混合溶液,原料液中含苯0.40,塔顶馏出液中含苯0.95(以上均为摩尔分率)。原料液为气液混合进料,其中蒸汽占1/3(摩尔数比)。苯-甲苯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2倍,试求:(1) 原料液中汽相及液相的组成;(2) 最小回流比;(3) 若塔顶采用全凝器,求从塔顶往下数第二快理论板下降的液体组成。解:(1)设原料液液相组成为,汽相组成为(均为摩尔分率)则 (1) (2)联立(1)式和(2)式,可得: (2) 因 q=2/3, (3) (4) 联立(3)和(4) 可得: 所以 (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R=21.8=3.6 则 由 得 【10-12】有某平均相对挥发度为3的理想溶液,其中易挥发组分的组成为60%(摩尔百分率,以下同),于泡点下送入精馏塔中,要求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组成不小于90%,残液中易挥发组分组成不大于2%,试用计算方法求以下各项:(1) 每获得馏出液时原料液用量;(2) 若回流比为1.5,它相当于最小回流比的若干倍;(3) 回流比为1.5时,精馏段需若干层理论板;(4) 假设料液加到板上后,加料板上溶液的组成不变,仍为0.6,求上升到加料板上蒸汽相的组成。解 (1) 原料液用量依题意知馏出液量,在全塔范围内列总物料及易挥发组分的衡算,得: 或 由上二式解得,收集的馏出液需用原料液量为: (2) 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倍数以相对挥发度表示的相平衡关系为: 当时,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为: 由于是泡点进料,在最小回流比下的操作线斜率为: 因此解得 故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倍(3) 精馏段理论板数当回流比,相对挥发度为3时,精馏段的平衡关系为式所示,操作线为: 由于采用全凝器,故,将此值代入式解得。然后再利用式算出,又利用式算出,直至算出的等于或小于为止。兹将计算结果列于本例附表中。板的序号气相组成液相组成120.9 0.810.750.5870.6(4) 上升到加料板的蒸汽相组成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由于泡点进料,故。又 及 将以上数据代入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由题意知,料液加到板上后,板上液相组成仍为0.6,故上升到加料板的蒸汽相组成为:【10-13】用常压精馏塔分离某二元混合物,其平均相对挥发度为a=2,原料液量F=10kmol/h,饱和蒸气进料,进料浓度xF=0.5(摩尔分率,下同),馏出液浓度xD=0.9,易挥发组份的回收率为90%,回流比R=2Rmin,塔顶为全凝器,塔底为间接蒸气加热,求:(1)馏出液量及釜残液组成?(2)从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为多少?(3)最小回流比?(4)精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气量为多少kmol/h?(5)提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气量为多少kmol/h?解:(1)馏出液量及釜残液组成; F=D+W W=F-D=10-5=5kmol/h (2)从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 塔顶为全凝器, 故 , (3)最小回流比; 饱和蒸气进料 q=0, 由 得 , (4)精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气量为多少kmol/h; V=(R+1)D=(22.35 + 1)5=28.5kmol/h(5)提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气量为多少kmol/h。 V=V-(q-1)F=28.5-10=18.5kmol/h【10-14】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乙醇水溶液,组成为xF1=0.6(易挥发组分摩尔分率,下同)及xF2=0.2的两股原料液分别被送到不同的塔板,进入塔内。两股原料液的流量之比F1/F2为0.5,均为饱和液体进料。操作回流比为2。若要求馏出液组成xD为0.8,釜残液组成xW为0.02,试求理论板层数及两股原料液的进料板位置。常压下乙醇水溶液的平衡数据示于此例附表中。10-10 附表液相中乙醇的摩尔分率气相中乙醇的摩尔分率液相中乙醇的摩尔分率气相中乙醇的摩尔分率000004506350010110500657002017505506780040273060069800603400650725008039207007550100430075078501404820800820018051308508550200525089408940250551090089803005750950942035059510100400614解:如本题附图1所示,由于有两股进料,故全塔可分为三段。组成为xF1的原料液从塔较上部位的某加料板引入,该加料板以上塔段的操作线方程与无侧线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相同,即 (a)该操作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 两股进料板之间塔段的操作线方程,可按图中虚线范围内作物料衡算求得,即总物料 V+F1=L+D (b)易挥发组分 Vys+1+F1xF1=Lxs+DxD (c)式中 V两股进料之间各层板的上升蒸气流量,kmol/h; L两股进料之间各层板的下降液体流量,kmol/h; 下标s、s+1为两股进料之间各层板的序号。由式c可得 (d)因进料为饱和液体,故V=V=(R+1)D,L=L+F1,则 (e)式d及式e为两股进料之间塔段的操作线方程,也是直线方程式,它在y轴上的截距为(DxDF1xF1)/(R+1)D。其中D可由物料衡算求得。设 F1=100 kmol/h,则kmol/h对全塔作总物料及易挥发组分的衡算,得 F1+F2=D+W=300 F1xF1+F2xF2=DxD+WxW或 0.6100+0.2200=0.8D+0.02W联立上二式解得:D=120kmol/h所以 对原料液组成为xF2的下一股进料,其加料板以下塔段的操作线方程与无侧线塔的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相同。上述各段操作线交点的轨迹方程分别为 在x-y直角坐标图上绘平衡曲线和对角线,如本题附图2所示。依xD=0.8,xF1=0.6,xF2=0.2及xw=0.02分别作铅垂线,与对角线分别交于a、e1、e2及c四点,按原料F1之加料口以上塔段操作线的截距(0.267),在y轴上定出点b,连ab,即为精馏段操作线。过点e1作铅垂线(q1线)与ab线交于点d1,再按两股进料板之间塔段的操作线方程的截距(0.1),在y轴上定出点,连bd1,即为该段的操作线。过点e2作铅垂线(q2线)与bd1线交于点d2,连cd2即得提馏段操作线。然后在平衡曲线和各操作线之间绘梯级,共得理论板层数为9(包括再沸器),自塔顶往下的第5层为原料F1的加料板,自塔顶往下的第8层为原料F2的加料板。 题10-14附图1 题10-14附图2【10-15】用一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分离含苯为0.44(摩尔分率,以下同)的苯甲苯混合液,要求塔顶产品中含苯不低于0.975,塔底产品中含苯不高于0.0235。操作回流比为3.5。试用图解法求以下两种进料情况时的理论板层数及加料板位置。 (1)原料液为20的冷液体。(2)原料为液化率等于1/3的气液混合物。已知数据如下:操作条件下苯的汽化热为389kJ/kg;甲苯的汽化热为360kJ/kg。苯甲苯混合液的气液平衡数据及t-x-y图见教材。解:(1)温度为20的冷液进料利用平衡数据,在直角坐标图上绘平衡曲线及对角线,如本例附图1所示。在图上定出点a(xD,xD)、点e(xF,xF)和点c(xW,xW)三点。精馏段操作线截距=,在y轴上定出点b。连ab,即得到精馏段操作线。先按下法计算q值。原料液的汽化热为 kJ/kmol由图1-1查出进料组成xF=0.44时溶液的泡点为93,平均温度=。由附录查得在56.5下苯和甲苯的比热容为1.84kJ/(kg),故原料液的平均比热容为 kJ/(mol)所以 再从点e作斜率为3.76的直线,即得q线。q线与精馏段操作线交于点d。连cd,即为提馏段操作线。自点a开始在操作线和平衡线之间绘梯级,图解得理论板层数为11(包括再沸器),自塔顶往下数第五层为加料板,如本题附图1所示。(2)气液混合物进料 与上述的项相同;与上述的项相同;和两项的结果如本题附图2所示。由q值定义知,q=1/3,故 q线斜率=过点e作斜率为0.5的直线,即得q线。g线与精馏段操作线交于点d。连cd,即为提馏段操作线。按上法图解得理论板层数为13(包括再沸器),自塔顶往下的第7层为加料板,如附图2所示。 题10-15附图 1 题10-15附图2 由计算结果可知,对一定的分离任务和要求,若进料热状况不同,所需的理论板层数和加料板的位置均不相同。冷液进料较气液混合进料所需的理论板层数为少。这是因为精馏段和提馏段内循环量增大的缘故,使分离程度增高或理论板数减少。【10-16】在常压连续提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该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0。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h,进料热状态参数q为0.8,馏出液流量为60kmol/h,釜残液组成为0.01(易挥发组分摩尔分率),试求;1操作线方程;2由塔内最下一层理论板下流的液相组成xN。解:本题为提馏塔,即原料由塔顶加入,一般无回流,因此该塔仅有提馏段。再沸器相当一层理论板。1操作线方程此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即 其中 L=L+qF=0+0.8100=80kmol/h V=D=60kmol/h V=V+(q1)F=60+(0.81)100=40kmol/h W=FD=10060=40kmol/h故 2塔内最下一层理论板下降的液相组成xN因再沸器相当一层理论板,故 因xN和yW呈提馏段操作线关系,即 解得 xN=0.0149讨论:提馏塔又称回收塔。当精馏目的是为了回收稀溶液中易挥发组分时,且对馏出液的浓度要求不高,不用精馏段已可达到要求,不需回流。从稀氨水中回收氨即是回收塔的一个例子。【10-17】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苯氯苯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85 kmol/h,组成为0.4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泡点进料。塔顶馏出液的组成为0.99,塔底釜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郑州航空港投资集团面向社会招聘25名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江苏泰州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和专任教师17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地矿地震仪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文化科技主题公园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无线接入网用的手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广州驾照安全员培训课件
- 2025湖南郴州市郴投集智文化旅游运营有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预测
- 美食节目策划项目计划
- 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协议
- 陕煤集团运销合同协议
- 航空货物运输管理操作手册
- DB3502T 141-2024城市道路开口设置指引
- 混凝土搅拌站扬尘管理制度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机构改革问题研究
- 静配中心医用耗材管理制度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招生考试职业技能测试D组考试大纲(应届普通高中毕业考生、退役军人)
- 2025年时政真题面试题及答案
- AI基础知识培训
- 2024年秋季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GB/T 18936-2025禽流感诊断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