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高一新生第一堂语文课的备课杂感(一)光阴荏苒,时间如流,两个月前送走了相处三年的老生,两个月后即将迎来一届新生。几天来看到任课安排,担任的是新生班的语文课,于是设想起了第一堂的教学内容。以往,都是先进行调侃式的自我介绍、然后是语文教材的结构,最后是对语文学习的相关要求。妻子也带一年级,新学伊始,给孩子们准备着第一节课的内容,问我有什么新招。我想起了几年前读过前苏联教育家A?阿莫纳什维利所著“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之一”的孩子们,你们好!。作者详细描绘了给小朋友们上的第一堂课语文课,黑板上贴满了字母卡片,让一个个孩子把这些卡片不断地进行变幻组合,构成了一个个奇妙的词,之后让孩子们不但进行拼读,还要说出它们的意思,他从中知道了孩子们的识字和思维能力,也引起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数学课时,他把准备好的各种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数学图形在黑板上贴一张,介绍一张,还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想象,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电脑给教学带的便捷是不用妻子再像阿莫纳什维利那样写汉字、画图形,而且是能随手找出各种充满童趣的汉字图画和数学图形,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配上抑扬顿挫的轻音乐,替代了以往“我们要在课堂坐端正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一类的让孩子心烦和胆怯的要求和说教。那变幻莫测的各种汉字形体、奇妙无穷的各种数学符号、跳动的音符、动感的图画,我想一定会给孩子们带去享受,也带去了他们对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的想象。如果在六年后毕业时,还能忆起这第一节课的内容;如若干年后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还能忆起这第一节的影响,那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一节课啊!看到妻子精美和新颖的课件,我又设想起自己第一堂课的内容。前天晚上和女儿一起看电视时,向她提了一个问题“你读了十多册语文课本和许多课外书籍,请你说说对什么是语文的看法。”女儿的回答是读读课文、做做作业、背背名句、写写作文。看来女儿还是没有摆脱语文等同于考试成绩的藩篱,语文也等同于课文+作业+名句+作文。当听完女儿的回答后,我突然确立了首堂语文课的主题“什么是语文?”(二)上世纪八十年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语文教育界的巨擘们就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课程和教学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适应学生认知和社会发展的新内容。但对“语文”的界定在六十年前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功能。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语文学习的方法是“亦见此学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又补充说:“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字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叶老一方面说“非立此名之原意”,一方面又说“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由于陋者道行不深,又没有看到行家之发微,始终未觉。只有“文字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一句,稍有顿悟,这“文”应该扩而广之,结合今日社会发展之主流,释为“文化”是恰当贴切的了。为此,围绕“什么是语文”的主题产生了“语文=语言、文字”,“语文=语言、文学”,“语文=语言、文化”三个分支。其中,语言是语文的内核,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均离不开语言,借用钱理群先生的话说“语文的核心在我看来是语言。”(三)追溯文字的原始胚胎,东方黄河流域的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和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世界三大古老文字有着惊人相似,原来人类最初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相近的,文化的变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才出现了东西方的异化。也正是随着人类不断地发展,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逐渐蜕变为表音功能的字母文字,而东方中国的汉字虽然在形体上不断完善,但表义功能始终没有改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也塑造了如一首歌中所唱的“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中华民族的人格原则和人格魅力。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和奠基者”、“结构主义语言学鼻祖”的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有一至今无可置疑的论断:“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正是有了文字,让人类超越了时空,“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文字不仅让我们“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认识了自然, “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也“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春”和“舂”,看似形体相似且读音相近的两个字,但它们在意义上是截然不同的,竟无丝毫的联系。“春”体现的是我们的先祖对四季更替中自然力量的朦胧认识,当冬天过后,有一股自然的魔力让裸露的树枝、枯黄的野草诞生了脆嫩的新芽,所以许慎解释其为“推也”,把经过残冬侵袭的万物推出了新生,“草春时生也”,自然界又有了一派生机勃勃生机。曾告诫烹饪班同学,作为一名从师烹饪行业的人,千万不要忘记“炙”和“臼”两个字,前者中国烹调的方法烹调器具的鼻祖。最初的“臼”据说是黄帝时期的黃帝時雍父发明,即在地上发一个坑,把烧得灼热的石块和正在燃烧的木棒投入其中,然后把捕来的猎物投入其上,产生了另一种烹调方法;后来人们发现,被烧透的泥土挖出来是不易破碎的凹形器具,于是在此基础上人们发明了陶器。正是有了“臼”,才有了今天的各种炖法和各种器皿。在没有机器的手工时代,“舂”的上部分意为双手握粗状的木杵,而下半部分意为石窝,合而为一则形象的体现了人们在石窝中捣稻为米的过程。看似很简单的两个形近字,则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对四季更替“春内吹又生”和“民以食为天”的最初形态。所以,每一个汉字是一个文化家园,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如果“中国人抛弃汉字之日,就是放弃他们的文化基础之时”(瑞典汉学家高本汉语)。(四)语言又是进行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交际的成功与否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则像唐代诗人韦应物所写的难言、易言两诗。难 言唐?韦应物掬土移山望山尽,投石填海望海满。持索捕风几时得?将刀斫水几时新?未若不相知,中心万仞何由款?据说古时有个县令,去拜见自己的顶闲上司知府大人,二人有一段闲聊:知府问曰:贵县风土如何?县令答道:并没有大风,更少尘土。知府又问:春花怎样?县令又答:今春棉花二百八。又问:百姓怎样?又答:白杏只有两颗,红杏不少。知府:我问的是黎庶!县令:梨树很多,结的果实很小。知府动气了:我不是问什么树,我问你的小民!县令见上司动怒,急忙站起来回答:卑职的小名叫狗儿。显而易见,这是一次非常失败的交际过程。易 言唐?韦应物炽炉炽炭燎一毛,大鼎炊汤沃残雪。疾影随形不觉至,千钧引缕不知绝。未若同心言,一言和同解千结。当林黛玉第一次踏进贾府的大门,前来拜见外祖母贾母时,贾母的三个孙女迎春、探春、惜春还有她的两个舅妈也在场。大管家王熙凤听说后忙前来看望。进屋一见黛玉,就惊奇地上上下下通体打量一番,然后拉着黛玉的手来到贾母身边坐下,笑着对黛玉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王熙凤夸黛玉特别漂亮有气质,站在旁边的那几位佳丽难免失落,可王熙凤话语一转,“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意思是就像在贾母的养育调教下的亲孙女一样聪慧有气质,不但夸了黛玉,也夸赞了贾母和那三姐妹,那姐妹的母亲听了也自然高兴。一番八面玲珑的话说得让所有人内心舒坦,王熙凤的语言交际能力非同寻常,红楼梦中其成功的交际决非此一例。老茶客总结说,官员的女人叫太太;南方乡下人的女人,叫堂客,北方的叫孩子他娘。工人的女人叫老婆,农民的女人叫婆娘;军人的女人叫家属;商人的女人叫妇人。秀才叫贱内;文人的女人叫糟糠;洋人的女人叫甜心;酒鬼的女人叫贱货。这是王跃老茶客闲话?女人称谓的全文,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称呼书面语为“妻子”有着戏剧性的差别,白居易的“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做商人妇”,如把“妇”改为“妻”,与上句的“稀”对音成文,更为恰贴,但表达的意思显然是有差别了,因为“商人的女人叫妇人”有着文化承继。(五)德国文化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说:“在这个人类世界中,语言的能力占据了中心的地位。因此,要理解宇宙的意义,我们就必须理解语言的意义。”这体现了“人类物象世界”和“人类语言世界”两组概念间的关系,即人类通过物象来认识世界和人类通过语言来表达世界,而被表达的世界经过历史的积淀便形成了文化。所以余秋雨先生把“文化”定义为“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的观点是可取的。但由于“西方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的是自然时空,而且特别偏重空间的自然真实性。?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特别注重的是心理时空,而且特别偏重时间”。所以,东方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而西方文化偏重于自然科学。“德”是中国几千年来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标准核心,而“德”在的表现则为人格,由于时代不同,“德”的内容标准也是与时俱进,就近二十年来说,先有“三个代表”,后有“八荣八耻”,再有今日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况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但我最为崇尚的是周易?乾辞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宋代儒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张载曾徙家居于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所以后世又称其为“横渠先生”。为此,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称该四句为“横渠四句”,还专门撰文详解之。鲁迅在摩罗诗力学中提出一个观点,说“立国先立人”。其实,教育事业正是“立人”的事业。鲁迅的原名叫“周树人”,教育也可以说是“树人”的事业。立国先立人,而立人则必须先立心,先立魂。因此,通过教育,全面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尤其是心灵质量,灵魂质量。抽象的灵魂质量,具体的呈现为人的立身态度和道德品质,我们可简称它为“品格”。借用中国传统教育表达之,就是“德”,这是最重要的。这是读文化学者刘再复的教育论语时摘录的一段话。它比较完整和准确地概括出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那么,语文的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又是什么呢?借用钱理群先生的话表述之,为“四个直面”“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即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生命的教育”。对此,笔者觉得熊芳芳在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一书中的一段话更为恰切,现稍改如下:“以生命为出发点,遵循生命的本质属性,以语言为基础和媒介,与文字牵手,与文学牵手,与文化牵手,让生命发言,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并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是为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和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这就是语文学习的本质!(六)女儿去游泳时,我则无事,借夏日爽朗之风信步于工商学院的校园。见一教学楼门楣上悬以九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质学实训报告
-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
- 生产部门内控制度设计
- 售后服务方案设计与实施
- 试用期签试用期协议书
- 火箭快船达成协议书
- 伊朗在核协议书
- 中美协议书期货
- 2025年苏课新版三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版风湿病常见症状及护理建议详解
- 2025年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武汉车谷体育场馆运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中医药政策知识培训课件
- 物业维修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笔试题+答案
- 胎盘早剥处理课件
- 城市亮化工程项目监理规划与实施方案研究
- 双一流施工方案
- 2025江西新余市北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云南省2025云南楚雄州南华县农业农村局紧缺人才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难、易错点100题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