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及高考模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一专题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8小题,共0分)1(2010年高考四川文综19题)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造成了政局动荡 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C传播了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D【点拨】本题考察的是法国大革命。而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是议会共和制,而且君主立宪制与激进派要求的也不符合。这里,法国的“激进的斗争方式”是指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一系列措施,D项是君主立宪派时期带有一定妥协性的产物。【结束】2(2010年5月福州三中高考模拟21题)“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上实践的土壤。”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实践欧洲启蒙思想的表现有 为摆脱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 实现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消除种族歧视,构建平等社会 建立联邦共和国政府 A B C D【答案】B【点拨】【结束】3(2010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二模)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答案】C【点拨】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是不成熟的代议制,君主权力大,A符合德国;法国是民主共和制,总统要对议会负责,但德国皇帝主宰议会,故B符合法国,D符合德国。【结束】4(2010年高考全国卷文综21题)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答案】B【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三次王朝战争的目的。德意志统一之前,四分五裂的状态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可以结合长期分裂的政治状态,进而可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B项正确。【结束】5(2010年4月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宣布:“任何人不得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反对君主立宪制政体 B否定等级制度 C维护共和政体 D维护私有财产【答案】B【点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的目的应该是限制王权,主张权力的平等,所以应该选择B项。【结束】6(2010年5月安徽省芜湖市二模19题)奥巴马和尼古拉萨科奇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拥有行政权 B军队最高统帅 C国家元首 D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答案】D【点拨】实质考察美国1787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在行政机构、国家元首方面的异同点,结合宪法的具体内容即可分析。按照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并不是民选产生,且与国会相互制衡;按照1875年宪法,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对议会负责;D说法有误,不属于共同点;其余各项符合宪法规定,属于共同点。【结束】7(2010年高考全国卷文综21题)法国人克雷夫克在18世纪70年代写到:“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的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答案】A【点拨】由题干中的“荷兰人”、“法国人”、“不同国籍”、“新的民族”可知,这个新的民族是美利坚民族。再由时间是“18世纪70年代”,可知道是英属北美殖民地。【结束】8(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0题)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答案】D【点拨】代议制,分权制,共和制的出现都早于美国宪法的颁布,美国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为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结束】9(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21题)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答案】B【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掌握。根据史实革命开始时反对的是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结束】10(2010年3月深圳市南山区高三调研20题)某国的宪法中有以下一些条文:“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可决定其免职”;“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颁布该宪法的国家最有可能是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答案】B【点拨】材料反映帝国皇帝可以任免首相、官吏、统率军队、主宰议会等,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根据对教材的掌握这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宪法标志德国成为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迈入资本主义时期,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结束】11(2010年2月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两千多年前雅典就产生了“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形式: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使相应权力的机构是 A总统、国会、最高法院 B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C议会、首相、上议院 D首相、议会、上议院【答案】B【点拨】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分别掌握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故选B。【结束】12(2010年4月浙江省衢州市二模35题)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了新医疗改革方案,该医改方案分别于2009年11月7日和12月24日在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获得通过。奥巴马总统的医改方案需要国会通过说明A美国实行联邦制B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C美国实行两党制D利益集团操控美国政治【答案】B【点拨】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美国总统的权力也要受到国会的限制和监督,这体现了美国宪法分权制衡的原则,因此正确答案应该选择B。【结束】13(2010年3月深圳市南山区高三调研13题)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答案】D【点拨】明朝内阁制和英国内阁最根本的区别:中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英国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明朝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英国内阁则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构。A项中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B项中明朝最高权力在皇帝手中,而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C项中明朝的内阁长官称首辅。【结束】14(2010年龙岩市高三第二次质检18题)与英国相比,法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呈现的鲜明特点是A.政局动荡,进程艰难B.政局稳定,和平发展C.王朝战争,完成统一D.制定宪法,政党选举【答案】A【点拨】【结束】15(2010年4月安徽省宣城市二调20题)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喻旨在讽刺美国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B中央政府软弱无力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答案】B【点拨】美国独立初期,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各州权力很大,中央无力控制地方。【结束】16(2010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一模)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新中国通过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两部宪法都涉及地方管理方式。下列关于中美两国管理地方的方式,表述正确的是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都保证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符合国家宪法A、 B、 C、 D、【答案】C【点拨】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了三权分立原则,各州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治权。在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地区享有管理本地区事物的权利。中国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机构也具有一定的制定本地法律法规的权利。【结束】17(2010年安徽省宿州市三模19题)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下列各项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B宰相对皇帝负责C皇帝是国家元首 D议会制定的法律必须得到皇帝的批准【答案】C【点拨】材料反映了德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立宪为虚,君主是实,皇帝掌握巨大权力,在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C项说法错误,英国、日本等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天皇也是国家元首,但不掌握实权。【结束】18(2010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一模)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C法国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总统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立法权【答案】C【点拨】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要运用。【结束】19(2010年3月山东省滨州市一模11题)右图所示的漫画形象地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是( )A分立对峙,交替执政 B本质相同,亲密无间 C中央集权,地方无权 D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答案】A【点拨】图示(驴象之争)反映的是美国的政党制度两党制。在两党制之下,共和党和民主党相互对立,轮流执政。【结束】20(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5题)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答案】A【点拨】注意时间是1688年,英国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后来颁布权利法案,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这个时候君主的权力还是挺大的,行政权还在国王手中,所以排除B项。后来才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第一任内阁首相是罗伯特沃波尔。排除C项。D项“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时间更晚,我们知道后来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才提到争取普选权。解答此题,主要题中关键词和关键语句:“贵族”、“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说明应该结束旧的统治秩序,重新开启一种新的统治模式。即结束王权对英国的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英国。故正确答案为A。【结束】21(2010年3月南京市二模15题)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同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 B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C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D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答案】B【点拨】“光荣革命”后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而责任内阁只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故B错误。【结束】22(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14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答案】D【点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题干的条文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执政,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结束】23(2010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某校邀请一学者做报告,报告主题如右图海报。下列各项适合出现在海报上“内容”一栏的是( )A英国的两党及其代表的不同阶级的利益B美国两党对垒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英国的两党制促进了君主立宪的形成D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对独立战争的影响【答案】B【点拨】英国两党都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两党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无关;美国两党制是在独立战争后形成的。【结束】24(2010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第二次质检)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A德意志帝国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1791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A【点拨】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拥有统治大权,君主专制明显色彩,而德意志帝国宪法授予德国皇帝巨大权力,宰相及内阁听从于皇帝,故选A。【结束】25(2010年2月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一模)“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之间成立政府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这就是我们这些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引文应该出自哪个国家A英国 B法国C德国 D美国【答案】D【点拨】注意题干中“我们这些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可知该国在独立前是殖民地,而提供的选项中英法德都不具备该条件。【结束】26(2010年1月广东省茂名市高考模拟)“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这些条文应引自A、权利法案 B、大抗议书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D【点拨】由题中的“帝国”“皇帝”以及皇帝有权决定议会是否召开可作判断。D项为正确答案。此外,本题也可用排除法。A项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利受到法律(议会)的制约;B项签署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C项确立美国为总统制共和国家。【结束】27(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8题)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答案】B【点拨】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考试内容:中世纪西欧/等级君主制。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了等级君主制、立宪君主制和专制君主制这三个历史概念。前二者君主权力有限,尤其是在征税等方面,所以又叫有限君主制;后者君主拥有无限权力,所以又叫无限君主制。从题干提供的材料不难判断此题中的君主是专制君主。此题以考察政治制度为主。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立宪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没有征税权和组织军队的权力。军事强人更不是了,由此选择B。【结束】28(2010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一模22题)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答案】B【点拨】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利做出了限制,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解散、逮捕议员等。【结束】29(2010年3月深圳市南山区高三调研19题)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立法没有否决权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C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答案】A【点拨】1787年宪法相关内容: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即为有效。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这部宪法体现了行政、立法、司法三项权利的制约与平衡。A项中总统对立法没有否决权一说错误。【结束】30(2010年陕西省渭南市高三第二次质检33题)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答案】A【点拨】注意该国政治制度是在“渐进”中发展的,渐进的制度创新说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结束】31(2010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三模14题)根据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军事、外交是联邦专有权,教育和治安是州专有权,征税是联邦与州共有的权力。这就A规定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 B实现了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C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民主共和国 D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民主权利的要求【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准确获取信息并准确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说明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体现了它们之间分权制衡的关系。答案为B。【结束】32(2010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二模)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Ks5u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答案】D【点拨】本体考察英国国王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D项说法有误,英王是英国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所以不是举足轻重。【结束】33(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这位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答案】B【点拨】政权的更替只是表面现象,国力对比变化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两种社会形态质的悬殊。所以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中国明清政权更迭,封建社会在延续。英国则是通过封建专制被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结束】34(2010年5月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模10题)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 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这说明美国总统 A对圣经负责 B对宪法负责 C对各州负责 D对国会负责【答案】B【点拨】本题考察美国总统的职能,美国总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同时是美国行政部门的最高领袖与三军统帅。【结束】35(2010年4月广东省惠州市高考模拟)清同治三年(1864年),有四位法国人在巴黎一咖啡厅里聚会聊天。甲说:“我参加过滑铁卢战役。”乙说:“我给路易波拿巴上台投了一票。”丙说:“我参加过第三共和国成立庆典活动。”丁说:“我进过中国皇宫。”他们当中谁的话不可能符合史实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点拨】注意时间:1864年。滑铁卢战役是在1815年,甲说法符合史实;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其称帝是在1852年,乙说法符合史实;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故丁说法符合史实;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于1870年,故丙的说法最不符合史实。【结束】36(南京市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15题)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以后,在世界的另一地区也发生了革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说:“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材料中“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指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将启蒙思想家主张变为现实的国家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中等难度题。本题可运用排除法。“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是指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在其它任何地方建立起来的类型国家。宗教改革后,欧洲很多国家都已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B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英国成功的实践了启蒙思想,成为代议制国家,C、D可排除。只有A项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在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后没有出现,故选A。【结束】37(2010年3月福州市高三质检19题)1904年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他认为“美国之政治,实世界中不可思议之政治也。何也?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B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C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D梁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答案】B【点拨】【结束】38(2010年吉林省延边市一模26题)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秦汉郡县制 十二铜表法 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1787年宪法A. B. C. D. 【答案】B【点拨】解析:注意题干要求“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的国体。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结束】39(2010年5月珠海市高三二模文综20题)1854年,诺思科特特里威廉报告指出:“公共服务应由一批经过认真挑选获准进入其较低等级的年轻人来执行”。从此英国政府设计了通过任职前严格考试制度来选拔合格的官员,这就是英国文官制度的开始。这一制度 A源于中世纪英国到中国的考察 B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公平性竞争 C大大动摇了大英帝国的统治基础 D把遴选精英与现代政治创新结合【答案】D【点拨】注意材料中的“1854年、认真挑选、任职前严格考试制度来选拔合格的官员”说明英国的文官制度是把把遴选精英与现代政治创新结合。【结束】40(2010年5月龙岩一中高考模拟21题)有些学者说,在英国政治中,立法机构里人民制约贵族,贵族制约人民。国王则制约双方保证行政权力,行政权力又由两院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合法政府的基础为立法机构的代表权,代表则总体而言,是掌握了土地或组成法人团体而控制商业的人。以上材料不能反映出的英国政治特点是A权力制衡 B精英政治 C代议民主 D责任内阁制【答案】D【点拨】【结束】41(2010年2月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一模)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接受死刑时从容无畏,他说:“如果一个政权不制定法律规则我不知道,究竟还有什么可以保证这个政权得以存在下去,虽然也能将其称为政权。”他的话主要体现了A国王害怕被处死 B希望制定免除其死刑的法律C新政权法律完备 D通过法律来确保政权巩固及其合法性【答案】D【点拨】从题目上获取有效信息和查理一世的主要活动分析。【结束】42(2010年3月山东省泰安市一模13题)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 A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实行专制统治 D代表人民监督政府【答案】A【点拨】了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征。注意“投票”与“选举”。【结束】43(2010年3月深圳市高三一模21题)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上,掌玺大臣巴朗登致词说:“诸位先生们,你们要愤然摒弃这些危险的改革,公众利益的敌人想要把这些东西和好的、必要的改变混为一谈” 文中所说的“公众利益的敌人”和“危险的改革”分别是指 A特权等级代表、增加增税 B第三等级代表、实行宪政C资产阶级代表、建立共和政体 D雅各宾派、推行恐怖政策【答案】B【点拨】从材料中看,这个大臣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结合所学这里所指的公众利益的敌人一定是指第三等级代表,危险的改革是要实行宪政改革。【结束】44(2010年辽宁省锦州市二模29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答案】D【点拨】从材料中不难看出总统要受议会的制约,即体现了分权制衡思想。【结束】45(2010年5月珠海市高三二模文综14题)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答案】B【点拨】无论三省六部制,还是美国三权分立的政府机构,都体现了分权,这是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是以三权分立为原则建立起来政府是“主权在民”的,而三省六部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结束】46(2010年浙江省绍兴市一模19题)按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其中对于帝国议会表述正确的是 A其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B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C其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对帝国皇帝负责D帝国内阁的产生须经帝国议会同意【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能力。德国的帝国议会其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结束】47(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一模26题)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答案】A【点拨】本题考察西方代议制的确立。提取信息:题目中表明政府官员在议会中的比重上升,说明政府权利渗透进入到议会中。在美国,议会的权利还受到总统的制约。【结束】48(2010年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二模)1776年7月9日,独立宣言公开宣读后,纽约市民捣毁了英王乔治三世的塑像,把它熔成1800千克的铅做了子弹。此事不能反映A独立宣言发表激发民众的反英情绪B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美国独立战争结衷C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矛头直指英国王D纽约市民捣毁并熔化英王英王塑像意味着更大的战争到来【答案】B【点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分析的能力。B项本身就错了。1775年4月19日,在列克星敦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81年10月,英国殖民军主力在约克镇被击溃,被迫媾和。1783年9月同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784年1月14日,美国国会批准对英和约,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结束。【结束】49(2010年3月深圳市高三一模22题)1845年,恩格斯写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在当时,恩格斯不可能看到英国工人A跟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 B按固定时间上下班,纪律性强C在议会竞选中踊跃投票 D和工厂主同坐一列火车出行【答案】C【点拨】【结束】50(2010年4月广州市高三二模)法国正式确立共和政体的标志是国民议会通过了A1787年宪法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1875年宪法【答案】D【点拨】1875年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法国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结束】51(江苏省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8题)“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A都是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C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同点。A、B两个较容排除,其说法是错误的;较具有迷惑性的是C选项,其实C选项可以从时间上很容排除。因此,正确选项为D。【结束】52(2010年5月辽宁省锦州市高三质检30题)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度,各州有自治权。新中国“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下列关于中美两国管理地方的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都保证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地方不必服从中央 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符合困家宪法A B C D【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了美国的联邦制度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就有关共同点进行比较。美国的联邦制度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树。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利。说法错误,地方只拥有宪法规定下一定的自治权。【结束】53(2010年5月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7题)1801年,美国总统麦迪逊在一封信中写道:“我们再也不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新东西了“之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孟德斯鸠认为共和国只能在一小片领土上生存的理论是错误的。”麦迪逊所谓“新东西”主要指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民族形成、赢得独立 C邦联国家、地方自治 D联邦体制、三权分立【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的关键是国家政权建设上的新的东西。A、B并非国家政权建设方面的内容,可排除。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政体,在国家权力结构上实行三权分立,而邦联体制是此前的美国政权结构,所以排除C。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结束】54(2010年5月辽宁省锦州市高三质检29题)学者余秋寸曾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B美国民主共和制C英国君主立宪制D德国君主立宪制【答案】C【点拨】英国在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君主立宪政体不断得到完善。A项确立的历程曲折艰难,直到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建立起共和政体;B项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中间1861年经历了内战等;D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建立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结束】55(2010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英国学者迪金森在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中指出:“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受“美国的爱国者”的影响,英国出现了( ) 辉格党与托利党轮流执政“光荣革命”结束君主专制要求普选权的宪章运动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改革ABCD【答案】D【点拨】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的政治运动深受美国革命的影响,从选项时间来看,美国革命应该是指独立战争,是在美国革命之前而非之后,故选。【结束】56(2010高考广东文综20题)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答案】A【点拨】题眼:“1873年”,“不喜欢共和政体”考点: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曲折过程解析:依据材料,不难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也说明了法国共和制确立的道路曲折艰难。C. D项与材料意思不符;1873年,巴黎公社起义已失败,B项也排除。【结束】57(2010年1月安徽省巢湖市高三期末质检22题)“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该内容来自于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B【点拨】材料的意思是把否定国王专制的民主观念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国王受到议会的限制,符合题意的只有权利法案。【结束】58(2010年龙岩市高三第一次质检20题)近代历史上,英国和德国实行了风格迥异的君主立宪制,两者的一致之处是 A. 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B. 君主都是国家元首 C.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D. 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答案】B【点拨】英国国王与德国皇帝都是国家元首,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但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排除A;英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但德国权力中心在皇帝,故排除C;德国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但英国君主立宪制具有民主色彩,故排除D。【结束】59(2010年5月泉州市高三质检22题)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后建立了崭新的国家体制。“崭新”的含义是A建立中央集权制政府B规定了人民民主权利C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D在大国确立了共和制【答案】D【点拨】【结束】60(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19题)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答案】A【点拨】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总统职权由宪法赋予受宪法制约,排除B,美国共和政体在运行的过程中形成两党制,法国不是两大政党轮流组阁,排除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总统,排除D,答案A,内阁没有形成对议会的权利制衡,参议院与众议院的联席会议产生总统,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内阁。【结束】61(2010年3月山东省德州市一模14题)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答案】C【点拨】从“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可知是对对美国建国之初实施的邦联制的叙述,而“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可知是主张改善邦联制下中央无权的状态,加强中央权力。【结束】62(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一模16题)19世纪的一名英国著名政治家说它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最美妙的杰作”。恩格斯则认为“它最先承认了人权”。这些评价针对的是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B【点拨】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体现了中央集权原则、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民主原则,避免了专制,保证了中央权力的集中、同时又赋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规定了人民所享有的一些基本权利。所以,英国著名政治家说它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最美妙的杰作”。恩格斯则认为“它最先承认了人权”。【结束】63(2010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一模)大前提:一般而言,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不是封建贵族,就是殖民主义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农副食品新品种选育与繁殖技术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满分必刷)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密卷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内蒙古大学校园引才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水利部旱情遥感监测系统建设与展望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检测卷讲解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智能合约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技术解析报告001
- 80年血火淬炼此刻亮剑正当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对初中生的启示-2025-2026学年初中主题班会
-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27)
- 2025年大型集团财务审计外包服务合同风险防控条款规范
- 2025年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辅警考试真题(含答案)
- 新式茶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新疆天泽和达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岗位社会招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巧堆肥劳动课件
- 技术方案评审表-技术选型决策
- 万用表专业培训资料共23张课件
- 启闭机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