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一:管辖 孙锁,男, 23 岁,某县交警大队警察,其父是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一日,在处理违章驾车的姜某时,由于姜某出言不逊,孙某一怒之下便对其拳打脚踢,甚至用铁棍殴打姜某的肩部、背部,并将其关押 2 天。姜某向甲县公安局提出控告,甲县公安局告知该案不属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告知其向检察院控告。甲县人民检察院接受控告后予以立案。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孙锁曾在半年前实施过抢劫并致人重伤的行为,认为抢劫罪是主罪,于是将全案移送至甲县公安局。甲县公安局立案后,对两起案件事实一并侦查,侦查终结后移送甲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甲县人民检察院认为,本案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于是直接起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中级法院认为,由于本法院院长需要回避,因此案件不宜由本院管辖,遂将案件交甲县基层人民法院审理,以抢劫罪、非法拘禁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 2 年执行。 问:本案中刑事诉讼程序有何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本案例主要考查管辖问题,涉及对立案材料的处理、立案管辖出现交叉的处理、级别管辖、移送管辖及指定管辖等知识点。 1、甲县公安局对姜某的控告不应推出不管。公安机关对于控告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控告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2、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抢劫罪行时,不应将全案移送至甲县公安局,由甲县公安局一并侦查。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3、甲县人民检察院不应直接向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检察院只能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出庭支持公诉。因此,甲县人民检察院应先将案件移送至市人民检察院,由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4、中级法院由于本院院长需要回避因而不宜审判时,不应将案件交基层法院审理。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只能由其上一级法院或者与其同级的其他法院管辖,不能由下级法院管辖。5、甲县基层人民法院无权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应当由中级以上的法院管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84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本案虽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但公安机关对控告应当接受。2、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六机关规定)第6条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因此,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另有应由公安机关管辖的犯罪事实,只能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不能移送全部案件。3、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48条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与人民法院审判管辖相适应。因此县级检察院不应向中级法院起诉。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法解释)第18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可以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上一级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与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同级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辖。因此,中级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时,只能请求上一级法院管辖,或者由上一级法院指定与其他中级法院管辖。5、刑事诉讼法第20条第2项规定,中级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应当注意:公检法机关对接受的立案材料的处理,无论是否有管辖权,都应当先接受;检察院侦查时发现还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时,应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管辖主罪的机关为主侦查;在级别管辖中,下级法院不得受理本应由上级法院管辖的案件;要牢记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实际上只排除了基层法院对该类案件的管辖权)。 案例二:回避某县公安局对一起共同抢劫案件立案侦查,以公安局长韩麟为首组成侦破小组,查获犯罪嫌疑人赵某、钱某、孙某涉嫌结伙拦路抢劫。在侦查过程中,孙某聘请的律师李某未与孙某商量,独立提出本案的侦查员张权与被害人是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关系密切,申请其回避。侦查科的科长立即停止了张权的侦查工作,张权为了避免别人的闲话也立即退出了侦查活动,侦查科长经审查认为不属于法定回避的理由,驳回了回避申请。接着钱某提出申请公安局长回避,理由是公安局长与犯罪嫌疑人孙某的父亲是老战友,关系密切。经上级公安机关作出了回避决定。本案经县检察院起诉至县法院,在审理期间,赵某提出书记员李丽原是本案侦查人员,后工作调动至法院,不应担任本案书记员;钱某提出出庭支持公诉的书记员陈明在案件审查起诉过程中曾经和被害人一起吃饭,应当回避;孙某提出陪审员王丹相貌凶恶,语气严厉,不应参与案件的审判。审判长武韬当庭决定准许陈明回避,驳回赵某、孙某的回避申请。 问:本案回避程序有何违法之处?并说明理由。 本案例主要考查回避问题。涉及申请回避的主体、回避决定作出前的处理、回避的法定理由、回避决定主体等知识点。 1、李某无权独立提出回避申请。只有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独立提出回避申请刑诉法第28条之规定。2、对侦查员张权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不应停止张权的侦查工作,张权也不应立即退出侦查活动。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刑诉法第30条之规定。3、对侦查员张权的回避决定,不应由侦查科科长决定。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刑诉法第30条之规定。4、不应以对侦查员张权的回避申请不符合法定理由为由,驳回回避申请。对侦查员张权的回避申请符合法定理由,应当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刑诉法第28条之规定。5、对公安局长的回避决定,不应由上级公安机关作出。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刑诉法第30条之规定。6、对书记员李丽的回避决定,不应由审判长作出。对法庭审判的书记员的回避问题,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刑诉法第30条、31条之规定。7、对出庭支持公诉的书记员陈明的回避决定,不应由审判长作出。对出庭支持公诉的书记员的回避,由指派其出庭的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最高法解释第30条之规定。8、对书记员陈明的回避申请,应当要求钱某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最高法解释第27条之规定。9、审判长不应驳回赵某对书记员李丽的回避申请。参加过本案侦查的人员,如果调至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最高法解释第30条之规定。 1、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因此,其他人都无此权利,本案中的王某作为孙某委托的律师也无此权利。2、刑事诉讼法第30条规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3、刑事诉讼法第30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因此,对侦查员张权的回避决定,应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4、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侦查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应当回避。本案中侦查员张权与被害人是关系不错的邻居,这种邻居关系即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上述情形,因此对侦查员张权应当作出是否回避决定。5、刑事诉讼法第30条规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因此不应由上级公安机关决定。6、六机关规定第8条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规定,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根据这一规定,上述人员的回避决定不能由审判长决定。最高法解释第32条也规定,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问题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7、最高法解释第30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出庭的检察人员、书记员提出回避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指派该检察人员出庭的人民检察院,由该院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8、最高法解释第31条规定,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第32条又规定,上述有关回避的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因此,书记员李丽符合法定的回避理由。(根据最高法解释第29条规定,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所列情形的回避申请,由法庭当庭驳回,并不得申请复议。 其中刑事诉讼法第28、29条规定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形有: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由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本案属于法定回避情形。 1、只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独立提出回避申请;2、对侦查人员回避决定作出前不应停止侦查,而对其他人员回避决定作出前,应退出诉讼;3、对不同人员作出回避决定的主体不同,审判长无权决定回避,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有同级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4、回避申请符合法定理由的应依法由相关人员决定是否回避,回避不符合法定理由的,审判长可以当庭驳回。要区别最高法解释第28、29条的规定的区别。 案例三:辩护 犯罪嫌疑人马林,男, 1986 年 3 月 6 日出生;吕阳,男, 1983 年 7 月 1 日出生。二人均是中学毕业待业在家,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时常搭伴出去玩乐。 2002 年 1 月 9 日,马林与吕阳一起去县城里的网吧。二人玩了一上午的游戏。中午因费用问题与网吧老板田云发生激烈争执,被田云推搡了几下,二人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当晚 23 时许,二人商量好后,带上事先准备好的汽油,趁人不备,将汽油洒在网吧的木质大门、窗户上,用打火机点燃。由于网吧出口已被大火封住,导致正在上网的人员中 6 人死亡、 17 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市公安局立即组织侦查人员对案件进行立案侦查,经检察院批准对二犯罪嫌疑人执行了逮捕。在对二人进行讯问时,均未通知其父母等到场。吕阳的父亲吕森请求会见吕阳,并为其聘请律师,被侦查人员以侦查阶段无权委托辩护人为由予以拒绝。案件侦查终结后移送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市人民检察院于接到案件材料之日起的第 5 日告知马林和吕阳有权委托辩护人。吕阳委托其叔叔吕鹏(某公司职员,中专学历)担任其辩护人,马林表示不委托辩护人。吕鹏经检察院许可,会见了吕阳,查阅了本案的所有诉讼材料,并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检察院经审查起诉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遂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审理过程中,吕鹏经法院许可又查阅了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会见了被告人吕阳,会见时人民法院派员在场。马林仍然不愿委托辩护人,审判人员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刘敏担任辩护人,但马林拒绝辩护,法院遂准许其自行辩护。经审判,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吕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马林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问: 1 本案中公安局进行的诉讼程序有无违法之处?并说明理由。 2 本案中检察院进行的诉讼程序有无违法之处?并说明理由。 3 本案中法院进行的诉讼程序有无违法之处?并说明理由。 本案例主要考查辩护问题。涉及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以及辩护人享有的权利等知识点。 1、公安局在其进行的诉讼程序中的违法之处有:(1)在讯问犯罪嫌疑人马林时不应不通知其父母等到场。因为马林不满16周岁,根据法律规定,讯问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通知其家长、监护人或者教师到场。(2)侦查人员不应以侦查阶段无权委托辩护人为由拒绝犯罪嫌疑人吕阳的父亲为其聘请律师的要求。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2、检察院进行的诉讼程序中的违法之处有:(1)检察院不应在接到案件材料之日起的第5日才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检察院应在收到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2)犯罪嫌疑人吕阳的辩护人吕鹏无权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取证。因为吕鹏不是律师,根据法律规定,无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证据。3、法院进行的诉讼程序中的违法之处有:(1)审判过程中辩护人吕鹏会见被告人吕阳时,法院不应派员在场。审判阶段辩护人会见被告人时,人民法院不派员在场。(2)被告人马林拒绝辩护时,法院不应准许其自行辩护。对于未成年人拒绝辩护的,法院应当准许,但是被告人需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1、(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82条规定,讯问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通知其家长、监护人或者教师到场。因此询问时应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父母到场。(2)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因此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有权聘请律师。2、(1)刑事诉讼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2)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因此,非律师不享有上述权利。3、(1)六机关规定第12条规定,在侦查阶段,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案件已经侦查终结,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不派员在场。(2)最高法解释第38条规定,被告人坚持自己行使辩护权,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被告人具有本解释第三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最高法解释第36条规定,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一)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二)开庭审理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但被告人需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为其另行指定辩护人。 1、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两条规定不能混淆。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2、辩护人是否具有律师身份,决定其享有的诉讼权利不同。辩护律师享有调查取证权,而其他辩护人没有。3、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审判阶段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规定不同。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可派员在场,而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检察院、法院不应派员在场。4、符合指定辩护情形的被告人拒绝辩护,由正当理由的法院应当准许,但需另行委托或者法院另行指定。 案例四:证据(一) 2001 年 11 月 17 日凌晨,在甲市郊区的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接到报案后,甲市公安局迅速组织侦查人员赶往事故现场。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自行车,自行车已被摔坏,在尸体旁边留有被害人的大滩血迹。在离尸体不远处有汽车紧急刹车留下的磨擦痕迹。在被害人手腕上,带着一块上海牌手表,手表已经被摔坏,时针指在 6 点 05 分。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证明事故发生地距甲市 15 公里。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经法医对被害人进行鉴定,作出的结论是:被害人系男性, 40 岁左右,身高 177cm ,根据其伤势可判断,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公安局遂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经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有位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曾告诉过她,交通事故发生时,他刚好路过离事故现场 10 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司机打开车门看了看,然后飞速逃离现场,他看到司机是市化工厂驾驶员杨某。甲市交通管理局来往车辆登记记录查明, 6 点 05 分左右曾有两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为甲市化工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员证明司机杨某 7 日早晨驾车从乙市返回甲市,下车后脸上神色慌张,出车登记表证明司机杨某 17 日 6 点 10 分回厂。侦查人员询问杨某与同车的陈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事故。 问: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1 、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分别属于证据种类中的哪一种? 2 、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哪些?属于传来证据的有哪些? 3 、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无罪证据的有哪些?属于言词证据的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种类,明确各种证据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区别。 1、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物证的有:解放牌大卡车漆皮脱落痕迹;被害人血迹;被害人尸体;被害人手上被摔坏的手表;被害人骑的被摔坏的自行车。属于书证的有:时针指在6点05分的被害人手上被摔坏的手表;事故现场不远处的证明事故发生地距甲市15公里的里程碑;甲市交通管理局来往车辆登记记录;证明司机杨某7日6点10分回厂的出车登记表。属于证人证言的有:妇女张某的证言;厂调度员证明司机杨某7日早晨驾车从乙市返回甲市,下车后脸上神色慌张的证言;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是犯罪嫌疑人辩解。法医对被害人进行鉴定所作出的结论属于鉴定结论。侦查人员拍摄的现场全景照片是勘验、检察笔录。2、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妇女张某的证言;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属于传来证据的有:妇女张某的证言。3、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无罪证据的有: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时针指在6点05分的被害人手上被摔坏的手表、事故现场不远处的证明事故发生地距甲市15公里的里程碑和证明司机杨某7日6点10分回厂的出车登记表共同组成无罪证据。属于言辞证据的有:妇女张某的证言;厂调度员证明司机杨某7日早晨驾车从乙市返回甲市,下车后脸上神色慌张的证言;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法医对被害人进行鉴定所作出的结论。 1、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了七种证据,即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物证,是指以其存放的地点、外部特征及物质特性等起证明作用的物品和物质痕迹。解放牌大卡车漆皮脱落的痕迹是以其外部特征起证明作用的物质痕迹;被害人血迹是以其地点和物质特性起证明作用的物质痕迹;被害人尸体、被摔坏的手表和自行车是以其存放地点、外部特征起证明作用的物品,所以都是物证。 书证,是以其记载或表达的思想内容起证明作用的书面文件和其他载体。时针指在6点05分的被摔坏的手表是以其所表达的“事故发生在6点05分”来起证明作用的;里程碑是以其表达的“事故发生地距离甲市15公里”来起证明作用的;甲市交通管理局来往车辆登记记录是以其记载的“曾有两辆解放牌大卡车在事故发生时经过事故发生地”来起证明作用的;出车登记表是以其记载的“司机杨某11月7日6点10分回厂”来起证明作用的,所以都是书证。证人证言,是当事人以外的人将自己感受到的有关案件事实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妇女张某、厂调度员和同车的陈某,都是将自己直接或间接所感受到的有关案件事实的情况向公安机关作了陈述,所以他们的陈述都是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公安司法机关承认犯罪并交待犯罪事实的陈述和否认犯罪,或者虽然承认犯罪,但认为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刑罚、不追究刑事责任等而进行的身边或解释。本案犯罪嫌疑人杨某否认犯罪的申辩属于犯罪嫌疑人辩解。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向公安司法机关提供的有关案件某个专门性问题的书面鉴定意见。本案法医对被害人尸体进行检验所作出的关于死亡原因的结论属于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对亲自观察、亲自感受到的同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及尸体等情况的描绘和文字记载。本案侦查人员拍摄的现场全景照片是对犯罪现场的描绘,属于勘验、检查笔录。2、在刑事证据理论上,将刑事证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别。根据证据与案件的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即能不能独立地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独立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凡是能够直接证明犯罪事实是否存在,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所谓案件的主要事实,是指犯罪事实是否存在,以及该犯罪行为是否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为。但是案件主要事实的两个方面,是就肯定意义上的直接证据而言的。否定性的直接证据只要能够据以否定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直接证据。妇女张某的证言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两个方面,因此是直接证据。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辩解以及同车的陈某否认发生过事故的证言,可以否定犯罪行为是犯罪嫌疑人所为,因此也是直接证据。根据证据的来源、出处的不同,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凡是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的事实,而是通过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就是传来证据。妇女张某的陈述不是她亲眼目睹的,而是听其丈夫转述,因此属于传来证据。3、刑事证据理论上,根据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是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还是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可把证据分为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无罪证据,是指反驳控诉,即能够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者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证据。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和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都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的证据,属于无罪证据。根据时针指在6点05分的被害人手上被摔坏的手表、事故现场不远处的证明事故发生地距甲市15公里的里程碑和证明司机杨某7日6点10分回厂的出车登记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是犯罪嫌疑人驾车撞人,其驾驶的解放牌大卡车时速须达到每小时180公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三种证据结合起来构成无罪证据。根据证据形成的方法、表现形式、存在状况、提供方式的不同,把证据分为言辞证据和实物证据。 凡证据事实是通过人的陈述来反映、以语言形式表现的证据就是言辞证据。言辞证据是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有关人员对客观案件事实的反映现象,是由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活动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叙述的形式提供的,并且固定在笔录当中。妇女张某的证言;厂调度员证明司机杨某7日早晨驾车从乙市返回甲市,下车后脸上神色慌张的证言;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法医对被害人进行鉴定所作出的结论均符合言辞证据的特点,鉴定结论虽表现为书面形式,但是它是鉴定人对于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性问题的看法、意见,是其主观上对客观事实的反映现象,只是其表述形式是书面的,因此鉴定结论应是言词证据。因此上述证据都是言辞证据。 在证据种类中,尤其要注意物证和书证的区别、物证和勘验、检查笔录的区别、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的区别。在证据分类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否定性直接证据和肯定性直接证据在证明案件主要事实方面的区别、传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区别(二者切不可混为一谈)以及无罪证据并不等同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的证据,有罪证据也不等同于控诉方提供的证据,鉴定结论应属于言辞证据,勘验、检查笔录应属于实物证据。 案例五:证据(二) 胡某与黄某相互勾结贩卖毒品,一次二人卖得赃款30余万元,后双方因分赃产生矛盾。11月23日晚7时许,黄某去找胡某讲理,胡某假意与黄某喝酒,称有话好说。在黄某喝酒时,胡某趁黄某未注意之机,抄起身边一把板斧砍向黄某,黄某一闪,斧头砍在肩上,黄某痛叫一声后又被胡某砍中头部后死去。此时恰逢邻居一8岁小孩因风筝落到胡某房子的屋檐上,爬到胡某房屋窗台上,想把风筝取下来,看见了倒在地上的黄某血流不止,心里害怕,急忙跳下窗台跑回家中。胡某将黄某尸体用袋子装好,绑在自行车后座上,用自行车推到桥上,扔到江心。后因黄某失踪,家属报案后,某区公安局派侦查人员侦查时,先对胡某家进行现场勘查,在地板缝隙里取到血迹,经鉴定与被害人血型同一。在进行调查取证时,由于证人数量众多,便由侦查人员对几名证人共同询问。经询问收集到下列证人证言。 (1)居民乔某(男,43岁,与胡某家隔一条小路。患青光眼,晚上视物不清,但听力灵敏。与胡某无亲属或其他共同的利害关系)证明:秋季的一天晚上,他看到黄某进了胡某院内,不久听到二人大声吵叫,其中一句是黄某说胡某太贪心的话,具体什么内容没有听清,又经一个小时黄某从胡家屋内出来骑车走了。好象车上带着一个很大的袋子。时间是11月23日,因为那天家中买电视机,发货票上是11月23日。 (2)居民王某(男,35岁,感官正常,与胡某住同一小区,认识但无特别关系)证明:某天晚上,出门办事遇见胡某骑车带一沉重的袋子往江桥方向骑去,王某问话时,胡某说去卖西瓜。并且证实那天他准备送孩子去学钢琴,应是11月23日。 (3)胡某邻居8岁小孩(智力发育、感官机能、辨别能力、表达能力均达同年龄儿童平均标准)证明:一天晚上,在胡某家屋外玩风筝,听到过屋内有人喊叫,后来在窗台上看到一个人躺在胡某屋地上,流了好多血。 (4)黄某之妻原某证实黄某最后离家是11月23日晚上,走前没说去哪里。以后一直没有回家。 (5)胡某的父亲胡强(对胡某自幼便溺爱有加,与胡某感情深厚)证明:胡某当天晚上一直在家看电视,是一部武打片,中间有一个剧中人惨叫一声,晚上没有任何外人到家里来。 (6)詹某(男,31岁,感官正常,是胡某的邻居,平素关系很好,经常往来)证明:11月23日那天晚上,他下班回来路过江桥时,看见胡某往江心扔东西。问胡某时,胡某说是扔垃圾。 询问证人乔某、王某、詹某时,他们要求对自己的姓名保密,被侦查人员拒绝。后来侦查人员又讯问了犯罪嫌疑人胡某,胡某否认犯罪,称自己当晚一直在家,未见过被害人黄某。本案经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又向市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后,依法公开审理。在审理过程中,证人胡强在旁听法庭审判时,在法庭大吵大闹,审判长决定对其处以1500元罚款。证人詹某提出申请审判员刘安回避,审判长宣布休庭,由院长作出了回避决定。审判结束后,经合议庭评议,判决被告人胡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问:1、本案诉讼程序有何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2、试分析本案中证人证言的可信度。 本案例主要考查对证人的询问、证人的诉讼权利、证人参加法庭审判应遵守的规定以及对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1、本案诉讼程序的不当之处有:(1)侦查人员不应对证人共同询问。讯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2)证人在侦查阶段要求对自己的姓名保密,侦查人员不应拒绝。证人在侦查阶段有权要求对自己的姓名保密。(3)胡强不应旁听法庭审判。证人不得旁听对本案的审理。(4)证人胡强在法庭大吵大闹,不应由审判长决定对其处以罚款,也不应处以1500元罚款。应报经院长批准,对行为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15日以下拘留。(5)法院不应接受证人提出的回避申请。证人无权申请回避。2、本案证人证言中,本案中乔某的证言可信度判断,从主观因素而言,即乔某与胡某关系、个人性格与案件关系等方面的事实可推断,乔某不存在故意作虚假证明的动机;从客观因素而言,乔某听力较强,视力状态不好,因此其听到胡某和黄某吵架的证言可信,而看见黄某推车出来的证言可能因天色较暗,视力不清,未看清具体面孔,只是猜测应该是黄某;关于8岁幼童证言可信度判断,该幼童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而且因玩耍而发现黄某倒地上,这一事实是能够感知的,此外当时屋内灯火通明,而屋外黑暗,应该能够看清,因此其证言是可信的;胡某之父由于与胡某的关系,故意作虚假证明或不愿作真实陈述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其证言可信度低;詹某与王某与本案无任何利害冲突关系,其感知能力正常,且詹某证言与乔某证言互相印证,共同证明了胡某转移尸体、毁灭罪证的事实。法医对被害人进行鉴定所作出的结论属于鉴定结论。侦查人员拍摄的现场全景照片是勘验、检察笔录。2、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妇女张某的证言;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属于传来证据的有:妇女张某的证言。3、本案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中属于无罪证据的有: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时针指在6点05分的被害人手上被摔坏的手表、事故现场不远处的证明事故发生地距甲市15公里的里程碑和证明司机杨某7日6点10分回厂的出车登记表共同组成无罪证据。属于言辞证据的有:妇女张某的证言;厂调度员证明司机杨某7日早晨驾车从乙市返回甲市,下车后脸上神色慌张的证言;同车陈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证言;司机杨某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辩解;法医对被害人进行鉴定所作出的结论。 1、刑事诉讼法第97条第2款规定,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因此本案对证人共同询问的做法违背法律规定。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58条第2款规定,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扭送、报案、控告、举报行为的,应当为他保守秘密。据此,在侦查阶段的证人有权要求对自己的姓名保密。3、最高法解释第149条规定,向证人、鉴定人发问应当分别进行。证人、鉴定人经控辩双方发问或者审判人员询问后,审判长应当告其退庭。证人、鉴定人不得旁听对本案的审理。4、最高法解释第184条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经报请院长批准后,对行为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15日以下拘留。5、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才有权申请回避。证人不是当事人,无权申请回避。6、审查判断证人证言、确定其证明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按照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即对证人证言的来源进行审查。如果是证人凭自己的主观怀疑、猜测,或者是道听途说提供的证言,不能说明自己所反映的事实情况的确切来源,就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即使其中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只能作为进一步调查收集证据的线索。在审查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中,还要紧紧抓住证言形成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即证人的自身状况、外界环境等进行深入审查;(2)审查证人与案件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有无利害关系,是否有作伪证的可能;(3)审查证人是否受到其他事或其他人的干扰;(4)审查证人证言本身是否合情合理,符合逻辑;(5)把证人证言同案内其他证据结合起来,判断是否一致,如有矛盾,就要进一步调查核实。 1 对证人进行询问时应当个别进行。2 证人有权要求在侦查阶段对自己的姓名保密,无权申请回避,不得旁听法庭审理。3 证人违反法庭秩序的处理,注意决定权归属以及处理的要求。 案例六:强制措施被告人常某,1986年3月出生。 2001年5月7日晚在一商场门口欲抢行人提包,后被过路群众制止,并扭送到附近县公安局。公安人员认为常某符合拘留条件,遂填写拘留证将其执行拘留。后公安局于 5月16日向县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但未获批准。公安机关认为这一决定是错误的,于是向检察院提出复议,但仍未被接受,遂向上一级检察机关,即市检察院申请复核;同时认为常某态度恶劣,随时可能逃跑,而且刑事诉讼法规定拘留最长期限为37天,因此尽管常某多次提出应当释放,一直未予批准。直至 5月25日,市检察院做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才将其释放。该案于 6月20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在法庭审理中,人民法院认为应对常某实施逮捕,于是派法警将其逮捕归案。问:试分析案例中公、检、法机关行为的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本案例主要考查拘留的决定与执行程序、逮捕的批准程序与执行程序等知识点。 1、公安人员认为常某符合拘留条件时不应随即填写拘留证并执行拘留。应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2、 公安局提请逮捕的请求未获批准后,不应继续羁押常某。应当立即释放。3、市检察院不应对复核申请做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检察院复核下级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应当做出是否变更的决定。 4、人民法院认为应对常某执行逮捕,不应派法警将其逮捕归案。逮捕应由公安机关执行。 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06条规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应当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符合现行拘留的紧急情况之一的,因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拘留手续的,应当在将犯罪嫌疑人带至公安机关后立即办理法律手续。2、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3、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公安机关对检察院做出的不批准决定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做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因此,上一级检察院在对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进行复核后,只能做出变更或者维持的决定,不应做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4、 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1. 拘留的决定和执行程序,注意有权签发拘留证的是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执行时须出示拘留证。2. 公安机关认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有错误的,也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3. 上级检察院复核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时,只能做出是否变更的决定,不能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4. 逮捕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其他机关无权执行。 案例七:附带民事诉讼陈某,29岁,某市个体运输司机,因违章驾车将某机关一辆中巴班车撞翻,致车内吴某重伤、寇某轻伤,中巴车报废,车上另外三人薛某、张某、冯某经医院检查,未发现受伤。陈某被以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吴某、寇某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吴某各种费用9万元、赔偿寇某各种费用5万元。检察院曾询问某机关是否也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某机关有关领导答复说,考虑到陈某自己损失也不小,还得赔偿吴某、寇某的损失,反正公家也不在乎那点钱。检察院遂在提起公诉时也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陈某赔偿某机关因中巴车报废造成的损失4万元。某区法院在一审中,对要求赔偿吴某各种费用9万元、赔偿寇某各种费用5万元和赔偿某机关报废的中巴车4万元的附带民事诉讼进行调解无效后,判决陈某有期徒刑3年,赔偿吴某6万元、赔偿寇某3万元、赔偿某机关2万元。陈某不服,对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事故发生时在中巴车上的薛某因后来查出颅部有内伤,也于此时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市法院接受上诉后,原审法院在上诉期满后,认为判决尚未生效,因此暂未将刑事部分的判决交付执行。市法院审查了一审的附带民事部分,判决陈某赔偿薛某4万元,其余部分维持原判。判决生效后由二审法院负责执行,吴某、寇某和薛某向二审法院提出确实的证据证明陈某在外省有足够的财产,要求二审法院前往执行。二审法院认为路途遥远,无法执行,拒绝了吴某、寇某和薛某的要求。 问:本案对附带民事诉讼处理有哪些错误? 本案例主要考查对附带民事诉讼的一审、二审以及执行问题。 1某区法院不应对赔偿某机关报废的中巴车4万元的附带民事诉讼进行调解,人民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可以调解。2、原审法院不应在上诉期满后,认为判决尚未生效,因此暂未将刑事部分的判决交付执行。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只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的,刑事部分上诉期满后生效。 3、二审法院不应只审查一审判决中的附带民事部分。二审法院审理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4、二审法院不应对薛某在二审时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做出判决。附带民事诉讼只能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一审宣判之前提起。5、对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不应由二审法院执行。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决、裁定应由第一审法院执行。6、王某、赵某和林某向二审法院提出确实的证据证明贾某在外省有足够的财产,要求二审法院前往执行,二审法院不应拒绝王某、赵某和林某的要求。法院可以委托贾某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代为执行。 1、最高法解释第96条规定,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提起的以外,可以进行调解。因此,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不可以调解。2、最高法解释第250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提出上诉的,第一审刑事部分的判决,在上诉期满后即发生法律效力。3、最高法解释第249条规定,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如果第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并无不当,第二审人民法院只需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做出处理。4、最高法解释第89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5、最高法解释第358条规定,附带民事判决中财产的执行,依照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07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6、最高法解释第358条规定,判处财产刑的犯罪分子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裁定由执行财产内容的被告人,在本地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原判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其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代为执行。 1. 附带民事诉讼一般可以调解,但是人民检察院提起的除外。2. 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上诉,不影响刑事部分的生效。3. 二审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全面审查。4. 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时间期限。5. 附带民事判决的执行问题,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案例八:立案江某系某市一无业游民,一日晚,江某酒后回家途中,看到胡某孤身一人行走,便上前挑衅,发生争执后卡住其颈部,致其窒息。江某以为胡某已死,遂往其住处附近的区法院投案,称自己杀了人。区法院值班人员告诉江某,法院不受理杀人案,让他去公安局。江某在去公安局的路上,想到杀人要偿命,便乘出租车逃往外地。胡某苏醒后,敲开附近居民的门,居民立即向公安机关电话报警,公安局的值班人员问: “ 人死了没有? ” 得知人没死后,值班人员便说: “ 知道了,等上班后处理。 ” 后胡某多次向公安机关控告,公安机关答复说,只有抓到嫌疑人才能立案,遂决定不立案。胡某又告到检察院,检察院则建议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置之不理。胡某只好向法院起诉,法院又让胡某找公安机关。 问:本案中法院、公安机关、检察院进行的诉讼程序有何不当?并说明理由。 本案例主要考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立案时的程序要求。 1法院的错误:(1)法院值班人员不应当不接受江某的投案,让他去公安局。人民法院对于自首应当接受。不属自己管辖的,再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2)法院值班人员未对江某采取紧急措施,致其逃走的做法错误。法院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3) 法院不应当不接受胡某的起诉,让其找公安机关立案。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公安机关的错误:(1) 公安局的值班人员对报案电话处理错误。公安机关对报案应当立即接受。(2)公安局不应以没有抓到嫌疑人为由决定不立案。对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3)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不应置之不理。检察院有侦查监督权,公安机关应接受监督。3检察院的错误:检察院不应建议公安机关立案。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认为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立案。 1、(1)刑事诉讼法第84条第3款、第4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以及犯罪人的自首,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因此法院对于收到的自首应当先接受,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再移送主管机关。(2)刑事诉讼法第84条第3款、第4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接受的报案、控告、举报以及自首,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因此法院应当先对江某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公安机关。(3)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3项规定,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教师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南平延平峡阳镇卫生院招聘驾驶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北保定市雄安新区雄县事业单位招聘89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珠海市第二批拟引进业务骨干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北京大学医学部基建工程处招聘暖通、造价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尚志市招聘警务辅助人员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招聘编外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银行纪检人员招聘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湖北随州市委宣传部在全市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髓母细胞瘤护理查房
- 第49部分: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定 滴定法(报批稿)
- T/CAAM 0004-2023针刺临床试验中假针刺对照设置与报告指南
- 配网全过程管理
- 立陶宛语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论文
- 民宿的内涵专题课件
- 高职高考数学复习第五章数列5-1数列课件
- 高一必修一英语单词默写表
- 增值税发票清单模板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押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