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周练练习1 苏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周练练习1 苏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周练练习1 苏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周练练习1 苏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周练练习1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周练练习一、标点符号选择题10550分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处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2.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B“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D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B.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C.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D.我每次读阿长与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万状,惟妙惟肖。B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C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尖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B.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C.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D.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7.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臆想战争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B.对于2015年元旦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 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D.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8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泰州晚报刊登文章,解答如何申报“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B我市推动医药产业链前延后伸,全力建设医、药、养、游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聚示范区。C.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D由泰州团市委扶持投拍的微电影人戏,成功入围2015年第68届戛纳电影节“短片角”。9.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B今年4月1日,在泰州市国际写作中心,举行了“秋雪湖之春”书画家笔会。C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D上午八点,社会各界为雅安地震遇难者举行默哀仪式,汽笛声、防空警报声一齐响起。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二、阅读王维的鸟鸣涧 一诗,完成第11-13 题。(15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释】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家附近。11.第一二句中的 字可以作为这首诗的主旨。(5分)12.请你谈谈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并作具体分析。(5分) 13.诗中的“闲”和“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意趣? (5分) 三、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一文,完成11-14题。(35分)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辄以水沃面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 或夜昏怠 15.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5分)例句:啖粥而读A.而忘操之 B.拔山倒树而来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D.而置之其坐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0 分)(1)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2)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17.与范仲淹同时代的欧阳修也是自幼失怙,家贫力学,终成大才。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6分) 初一语文周练参考答案1. 【答案】B.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识能力。A项中的“史记”应用书名号;C项中“是还是”是选择问,选择项之间一般用逗号不用问号,全句末尾才用问号,因此“美丽”后的问号应为逗号;D项中“八、九”“一、二十”这些表示约数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2. 【答案】B 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识能力。A项中“是还是”是选择问,选择项之间一般用逗号不用问号,全句末尾才用问号,因此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C项中“死而后已”后的逗号多余;D项中的“等等”后不应用省略号。3.【答案】D 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运用正误的辨识能力。A项一、二两个分句和第三、四两个分句中间是并列关系,“晒焦”后应用分号;B项是个陈述句,非疑问句,不应用问号,应用句号;C项中引用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句中的一部分,“扑流萤”后的句号应删去。4【答案】C 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运用正误的辨识。项所引用的文字只是分句的一部分,因此,结尾的句号应在引号外。5. 【答案】C 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运用正误的辨识能力。A项中“他对我说”应改为逗号。B项中“攀得越起劲”后应改用分号。D项中“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中的顿号不能标明地区间的层次,应将后两个顿号改为逗号。6.【答案】B 本题是对标点符号运用能力的考查。A项,两个句子不是问句,不应用问号;C项,问号应置于句末;D项,省略号和“等”字意义重复,应去掉省略号。7. 【答案】C 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运用正误的辨识。A.冒号应为玻折号,B.问号应为句号,D.第二个“有的地方”前的逗号应为分号。8.A。解答这题,要调动平时对标点基础的积累,然后逐项仔细检查,找出错误的地方,如A项“解答如何申报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应用句号。 9答案C10答案C 这道题是今年新加考点,体现了紧扣考纲。A项“表示”后逗号应改为冒号,“任务”后逗号应改为冒号或破折号;B项“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D项最后的“?”错误,应改为“。”,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11.静 12.以动衬静(1分),诗中所创造的是静谧的环境,但所写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