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1页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2页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3页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4页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不可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自由贸易 且农民余粮必须上缴 情景描绘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 类似于 摆地摊 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依据是什么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 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 最终战胜了敌人 但是 列宁的探索 革命胜利了 怎样进行经济建设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 于是 列宁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 一 新经济政策 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的苏俄 满目疮痍 经济异常困难 社会矛盾加剧 列宁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1921年 新经济政策 实施的目的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 内容 1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 实行自由贸易 允许私人经营经营中小企业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新经济政策 新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迅速缓解了危机 巩固了工农联盟 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说出下图俄国发展情况出现的原因 120 100 80 60 40 20 0 谷物产量 工业总产量 原因 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二 政治 时间 1922年 1 苏联的成立 最初4个加盟共和国 最后来是15个 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沙俄 古 1917年 苏俄 1917年 1922年 苏联 1922年 1991年 俄罗斯 1991年 今 苏联国旗 1924年 列宁逝世 斯大林 是如何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 扶木犁的穷国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 但直到1928年 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美国的八分之一 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 99 的耕种靠畜力 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 毒瘤 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斯大林的愿望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 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 或者我们被人打到 斯大林 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斯大林的选择 斯大林说 没有重工业 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 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 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 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 现在只要谁高兴 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1 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做法一 经济 工业 时间 1928 1937年 苏联先后完成第一个 第二个五年计划 制定工业五年计划 重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果 计划经济体制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T 34型坦克 作为二战中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 共生产了四万辆 PPSH 41冲锋枪 共生产六百万枝 喀秋莎 火箭炮在怒吼 1913 1937年苏联重要工业在世界和欧洲地位 成果 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重点发展重工业 弊端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 一方面 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 集中全国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另一方面 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 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评价 做法二 经济 农业 1927 1928年 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解决粮食问题 农业集体化运动 三 农业集体化 开始 20世纪30年代初起 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主要措施 消灭富农 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 组建拖拉机站 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 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社员在田间用餐 情景探究 还有积极性吗 在莫斯科市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 一位农民代表说 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 实现机械化 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 我们的收入将增加 我们将有更多的马 牛和机器 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 得到的回答是 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姜长斌 读懂斯大林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 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 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据统计 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 约占其收获量的40 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 一五计划期间 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 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 3 影响 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为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三 苏联模式1 背景 2 形成时间和标志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这些变化需要从法律上肯定 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 新宪法宣告苏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4 表现 经济上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 排斥市场调节 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 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 企业没有主动性 政治上 权力高度集中 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 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四 苏联模式3 主要特征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积极作用 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消极作用 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