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_第1页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_第2页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_第3页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_第4页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训课件 常见细菌耐药趋势及控制方法 这是发生在医院中的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一离休老干部呼吸道感染住院头孢曲松4支 日 用药3天无效改用舒普深 用药2天无效改用泰能 用药2天无效做痰细菌培养 生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磺胺敏感患者口服磺胺后症状逐步好转 抗菌药物耐药现状的严重性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重要性 信号 一 细菌耐药相关知识 1 什么是细菌耐药性 为什么会产生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 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发挥治疗感染的作用 细菌作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生物体 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 逃避被杀灭的危险 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 细菌耐药 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被称为 耐药细菌 青霉素发现头孢类抗菌药物发现 耐药菌进化 变异 杀灭 逃避被杀灭 相对平衡 单一耐药 多种耐药 泛耐药 我是超级细菌 由此可见 细菌耐药是一种被人类强化的自然现象 敏感 耐药 2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产生灭活酶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细菌对抗菌药物的主动外排作用 1 细菌产生灭活酶 2 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降低抗菌药物与靶蛋白的亲和力 如肺链对青霉素的耐药 产生新的靶蛋白 如MRSA PBP2a 靶蛋白数量增加 如肠球菌对 内酰胺类耐药 3 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 细菌接触抗菌药物后 通过改变细菌外膜通道蛋白的性质和数量来降低膜的通透性 4 细菌的主动流出系统 外排泵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和空肠弯曲杆菌等均有主动流出系统 可将药物泵出细菌体 细菌由于加强主动流出系统外排而致耐药的抗菌药物有四环素 氯霉素 氟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和 内酰胺类 二 细菌耐药性趋势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 全球耐药情况非常严峻 应该说所有细菌都已经有耐药现象发现 对抗菌药物完全敏感的细菌几乎不存在了 耐药程度严重的 甚至可以称之为超级耐药细菌 2010年8月11日 柳叶刀 杂志一篇文献报道发现产 NDM 1的肠杆菌科细菌 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 该报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媒体称之为 超级细菌 研究发现 该细菌内存在一种 内酰胺酶基因 该基因发现者认为其起源于印度新德里 因此将其命名为 新德里金属 内酰胺酶 1 NDM 1 基因 带有NDM 1基因的细菌 能水解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如青霉素G 氨苄西林 甲氧西林 头孢类等抗生素 因而对这些广谱抗生素具有耐药性 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 阴沟肠杆菌 摩氏摩根菌 鲍曼不动杆菌 屎肠球菌等 带有NDM 1基因的细菌对临床常用的大多数抗生素都耐药 但对多粘菌素E和替加环素这2种抗生素敏感 印度 巴基斯坦 英国 比利时 荷兰 奥地利 法国 德国 肯尼亚 澳大利亚 日本 美国 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虽然多重耐药细菌并不属于一个新问题 并且今后也还会继续出现 但携带NDM 1基因的细菌的出现 表明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国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 严格执行预防和控制措施 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 同时 强化医务工作者和公众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相关政策 严格执行有关停止无处方销售抗生素的法规 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WHO的建议与评估 临床细菌的分类 1940 1960 青霉素时代 解决了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 但逐渐出现葡萄球菌耐药70年代 头孢菌素时代 革兰阴性菌 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90年代 万古霉素时代 革兰阳性菌耐药问题的再次出现 MRSA 肠球菌感染增加 静脉导管的使用也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增加 抗生素及耐药性变迁 2020 4 7 GONGLU 22 2020 4 7 22 肠球菌属MRSAMRSE 万古霉素 VREVRSAVRSE 使用增加 G 球菌问题 产ESBLs克雷白菌属大肠杆菌 碳青霉烯类 使用增加 金属酶卡巴配能酶绿脓杆菌耐药不动杆菌耐药 G 杆菌问题 真菌感染 过去10年抗菌药物应用变化所带来的严重的耐药问题 细菌耐药性变异的趋势 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 MRSA 感染率增高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 引起感染增多 耐青霉素肺炎球菌 PRSP 在世界范围 包括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 出现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 VRE 感染 产生超广谱 内酰胺酶 ESBL 耐药细菌变异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的耐药细菌的变迁有以下5个主要表现 1 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 MRSA 70年代首先在欧洲出现近年来则有高达70 80 的报告对所有 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对某些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红霉素 氯霉素 四环素和林可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则极少耐药 MRSA特点 金黄色葡萄球菌 SA 通常寄居在皮肤或鼻腔 25 30 医源性MRSA感染多发生于医院或医疗机构中 特别常见于老年人和危重患者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越来越受到关注 且感染菌株的基因类型与典型的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菌株不同MRSA感染主要涉及肺炎 皮肤 皮肤软组织感染 血流感染及骨感染等MRSA传播几乎总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与MRSA感染患者接触所致近几年出现了VRSA VISA和hVISA 治疗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米诺环素 SMZ CO 利福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oNS 按新的细菌分类鉴定方法 如细菌产血浆凝固酶称其为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主要为金葡菌 如不产血浆凝固酶 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oNS 通常指除金葡菌外的所有葡萄球菌 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 其他还有腐生葡萄球菌 人型葡萄球菌 溶血葡萄球菌等 两种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NS 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SCNS MRCNS对左氧氟沙星 美罗培南 克林霉素 阿奇霉素耐药率都超过了70 对青霉素 苯唑西林 头孢唑林 头孢呋辛 头孢哌酮 舒巴坦的耐药率都是100 万古霉素是首选药物 利福平 复方新诺明有一定的敏感性 CoNS特点 注意 临床治疗要分清楚是定植和致病 因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多不是致病菌 至多是条件致病菌 因此标本来源也很重要 如果是痰标本和咽拭子标本就要区别对待 有时候是定植 没有临床表现 不需要治疗 如是血培养标本 也需要分析对待 表皮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血培养污染菌 同时不同部位的血培养分离的同一细菌和不同时间分离到同一细菌 有临床表现才有意义 3 耐青霉素肺炎球菌 PRSP 不仅对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也对红霉素 复方新诺明 四环素等多种抗生素耐药 其耐药水平也越来越高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 目前 国内PRSP的发生率在4 左右 明显低于欧洲国家 在亚洲也属于中等水平 因此 在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病原菌中 PRSP尚不构成严重威胁 青霉素类仍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万古霉素和碳青霉烯类均敏感 4 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 VRE 万古霉素属于多肽类抗生素 来自东方链霉菌或土壤丝菌属的糖肽类抗生素 九十年代以来一直被国际抗生素专家誉为 人类对付顽固性耐药菌株的最后一道防线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初见于1988年 目前 肠球菌耐药率逐年增加 耐药谱愈来愈广泛 表现为高水平耐青霉素 高水平耐氨基糖甙类及耐万古霉素 屎肠球菌比粪肠球菌要严重得多 屎肠球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 但对万古霉素耐药率粪肠球菌 6 9 高于屎肠球菌 3 3 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多数敏感 耐药率8 4 碳青霉素烯类对肠球菌属作用较差 尤其对屎肠球菌及其他肠球菌属 VRE特点 治疗 原则 检测细菌对所有可能获得的抗菌药物的敏感度 根据药敏情况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不同部位感染的VRE 参考治疗方案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5 超广谱 内酰胺酶 ESBL 耐药细菌 细菌在持续的各种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 被诱导产生活跃的及不断变异的 内酰胺酶 扩展了其耐受头孢他啶 头孢噻肟 头孢吡肟等第 代及第 代头孢菌素 以及氨曲南等单环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能力 这些新的 内酰胺酶被称为ESBLs 是当前肠杆菌科细菌的重要的耐药问题 治疗 对产ESBLs的细菌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均耐药 即使体外试验对某些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敏感 临床上也应视为耐药 原则上不选用 对各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 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 头霉素类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等 也可以根据药敏试验和病情选择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氟喹诺酮类与上述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 VRSA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包括NDM 1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 PA 泛耐药不动杆菌 PDR AB 多重耐药结核杆菌 XTB 此外 小结一下 革兰氏阳性球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问题 近二十年 很多部位感染的病原谱和耐药状况已发生显著改变 您的临床诊疗思路和抗感染治疗策略 是否已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果说抗菌药物的出现是人类第一次征服病菌 细菌耐药性则是对人类智慧的又一次严峻挑战 三 如何有效控制细菌的耐药性 R G P DecreasetheAntimicrobialresistance Government sintervention Medicalstaff Avoidoveruseofantibiotics D R Dfornewantibiotics 政府 社会 药厂 医院 感染部门 医生 44 44 阻断耐药性的 恶性循环 感染 合理治疗 临床治愈 细菌消除 不合理治疗 细菌未消除 传播 选择耐药菌 耐药性增加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群众企业政府 当前存在的问题 1 用不用 指征不严 滥 发热 上感 其他病毒性疾病 麻疹 水痘 肝炎等昏迷 休克 慢支 中毒 心力衰竭 肿瘤 粒减等不恰当的术前预防用药 保险系数 幼儿 氟喹诺酮类肾功能不全患者用氨基糖苷类等 三代头孢 左氧氟沙星 越新越好 2 用什么 概念不清 乱 给药方法 不当剂量 偏大疗程 偏长 朝令夕改 3 怎么用 用法不当 粗 因此 用药之前必须考虑 要不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是感染性疾病吗 用那一类抗感染药物 是细菌 真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 用哪一种抗菌药物 是什么细菌引起的感染 细菌对所选药物敏感吗 近期当地耐药性监测结果如何 用药剂量足够吗 每天一次还是分次给药 药物PK PD 静脉用药还是口服治疗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物能达到感染部位如肺脓肿内部吗 药物的组织浓度 药物作用够强大吗 杀菌或抑菌 要联合用药吗 病人的身体状况能承受这种药物吗 肝肾功能等副作用 没有更便宜但效果仍良好的药物 药物经济学分析 用1周就停药感染会复发吗 用药疗程问题 会引起二重感染吗 对正常菌群的影响 会出现耐药菌吗 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 根据PK PD参数的特点将抗菌分为三大类 时间依赖性 浓度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且PAE较长 内酰胺类 克林和大环 四环 链 万古霉素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甲硝唑 两性霉素B 阿奇霉素等新一代大环内酯类 链阳菌素类 碳青霉烯类糖肽类 唑类抗真菌药等 多次给药 增加每次给药剂量 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 1 恰当的使用抗菌药物 有效覆盖 选择敏感的药物品种及时给药 第一时间给予恰当治疗优化治疗 选择合适剂量 途径 间隔降阶梯 根据细菌学结果调整抗生素正确的疗程 避免过长时间使用药物 联合用药 围手术期用药 预防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 等等 52 MRSAVREESBL 耐药菌危害严重 我国必须制订政策 进行严格隔离 警告标识 2 耐药菌隔离与环境消毒 预防传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预防感染 12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 11隔离患者 9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 1接种疫苗 2拔除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