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积累语言。 2.通过对文章重点语句和段落的理解来体会故事的神奇、人物的不朽与牺牲精神。3.了解整个故事的过程,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二、教学过程 激趣引问 师:咱们玩个填词游戏,好吗? 天 地,老师也找了一些(出示)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成语有着不同的含义。看,一个天,一个地呈现这么多的意义不同的成语!相信,一个你,一个他会在课堂上呈现不一样的精彩!有信心吗?(上课)同学们,今天我带来几组图片,你能猜出图片上的故事吗? 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神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让我们大声喊出主人公的名字盘古。 同学们,我们以前也接触过神话,你能试着说说神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18盘古开天地,共同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和故事中人物的了不起吧! 第一步: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同学们,我们预习过课文了 ,1、课文中的生字,你认识了吗?小组合作学习,想个办法记住它。哪个小组来汇报? 2、 词语你会读吗?哪个小老师来领读? 3、红色的字是本课的生字,你发现本课生字的特点了吗?仔细观察“氵”和“月”的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有什么要提醒的地方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写“滋”,请大家伸出手来,在你的生字本上写一个,看看他写的,评价。4、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你能简练清楚地概括一下吗?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提示,现在小组内小声试一试。 5、 她说得清楚简练吗?那我们是怎样概括出来的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师:说得真好,这样,我们就概括出整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了。 (3)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同学们,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呢?(学生回答)(出示) 1、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有想了解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其实课文中有就一些语句解释了“混沌”这个词,请你去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吧! 3、大家多么会读书呀,联系着上下文找我们理解了“混沌”一词涵义第二步:学习“开天辟地”的过程。(四)过渡:正是因为这样的“混沌”,才有了盘古开天地的壮举。下面,请小组合作学习2.3自然段,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并谈谈你的体会。1、咱们来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同学们,你能找出盘古的动作吗?“抡”什么意思?你能做一下动作吗?你能体会到什么?只是一般的“劈”吗?猛 师:是啊,盘古是凭借那把神奇的斧头和自己的神力,开天辟地的。你能读出这其中的神奇吗? 2、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天和地是怎样分开的呢?谁来读读这两句话。A在这句话中,有很多有意思的词你找到了吗?B仔细观察这两个句子,它有什么特点?C这样写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天地的不同。你能读出不同吗?D指导读我们看到这样的两句话特别工整,而且意思相对,使我们能更加清楚地体会天与地的不同。你能读出不同吗? 第三步:学习“顶天立地”。3、 天和地分开了,盘古又是怎么做的呢?谁上台表演一下?他表演的好吗?a师:盘古,天地已经分开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做?b盘古怕天和地会合在一起,就这样坚持着。一年过去了,盘古一百年过去了,盘古还是;一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师:盘古,这么多年你一直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这样太累了,你就歇歇吧 e 此时的动作,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顶天立地! f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地逐渐成形了,盘古却倒了下去,此时,你有什么话要对盘古说?第四步:学习“改天换地”。(五)同学们接下来又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情?(出示)请同学们自己放出声音来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事?1、能用一句话简要地概括一下这段讲的什么内容吗?你真聪明。2、 这句话很重要,它就像我们的心脏一样,所以,这样的句子我们给它一个形象的名称中心句。 3、盘古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谁来说一说。4、 同学们,咱们找到了这么多发生在盘古身上的神奇的变化,就让老师来读一读这些变化,说说你的感受吧。同学们,老师写的和课文写的一样吗?哪个好,为什么?(单一、不完整、不美)5、 这位同学很会读书,那现在就让我们来找一找,盘古的身体幻化成的事物到底是什么样的呢?6、 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再读一读,多了这些修饰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多了这些修饰词,我仿佛亲眼看到这些天地间美丽的万物!7、 文中有一处,写的不太生动,我们来帮作者写一写。8、 同学们,_变成了_,你能换一种方法来说吗?_是_变成的。随便找一处,来变一变,说一说 9、同学们,我们再来仔细看看盘古身体的变化,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是随便想象的吗?牙齿我们可以想象成?10、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盘古的身体还会发生了哪些变成呢? 你的想象大胆又合理! 老师非常欣赏你的想象力,同学们,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放音乐)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了出来,变成了这天地间的万千事物。他在改天换地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又有什么话要对盘古说吗? 六、总结:总结:盘古真是位这样伟大、神奇的人物,不愧为我们人类的老祖宗,他在宇宙混沌之时,抡斧猛劈开天辟地!在天地刚刚形成之际顶天立地!他耗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倒下后,又用自己的全部身体改天换地!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就这样,他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今天咱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教学反思:一、结合想象,指导朗读 先出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盘古以他的神力开天辟地,以他的身躯化身万物”作为本课教学的纲领,围绕着这句话,盘古如何开天辟地,如何化身万物的精彩章节一页页地铺展开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感悟。 如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抓住课文的第二段让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进行学习,但是在近义词、反义词的学习中,是让学生找本段中的,这样就降低了难度,但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这些词的过程中,很好的体会作者用上这些词的好处,同时又可以指导学生的写作。 “读中体会、读中感悟”,从学生的朗读就可以来了解学生的课文理解情况,从学生的同桌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的朗读.之后,我示范朗读,读完以后告诉学生,老师能读出盘古力大无穷的气势,是因为一边读一边在想象当时的场面,同时,激励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用恰当的语气读出来。我认为教师的这一举措,正是在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内化,也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与技巧。二、抓住重点 创设情景 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分开天地。在教学时,抓住“抡”“猛”等词语体会盘古的动作,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用的所妙之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所妙之处。 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让学生伸出双臂上举,静静站1分钟,你累了吗?想象盘古顶天蹬地持续了多久?他累吗?老师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读结果“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三、结合文本 展开想象 在指导阅读完第四自然段后,我这样引导学生: 师:同学们,多么神奇的画面啊!让我们共同合作,分享这神奇的文字,再现这神奇的画面吧!看投影,全体女同学读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全体男同学读盘古身体变化的部分,注意读出巨大的神奇的变化!学生进行合作朗读,感悟盘古社体的巨大变化。(出示句子)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出示:他的( ),变成了( )的( )。师:请你们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 ),变成了()的()”补充完整,提醒同学注意句子中的第二个括号:他的什么变成了怎样的什么。不要只说成是什么变成了什么。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学生自由说,小组交流,然后指名说) 第四自然段末的省略号是课文本身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在。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文本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文最易错别字的
- 饿了外卖市场经理月工作总结
- 如何说课培训课件
- 2026届山东省海阳市美宝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教学查房的价值与意义
- 2026届贵州省施秉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SMT生产现场培训
- 南昌市南大附中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立达中学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DBJ51T214-2022四川省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应用技术标准
-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1
- 传感器技术-武汉大学
- 施乐S2011、S2320、S2520维修手册
- GB/T 32892-2016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及参数测试规程
- GB/T 10708.1-2000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第1部分:单向密封橡胶密封圈
- 骨髓细胞学检查-英文版课件
- 惠普云教室用户操作手册
- 基于PLC的物料分拣系统设计
- 家乡小吃课件
-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第四章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