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收集整理-ZQ10-君臣关系;君仁臣忠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接着下一个五伦关系,刚刚讲完父子关系跟师生关系,现在接着是君臣关系。所谓君仁臣忠,在古代君是指君王,臣是指臣民,君臣关系。现在有没有君臣关系?很多人说现在没有皇帝了,那没君臣关系。这样子解就解得太狭隘了。君臣关系指的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都包含在君臣关系里面。所以我们看以前的一些好官,他担任太守或者担任巡府,他底下也有非常多的部属跟干部都对他很尽忠,这些也属於君臣关系。 诸位朋友,在这个社会当中还有哪些团体都是有君臣关系的?我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社会当中,哪一些都可以属於君臣关系?商业,我们说企业里面有领导跟被领导关系。还有没有?学校里面我们的校长跟老师,甚至於是一些学校的教育局的官员跟老师,这也属於领导跟被领导关系。学校里面、企业里面还有军队里面也有领导跟被领导关系。还有没有?我们所处的政府单位、公家机关都有领导跟被领导关系。 在这些关系当中如何处好就很重要,所以必须君仁,领导人应该仁慈,仁这个字是会意字,一个二,一个人,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哪两个人?诸位朋友哪两个人?自己跟他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别人,所以是处处替人着想。君仁,仁的意思就是处处替下属着想,甚至於不是只有替下属着想,还要替他的家庭,替他的家人着想。当一个领导人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仁厚之心,那下属一定会很感恩他,一定会效忠他。所以臣忠,这个忠是忠於领导人,忠於他的本分、他的职责,忠於他的团体,这叫臣忠。所以仁跟忠就是德行,君臣关系是道,仁跟忠就是德,君仁臣忠。 在这麽多的团体里面有君臣关系,而事实上在中国古代连家庭都有君臣关系。以前的家庭都是大家族,有的一住就是一、二百口人,所以因为一、二百口人就有很多比较德高望重的长辈,他就是君,他就是领导者,整个家族要决策都要透过他们来决定。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家族?很少,不过应该还有。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郑濂,他们家总共上千口人,家族有千口人,七代同堂,现在能看到四代都不得了,七代同堂,而且家庭和睦。现在是两个夫妻一个儿子就不和睦了,三个人都搞不定。不要说三个人,现在连两个夫妻都搞不定,都常常吵来吵去。更有可能连自己一个人住都搞不定,常常自己还跟自己过不去,气得半死,气自己怎麽把事情干成这样,明明知道不要生气还生气,明明知道不能懒惰还懒惰,所以连自己跟自己都处不好。 所以能够千口之家能处得好,这可是大学问。明太祖非常佩服郑濂,就请教他,他说:你为什麽可以把一千个人治理这麽好?是用什麽方法?郑濂回答一句话叫不听妇言。不要很多女性听到这句话以後都不来听课了,说蔡老师居然骂女人,我们听话要听出它真正的意义在哪里,不要只是看到文字表面而已。为什麽郑濂说要能够经营千口之家要不听妇言?因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最怕什麽?谗言,最怕拨弄是非的言语产生。一拨弄是非,听的这些领导人一不平,他不公平就会影响到他的言语跟他做的事。所以一做出去之後,整个家族的人就会觉得不公平,一不公平,所有家庭就会觉得人心也开始波动起来,开始谁看谁都不顺眼。所以一个领导者不能听信一些谗言,要能够大公无私去做事。 那为什麽他要说不听妇言?因为女人在古代比较少机会接受教育,一不接受教育就对古圣先贤的教诲,对做人的道理不懂。一不懂做人的道理,眼界就会很短,心量很狭窄;心量一狭窄就喜欢计较东计较西,计较东计较西整个人心就会开始不平,开始很多纷争,开始很多流言蜚语就出来了。所以他说不可以听信这一些搬弄是非的言语,那这也是一个领导者他有能力去评断哪一些话不可以听,所以这个还要智慧。但是人很奇怪,一听到一些谗言马上耳朵都竖起来,马上就说:谁说的?谁说的?只要听到说谁看你不顺眼,谁说你的坏话,马上耳朵就竖起来。我曾经听释净空教授讲到这一点,他说只要有人讲谁的坏话,他马上制止他,他说:你不要再说了,他在我心目当中形象很好,你不要毁谤他。让每个人在他心目当中都保留一个很好的形象,这是有智慧,不听谗言,不听搬弄是非的言语。所以古代因为女人少受教育,所以比较不懂这些道理,所以叫不听妇言。 古代其实有很多的女人非常伟大,也教育出很多很优秀的下一代,她们其实有受教育,受什麽教育?家庭家风的教育。所以这样的人是真有受教育。你说她又没有念过书。诸位朋友,念书等於受教育吗?这不一样!受教育是懂得做人做事,而不是只有读书。现在很多大学生读了十多年的书毕业了,知不知道怎麽做人?不知道,那叫没受教育,那个叫受到知识技能传授,没有真正受到做人处事的教育。所以现在的妇言不见得是女人说出来的。男人没受这个做人做事教育,也常常跟人家计较来计较去,心量很狭窄,这样的人的话能不能听?不能听。所以我们要有智慧去洞察,不听谗言,所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来搬弄是非的人,可能他就是真正的是非人,问题就在他。所以为什麽他要来跟你搬弄这些谗言?他的动机要控制你,他的动机要让你的团体不和,让你的家庭不和,这是他的动机。所以你要有能力去判断,不要听这些话。所以当我们每一位女性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心胸就很开阔,这句话绝对不是说你们;当男人很心胸狭窄,那这句话就在说你,所以为人处事要懂得拓宽心量。 後来皇帝送了两个水梨,很大的水梨给郑濂,算是给他考试两颗水梨怎麽分给一千个人,送给你,结果派两个锦衣卫跟在郑濂後面,到了他们家里去。结果就看到郑濂不慌不忙拿出两个大水缸,然後两个大水缸都装满水,一边一个把那个大水梨敲碎。敲碎之後整个果汁就渗到这个水缸里面去,然後说:来来来,不分大小,一个人喝一碗。这样去持家做到公平。公平,平,人心就平;平了之後就和,和平和平;平了之後就安,平安平安;安之後人心就乐,叫安乐。 所以公平是持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假如不公平,对某一个孩子特别好,那就麻烦了。对这个孩子特别好,请问对他有没有帮助?有没有?古代被溺爱的孩子有没有好结果?对他特别好,他就恃宠而骄,他就玩物丧志。所以败家子是不是从小被父母很严格的?都不是,败家子就是从小父母对他特别好的,所以父母没有真正的理智,他的子女会教不好。所以面对下一代,面对晚辈要公平。当你溺爱他,他就恃宠而骄,而那些被你忽视的,被你轻忽的那些孩子内心会不平,甚至於他会觉得很没自信,觉得自己很没用,因为你都轻视他,你都忽略他。所以这样的孩子从小也会心理不平衡、不健康,等到大一点可能会造成兄弟纷争,觉得父亲都对你好,母亲对你好,到最後兄弟可能会冲突起来、会打起来,古代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我们持家,持一个家族一定切记要无私、要平等,这样对你的後代子孙都是最好的做法,最好的榜样。所以家族里面就有君臣关系。 在企业里面有君臣关系,在很多的团体里有君臣关系,请问在团体里面需不需要平等?太需要了,假如你对这个员工特别偏好,时不时就给他加薪,就给他一些奖品,其他的员工不服气,慢慢怨气一积累,到时候就爆发了。所以不止家庭要平等对待,团体也要平等对待。所以现在说企业里面要有制度,做出了什麽样的表现,我们才给予什麽样的奖赏,这也是建立在一个公平平等的基础之上。 我们来看一看古代人为君者,他是怎麽样当君王,他是怎麽样当领导人。领导人最重要的一定要以身作则,这个特别重要,以身作则。我们一个老师他看到弟子规之後很高兴,他想说我可以拿这本书好好教训我的学生。所以他回去之後很兴奋,隔天就开始每天眼睛瞪得很大:不要跑,事勿忙,忙多错;你的桌子怎麽整理的这麽差劲,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就常常像一个警察在站哨一样,常常看到学生哪里错了,马上给他批评。结果做了一个多月之後,他觉得很辛苦,疲於奔命。刚好有一个机会跟我们一起坐下来吃了一顿饭,我看他很疲劳,他就说:弟子规这麽好,但是我推起来怎麽这麽累?我们就跟他沟通说一个领导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不是去命令学生做到,而是自己要先做到,要以身作则。他这个心念一转,回去之後做法就变了,都是先要求自己做到。所以有一天他自己在那里整理桌子,在那里擦桌子,突然把头抬起来一看,看到二、三个孩子也跟着他在擦,结果因为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一看到别人也在做了,就一窝蜂全班就擦起桌子来。他说他在那个时候内心很感动,觉得真的以身作则的力量很大。 刚好那个礼拜他们又带出去一个公园做教学考察,结果在这个公园里面,他就很自然的蹲下去捡起了一个纸屑,捡了差不多二、三张。突然回头一看,发现几十个学生统统都在捡垃圾,他说他那个时候看了眼泪都快掉下来。当然他也发现了一个真理,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为人领导者最重要的是什麽?要以身作则,这个教育的力量、教化的力量、感化别人的力量特别大。到最後学生还跑上来把他手上的垃圾都抢过去,他说:老师,你是长辈,这种事让我们来就好了。 所以确实领导者一定要以身作则。而为什麽孔夫子这麽样尊崇古圣先王?也都是古圣先王用自己真正紮紮实实做出来的。我在史册里面曾经看过记载尧帝的一个故事。尧帝有一次下乡去巡视,刚好看到两个人民犯罪被押送要去关起来。尧帝一看,心里面很慌张,马上就跑过去问清楚:你们两个为什麽犯错?犯了什麽错?这两个人民就说: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我们已经没有东西吃了,连家里的父母都没东西吃,所以我只好去偷人家东西。结果尧帝一听完,马上就跟士兵说:你把他们两个放了,把我关起来。这士兵一听都愣住了,怎麽可以把君王关起来?结果尧帝就说:我犯了两大过失,他们两个没罪,因为我没有把我的子民教好,所以让他偷人家东西;而因为我没有德行,所以上天久旱不雨,所以这两件事都是我的过失。尧帝发出内心至诚的一种反省,马上感动天地,当场雨就下下来。 诸位朋友,一个国家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决定在人心。而当一个领导人有这样的一种胸襟气度,有这样的一种反躬自省的态度,他是全民万民的榜样。他这个态度动作一做,马上全国人民起而效法,瞬间整个国家的运势就转了,这都是有道理可循。所以一个领导人要至诚的反省,一个领导人要时时能替人民着想,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兴旺。在叙述商汤的一篇文章里面有提到汤王也是圣君,他就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万方是指所有的事情,所有事有罪过,谁的罪过?朕是君王的自称,都是我的错,都是我没做好榜样。所以君王的这种自我反省的一种态度,一定可以让他的臣民非常感动。这一些圣君用他的诚心感动天地,那我们有没有用我们的诚心感动家庭?所以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不是去要求我们的家人应该做到什麽,而是先反省自己没有做到什麽本分。当我们有这种诚心,有这种反省的态度,连国都可以转了,更何况是一个家! 很多人说古代那些马上就天降甘霖,是不是神话?其实不是,为什麽这麽多感人,这麽多奇蹟,我们现在人都看不到?问题在哪里?在我们比起这些圣王,比起古圣先贤,我们的差距太大了。在清朝四库全书里面记载,康熙皇帝在历代君王当中是非常有德行的皇帝,当国家遇到旱灾的时候,康熙帝会有一段时间斋戒沐浴,斋戒沐浴之後再到天坛祈雨。康熙帝在走向天坛的时候,天空是太阳高照,没有任何迹象要下雨。当康熙帝踏上天坛开始用他的至诚心诵读祭文,在诵读祭文的过程,天空就开始乌云密布,等到祭文念完,雨就下下来。这都是史书上面记载的,所以我们确确实实可以了解一个真相,所有好的境界是要靠人的真心去感来的,所以人生能感来多少幸福美满,多少人生的奇蹟,也要靠我们的这一颗真心。 所以古代这一些圣君时时是想到自己的过失,而他们的德行都成为全国的模范,像周文王、周武王。周朝是中国历代历史当中享国最长久的一个朝代,诸位朋友,您觉得它为什麽可以享国八百年?是不是它有三头六臂?不是,其实很伟大的人都是把做人最根本的事情做到最好,然後感动全国人民。所以周文王他面对他的父亲王季非常孝顺,周文王是真正做到了晨则省,昏则定。所以诸位朋友只要把弟子规做到了,你的家庭一定兴旺,你的国家一定兴旺。他每天三次去跟父亲问安,早上、中午跟晚上,看到父亲身体很好,他内心很欢喜;看到父亲身体不适,他就觉得很难过。而且三餐的食物他都亲自去看,看温度适不适中,怕太热了烫着了,太冷了吃不下去,每天这样三次跟父亲问安。 当一个君王这样做的时候,全国人民怎麽样?因为孝是一个人的性德,只要君王做出孝道会触动全国人民这一分本善的心,所以就全国效法。他的儿子,周武王也是继承了父亲的德行跟志向。所以当文王生病的时候,周武王每天陪伴在侧,连帽子都不解下来,就一连这样侍奉父亲的整个病情状况。父亲假如这一餐不吃,他也吃不下;假如父亲今天吃了一餐,他就陪父亲吃一餐。所以真是确确实实念念都是为着父亲,就这样陪父亲陪了十二天,後来父亲的病就好起来。我相信除了药很好之外,更重要的是周武王这分孝心,让他父亲非常的宽慰。 所以一个家族这麽样的孝,就带动了一个国家的孝道。大学里面说一家仁,一个家庭里面都是仁德之风,一家仁,一个国家就兴起了仁德的社会风气,一家仁,一国兴仁。所以带领一个国,带领一个团体没有想像中这麽复杂,一定是从自己修身,家庭齐家做起,自然而然治国、平天下。所以你看周朝也是从他自身修身,从家庭做全国的好榜样,所以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家人懂得礼貌,懂得礼让,全国人民就兴让。 所以周朝当初太王在的时候,太王是王季的父亲,我稍微写一下。王季的父亲是太王,王季的儿子是文王。太王当初看到这个文王(他的孙子),觉得这个孙子秉赋非常好,将来可能是一代圣君,但是王季是第三个儿子,他还有一个大哥叫做泰伯,还有一个二哥叫仲壅。这两位王季的兄长一看到自己的父亲这麽疼爱这个孙子,了解到这个孙子往後一定是一代圣君,也就是他们的侄子是一代圣君。所以他为了不让他的父王难做,两个人趁着说要帮父亲去采一些草药,两个人就上山去了,从此不下山。他怕父亲传给王季,会让他父亲觉得对他们两个很不好交代,所以为了让父亲好做人,可以放下权位。所以这个家庭的礼让是会让太多人非常感动。 而这麽一让成就了孝心,这麽一让,兄弟之间不为权、不为利去争,所以确确实实做到孝悌。对父亲做到孝,对兄弟友爱,悌,再来对人民做到忠;忠於人民,让人民能够得到一个圣君。所以这麽一让,孔夫子说这两个人至德,没有真正的德行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出来。所以他们一家让,一国兴让,周朝为什麽强盛?就是榜样做得非常非常好。所以古代能够留名青史的这些风范都不是虚妄的。那古代的君王能够做到这样,那我们现代的人能不能做到?有一个企业家曾经遇到一个很大的挫折,亏损了差不多七、八亿。一个人假如你企业亏损七、八亿,你会怎麽样?马上整天睡大头觉,不敢起床了。人真正面对挫折的时候,就是在考验你韧性的时候,中国有一句话叫大难不死,这个死倒不是真正被人家杀了,不是,这个死广义的解释,就是当你真正遇到很大的挑战,你还能够咬紧牙关,屹立不摇的冲过去,那会有後福无穷。所以这样的挫折并没有让这个企业家灰心,他还是再接再厉,後来事业拉起来,而且做得很好。 後来我们去了解到这个企业家他的员工训练,训练什麽?他的员工用弟子规来训练,用三字经来训练。我们去体会到他为什麽要用弟子规来教育他的员工?他为什麽不告诉他,你就把我这个东西卖好就好了,你能够把我这个东西销售出去就好,他干嘛还要用弟子规来教他的员工?是把员工的成长,员工的人生放在心上。因为体会到现在的员工不懂得做人,一个人不懂做人,人生是荆棘密布,一定会走得非常坎坷,所以因为他有这分心爱护他的员工,自然得到员工的爱戴。所以一家仁,他有这种仁慈之心爱护下属。 这个企业家每年的几个重大的节日,比方说清明节、春节这些重大节日,所有的子孙都要拜他的妈妈,都要拜父母,所以这是整个家庭里面都是以孝治家。当领导人有这分孝心的时候,下面的部属会很感动,进而效法。当他的员工懂得孝道治家,员工的家庭也能够和乐,而员工的家庭一和乐了,他的心态,他的内心才会很平安,工作也会做得好。所以他用弟子规来教他的员工做人,他的员工才懂得修身跟齐家;他又行孝道当员工的榜样,所以员工也懂得以孝来督促自己,来治理家庭。所以我们领导人不能只想到自己的荷包,还要能想到员工的成长,员工的家庭。只要领导人有这样的胸襟跟气度,企业一定可以带得很好。所以一个领导人的言语行为、处事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部属。 在商朝的时候,商纣王是商朝最後一个皇帝。他在吃饭的时候拿了一个象牙的筷子,其实商纣王身边有没有很多很好的大臣、很有智慧的良臣有没有?有,很多!那为什麽商朝还是败亡?因为领导人没有接受臣民进谏的这种态度跟雅量,所以造成到最後这些良臣都离他而去,有一些还被他杀了。其中有一个大臣很有智慧,一看到纣王拿了一个象牙筷子,他心里一想麻烦了,国家会有大难。以前的读书人看一枝筷子就会知道国家有大难,为什麽?我们现在人行不行?不行。所以真的以前的人读古书很有智慧,他就去想到当商纣王拿着一个象牙的筷子,他要用什麽样的茶杯?要用犀牛角做的玉杯,当他的象牙筷子跟玉杯要配什麽样的盘子?可能要配黄金的盘子。那配黄金的盘子,请问要什麽样的食物?你总不会一个黄金的盘子摆上两块豆腐,会是山珍海味。你在吃山珍海味总不会穿着一个恤衫,会穿什麽?会穿绫罗绸缎。你穿绫罗绸缎总不会住在一个木屋里面,那就要盖什麽?所有奢华的皇宫建筑都出来了,要花多少钱?要花一大堆钱。请问跟谁要钱?老百姓的血汗钱统统把他搜刮出来,老百姓连养活自己父母妻儿的钱都被他抢过去了,到最後会怎麽样?起而讨伐他。 所以一人贪戾,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他那麽贪,他那麽暴戾,全国起而攻伐他。我们刚刚提到水给我们人生的启示,其中有一句跟水有关,叫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君王,人民可以拥护你,让你国家兴盛,但是当你暴戾无道的时候,水就会把你淹没。所以商纣王不了解要得民心,不能与民争利。所以君王只要与民争利到最後的下场一定是众叛亲离。所以员工对我们的支持,部属对我们的支持,也都决定在我们的态度、我们的做法。 所以孟夫子对於君臣关系,有一段很精辟给我们的教诲,我写下来给大家看。孟夫子说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好,我们来看一下孟夫子对君臣关系一个很重要的教诲。领导人假如对臣、对部属就看作自己的手足、自己的兄弟一样,则臣会怎麽对他?把他当作心腹一样看。君之视臣如犬马,你就看你的部属就像犬跟马要帮你服务一样,也不尊重他,那他看你也就是像普通的陌生人一样,就像这个国家的国人而己,对你会不会尊敬?也不尊敬。君之视臣如土芥,你对你的部属觉得我花钱,你就要给我老老实实做,你要给我日夜的工作,不把他当人看,把他当土芥看,那他看你像什麽?把你当抢匪、仇人一样看。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部属对於领导人的态度都是取决於领导人的态度,所以一个团体带不好,一个企业带不好,谁要负最大的责任?领导人。所以当我们的组织,当我们的企业带不好,不能责怪部属跟员工,要先反省自己,要想到汤王那句话万方有罪,罪在哪?罪在自己,罪在朕躬,这是君对臣的一种态度,君仁。 接下来臣忠,臣忠,我们刚刚说的忠於什麽?忠於本分,忠於自己的职责。诸位朋友你要看我,不要看那边,我们上课要专注,一个人的定功时时刻刻都在练。好,所以臣要忠於他的本分,忠於他的领导者,忠於他的工作。那臣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去尽心尽力,就是当领导人有过失的时候,要懂得劝诫领导人。所以在孝经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诲,孝经提到天子有争臣七人,当时候的天子只要有七个肯劝他的大臣,纵使他没有很好的道德学问,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他的天下还可以维持下来;诸侯有争臣五人,诸侯是一个国家,比方说是鲁国、齐国,有一个国家虽然无道,但是他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大夫是以前算官做到很大的一个官职,大夫有争臣三人,只要他身边有三个肯劝他的下属,虽然自己道德学问不好,也不失其家,不至於把他的家族败掉。 所以身旁有进谏他的下属,这对他一生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所以古代很多的良臣、忠臣都很守本分,只要君王有过失,他马上劝诫君王。最有名的莫过於唐朝的魏徵。那当然劝别人能不能直言不讳?也要察言观色,审时度势。所以魏徵也很有智慧,他一开始事奉唐太宗的时候就跟唐太宗说,他说:我要做良臣,绝对不做忠臣。你看魏徵很厉害,都可以透过一些问题引导唐太宗思考,说我要做良臣,绝对不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为什麽你要做良臣不做忠臣?魏徵跟唐太宗说:忠臣都要杀头,有的心脏还要被挖出来,所以我不做忠臣,我要做良臣。这麽一说,唐太宗哈哈大笑,但是在这个笑的过程里面,唐太宗会思考。因为古代的君王都是饱读诗书,尤其历史都是读得滚瓜烂熟,一想到有暴君才出忠臣,因为暴君,所以劝诫的时候都被皇上杀了,他想假如我把忠臣杀了,我就变暴君。所以魏徵这麽一讲,他以後的性命就不用担心了,因为唐太宗会想我绝对不做暴君。魏徵言语的智慧相当高,所以讲话也要不断的去提升境界。 後来有一次魏徵劝唐太宗确实劝得非常的激烈,唐太宗一时接受不了,气得半死,就一路走回自己的寝宫,一边走一边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生态修复工程环境监测技术挑战报告
- 有用的企业面试题库【基础题】附答案详解
- 解析卷-北京市西城区育才学校7年级数学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专项练习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计算机视觉在电子元件制造缺陷检测的应用前景报告
- 解析卷青岛版8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度夜间经济特色摊位租赁协议范本下载
- 2025版大型超市蔬菜批发供应合同
- 2025版私人合伙旅游度假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版房地产项目投资担保合同
- 义齿工厂开设策划方案
- (完整版)中医适宜技术课件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1
- 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
- 自媒体运营计划
- 健康照护师(初级)理论知识考核试题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文明施工扬尘治理专项方案
- PPT-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监测技术
- DB41T2455-2023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等级
- 中医院科研工作管理核心制度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