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doc_第1页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doc_第2页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doc_第3页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201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 、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8.地球物理测量的对象必须具备与围岩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别,且应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规模。( )9.穿脉指在矿体中沿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 )10.勘探工程布置形式,是依据工程种类确定的。 ( )11.勘探线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 )12.灵活布置工程也是一种勘探工程布置形式。( )13.矿床勘探类型是根据自然类型和成因类型划分的。( )14.矿产取样是研究矿产质量的主要方法。( )15.穿脉编录通常画两壁一底展开图。( )16.勘探工程中的主要采样方法有刻槽法、方格法、拣块法、全巷法、剥层法和打眼法。( )17.普通分析的分析项目最多,样品数量最少。( ) 18.样品长度又称采样长度,是指整个工程中沿取样线刻取的总长度。( )19.我国以往固体矿产储量分类是根据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两类。( )20.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平面地质图和矿体纵投影图都是断面法储量计算图纸。(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研究工业矿床最有成效的勘查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称为( C )。A.矿产预测学 B.矿床学 C.矿产勘查学 D.经济地质学2.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审是矿产勘查工作的( B )。A.基本方法 B.基本程序 C.基本原则 D.基本阶段3.在各种勘查技术方法中,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方法是( A ),它是合理选择应用其它技术方法的基础,也是其它技术方法成果推断解释的基础。 A地质测量法 B.地球化学方法 C.地球物理方法 D. 遥感遥测法4.重砂测量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 C )。A.金属矿物 B.非金属矿物 C.重砂矿物 D.蚀变矿物5.探槽深度一般不超过( B )米。A. 23 B.35 C.510 D.12 6.矿产普查阶段很少采用的勘查技术方法是( D )。A.地质测量 B.航空物探测量 C.重砂测量 D.探矿工程 E.水系沉积物测量7.对厚度不大陡倾斜的脉状、似层状矿床,一般用来追索和圈定矿体的勘探工程布置型式为( A )。A.勘探线 B.勘探网 C.水平勘探 D.灵活布置工程8.勘查工程间距又称勘查工程网密度,是指每个截穿矿体的勘查工程所控制的( C )。A.沿矿体走向的距离 B.沿矿体倾斜的距离 C.矿体面积 D.矿体体积9.斜孔是钻孔与铅垂线成一定夹角钻进,一般适用于产状为( C )的矿体和岩石。A .1530 B.3045 C.4560 D.607510.岩心钻探采样,具体是用( D )。A.浅坑法 B. 刻线法 C. 剥层法 D. 劈心法 11.刻槽法样槽的断面形状常用( A )。A.矩形 B.梯形 C.正方形 D.三角形12.布置样槽的原则是使其延长方向沿着矿石质量变化最大,常常是( A )的方向布置。A.矿体厚度 B.矿体走向 C.矿体倾向 D.矿体倾斜13.中国曾将矿产储量(资源)分为:( A )。A.储量A、B、C、D四级,资源E、F、G三级;B.储量A、B、C1和C2四级,以及预测资源P1、P2、P3三级;14.编码为(331)的资源量,其地质可靠程度为:( A )。A. 探明的 B. 控制的 C. 推断的 D. 预测的15.最低工业米百分值 简称米百分值或米百分率,也表作米克吨值。它只用于圈定( A )的矿体时使用。A. 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而品位大于最低工业品位B. 厚度大于最小可采厚度,而品位大于最低工业品位C. 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而品位小于最低工业品位 D. 厚度大于最小可采厚度,而品位小于最低工业品位16. 物理取样又称( B )。A.岩矿鉴定取样 B.技术取样 C.加工技术取样 D. 工艺取样17.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编码为( D )。A. (2M23) B.(111b) C.(123b) D.(122b)18. ( C )是矿产勘查最基本图件之一,可用于资源储量估算,是垂直断面法资源储量估算的必要图件,也是编制其它综合图件的依据。A.矿体纵投影图 B.中段地质平面图 C.勘探线剖面图 D.矿体底(或顶)板等高线图19. 工业品位是工业上对可采矿段所要求的( B )。 A.最低品位 B.最低平均品位 C.最高品位 D.平均品位20. 资源储量估算体积计算必须据相邻两断面矿体面积形态和相对面积差的大小来分别选择不同公式进行,当相邻两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相对面积差小于40时,选用( A )公式。A. 梯形体积 B. 截锥体积 C. 锥形公式 D. 楔形公式四、简述题 (共20分)1. 样品加工的必要性(5分)答:采集的化学样品是为化验分析作准备的,其原始重量较大,多达数公斤至数十公斤,颗粒也较大且不等粒(2分),而分析实验室所需的样品重量,一般只要50200g,颗粒直径要小于0.1mm。因此,实验分析之前必须进行破碎和缩减。(3分)2.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的区别。(5分)答: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而最低工业品位则是区分工业矿体与非工业矿体的分界品位。(2分)边界品位是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而最低工业品位则是是指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储量估算的既定块段中,有工业意义的有用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3分)3.说明传统储量估算的方法基本原则和特点(10分)鉴于自然界绝大多数矿体的形状都是复杂的,在目前勘查技术条件下,要想很准确地确定矿体的形状和体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各种传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都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把形状复杂的矿体描绘成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简单几何形体,并将矿化复杂状态变为在影响范围内的均匀化状态,以便采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计算其体积和储量。(4分)传统法的显著优点在于简便易于掌握。特别当工程数很少,只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概略估算时,或勘查初级阶段对储量精度要求不甚高时,采用此法是可行的,且非常方便灵活;(3分) 这种方法的致命缺点是可靠性差,其结果常出现不可预测的误差,特别是当矿体形态和矿化复杂、工程控制不是特别密集时,想用传统几何法计算得到高精度的储量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当矿体形态简单或品位变化不大或工程数很多且控制程度相当高时,该法也是可行的。(3分)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某钻孔某回次孔深171.3m,残余进尺0.21m,取得岩心上部(云母片岩)长1.7m,下部(黑云母花岗岩)长2.3m;已知上回次孔深167m,残余进尺0.1m。试求黑云母花岗岩在孔中出露深度。答:据题意可知,上回次孔深H1=167m;本回次孔深H2=171.3m;换层处上段岩心长m1=1.7m;换层处下段岩心长m2=2.3m;上一回次残留进尺S1=0.1m;本回次的残留进尺S2=0.21m。1)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4分) 2)换层孔深计算(6分)当有残留岩心时,换层深度H按下式计算, 或 或 2.有三条平行的勘探线剖面,各剖面所圈定的矿体面积为一四边形,面积依次为S1: 5000m2,S2: 3200m2,S3: 0m2。勘探网度为6030米,矿石体重4t/m3。求矿体的矿石储量。 答:据题意可知,各剖面所圈定的矿体面积形状相似,其相对面积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