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语语法学习(5) 161表示资格的惯用型- 与“ ”表示的意思相同。如: .放假期间,参加了体育活动,同时还看了书。162表示资格的惯用型-, /() , /() 表示“与同时”。如: . 他是医生,同时又是医院院长。 .在开庆祝大会的同时,举行了演出开幕式。163表示资格的惯用型- () 表示“值之际”。如: 5.1 .值此劳动人民的节日五一节之际,我们谨向贵国全体劳动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 50 ,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之际,我们以我国政府及全体人民的名义,向您,并通过您向贵国政府和全体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164表示所向和经由的惯用型- () 表示经过的时间或次数。 .我们通过半年时间的讲课,学到了不少知识。 . 他多次强调了我国外交政策的正确性。165表示限制的惯用型- 表示只进行某个行动。 . 他什么话也不说,光是笑。 . 只是袖手旁观,不肯帮忙。 . 整天只是玩耍。 .只要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166表示对象、范围的惯用型- ()/ () 表示“关于”。如: .关于父亲的病情,他给母亲写信了。 .他写了有关对外贸易问题的重要论文。表示强调则用“,”。167表示目的的惯用型-() ()/ 表示行动的动机、目的,相当于汉语的“为了”。如: . 为人民服务。为了表示强调,有时用“(),”: .为了取得好成绩,我们必须好好学习。168表示推测的惯用型-(,) / /() 1)表示推测。相当于汉语的“好像”、“似乎”。如: .雾气弥漫,好像是要下些雨。 .这件衣服,我们秀吉穿起来好像大一些。 . .好像天线又出毛病了,打电话给服务中心要修一修了。 .好像是消化不好。 .那小孩好像被汽车声吵醒了。2)表示意愿(动词末尾用“() ”。主体是第一人称单数或复数)。如: . 我也要一起去。 .今天要干个通宵,进行一次试验。 .那边在等着,无论如何我今天要动身。3)用作接续谓语的“()”,表示疑虑,相当于汉语的“怕”、“恐怕”。如: .让今天早上六点集合,怕迟了,所以很早就起来了。 . 怕感冒,所以戴了口罩。 .他担心怕完不成那任务。169表示推测的惯用型-(),() 表示推测(定语词尾仍具有原来的时制意义),相当于汉语的“好像”。如: (,) . 好像在下雨(下了雨,要下雨) . 他好像是个大学生。 . 那个好像很贵,其实不贵。 “ ” .他微笑地看了我一眼,似乎说“我们走吧”。“(),()(,)”表示某种动作似进行又没进行的样态。如: . 他似睡非睡地躺在床上。 .那本书看是看了,但由于看得太快,所以看了也像没看似的。 . 雨要下不下的样子。170表示否定的惯用型- 用于动词末尾,表示禁止做某个动作,相当于汉语的“不要”、“别”(只有命令式和共动式,用作接续谓语时,则与“”连用) . 妈妈说不要去,就不要去。 . 学习时间不要做别的事。 .那东西不怎么好,别买吧。它还可以与表示“应当”的“(,)”连用。构成“ ”,表示“不应当”。如: .学习时间不应当看别的书。 . 不应该那么做。 171 表示方式程度-, , 只用于动词,前面不能加时制词尾。1)表示一个正在进行过程中的动作,它与后面的事实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动作的主体主要也是以为主的活动体。如: .忙着干活,不知时间是怎么过去的。 .我躺着装睡,他以为我真的睡着了,就出去了。2)表示在某一主体进行动作的进程中,同时发生另一主体进行某一动作,相当于汉语的“的时候”。如: . 我正在教研室写教案,谁来敲门,出去一看,是学生。为了加强语气,可以用“”。主要用在口语中。能与“”通用。172表示程度的“”与“”的区别 (1)当表示程度和基准时,用的是具有时间意义的词(词组),该词后应用“”,不能用“”。如: . 我们交谈,一起谈到深夜。(2)有时两者虽都能用,但意义色彩上有所不同。如: . 喊得嗓子发哑。(表示单纯程度,喊到嗓子发哑) . 把嗓子喊哑了。(有主观上要让嗓子发哑的意思)30 .放上30分钟,充分入味后,再拌之以香油。(单纯表示程度) .我用手来和,使肉充分入味。(主观意图)173表示提示说明- 只用于谓词。主要用于特殊的局面语如诗中。1)表示提示性的插入语。如: , ?我执笔写诗,是谁照亮了全球?2)提示中隐含有原因之意。 . 我们的使动掌握在自己手里,战友们啊,不要后退,继续前进。3)用于动词,表示前面的行动是后文体词谓语的实际上的主语。只用于诗歌中。如: .看到的是金色田野,听到的是丰收之歌。174表示提示说明-,() ,()动词及时制词尾后用“”,开音节形容词和体词谓词形后用“”,闭音节形容词后用“”。1)表示提示说明,即先提出一个事实,然后再加以补充说明。 . 他在唱歌,唱得真好。先总提,后分述也属此类。如: 20 15 5.我们班有二十个学生,其中男学生十五名,女学生五名。2)表示为下文提示一般的环境。如: .金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课,校长走进了教室。 .我很晚才回来,那里朋友已经来了,一直在等着我。 .王明浩正在教室里学习,李哲洙来找他了。有时,在表示提示一般环境时,还带有“原因”、“条件”的意思。如: () .明天不在家,今天去找他谈谈吧。 . 从远方来,一定很累了。 . 天气冷,再加些衣服走吧。3)表示轻微转折。这时后文对前文有所修正或作相反意义的补充。相当于汉语的连词“不过”、“只是”或“而”、“却”等。如: . 好是好,只是对我没有用。 . 药倒吃了不少,只是病还不见好。 . 天是晴了,只是还有点风。表示这一意义时,有时可在它后面再加“”,转折语气则较为强烈些。如: . 有,却不肯借。如用“ ”、“”,则转折语气更为强烈。4)表示一种推理判断关系,根据前一事实,推知后一事实。如: .加快干还难以赶上,慢慢来就会更加落后。 ?念十遍都背不出来,只念两三遍,能行吗?5)表示要重复叙述以前提到过的某事情,在叙述前先提一提,以便引出后面的具体叙述。如: .昨天也说过,这次任务一定要提前完成。 .也许你们已经看到我在上次会议上所作的演说,如果我们这样坚持下去,胜利就一定属于我们。这里仍含有转折之意。这种情况,通常用“”表示。6)表示先提示某一事实,然后再叙述与此相类似的事实,进行类比。这时常用于引用句后,能与“”、“”通用。如: 狼,必须用棍子来打死,入侵的敌人,必须用猛烈的炮火来消灭。 .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不好,必然给子女以不好的影响。 .俗话说“贼喊捉贼”,他打死了人,反说自己挨打,真是该死的家伙。7)在口语里,常用作终结词尾,主要用于自我斟酌的场合,也带有听取他人意见的意思,表示略带惊讶或感叹的语气。如: ! 这儿真够热啊! !这是很平常的事啊!这时,它后面还可以加“”,构成“、()”。加上“”,具有亲切尊敬的语气。175表示确定的地点- 经常缩略成“”。1)用在表示宾语到达的位置的“”、“”后,表示强调该客体更确定地到达那里。如:() . 把字写在黑板上。 () . 请把图章盖在你名字下面。 () . 我向老师提出许多问题。“,”由于只表示客体所及的处所,因此它不与自动词如“,”等搭配使用。2)用在“”或不完全名词“”后,表示强调累加,相当于汉语的“再加上”。如: () . 已经受了金先生的委托,又加上受了先生你的委托,去看了一次王先生。 .他具有很好的技术,加上积极性也很高,所以在这次试验中成功了。176表示处所- 1) 用在谓词定语形后,表示处所、场合。可作各种成分。如: . 有不懂的地方请问。 . 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以前工作的地方去了。 . 这是肚子痛吃的药。2) 用在动词现在时定语形后,表示“(某一)方面”、“(某一)点”。作状语。如: . 他在摄影方面也有才能。 . 听广播有助于学习外语。177表示人物 意义和用法与“”同。但用在代词“”后,则表示更为尊敬的意思。这时不能用“”来代替。如: ? 他(那位)的名字叫什么? ? 哪位是从北京来的? . 周恩来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所留下的崇高业绩将永放光芒。(“ ”不能换作“”)178表示包括的惯用型-() (,) 表示当然包括,相当于汉语的“不用说就是”。如: .不用说学生,就是教员也参加这次大会。 .不用说军人,就是市民也都为保卫国家而战斗。179表示比较、对比关系的惯用型-,() 表示一方面存在甲事实,另一方面又存在与甲事实相反的乙事实。如: .在亚洲有最热的地方,相反也有最冷的地方。 .他拿着毕业证书出了校门,他一方面固然因不再愁学费而高兴,但又担心找不到职业,这种担心扰乱了他的心。180表示比较、对比关系的惯用型-() 表示与比较的对象相同。相当于汉语的“和一样”,但它不具有比喻的意思。如: 1970 .我也和他们一样是在1970年入学的。 .我们学校和别的学校一样,每学期考试两次。 181表示原因、根据的惯用型- () ()1)表示原因,相当于“由于”、“因为”的意思。如: .那个国家由于通货膨胀而面临着经济危机。 .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医治了战争的创伤。2)表示依据,相当于“按照”、“据”等。如: .我们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我受我国政府的委托,以贵国人民的名义向全体外国专家致以衷心的感谢。“ ”表示这一意思,常与“引用”搭配使用。 .根据天气预报,下午天晴。 .据我收到的信说,上海今年很热。3)表示被动关系中的施动者,相当于汉语的“由”、“被”。如: .他们的阴谋又一次被警察粉碎了。182表示资格的惯用型- ( ) ( )表示“前一事情一结束,紧跟着就”。如: .我一进屋,妈妈赶紧就把信交给了我。 .一听到爸爸的说话声,秀吉赶忙迎了出去。183表示资格的惯用型-()(,) ()(,) 表示“在(干什么)之后”。如: .他们在失败以后,并没有吸取教训。 .听完这音乐后请把收音机关掉。 . 会议结束后,放了电影。 .上完大学后,想立即求职。184表示资格的惯用型-()() (,) ()() (,)表示某种资格。相当于汉语的“以为”。如: .我们向以总统为团长的贵国政府代表团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 .两国政府代表团以这一经济协定为基础进行了贸易谈判。185表示资格的惯用型-() () () ()表示为首的资格,相当于汉语的“以为首”、“以为主”。如: , .供应给人民以更多的肉、鱼、鸡蛋、水果等副食品。 .以他为首的艺术代表团已到达上海。186表示所向和经由的惯用型-() () 表示经过一定的过程、处所。 .代表团一行经过广州、上海等地到达了北京。 .他通过这一工程,已成为了一个更为熟练的技术人员。187表示所向和经由的惯用型-() () () ()表示所向的目标或对象。相当于汉语的“向”。 ! 向着新的胜利勇敢前进! . 应该向他们学习。188表示限制的惯用型- / / 用于体词后,表示范围限制,相当于汉语的“只”、“只有”。 .看来能担当此事的只有他了。 2 . 我这里只有两元钱。 .从那儿来这儿只要一个钟头。 .开学只有一个月,已经学了这么多了。189表示推测的惯用型-() () 1)表示推测(常与“”搭配使用。构成“”)。如: . 山那边现在可能在下雨。 . 老师一会儿会来的。 . .快去吧,王先生可能在那儿等哥哥呢。它前面加上“(,)”,则表示过去推测。如: . . 别去了,那儿事情恐怕也都完了。 .王光洙恐怕在那儿等了好久了。2)表示对未来事情的确信和肯定。如: . 我们一定胜利。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的那一天一定会来到。3)表示强烈的意志。如: . 我们一定要统一祖国。 . 我们决不坐视不管。190表示能力的惯用型-(,) () (,) ()1)表示具有某种通过实践而学得的能力,相当于汉语的“会”。如: . 我也会讲韩国语。 .应该既会干大事,也会干小事。表示“不会”则用“() ”。如: . 我不会骑马。 . 他不会抽烟。2)表示知道(或不知道)某一件事实、某一种方法等。 . 我不知道他是医生。 .聚精会神听有趣的故事,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 . 我不知道他是那么勇敢。 191表示选择-,用法与“”同。1)表示两者任选其一。这时它们不能缩略成“”。如: () () .吃饭还是喝粥,你随便吧。 () () . 不要乱跑,学习或者做一点事情。 () () .或者派人去,或者写封信。 . 那大概是鹿或者是狍子。2)表示不加选择的无条件包括。这时“()”可缩略为“”。为了强调,后面还可以加“”。如: (,) (,) . 不管是骑自行车去,还是坐电车去,都要及时赶到。 .不管他们赞成不赞成,该做的事一定得做好。 , . 不管别人承认不承认,喜欢还是讨厌,与我们无关,我们走我们要走的路。192表示方位- 本是完全名词,常作不完全名词用。1) 用在体词、部分冠形词和动词定语形后,表示方位。作各种成分。如: .天安门对面有人民英雄纪念碑。 . 邮局在路的右边。2) 用在体词定语和谓词定语形后,表示双方中的一方或同一特征的一类,相当于汉语的“一边”。可作各种成分。如: . 他的发音不算好。 .这儿比起别处来,物价是便宜的。3)用在体词、动词定语形“”后,表示来往、传送所利用的手段或机会,相当于汉语的“顺便”、“就之便”的意思。常作主语、状语。如: . 如果上街,就顺便把那本书送去。 . 搭乘客机到北京193表示比较、对比关系的惯用型-() () () ()1)表示与比较的对象相似,有时具有比喻的意义,相当于汉语的“像一样”。如: .他韩国话说得和韩国人一样。 . 电灯亮得如同白昼一般。 . 没有像时间那样重要的东西了。2)表示采取共同行动的对象,相当于汉语的“和一起”(只用“”)。 . 和王哲浩一起上街了。 3 .我们和三年级学生一起比赛了篮球。194表示原因、根据的惯用型- ()/(), () ()/(), ()表示某种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相当于汉语的“怪”、“怨”。如: . . 我也有不是,也怪我态度不够亲切。 .只怪没有周密的计划,使这次实验归于失败。 .没能搭上九点的车,全怪我没看清发车的时间。“() ”表示“靠”、“要看(怎么样)”。如: . 成功靠努力。 . 钱要看怎么花。195表示原因、根据的惯用型- 表示根据。相当于汉语的“鉴于”。如: .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各种新的措施。196表示限制的惯用型- 表示“只限于”的意思。其强调形有“ ”。如: .今天请就这件事发表意见。 .只就这学期所学的课文进行复习。197表示否定的惯用型- 1)用在动词末尾,表示否定某种能力或可能性,有汉语的“不能”、“没能”的意思。如: .今天头疼,不能去学校了。 . 有别的事,没能写信。 . 脚肿了,连路也不能走。2)用在形容词末尾,表示否定达到那种程度的可能性,即“没能达到那种试种”。如: . 我的发音不够好。 . 他的话不对。198表示时间连贯-() ()“”可缩略成“”。1)表示一动作、状态在发生或进行的过程中,中断而转向另一动作或状态。 () . 下了一会儿雨,又下起了雪。 ,() ?事情开始了就要干到底,干一会儿不干了,行吗? () . 灯亮着亮着熄掉了。 .他一直是学生,今春成为军人了。有时,为了加强语气,“”后面还可加添意词尾“”和“”。这时是强调两种动作交替反复进行。如: . 他笑了哭,哭了笑。 .他老是看会儿报纸又听收音机。2)“()”前加过去时制词尾“(,)”,表示甲动作、状态完成后所形成的情况中断而转入另一动作、状态。 .(走着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第八届“人才·南平校园行”活动暨光泽县紧缺急需医疗人才引进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湖北咸宁市通城县城市发展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北襄阳市枣阳市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0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广东广州市百万英才汇南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招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科学城北区分校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西交科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西贵港桂平市江口中心卫生院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Glutaryl-CoA-Glutar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安全培训效果评价报告课件
- 广州资料员培训课件
- 公路应急抢险管理办法
- Unit 1 Happy Holiday Section A 1a-1d课件+嵌入音频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java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题库
-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 2024年司法考试完整真题及答案
- 电力反窃查违培训
- 宝宝辅食制作大全
- 半导体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聚酯TPU薄膜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动态预测报告
- 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治疗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