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知识总结范文.doc_第1页
LTE知识总结范文.doc_第2页
LTE知识总结范文.doc_第3页
LTE知识总结范文.doc_第4页
LTE知识总结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TE知识总结范文 BAND126是FDD,BAND3341是TDD EUTRA OperatingBand DownlinkUplink FDL_low(MHz)NOffsDL Rangeof NDLFUL_low(MHz)NOffsUL Rangeof NUL121100059919201800018000185992193060060011991850186001860019199318051xx2001949171019xx92001994942110195019502399171019950199502039958692400240026498242040020400206496875265026502749830206502065020749726202750275034492500207502075021449892534503450379988021450214502179991844.93800380041491749.92180021800221491021104150415047491710221502215022749111475.94750475049491427.922750227502294912729501050105179699230102301023179137465180518052797772318023180232791475852805280537978823280232802337917734573057305849704237302373023849188605850585059998152385023850239991987560006000614983024000240002414920791615061506449832241502415024449211495.96450645065991447.9244502445024599223510660066007399341024600246002539923218075007500769920002550025500256992415257700770080391626.5257002570026039251930804080408689185026040260402668926859869086909039814266902669027039331900360003600036199190036000360003619934xx36xx620036349xx36xx620036349351850363503635036949185036350363503694936193036950369503754919303695036950375493719103755037550377491910375503755037749382570377503775038249257037750377503824939188038250382503864918803825038250386494023003865038650396492300386503865039649412496396503965041589249639650396504158942340041590415904358934004159041590435894336004359043590455893600435904359045589NOTE:The channel numbers thatdesignate carrierfrequencies soclose tothe operating band edgesthat thecarrier extendsbeyond theoperatingband edge shall not be used.This impliesthat thefirst7,15,25,50,75and100channel numbersat thelower operatingband edgeand thelast6,14,24,49,74and99channelnumbersat theupper operatingbandedgeshallnotbeusedfor channelbandwidths of1.4,3,5,10,15and20MHz respectively.Transmission mode:TM1Singleantenna port;port0单线端口传输TM2Transmit diversity传输分集TM3Openloop spatialmultiplexing开环MIMO(Large delayCDD)TM4Closedloop spatialmultiplexing闭环MIMO(PMI反馈)TM5Multiuser MIMOTM6Closedloop Rank=1precoding TM7Singleantenna port;port5UEspecific RS,用于beamforming REResource Element,称为资源粒子,是上下行传输使用的最小资源单位。 1RE=1subcarrier x1symbol periodRB ResourceBlock,称为资源块,用于描述物理信道到资源粒子的映射。 一个RB包含若干个RE。 一个RB由12个在频域上的子载波和时域上一个slot周期构成(1RB=12subcarriers x1slot)。 1个RB在频域上对应180kHz1RB=12subcarriers x15kHz=180kHz1个RB在时域上对应1个时隙,1slot=0.5ms CCEControl ChannelElement,称为控制信道粒子,PDCCH在一个或多个CCE上传输,CCE对应于9个REG,每个REG包含4个RE,CCE从0开始编号。 (1CCE=9REGs=9x4REs=36REs)REG ResourceElement Group,用来定义控制信道到RE的映射.(1REG=4REs)RBG ResourceBlock Group,RBG是连续的PRB的集合,其大小根据系统带宽配置的不同而定回单问题2.路测时,周边基站闭没闭掉怎么发现,介绍路测时发生的典型案例,是怎么处理的?答这个在路测中可以直接通过测试软件的邻区列表看到,如果一个小区闭掉了,该小区一般不会在邻区列表中出现,或者后台反映该小区确实闭掉了,但是还有输出,可以观察该小区的RSRP值,会比闭之前下降很多;一般情况下,闭掉了,就会看不到该小区了。 3,RSRP值正常,SINR值差,是什么原因导致?RSRP值正常,SINR值很好,下载速率很低,又是什么原因?答1)RSRP正常,SINR值差首先判断是否存在MOD3干扰,可以从测试软件的邻区列表中读取,部分软件的邻区读取可能不全,可以直接在基站图层上初步观察一下哪些附近的小区可能会对服务小区产生干扰,再回放LOG仔细观察邻区信息。 2)RSRP值正常,SINR值很好,下载速率很低,这个原因很多,1)首先看看邻区列表,判断是否存在重叠覆盖,有重叠覆盖的话,速率会降低,尝试降功率、调天线。 2)观察CQIMCSBLER等参数,判断,无线空口环境是否正常,是否调用了最好的调制方式。 3)观察下行调度信息,判断小区调度是否满。 3)看使用的FTP工具是否业务正常。 4)使用的测试服务器是否正常。 先了解物理小区标识PCI(Physical CellID)PCI=SSS码序列ID3+PSS码序列ID,PSS码序列有3个,SSS码序列有168个,因此PCI取值范围为0,503共504个值PCI值映射到PSS、SSS的唯一组合,其中PSS序列ID决定RS的分布位置再来看PCI mode3干扰在同频组网、2X2MIMO的配置下,eNodeB间时间同步,PCI mode3相等,意味着PSS码序列相同,因此RS的分布位置和发射时间完全一致LTE对下行信道的估计都是通过测量参考信号的强度和信噪比来完成的,因此当两个小区的PCI mode3相等时,若信号强度接近,由于RS位置的叠加,会产生较大的系统内干扰,导致终端测量RS的SINR值较低,我们称之为“PCI mode3干扰”。 so模三干扰对指标的直接提现是SINR较低,RSCP不一定低,调整的方法是改变相关小区的PCI,但要注意改变后其他区域是否出现新的模三干扰。 TE系统中的下行MIMO技术主要包括空分复用和发射分集。 空分复用提供复用增益,使得系统容量大大增加;发射分集提供分集增益,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这两种技术对空间信道的要求不同,其应用场景也不同,在适当的场景使用恰当的MIMO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增加系统稳定性。 LTE下行链路采用多种MIMO技术以及链路自适应技术,更适用于移动通信的复杂信道。 链路自适应使得基站能够实时地跟踪信道变化,及时提供适当的调制编码,MIMO技术使得系统容量大大增加。 各种MIMO技术对空间信道的要求不同,其应用场景也有所不同。 首先解释几个基本概念codeword:相当于TranportBlock,即物理层需要传输的原始数据块.LTE可支持在同一块资源同时传输2个相对独立的codeword,这是通过空间复用(SM)技术实现的。 layer数据被分为不同layer进行传输,layer总数=天线个数。 和信道矩阵的rank是对应的。 相当于空分的维度。 rank相当于总的layer数。 atennaport其实并不等同于天线个数,而是相当于不同的信道估计参考信号pattern。 对端口03,确实对应多天线时,RS的发送pattern;对于端口4,对应于PMCH,MBSFN情况的RS;对于端口5,对应于UESpecial RS。 然后介绍LTE的7个传输模式,其中后6种传输模式分别应用了四种MIMO技术方案传输分集(TD),波束赋型(Beamforming),空间复用(SM),多用户MIMO(MUMIMO)为普通单天线传输模式。 TransmitDiversity模式分2发送天线的SFBC,和4发送天线的SFBC+FSTD两种方案。 SFBC是由STBC(Space TimeBlockCode)演变而来,由于OFDM一个slot的符号数为奇数,因此不适于使用STBC,但频域资源是以RB=12个子载波来分配的,因此可以用连续两个子载波来代替连续两个时域符号,从而组成SFBC。 而当使用4发送天线时,SFBC+FSTD(FrequencySwitched TransmitDiversity)被采用。 SMopen loop,UE仅仅反馈信道的RI(Rank Indicator)。 此时基站会使用CDD(Cycle DelayDiversity)技术。 SMclose loop,UE根据信道估计的结果反馈合适的PMI(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 (如利用系统容量最大计算合适的PMI)MUMIMO,该方案将相同的时频资源通过空分,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close looprank1SM orBF,UE反馈信道信息使得基站选择合适的Precoding。 UE SpecialRSBF,和BeamForming的前一种方式不同,这种方式无需UE反馈信道信息,而是基站通过上行信号进行方向估计,并在下行信号中插入UESpecial RS。 基站可以让UE汇报UE SpecialRS估计出的CQI。 上行反馈如果是频率选择性信道,则反馈多个subband的CQI,否则仅反馈wideband的CQI。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通过PUSCH或PUCCH反馈先看调度实现过程UE测算SINR,上报RI及CQI索引给eNodeB,eNodeB根据UE反馈的RI及CQI索引进行TM和MCS调度;MCS一般由CQI,IBLER,PC+ICIC等共同确定的。 下行UE根据测量的CRS SINR映射到CQI,上报给eNB。 上行eNB通过DMRS或SRS测量获取上行CQI。 对于UE上报的CQI(全带或子带)或上行CQI,eNB首先根据PC约束、ICIC约束和IBLER情况来对CQI进行调整,然后将4bits的CQI映射为5bits的MCS。 5bits MCS通过PDCCH下发给UE,UE根据MCS可以查表得到调制方式和TBS,进行下行解调或上行调制,eNB相应的根据MCS进行下行调制和上行解调。 再看参数调度效果 1、20M带宽有100个RB,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RB越少速率越低; 2、PDCCCH DLGrant Count在FDE频段中下行满调度为600次/秒,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次数越少速率越低;PDCCCH ULGrant Count在F频段中上行满调度为200次/秒(时隙配比2:5,SA2(3:1)SSP(3:92)),DE频段中上行满调度为400次/秒(时隙配比1:7,SA2(2:2)SSP(10:22)),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次数越少速率越低; 1、不切换原因有21个是越区覆盖还有事没有邻区关系 2、切换不及时,其中分为过早切换,过迟切换需要调整参数或RF优化 3、乒乓切换需要调整切换参数增加切换难度干扰问题分析包括网内干扰分析和网外干扰问题分析,存在干扰会影响测试的指标数值,严重时会导致掉线和接入失败。 1、网内干扰问题分析通过DT测试中接收的RSSINR指标数据进行问题定位,通过后台处理软件导出相应的RSSINR的指标图,从指标图当中将RSSINR恶化区域标识出来,同时,结合检查恶化区域的下行覆盖RSRP指标情况,如果下行RSRP覆盖指标数值也差则认定为覆盖问题,在覆盖问题分析中加以解决。 对于RSRP好而RSSINR差的情况,确认为网内小区间干扰问题,分析干扰原因并加以解决。 2、网外干扰问题分析网外干扰问题通过扫频测试检查各个小区的底噪来进行判断。 在确定测试簇区域内无UE接入的情况下,对L TE频段进行扫频测试,如果某一区域的底噪过高,则确认该区域存在外部干扰问题,进一步定位干扰源并排除干扰。 RSRP值正常,SINR值差,多由干扰导致分为模三干扰网内干扰网外干扰RSRP值正常,SINR值很好,下载速率很低,需要考虑系统时隙配比调度传输及TM模式3,RSRP值正常,SINR值差,是什么原因导致?RSRP值正常,SINR值很好,下载速率很低,又是什么原因?RSRP值正常,SINR值差1.SINR是指可用信号也就是RSRP值比上噪声加干扰的值,SINR差说明干扰大,如模3干扰,小区间干扰SINR值很好,下载速率很低1.服务器原因2.传输原因3.终端等级不够4.调度不满路测时,周边基站闭没闭掉怎么发现,介绍路测时发生的典型案例,是怎么处理的?1.看邻区列表里有没有别的小区,看是否存在RSRP高SINR低的情况,看是否一直有事件上报案例速率不稳定遇到最多的是服务器问题。 换服务器一直有测量报告却未切换邻区漏陪加邻区系统内干扰1.小区内干扰 2、小区间干扰系统间干扰1.邻频干扰如果不同的系统工作在相邻的频率,由于发射机的邻道泄漏和接收机邻道选择性的性能的限制,就会发生邻道干扰。 2.杂散辐射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器和滤波器等器件的非线性,会在工作频带以外很宽的范围内产生辐射信号分量,包括热噪声、谐波、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和互调产物等。 当这些发射机产生的干扰信号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的工作带内时,抬高了接收机的噪底,从而减低了收灵敏度。 3.互调干扰主要是由接收机的非线性引起的,后果也是抬高底噪,降低接收灵敏度。 种类包括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和交调干扰4.阻塞干扰阻塞干扰并不是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带内的,但由于干扰信号过强,超出了接收机的线性范围,导致接收机饱和而无法工作。 为了防止接收机过载,收信号的功率一定要低于它的1dB压缩点传输模式名称技术描述备注应用场景TM1单天线信息通过单天线发送产生的CRS开销少无法布放双通道室分系统的室内站TM2发射分集同一信息的多个信号副本分别通过多个衰落特性相互独立的信道进行发送不需反馈PMI(提高链路传输质量,提高小区覆盖半径)信道质量不好使,如小区边缘(作为其他MIMO模式的回退模式)TM3开环空间复用终端不反馈信道信息,发射端预定义的信道信息来确定发射信号不需反馈PMI(提升小区平均频谱效率和峰值速率)信道质量高且空间独立性强(高速移动)TM4闭环空间复用需要终端反馈信道信息,发射端根据该信息进行信号预处理以产生信空间独立性需反馈PMI(提升小区平均频谱效率和峰值速率)信道质量高且空间独立性强,终端静止时性能好(低速)TM5多用户MIMO基站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将多个数据流发送给不同用户,接收端利用多根天线对干扰数据流进行取消和零陷。 (提升小区平均频谱效率和峰值速率)密集城区TM6单层闭环空间复用终端反馈RI=1时,发射端采用单层预编码,使其适应当前的信道。 需反馈PMI(提升小区覆盖)仅支持rank=1的传输TM7单流波束赋形发射端利用上行信号来估计下行信道的特征,在下行信号发送时,每根天线上,乘以相应的特征权值,使其天线阵发射信号具有波束赋形的效果(提高链路传输质量,提高小区覆盖半径)信道质量不好使,如小区边缘TM8双流波束赋形结合复用和智能天线技术,进行多路波束赋形发送,即提高用户信号强度,又提高用户的峰值和均值速率。 提升小区覆盖,提升小区中心吞用户吐量小区中心吞吐量大的场景TM9多流波束赋形是中新增加的一种模式,可以支持到最大8层的传输,主要是为了提升数据的传输速率传输模式是针对单个终端的,同小区的不同终端可以有不同的传输模式eNodeb自行决定某一时刻对某一终端采用什么传输模式,并通过RRC信令通知终端模式3到模式8均含有发射分集,当信道质量快速恶化时,eNodeb可以快速切换到模式内发射分集模式模3干扰不是PSS干扰,而是因为双端口的CRS位置相同造成的CRS干扰。 下行RS的SINR=RS接收功率/(干扰功率+噪声功率)RS接收功率=RS发射功率*链路损耗干扰功率=RS所占的RE上接收到的邻小区的功率之和也就是说下行SINR和RSRP有关系,RSRP高,SINR会有相应的提升,但是主要就是下面的干扰功率和噪声功率,1.和PCI模3干扰有关,2.和邻区的数量有关系,不是加的邻区而是可以收到的小区信号,也就是重叠覆盖度越高,SINR越低。 3.和其它的一些下行干扰有关系。 4。 和电平有关系,你覆盖不好了,SINR会有影响,你分母小了么。 总体思路就是提升分子,RSRP,降低分母,干扰功率和噪声功率。 SINR好速率低这个很正常,下载速率和CRSSINR有关系但是不是绝对的关系,你SINR说的是参考信号的好,还需要看业务信道的SINR,也就是PDSCH的SINR,看看上行BLER,MCS等级,反馈的CQI如何,是否有告警,调度是否饱满,传输是否受限等等很多原因的。 大体上速率是这样来的,UE根据SINR得出一个CQI,基站会根据上报的CQI和一些算法来对应MCS等级,然后根据调度数来得出速率。 所以SINR好,速率低是正常的,需要优化和排障了。 网格优化中重叠覆盖度就会对速率影响很大下载速率影响下载速率的原因比较多。 大致如下1.系统带宽,系统带宽越宽速率越快2.子帧配比和特殊子帧配比,同等无线环境下,1和7的配置没有2和7的高3.调制编码方式,编码方式越高速率越快。 4.MIMO方式5.UE能力等级6.无线环境,RSRP.SINR,BLER,MCS等级,冲抵覆盖度,模三干扰等7.硬件故障8.传输受限9.参数的设置,比如CFI上行速率上行和下行差不多,只是上行会有外部干扰和底噪影响,还有HARQ的反馈出问题也会影响。 回答13题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如下1.无线环境好速率上不去。 2.如何进行单站和簇优化,网格优化3.一些接入和切换问题4.KPI相关的一些指标提升。 5.34G互操作和CSFB功能验证的一些情况至于你说的产品缺陷这个哪个厂家都不会说的,这个算是白问了吧。 很多都在测试应用中,而且目前确实是有产品问题,所以各个厂家的版本更新很快的。 基站簇优化阶段所做工作主要有覆盖优化、干扰优化、切换优化以及掉话、接入率优化等。 基本上,基站簇优化是一个测试、发现和分析问题、优化调整、再测试验证的重复过程,直到基站簇优化的目标KPI指标达到为止。 1.TDLTE基站簇的划分基站簇划分的主要依据地形地貌、业务分布、相同的区域等信息。 每个基站簇所包含的基站数目不宜过多,大致包含1530个基站,并且基站簇之间的覆盖区域要有重叠。 2.TDLTE簇可优化条件一般情况下,当簇内基站开通比例超过85%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簇的优化。 3.TDLTE簇优化输入文档获取包括基站设计图纸(设计院)、站点勘查报告(勘站人员)、单站优化报告(单站优化人员)、站点工程参数表(规划人员)、网络拓扑结构图(规划人员)、无线参数配置数据(后台操作人员)和电子地图(客户)等4.TDLTE参数与邻区核查从后台导出各小区无线参数表,对参数进行一致性核查,避免由于参数不一致的问题导致问题发生。 5.TDLTE簇站点状态确认站点的地理位置、站点是否开通、站点是否正常运行没有告警、站点的工程参数配置、站点的目标覆盖区域和簇内热点覆盖区域等6.测试路线规划7.TDLTE簇测试工具准备和检查解7TDLTE的下行接入技术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Aess),通过给不同用户分配不同子载波,可为更多用户提供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的多址接入。 一方面,由于用户间信道衰落的独立性,可利用联合子载波分配带来的多用户分集增益提高系统性能,达到较高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Service);另一方面,这种把高速数据流分散到多个正交子载波上传输,使单个子载波上的符号速率大大降低,符号持续时间大大加长,对因多径效应产生的时延扩展有较强的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