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思为 如果天下太平 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仪封人 1 请见 xi n 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 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2 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 s ng 3 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du 4 译文 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 他说 凡是到这个地方来的君子 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随从孔子的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他出来后 对孔子的学生们 说 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而担忧呢 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 上天将借孔夫子来宣扬大道 选文1 问 仪封人为什么要把孔子比喻成 木铎 呢 答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 尤其是在礼制方面 信服孔子的人很多 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见孔子之后 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 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人之口 用 木铎 喻孔子 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长沮 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 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 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 为孔丘 曰 是鲁孔丘与 曰 是也 曰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曰 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 然 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选文2 译文 桀溺说 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 你与谁去改变它呢 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 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 桀溺用耰松土 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了孔子 孔子怅然若失地说 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 我不跟这世间众生在一起 又跟谁在一起呢 如果天下政治清明 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参与变革了 思考 1 辟人之士 辟世之士 分别指谁 2 长沮 桀溺对孔子的态度有何不同 3 孔子为何 怃然 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 这与道家不同 儒家认为 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要独善其身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 所以 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 正因为社会动乱 天下无道 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 以天下为己任 为社会改革而努力 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曰 凤兮凤兮 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已而 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 d i 而 孔子下 欲与之言 趋而辟 b 之 不得与之言 选文3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 他唱道 凤凰啊 凤凰啊 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弱呢 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 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算了吧 算了吧 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 孔子下车 想同他谈谈 他却快步走着躲避孔子 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思考 1 从 孔子下 欲与之言 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2 接舆为何 趋而辟之 评析 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 又有对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 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 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 连用三个 而 表示斥责 贬斥之深 能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 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 以杖荷 h 蓧 di o 1 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2 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 杀鸡为黍 sh 3 而食 s 4 之 见其二子焉 明日 子路行以告 子曰 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 则行矣 子路曰 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 不可废也 君臣之义 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 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 选文4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 落在了后面 遇到一个老年男子 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子路问道 你看到我的老师吗 老丈说 四肢不劳动 五谷分不清 谁是老师 说完 便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去除草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年男子留子路到他家住宿 杀了鸡 做了小米饭给他吃 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第二天 子路赶上孔子 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 孔子说 这是个隐士啊 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 子路到了那里 老年男子已经走了 子路说 不出来做官 就是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 长幼间的礼节是不可能废弃的 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老人家想要自身清白 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行为准则 君子做官 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 至于道的行不通 早就知道了 思考 从荷蓧丈人的言谈来看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评析 本章的要点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 即认为 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 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 却抛弃了君臣之伦 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 奚自 子路曰 自孔氏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选文5 译文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 看门的人问 从哪里来 子路说 从孔子那里来 看门的人说 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评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 这是做人的大道理 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 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 孔子 知其不可而为之 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 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思考问题 1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人生态度 孔子的人生态度积极入世 勇于担当 以天下为己任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 孟子在 孟子 尽心上 中提出了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的观点 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在我国传统中 孔子被称为 圣人 孟子被称为 亚圣 两人都是先秦儒家的大师 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是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的模式 在修身为立足点上 无论是进还是退 两者并无差异 但是 孔子对治国 平天下的追求更为执着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1 掌握下列通假字 1 仪封人请见 见 通 现 引见之意 2 桀溺 桀 通 杰 形容高大 3 是鲁孔丘与 与 通 欤 句末语气词 表疑问 4 而谁以易之 而 通 尔 第二人称代词 5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辟 通 避 6 植其杖而芸 芸 通 耘 7 使子路反见之 反 通 返 1 长沮 桀溺耦而耕 子路拱而立 表修饰你表并列罢了表顺承表顺承表转折 6 杀鸡为黍而食之 7 欲洁其身 而乱大伦 2 而谁与易之 3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4 已而 已而 5 趋而避之 2 重点虚词 而 3 古今异义词 1 遇丈人 古 老年男子今 妻子的父亲 2 明日 古 第二天今 明天 3 不仕无义 古 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 今 没有义气 4 词类活用 1 子路从而后 名词活用作动词 落在后面 2 孔子下 名作动 下车 3 植其杖而芸 使动 4 止子路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安全b证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号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教师从业资格考试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护理主管护师考试题及答案
- 深圳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北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体态康复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模拟试题及答案
- 森林生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运输合同范本运输变更申请书8篇
-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安徽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带答案)
- 急性白血病课件
- GB/T 46142-202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快速响应矩阵码应用指南
- 场景速写课件讲解
- 2025广东惠州惠城区招聘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6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第15课 红红火火中国年(教学课件)小学二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
- 人体十二经络系统解析
- 2025年巷道掘砌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交通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2025年美的ai面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