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 _第1页
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 _第2页
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 _第3页
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 _第4页
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作为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对话教学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语言交流,心灵交融,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教育领域里正孕育着全新的“对话”与“倾听”的意识,教育对话与倾听或多或少地体现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想深人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花开的声音,感受当代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要实践对话,而且需要学会倾听。以此来审视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会发现班主任基本上垄断了教育的话语权,更多地把学生培养为忠实的听众,苛求他们无条件地倾听老师的教导。道德教育不仅是老对新的教育,更应是双向的教育。正如朱小曼教授所指出的:“新时代的新文化是互补互生的文化,是交融出来的文化。因此成人对待儿童的最聪明、最明智的方式就是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和相互补充。”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让德育创造完美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德性,我们更强调班主任的“倾听”,所以,对“倾听”可作这样的诠释:2/15倾听是一种民主的氛围,消解师道霸权,放飞学生心灵,沟通无限,时时使师生交往气氛融洽,精神愉悦;倾听是一种真诚的谦虚,教师要蹲下身子,眼睛平视,敞开心扉,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作姿态;倾听是一种热情的期待,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的差异,饱含期望的等待,会促成心灵的共鸣;倾听是一种欣赏和尊重,欣赏是一种风景,尊重是一份赤诚,互尊互爱的课堂如沐春风,其乐融融;倾听是一种宽容和包含,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一种真正的互惠,实现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亲和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处理学生的发言常有这样一些表现:一是“听而不闻”,对学生的发言漠然处之,生怕学生的发言影响正常教学工作;二是“表面应对”,只做简单的应答,“是的我知道了”事后根本不进行调查或采取措施;三是“粗暴干涉”,学生话未讲完,就轻易作出判断或处理,这样往往会造成误会和冲突。加拿大著3/15名教育家马克思范梅南这样说:“一个真正的发言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能听懂我们日常听觉范围以外的深层含义,能倾听世间各物对我们说的话。无论是谁,如果想了解教师、母亲、父亲或者孩子的世界,就应该倾听他们生存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话语,懂得这个世界各种事物的含义。”作为新课程中“平等中的首席”,班主任必须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方能走进他们的世界。如何才能做个真正的倾听者呢?不妨从“五心”人手:平常心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博爱”的教育主题,已让我们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角色定为“导游”、“主持人”以及“导演”、“朋友”等等,不再是独霸讲台高高在上,而是以一颗平常心,用和善欣赏的目光,倾听学生的心声,进行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让师生的心扉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思想。这时双方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乃至共同分享的关系。细心倾听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师注意力要高度地专注,还要有警觉意识,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4/15这样才能从学生的话语中,倾听出学生独到的见解,倾听出学生丰富的情感;倾听出学生的困惑或者疑虑,倾听出深刻的或者肤浅的思想;倾听出学生的欲望需求,倾听出学生的差异区别。相反,如果似听非听,只能停留于表面,无法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真实的世界。耐心与学生交往时常处于一种静默对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要有充分的耐心,要有执著的精神。有时短暂的沉默之后,时常会绽放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的光芒。师生交往中留一些思考的时间,留一些发展的空间,留一些“空白”,让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往往会进人更加广阔的领域。信心如果对话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对话就可以成为平等关系,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开放与回应,否则,离开了对人的信任,对话就无可避免地退化成家长式操纵的闹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充分地信任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个特征鲜明的个体,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无论是对话中有失偏颇的观点,甚至是一些“异端邪说”,教师都应该积极引导,切不可训斥或者嘲笑,否则失去的将是学生的信任,得到的将是永远的缄默,从5/15此再也无法进行平等的对话。师生在平等交换意见的过程中,教师专注的神情、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其间产生的“张力”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最终孕育出“全新的果实”。会心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不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强调灌输与训导。古人说:“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师生交往应成为情感交往,形成“情感场”,这样师生交往的“情节”才会给孩子留下“道德情结”。因此,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班主任要达到倾听的最高层次,必须参与和体验,深人学生的感情世界和理智世界。有位作家这样说:“有的人会走过美丽而视若无睹,有的人会走过痛苦而漠然处之。而真正的仁人、哲人、诗人,才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体察、去感受,去分辨自己所听到的声音中不同的灵魂的震颤。”现代教育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品德教育中,班主任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我们认为要达到教育的理想目标,班主任必须学会倾听,不仅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更要做一个仁者,拥有宽广的胸襟,撒播爱的种子;做一个诗人,倾听花开的声音,走进学生的心田;做一个哲人,6/15指引理性的思考,将学生引向至真、至善、至美。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班主任要学会倾听、欣赏和赞美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苦的汗水是不会收获的。当然想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是每个班主任的愿望,也是所有科任教师的愿望。班主任工作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个思维定势。和同学谈话,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者批评,或者教育,或者指点人生迷津,或者指出缺点和失误。这样的做法,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事与愿违,往往学生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事?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7/15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可是我们许多班主任,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做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对差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差生毛病多多,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可以欣赏的东西。但是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就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就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所以教师就要在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赞美学生。我在具体的工作中,注意了赞美学生,就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我班学生王博文,经常自由散漫,不思进取,学习成绩差,习惯差,对自己没有信心。8/15在一次活动中,我发现了他的美术才能。我让他当小老师,教班级的学生制作橡皮泥。他制作的橡皮泥惟妙惟肖,受到同学们的赞扬。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对自己有信心了。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才会不自觉地在老师的期望方向上,迈出步子。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的指出你试图教育的学生的优秀品质,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他的尊重。总之,作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班主任要学会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陈仓区贾村镇演着训示者9/15的角色。渐渐地,我们的心态也随之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我们的潜意识里就把自己当成了领导者、管理者、监督者、评判者,根本或很少意识到应该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于是老师和学生成了两个不太容易沟通的世界。现实中,为数不少的教师的言语充斥了整个课堂,甚至充斥了师生交往的所有空间。难怪约翰洛克说:学生把我们的一些教师当成“惊吓鸟儿的稻草人”,见了就害怕。而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一定会给孩子留足表达的时间,一定会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来静静的聆听对方的倾诉;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也一定善于触摸到孩子情绪的温度,一定善于听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一定能发现谬误中蕴含的新奇,琐碎中寄予的真切,荒诞中包裹的合理;一个具有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一定会听到孩子思想抽穗,情感裂变,知识拔节的声音。真正的倾听意味着一种平等、尊重,是心与心默默的靠拢,是情与情悄悄的对流。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步,那么我们的教育实际上已经成功了一半。二、倾听学生的争论之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全班四十多学生都各有差异,各具个10/15性,对于一些学习问题,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想法。因而在课堂中,要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甚至鼓励他们“百家争鸣”,而教师则要用心地倾听,听其全部,不管是响亮的或是轻微的,正确的或是错误的,理直气壮的或是胆怯的。例如在学习“确定圆的条件”这一课时,关于经过三点是否可以做圆时,学生们发生争论。?学生的想法是丰富的,是多彩的,当学生争论时,我始终认真地倾听着,并及时地捕捉学生富有创意的回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另外在学生争论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学会准备,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及时判断争论的焦点,并帮助学生仔细分辩别人的发言,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复杂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生成。三、倾听学生的意外之音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们的插嘴,有的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有的会影响课堂秩序,因而大多数老师会加以呵斥,或不予理睬。其实,很多学生的插嘴正是其创新思想的展示,教师若能注意倾听,善于发现,及时读懂,就会对教学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于是我就顺着他的话语让学生打开书本自学,并分组讨论,最终形成共同的观点。在这样的教学11/15中,教师要善待和利用好学生的插嘴,并及时把学生好的思想聚集起来,在学生中去集波成浪,师生共同推动课堂前进。学会倾听,是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中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但在倾听时还应注意三点:一要专心。要集中精神,神情专注。为表示自己正注意倾听,要多与学生的目光交流,并适时地点头表示肯定或赞许,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也不要随意插话,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正用心地听,你很欣赏他们的发言;二要虚心。倾听中面对学生幼稚的想法要善于接纳,要尊重学生的观点,特别是学生还没有充分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时候,不要轻易表态,乱下结论,也不要挑剔批评,要体现出教师海纳百川、尊重学生的广阔胸怀;三要耐心。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对学生激烈的争论,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表,尤其当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不能达到熟练、精确的地步时,更要热情的鼓励他们,真正地意识他们思想的价值。只有教师情感的投入,才能实现心灵的应答,才能听到孩子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12/15学生是一本厚厚的书卷,需要心灵的关注,更需要耐心地倾听!1、乐于倾听。教师应通过自己的体态语即丰富的表情动作表现出对讲话学生及其所讲内容浓厚的、始终如一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别人听自己讲话乃是人所共有的一种基本需要。作为教师,更应该以浓厚的兴趣面对讲话的学生,及时捕捉学生言谈中显露出的各种相关信息,同时,也是尊重学生的一种体现。2、善于倾听。即要听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要把讲话者所讲的内容、感觉和意思真正听明白。教师在倾听中应认真揣摸和分析其表达实质,推断出学生的未尽之意,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意图,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善意的、会心的理解而倍觉高兴。老师在听学生讲话时,应尽量为理解而倾听,而不是为评价而倾听,既让学生得到适当的关注,又让其可以畅所欲言。要耐心听,不随便打断孩子,让他们把话说完,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切忌简单处理或草率评价,把自己观点强加于学生。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创幸福。3、适时反馈。倾听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不仅讲者要陈述自己的观点,13/15听者也要有适当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姿态、眼神及面部表情等体态语来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反馈,也可通过简单重复、适当升华等语言评价来反馈。法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赏识的作用才能凸显。教师如果能认真投入地倾听学生的讲话,这不仅代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而且还能赢得信任,引发学生讲出他的心里话,使教师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赢得教育的契机!其次每位老师都希望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但总是有人不愿意耐心听孩子说说他身边发生的事情的经过,往往易把自己的主观看法强加于孩子。作为老师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与爱护。让他们能在无拘无束的情感交流中倾诉心声。老师在与学生交谈时一定要放下架子,利用平视、抚头、拍肩、拉手等亲切动作,让学生郁积的不愉快得到慰籍,使他们的不平情绪得到缓解。学生在倾诉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使师生的感情变得融洽很多。无论学生对你说的是什么,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只要你愿意听,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