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 莲 说 公 开 课 教 学 流 程 一、老师以主持人的身份进入课堂-师生敬礼! 我们的课堂口号是:我的课堂,我做主!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出示课件)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其中有一部分人,他们想改变这个世界,却没人想改变自己。这句话如何诠释,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来讲一讲,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环节,(出示课件)听听她是怎么理解的,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演讲的同学(李智源)上台。课前三分钟演讲二、导入新课过渡句:(李智源)同学的演讲,从容、淡定,表达流畅,声音洪亮,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谢谢你的精彩演讲!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确实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转变自己的态度,做好眼前,把握自己。我希望同学们都要做生活中的行动者。古人有云,人生有三种境界,或是凡俗之见,或是中庸之见,又或是清高之见,如何诠释这三种境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做出最美的诠释。他为什么如此地爱莲?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出示课件)三、明确学习目标:(出示课件)1、朗诵课文,体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3、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四、分享预习收获。过渡句:请大家拿出你们的预习记录本,把你的预习收获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出示课件)大家可以谈谈自己初读课文的感受,也可以说说自己预习的疑惑?看哪位同学先来、学生:谈预习情况。A,我喜欢它出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哦,你喜欢文中的这个句子,老师也喜欢,请坐!B,读了这篇课文,特别是“晋陶渊明独爱菊”,它让我想起陶渊明的那两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诗句。嗯,你还会联想,真好!请坐!C,我喜欢牡丹,喜欢牡丹花的色泽十分艳丽,并且大而香,喜欢它花中之王的称号。看得出来你很爱美,请坐!D,我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不知道怎么翻译?F,爱莲说的“说”怎么理解?这样,你们的疑惑暂时先放在这里、等会再一起解决!过渡句:听了大家对课文的感受和一些疑惑?我能感觉得到大家对知识的渴望。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解决上述困惑,今天我特意请来几位小老师,让他们领着大家一起来答疑解惑。(出示课件)五、小小讲师团,我来当老师(设计:4位同学:曾豪、李智源、黄常柱、黄果)第1位同学(曾豪)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词检测首先,我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看哪位同学来拼一拼下列生字。请学生作答,、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意见吗?2、作者简介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作者周敦颐(出示课件)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北宋哲学家,我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世称“濂溪先生”。代表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3、解题下面请同学们看到课题,1.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哪个字表现了作者的感情?点学生回答-爱字(出示课件);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又指什么?(出示课件)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它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都不长,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这篇课文就是谈谈爱好莲花的道理。今天,我重点是讲解了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以及对说这种文体的定义解答,同时还进行了解题,希望大家课后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今天我就讲到这里!师:我们第一位小老师很有激情,谢谢你的精彩解答。正确朗读课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疏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下面有请下一位小老师,听听她是如何引导大家学习的。第2位同学(李智源同学):1、朗读a、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张旭),把课文朗读一遍,(出示课件)其他同学仔细听,等会进行点评。看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读课文。好, 同学你来、 b、学生朗读课文c、其他同学点评:(出示课件)注意:当学生不会,就提醒思考方向:大家可以从声音是否响亮,语速的快慢,表情是否丰富,停顿是否合理及生字词是否读错等进行点评。d、刚才大家对 同学的点评,非常的到位,这里我想强调一点:朗读文言文,句内的停顿问题相当重要,停顿不好可能会导致理解句子出现偏差,甚至会出现错误的理解,所以,每一个同学都要引起重视,大家看大屏幕,我帮大家整理了一下本课的句内停顿,请大家做好笔记。注意:这时给学生一点时间做笔记、e、接下来,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一定注意句内停顿问题。2、师:过渡句-学习文言文,不仅会读,读准读好,还要学会解释重点字词和翻译课文。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梳理一下这篇课文。(出示课件)看着大屏幕讲解、翻译课文的同时,停下来提醒学生注意的重点字词:1、重点字词独:只 。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李唐。涟:水波。曼、枝:生蔓藤,生枝叶。植:树立。亵:亲近而不庄重 。 焉:语气词。2、这里注意两个字的一次多义:远a香远益清的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翻译成远播)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翻译成在远处)之a水路草木之花(的)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3同时在这篇课文出现两种特殊句式,它们分别是:a、判断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者也”表判断。除了这一句,课文中还有吗?、学生一起回答、b、省略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句中,在出和濯的后面分别省略了一个“于”字。师:今天我就讲到这里!师:李智源同学做起小老师,有模有样,真棒!语文课堂的学习离不开品字析句,下面请我们的第三位小老师上场,听听他是如何引导大家品析课文。第3位同学(黄常柱):师1、通过前面的探讨,大家都对文章的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回到我们学习课文之前提到的那个问题,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你们从他的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吗?(出示课件)请用文中语句回答?生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师2:还有吗?生2:还有一点是第二段中的“莲,花之君子者也。”师3:嗯,找的很准。从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爱莲一方面是因为莲花自身的高洁美丽,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莲花身上具有君子洁身自爱、行为端正的美德,所以作者才倍加喜爱它,请大家齐读“予独爱莲 ,亵玩焉”。生3:齐读、师4:嗯,这里我还有一个问题:(出示课件)初读这篇课文后,你有自己喜欢的字、词或者句子吗?说说你的理由。生1:我觉得“中通外直”中的“通”用得好,它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君子通达事理,心胸坦荡的美德的赞扬之情。看其他同学,你们还有自己喜欢的句子吗?生2:我觉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得好,他借莲描绘了心目中君子不取媚于世的品格。师1:我觉得文中予独爱莲中的独字,用得好,他与下文中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脉相通,是作者高洁情操的表露。师2:老师这里还有个大胆的想法?(出示课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中的“染”字换成“污”字,合不合理?我想先请同学们先把这句话分别用染和污,齐读一遍。师3:到底能不能换?生1:我觉得染是个动词,它强调被沾染,而污是个形容词,强调脏了,所以,用染字更合理些。生2:我觉得“染”字能写出君子主动不受沾染,更能体现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美德(其他学生频频点头),所以,还是染好些生3:我觉得换成污,也行,但,理由不知道怎么说。师4:其实,品字析文,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不合理,只要合理就行,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言之成理。师5:刚才,我主要是引导大家对课文重点字词,句子和大家进行一番学习,大家发言很积极,希望以后大家多多支持我,谢谢大家!师:我们这位小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稳重,希望你下次有更精彩的表现。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主要写的是作者喜爱莲花,为什么还谈到菊花和牡丹呢?有请我们今天最后一位小老师,看她是怎么讲解的。第4位同学(黄果):请大家看大屏幕,老师设计了两个大问题(出示课件),请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分别来讨论一下,等会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下面开始讨论、期间:板书 莲师: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1、爱莲说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花的?表现了莲花的哪些品质?生:1课文中第一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2句是写了莲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莲的高洁、质朴。师:还写了莲的什么1?生2:课文中第一段-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这3句主要是写了莲的体态和气味,写出了莲的正直和芳香。 师:还有吗?生3:课文中第一段-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2句主要是写了莲的风度、气质,写出了莲的清高。师3:刚才这几位同学分析的很深刻,你们的自主能力真强!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文中作者除了写莲,还写了哪些花?它们分别比作什么?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师:时间差不多了,除了写莲花,课文还写了哪几种花?师:它们分别比作什么?生1: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师: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生2: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花从正面衬托,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用牡丹从反面衬托。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而作者却“独爱莲”,这样文章就很自然地突出莲的高洁质朴、正直芳香的品格。师:这位同学讲的真好,其实作者写三种花的目的主要还是写三种人,是要再现他们的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最终表明作者周敦颐对于自己人生的一种态度和志向,淡薄名利,洁身自好。(学生板书)今天我就讲到这里。六、教师突破难点过渡句:感谢我们这些小老师,谢谢你们的精心准备,谢谢你们的精彩讲解,建议大家再次把掌声送给我们的小老师,同时,我也期望看到其他同学下次能有更精彩的表现!师1:下面请大家翻到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一遍?生:齐读师2:刚才大家在朗读第二段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生(李森旺):第二段前半部分写花的顺序是菊花牡丹莲花;“噫”之后顺序变为菊花莲花牡丹。师3:你的眼睛太厉害了,其他同学看到了吗?那么问题就来了,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时将莲花和牡丹对调?生1(王语彤):也许作者写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疏忽大意了吧!师4:哦,是吗?理学的开山鼻祖也会犯这种错误?看谁有不同意见?生2(谢宇凡):既然对调,我想应该是要强调什么。师5:嗯,你的回答很有想法!作者是要强调什么呢?生1庞海鑫:课文中有一句话,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很显然是强调当时喜爱牡丹的人特别多。师6:嗯,你观察很细心,请坐!还有不同意见吗?师7生2陈雅倩:我也同意这里是起强调作用,我想说的是,作者还在于透过喜欢牡丹花的人多来强调当时社会的一种不好风气,大家都在一位追求荣华富贵。你的观点真新颖,你真是了不起! 请坐 。 师8生3曾毅:我同意 同学的观点,我想补充一下,之所以那么多人追求富贵,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社会上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嗯,你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同学,看得出来你是一位敢说话,说实话的人。请坐师9:正如同学们所言,作者对调顺序就是要突出表达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风的批判和鄙弃。从而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情怀。(出示课件)。师10:这里作者描绘莲,不仅仅在于咏物;他写三种花的目的是要写三种人,是要再现他们的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表明作者自己对于人生的一种追求,这种写作手法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它叫做“托物言志”(出示课件),在今天学的这篇爱莲说中,作者就是托莲,来表达自己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情怀。 有时间就再齐读、七、课堂练习下面进入我们课堂的写一写环节,(出示课件)。仿照:我喜欢,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鲁山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学校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 电解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工程造价评审咨询服务方案
- 工程施工监理合同
- sct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电瓶车驾驶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平谷区北京版 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北医大CT诊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 膜性肾病课件
- 2025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务员招录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MATLAB数值计算基础与实例教程 》课件-第10章 其他数值计算的优化问题
- 2025年浙江省中考英语真题(解析版)
- 2025年广西中考道法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Q-GDW10250-2025 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规程
- 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外交学院
- 华师大版(新)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