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流系统设计,知识产权出版社,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物流管理系列,第一章 物流系统设计概述,本章学习要点1了解物流系统的概念、目标、构成、分类和特征2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一般原则、分析技术和物流系统定位及组织结构的确定3掌握物流系统分析步骤、设计的程序4重点掌握物流系统各个子系统的组成 5理解系统标准化和设计方案实施与评价,11物流系统概述,111 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或信息源地)到商品(或信息)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系统是同类或相关要素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目的、一定功能和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即由内部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或称为子系统)所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作为一个系统、一般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整体性、要由多种要素组成和要素是相互关联的。物流系统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设计的、由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物流要素(或子系统) 所构成的有机整体。,112 物流系统的目标,(l)服务性目标:服务性就是要以客户(即需方)为中心,树立“客户第一”的观念,将商品按照客户的要求,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送到客户手中 (2)节约性目标:节约有两方面的要求:即一是物流对象流通时间的节约;二是流通成本费用的节约。 (3)及时性目标:是通过信息的沟通来实现物品最适合的流动。及时性是服务性、节约性的延伸,也是对物流系统提出的要求。 (4)规模化目标:要通过引入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以此来提高物流设施规模化的处理能力;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物流网络的建立与完善等来实现信息处理的规模化。,113物流系统的构成,(1)物流的五要素人是物流系统非常重要的、非常活跃一个要素,人是系统中最活跃、也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财是指物流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固定和流动资金。物是指物流系统所传递的物品以及维持物流系统运行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任务是指客户的要求,即物流系统所实现的物品传递,也就是完成物品从供方到需方的传递。 信息包括人工或计算机处理的各种物流的统计资料、数据、报表、图纸、账目等等。,113物流系统的构成,(2)物流系统的构成 作业子系统。是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职能系统。目的是提高物流各项作业功能的高效化,通过各项作业功能的有机结合增进物流效率化的统一体。 信息子系统。又称为“物流情报系统”,这个子系统是传统物流所不具备的。它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废弃物流管理等机能,力求完成商品流动全过程的信息活动。,114物流系统的分类,从其规模上可以分为:(1)社会物流系统(大物流系统)社会物流系统又可以称为大物流系统,包括石油、天然气、粮食的储运系统,以及港口的储运系统、军需物资的调运系统等等。社会物流系统对国民经济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企业物流系统(小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系统包括生产企业物流系统、商业企业物流系统和物流企业物流系统这三种不同的企业物流系统。,114物流系统的分类,企业物流的具体分类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流。商业企业物流系统:因为之没有涉及到生产环节,所以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相比生产企业物流系统而言要简单,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物流企业物流系统: 物流企业物流系统也就是第三方物流系统,基本上由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信息系统等组成。,115物流系统的特征,(1)物流系统具有一定的整体的目的性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4)物流系统具有较强的动态性 (5)物流系统具有复杂性 (6)物流系统构成要素有明显的“效益悖反现象(Trade-offs)”,12 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分析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根据系统的目标要求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对系统目标、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进行充分的调研、收集、比较、分析和数据处理,并建立若干备选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系统仿真实验,比较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等,将取得的综合资料提供给决策者使用。从事系统分析的人员,在整个系统分析过程中要首先回答以下问题(5W):l目的(Why?为什么?)l 地点(Where?在何处做?)l 时间(When何时做?)l 人(Who谁来做?)l 方法(HoW“怎样做”),12 物流系统分析,121物流系统分析的一般原则整个物流系统分析的一般原则:l整个系统效益最优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各要素存在的价值是由它们对提高整个系统效益的程度而定。l各个要素并不要求个体上达到最佳或最优化的设计,重点在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综合关系,形成整体的最佳或最优。l各要素作为一个综合系统而联系在一起,可望产生的最终效果大于通过个体部件表现的效果。即形成112的效果。事实上,如果没有合作,将难以取得期望的效果。,12 物流系统分析,122物流系统的分析技术 (1)短期(静态)分析 以短期的、静态的观点考察物流系统,分析出各项物流活动的成本,在满足公司对物流领域的约束条件下,选择总成本最小的系统,这种方法称为短期(静态)分析方法。 (2)长期(动态)分析 长期(动态)分析是强调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利用统计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物流领域的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作定量分析。内容包括对物流系统的动态统计资料加以整理、各种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以及动态趋势的研究,以总结过去、把握现在和预测未来。,12物流系统分析,123物流系统分析步骤 (1)收集资料:产品的审查、现有设施的审查、顾客的审查和竞争对手的审查。(2)确定系统分析流程图(3)选择系统分析的工具:因果分析法、排列图法、相关分析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4)明确系统分析应用范围:制定系统规划方案; 生产力布局:厂址选择,库址(货场)选择,物资供应网点的设置、交通运输网络设置等等。 工厂内(或库内、货场内)的合理布置,如工艺流程规划,即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问题; 库存管理、应用生产批量等进行生产作业控制; 成本(费用)控制等。,13物流系统设计,131 物流系统定位及组织结构的确定(1)物流系统定位:企业(集团)内自营型模式、单项业务外包型模式和物流业务社会化模式(2)组织结构的确定:企业物流组织分类的标准可以有许多种,包括分散与集中、部门与功能、纵向与横向、非正式与正式、活动与过程等。与之相对应,企业可以有非正式、半正式和正式物流组织等三种可供选择的结构类型。任何企业所选择的管理机构通常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演化发展的结构,,13物流系统设计,1.3.2 物流系统设计的程序(1)物流系统设计的特点 追求整体目标最优。在一个系统中处于各个层次的分系统,都具有物定的功能目标,只有彼此分工协作,才能实现系统整体目标最优。 以特定问题为对象。物流系统中许多问题含有不确定因素,而系统设计就是针对这种不确定的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许多复杂的情况下,需要有精确可靠的数据资料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有些情况下,利用数学模型有困难,就要借助于结构模型解析法或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 凭借价值判断。由于所提供的资料有许多不确定的变量,而客观环境又会随时发生各种变化,因此在进行物流系统设计时,还要凭借各种价值观念进行判断和选优。,13物流系统设计,1.3.2物流系统设计的程序(2)物流系统设计的步骤 确定物流系统的范围和外部环境 确定物流系统的目标任务 确定评价物流系统优劣的准则 确定各项评价准则的加权值 收集物流系统的原始数据 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明确方案中的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因素 调整可控变量以求最佳结果 变动不可控因素以考察系统的敏感性 进行方案比较并做出抉择,13 物流系统设计,133 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各子系统的设计 运输系统设计: 运输工具的选择、 运输类型的选择和运输工具数量的选择 仓库设计: 仓库选址 仓库类型选择(市场定位型的仓库和制造定位型的仓库) 库存系统设计: 存货分类方法和合理库存量的确定和管理 配送系统设计: 储存型配送中心流程、 不带存储库存的配送中心流程、加工配送型配送中心流程和批量转换型配送中心流程。 信息系统设计(此部分将在第八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详细介绍。),13物流系统设计,134系统标准化 (1)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意义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系统设计的前提物流标准化对物流成本、效益有重大决定作用物流标准化是加快物流系统建设,迅速推行物流管理的捷径物流标准化也为物流系统与物流外系统的结合创造了条件,134系统标准化(2)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不论是国际物流还是国内物流,都可以肯定地讲、集装系统是使物流全过程贯通而形成体系,是保持物流各环节上使用的设备、装置及机械之间衔接性及配合性为核心。因此,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13物流系统设计,134 系统标准化(3)物流标准化的方法 确定物流的基础模数尺寸 确定物流模数 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其中:联运用平托盘外部尺寸系列优先选用TP2800mm1200mm、TP3100mm1200mm两种尺寸,可选用尺寸为1800mm1000mm,托盘高度基本尺寸为100mm与70mm两种。,13物流系统设计,13物流系统设计,135 设计方案实施与评价 (1)系统实施 系统设计的最后一项任务是方案的实施。而将一个运行中的物流系统一次就彻底改变是极少见的;一次性成功的系统改革设计对大多数公司来讲都是困难的。因为改革中的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客户服务功能的某种程度的破坏,失去订货或发送错误,有时候必须多次模拟实施,然后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完善。,13物流系统设计,135设计方案实施与评价 (2)系统评价 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 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主要是在系统功能、目标、要求以及费用等方面,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考核其满足程度,借以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经过修改建立系统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和评价,肯定系统,运用系统,并对系统的“价值”做出评价。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 (a)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原则。 (b)坚持技术上先进适用、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c)坚持局部效益服从整体效益的原则。 (d)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指标的确定要坚持先进合理和可操作性原则。 (e)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13物流系统设计,135设计方案实施与评价(3)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物流生产率 (a)实际生产率。 (b)资源利用率。 (c)行为水平。 (d)成本。 (e)库存。 物流质量指标 (a)物料流转质量 (b)物流业务质量,第一章 思考与练习,1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有哪些?2简述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意义。3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4物流系统是如何分类的。5物流系统的特征有哪些?6物流系统分析的一般原则7物流系统的评价标准有哪些?8物流系统分析之前需要收集的数据主要有几类?9物流系统评价有哪些原则?,第2章 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本章学习要点1了解物流组织机构的含义、发展过程及其人员组成 2掌握三种物流组织结构的选择 3理解三种组织结构的取向 4重点掌握组织机构的定位 5理解跨组织管理的思想 6重点掌握战略联盟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21 物流活动的组织,211 物流管理组织的含义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相互协作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组织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使人们在共同劳动中,能够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有效地工作。 物流企业的组织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企业或整个社会中为进行物流管理,把责任和权限体系化了的组织。物流管理组织的职能,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物流管理机构,确定与其相应的职位、职责和职权,并合理传递信息等一系列活动,将物流各要素连接成一个有秩序的有机总体。,212 物流组织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其存在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调节物流活动目标冲突 企业的各部门的经营目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而这种目标的不一致性在分散管理方式下,往往会导致各部门的物流活动之间出现目标冲突。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物流组织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 (2)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为物流活动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可以明确权利和职责,保证货物按计划发送,同时,必要时可以重新制定计划。,213 物流组织机构的发展,物流组织机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初级阶段 (2)第二阶段:过渡阶段 (3)第三阶段:物流活动全面一体化阶段 (4)第四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 (5)第五阶段:高级阶段,214 物流组织的人员组成,企业的物流组织一般由下列人员组成 :(1)高层物流经理 (2)一般物流管理人员 (3)直接从事物流作业的操作人员,22 组织机构的选择,221 非正式物流组织非正式物流组织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1)建立某种形式的成本节约分享机制 (2)建立激励机制 (3)总裁亲自考察物流决策和物流运作 (4)建立协调委员会,222 半正式物流组织,图2.1 矩阵式物流组织,223 正式的物流组织,图2.2 正式的物流组织结构,223 正式的物流组织,正式的物流组织有如下优点:(1)物流部门的级别提高 在组织结构上物流部门被提升到更高的级别,其权限与其他主要职能部门相同,这有助于保证物流管理与营销、运作和财务管理受到同等的重视。(2)物流总裁下设职能部门 物流总裁下属有一些次级职能部门,这些部门分别设有经理,并作为独立实体进行管理。,23 组织结构的取向,231 生产战略 生产战略是以最高效率将处于原材料状态的货物通过加工过程转化成产成品为目标的。与之相应的组织机构设计关注的重点就是将那些产生成本的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计划、订单处理和运输等经营活动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23 组织结构的取向,232 市场策略 市场策略是对跨越多部门或多经营单位的一组有限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采用基于市场策略的物流组织强调:联合装运不同经营单位或不同产品组的产品给客户;采用一张订单发票,简化销售和物流的协调。通常高级销售主观和高级物流主管向各自的高级经理汇报。在这种情况下,物流成本可能不会处于最低水平。,23 组织结构的取向,233 信息战略 一般情况下,拥有大规模下游经销商、分销组织网络和大量库存的企业追求的是信息战略。这个分散网络的首要目标就是协调物流活动,而信息是良好的协调管理的关键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结构将会超越各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及经营单位的范围,以便得到尽量详细的信息。,24 组织机构的定位,241分散式管理与集中式管理,图2.3 集中式物流组织机构,图2.4 分散式物流组织机构,242 直线式管理与咨询式管理,图2.5 直线式物流组织结构,242直线式管理与咨询式管理,图2.6 咨询式物流组织结构,243 大公司与小公司,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规模较大、部门较多的大中型公司,而对规模较小、部门较少的小型公司关注很少。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小公司遇到的物流问题绝不比大公司少。与大公司相比,对其本身而言小公司的物流活动比大公司更加重要,因为大公司可以从大规模采购以及大规模运输中获益,而小公司却做不到。因为小公司没有各产品分部,所以在组织安排上可从实际出发建立起某种集中式组织结构。同样,大公司的物流可以有明确的定位和组织结构,而小公司的物流却很难做到这些。,25 跨组织管理,251 超组织理论 超组织就是一个企业群组,其中的企业有密切的纵向和横向关联,但又都是独立的法人,且在各自独立的决策中享有共同的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那么企业各自作出购买和定价决策不仅会造成个别企业利润次优,而且还会导致该企业群组的利润次优化。如果合作会使得所有成员的收益按一定比例提高,超组织管理就会使得所有成员的收益按一定比例提高,超组织管理就会相对容易一些。然而,如果合作的收益“流入”到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员的手中,就需要进行公平的收益分配,并在成员中广泛宣传合作所带来的成效。,252 冲突管理,超组织管理的关键在于冲突管理,超组织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条件使联盟中的所有成员都能从合作中受益。进行冲突管理应做到以下三点:(1)建立为超组织各成员提供信息共享的机制 (2)制定合作收益的分配方案 (3)有解决各成员间冲突的策略,26 战略联盟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261 战略联盟 (1)战略联盟的含义 所谓战略联盟,从资源结合体的角度界定,是指参与企业根据各自拥有资源的特异性,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结合资源的互补性,追求共同利益的行为。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其他公司的自营物流部门,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发展企业规模等特定的战略目标而签订的长期互利的协作关系。,261 战略联盟,(2)战略联盟基本特征在战略联盟中,一定要强调合作。 组成联盟的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物流企业之间形成物流联盟可以普遍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竞争效率。 当企业自身物流水平较低时组建物流战略联盟将会在物流设施、运输能力以及专业管理技术上获得很大的收益。 物流战略联盟可以较好地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的跨地区配送的特性战略联盟的各个组成企业应该明确自身在整个战略联盟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和优势所在。,261 战略联盟,(3)战略联盟的形式按照企业的实力可以分为强强对等企业之间的联盟、强弱企业之间的联盟、弱弱企业之间的联盟; 按照合作形式可以分为非股权参与型的松散联盟、股权参与型的紧密联盟;根据当前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企业战略联盟的主要形式,战略联盟也可以分为三种,即横向战略联盟、纵向战略联盟和国际战略联盟。,261 战略联盟,(4)建立战略联盟的好处可以使物流资源和信息在各联盟企业间共享,降低“牛鞭效应”,这样既节约了物流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又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可以把分散在现代物流各个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分工合作,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各自的经营风险,从中分享更多的利润,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各自的特点,扬长避短,在未进行或无法进行大规模融资的情况下,利用伙伴企业的优势资源完善各自的服务体系、增加物流产品的服务品种、扩大物流网络的覆盖面积。,261 战略联盟,(5)建立战略联盟应注意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联盟伙伴 企业文化 转变观念 在结成战略联盟后,要保持稳固的信任关系。,262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1)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了集中精力搞好主要业务,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在这里,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就是第三方物流供应商。,262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2)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组织结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组织结构图,图2.7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物流管理组织结构模型,262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2)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组织结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各部门的职责 第一、企业管理部的职责第二、研究开发部的职责 第三、市场经营部的职责 第四、业务操作部的职责,262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3)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类型 美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主要类型 第一类是以货物代理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第二类是以财务或信息管理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第三类是以运输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第四类是以仓库和配送业务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第五类是以托运人和管理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262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3)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类型 我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主要类型 第一类是过去国家直接管理的垄断性的集团公司 第二类是由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型来的物流企业 第三类是民营物流企业 第四类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262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4)我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发展战略成本领先战略 集中化战略 企业联盟战略,第2章 思考与练习,1物流组织机构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简述物流组织结构的人员组成。3可供企业选择的物流组织结构有哪几类?4简述物流组织结构设计所遵循的战略。5对分散式管理和集中式管理进行比较。6对直线式管理和咨询式管理进行分析。7简述跨组织管理的思想。8简述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及应注意的问题。9什么是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组织结构是什么?10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第三章 物流设施与设备规划设计,本章学习要点掌握托盘的承载性,理解托盘的类型掌握托盘的选择、装载和堆垛掌握集装箱的标记掌握叉车的选用理解仓库合理化布局的途径,31 集装单元化器具,311 托 盘托盘的内涵集装器具、又称栈板、卡板、拍子 托盘的规格指托盘的长与宽,通常用宽长来表示。托盘的承载性 承载性体现在静载、动载和货架承载三个方面 同一托盘的承载指数在此三方面依次递减,静载质量一般是动载质量的2.5倍左右,托盘的类型 平托盘(Flat Pallets) 柱式托盘(Post Pallets) 箱式托盘(Box Pallets) 轮式托盘(Roll Pallets) 托盘的性能比较 托盘的选择、装载和堆垛 托盘的选择 材料上的选择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材质的托盘,用途上的选择 货物是否用于出口、是否上货架。尺寸的选择可能地选用国标尺寸的托盘 托盘使用区间的选择 去往欧洲的货物要选择的托盘,去往日本的货物要选择的托盘 托盘结构上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托盘的使用效率,适合的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叉车高效率作业的特点,托盘的装载和堆垛托盘的装载方式一般有整齐码放、交错码放、砌砖式码放、针轮式码放、裂隙式码放,412 集装箱集装箱的概念 香港称之为“货箱”。台湾称之为“货柜”。中国、日本、美国、法国等世界有关国家,都全面地引进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 集装箱的结构和标记 集装箱的结构通用的集装箱是一个六面长方体,它是由一个框架结构,两个侧壁,一个端面,一个箱顶,一个箱底和一对箱门组成的。, 集装箱的标记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标记有必备标记和自选标记两类,每一类标记中又分识别标记和作业标记。,集装箱的标准 国际标准 现行的国际标准为第1系列共13种 箱型代码: 由两位字符表示:X (箱型编号)X (箱型标识符)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各国政府参照国际标准并考虑本国的具体情况,而制订本国的集装箱标准 地区标准 公司标准,集装箱的种类 按用途分类 按其主体材料分类集装箱装箱量的核算 假定有一产品外箱尺寸为43.434.530CM,现在需要在一个40ft集装箱,尺寸为12 2.34 2.39M,请计算装箱量?,解:1.算纵向可以放多少个箱子(通常规则是长对长,短对短): 120.434=27.6=27(箱) 验算:270.434=11.7,由于集装箱长度是12M,而每个纸箱之间多少会有一些空隙,所以12-11.9=0.3M,也就是0.3M的空隙,是正常范围,因此我们就记下纵向放27箱。 2.算垂直方向可以放多少个箱子 2.390.345=6.9=6箱,验算:60.345=2.07,由于集装箱高度是2.39,剩下32CM,放6箱3.算横向可以放多少个箱子 2.340.3=7.8=7箱,验算:70.3=2.10,剩24CM,放7箱。到这里第一步是算完了,然后把三个方向的数量乘起来:2767=1134箱 4.再看第2点,此时集装箱总体是满了,但是顶部还有高度为32CM的空间,这时就要看你实际货物包装情况了,我们再看纸箱的尺寸:43.434.530CM,纸箱厚度为30CM a:如果货物包装很平整,那么30CM厚的纸箱是刚好能放进顶部的空隙,数量如下: 2.340.345=6.78 =6 验算:60.345=2.07 横向放6箱 120.434=27.6=27(箱) 验算:270.434=11.7011(箱),也 就是说顶部可以放611=66箱,因此:140集装箱的装箱量为:66+1134=1200箱 b:如果纸箱包装不够平整,有外突,那么就只能算1134箱了,32 物料搬运设备,3.2.1搬运车辆搬运车辆的种类 按照是否以人力为主分类目前搬运车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业搬运车辆,一类是人力搬运车辆。工业用搬运车辆 工业搬运车辆具体包括电动托盘搬运车、电动托盘堆垛车、前移式叉车、内燃式叉车、电瓶叉车、低位拣选叉车、高位拣选叉车、侧面叉车、牵引车、固定平台搬运车、集装箱叉车和集装箱正面吊等。,搬运车辆的选用选用搬运车辆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个:使用需求和性能价格比。 手动搬运车类型的选用 选用该类设备,关键要确定好吨位和搬运货物(托盘)的尺寸。 叉车的选用 叉车承担繁重的搬运作业,选用时需要慎重考虑。,3.2.2 输送机输送机概念输送机是按照规定路线连续地或间歇地运送散料物料和成件物品的搬运机械。输送机分类输送机主要分为带式输送机、滚柱输送机、辊道输送机、链式输送机、悬挂输送机、单轨(小车)输送机、垂直输送机、生产输送系统和分拣输送系统等。,3.2.3 起重机械起重机械的概念起重机械是一种以间歇作业方式对物料进行起升、下降和水平移动的搬运机械。 起重机械的分类 具体来说,可分为手拉葫芦、手板葫芦、环链电动葫芦、QZQ(KBK)系统、悬臂起重机、钢丝绳电动葫芦、梁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等。,3.2.4 垂直搬运机械升降台的概念升降台是一种将人或者货物升降到某一高度的升降设备。 升降台的分类按照升降机构的不同分:剪叉式、升缩式、套筒式、升缩臂式、折臂式。,3.2.5 配套设施与设备配套设施与设备主要是指为物流机械配套的专业化设备和周边设备等。具体来说包括物料整理设备、配套件和周边设备。,33 储存设施与设备,3.3.1 仓库的分类商业仓库的设置要根据各种商品储存条件的不同要求,与商品购销部门的联系程度以及地理条件、投资的大小等因素来做出决定。,3.3.2 仓库布局合理化相关概念仓库布局(warehouse layout)是指在一定区域或库区内,对仓库的数量、规模、地理位置和仓库设施、道路等各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和总体设计。仓库布局合理化是指充分考虑各种物料规格、仓库设备的大小高低(如货架每一层的高低、长宽、卡板的大小等)、生产计划的制订和备料区、收料区的面积,各个仓库设备的数量,物料运输路线及消防设施等内容,以满足市场供应不间断为依据,保证货畅其流,实现储存的合理化。,仓库布局合理化的目的 在于追求物流环节中的合理储存,合理储存,就是保证货畅其流,以满足市场供应不间断为依据。仓库合理化布局的途径 整合物流运输业务,进行仓库合理布局 根据储存任务设置仓库面积定额,3.3.3 储存货架货架的概念货架是由立柱片、横梁和斜撑等构件组成,用于存放货物的结构件。 货架的作用及功能有如下几方面:货架是一种架式结构物,可充分利用仓库空间,提高库容利用率,扩大仓库储存能力。存入货架中的货物,互不挤压,物资损耗小,可完整保证物资本身的功能,减少货物的损失。货架中的货物,存取方便,便于清点及计量,可做到先进先出。保证存储货物的质量,可以采取防潮、防尘、防盗、防破坏等措施,以提高物资存储质量。很多新型货架的结构及功能有利于实现仓库的机械化及自动化管理。,34 运输设备,3.4.1普通货车普通货车的概念普通货车是一种在敞开(平板式)载货空间内载运货物的货车。 汽车的产品型号传统的汽车型号由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参数代号、产品序号及部分组成,必要时附加企业自定代号。,3.4.2 厢式货车箱式货车的概念箱式货车是一种载货部位的结构为封闭箱体且与驾驶室各自独立的载货汽车,为全天候的运输货车,也可在大城市的市区运行。箱式货车的优势 厢式运输安全可靠,对货物损伤较小。 厢式车运输可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厢式车物流运输还有不污染环境、美观、保护交通设施、维护交通安全等优点。,第四章 物流中心的设计,本章学习要点掌握物流中心的狭义概念,了解物流中心的分类。掌握物流中心的设计方法,理解物流中心的设计原则。掌握物流中心相应的选址方法。理解物流中心的运营目标。理解综合物流中心是未来的发展趋势。,41 物流中心概述,411 物流中心的概念概括起来,对物流中心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表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中心定义为: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 (2)物流中心是从国民经济系统要求出发,所建立的以城市为依托、开放型的物品储存、运输、包装、装卸等综合性的物流业务基础设施。 (3)物流中心是为了实现物流系统化、效率化,在社会物流中心下所设置的货物配送中心。 (4)物流中心是组织、衔接、调节、管理物流活动的较大的物流据点。 (5)物流中心是以交通运输枢纽为依托,建立起来的经营社会物流业务的货物集散场所。,412 物流中心的功能与分类物流中心的功能 物流功能的绝大部分作业可以在物流中心或以物流中心为基地的延伸服务过程中完成。 物流中心的分类 货运枢纽站场货运枢纽一般是区域性货物运输网络的若干节点(站场)即一系列相关货运站场的集合。, 集货中心 是将分散生产的零件、生产品、物品集中成大批量货物的物流据点。 送货中心 将大批量运抵的货物换装成小批量货物并送到用户手中的物流据点。 转运中心 是实现不同运输方式或同种运输方式联合(接力)运输的物流设施,通常称为多式联运站、集装箱中转站、货运中转站等。 加工中心 将运抵的货物经过流通加工后运送到用户或使用地点。这类物流据点侧重于对原料、材料、产品等的流通加工需要,配有专用设备和生产设施。 配送中心 物资中心,42 物流中心的设计,421 物流中心设计的原则和程序 物流中心设计的原则 动态原则 竞争原则 低运费原则 交通原则 统筹原则,物流中心设计的程序 筹建准备步骤 物流中心规划的主体 物流中心布局与选址 物流中心的规模设计 物流中心的设施规划与设计 物流中心的结构和组织规划设计,422 物流中心的设计方法平面流线布置 由进货到发货的流线是否顺畅,是决定物流中心是否能正常运作的关键所在,主要影响因素是车位的多少、吨位的大小及其与交通流线的关系。 自动化立体仓库 输送机主要分为带式输送机、滚柱输送机、辊道输送机、链式输送机、悬挂输送机、单轨(小车)输送机、垂直输送机、生产输送系统和分拣输送系统等。物流中心的弹性空间设计物流中心的设计要求大跨度、易扩建、便于工艺调整和扩大规模。工作环境生活化设计把工业操作环境与人的作业空间分开,加大工作的自动化程度。 丰富的建筑形式。,423 物流中心的选址选择备选地址时应考虑的原则备选地址选得太多,会使模型变得十分复杂,计算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大,成本相应提高;相反,如果备选地址选得太少,则可能使所有方案偏离最优解太远,达不到合理布局的目的。 常用选址方法 解析技术 线性规划 仿真技术,424 设计方案的优化优缺点列举法 要素分析法 点评估法 权值分析法 成本比较法,43 物流中心的运营,431 物流中心的运营目标服务与成本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即顾客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一般可以划分为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括了不同的服务要素。 物流服务管理的目的 适当的成本实现高质量的顾客服务 物流中心服务管理的原则 转变服务观念转向一般消费者群 制定多物流服务组合开发对比性物流服务注重物流服务的发展性重视物流服务与社会系统的吻合建立合适的服务管理体制构筑信息系统,物流成本 传统物流成本与现代物流成本比较研究传统物流成本只包括企业对外支付出去的物流费。 现代物流成本不仅仅包含企业对外的物流费用,而且还包含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 物流费用的特点物流冰山与效益背反 现代物流管理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 物流成本的特征,432 物流中心运营的内容物流服务合理化 物流服务合理化的目的对于物流服务合理化,重要的是调整价格政策和服务水平。 均衡物流服务均衡是物流服务合理化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推进物流合理化的手段,现代物流在成本控制的运作思路研究 从流通全过程的视点来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拟定合理的物流服务水平,控制物流成本 构筑现代信息系统与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配送效率化来降低物流成本 降低退货成本 利用一贯制运输和物流外委降低成本,44 物流中心的发展趋势,441 新型现代物流中心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商业流通形式发展变革 连锁经营业态的大力发展 电子商务行业的迫切需求 新兴现代物流中心的发展 社会公众物流中心 分拨配送中心 物流园区,45 综合物流中心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概念综合物流中心是将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物流中心集约在一起,成为一个有综合职能和高效率的物流设施。 综合物流中心的作用 综合物流中心的集约作用。 综合物流中心的有效衔接作用。 综合物流中心对联合运输的支撑作用。 综合物流中心对于联合运输的扩展作用。 综合物流中心对提高物流水平的作用。 综合物流中心对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 综合物流中心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综合物流中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城市之间经济交往的扩展造成的物流量的急剧增加。 末端物流配送系统的广泛建立。 城市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科技进步对综合物流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持。,第5章 搬运、配送和运输设计,学习导引1.了解搬运系统分析的阶段划分和搬运系统 的分析程序2.掌握搬运系统方案的设计3.了解配送的概念、模式和意义4.掌握配送的规划设计5.了解运输的功能,学会合理选择运输工具,5.1 搬运系统分析,5.1.1 搬运系统分析 (1)物料搬运系统分析的阶段划分 第阶段外部衔接。这个阶段要弄清整个区域或所分析区域的全部物料进出搬运活动。第阶段编制总体搬运方案。这个阶段要确定各主要区域之间的物料搬运方法。第阶段编制详细搬运方案。这个阶段要考虑每个主要区域内部各工作地点之间的物料搬运,要确定详细物料搬运方法。第阶段方案的实施。上述四个阶段是按时间顺序依次进行的。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各阶段在时间上应有所交叉重叠。总体方案和详细方案的编制是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2)主要输入数据和搬运系统分析程序物料搬运系统分析时所需要输入的主要数据可以概括为PQRST。PProducts指系统物料的种类。QQuantity指数量。RRouting指路线。SService指辅助生产与服务过程的部门。Ttime指物料流动的时间。,搬运系统分析程序如下:物料的分类布置各项移动的分析各项移动的图表化物料搬运方法的知识和理解确定初步搬运方案修改和限制各项需求的计算方案的评价选定物料搬运方案,(3)各项移动的分析各项移动的路线分析。由平面布置可知,每条路线的长度就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各项移动的流量分析。搬运系统分析认为,每项移动都有一定的流量,同时又存在一些影响该流量的因素,这些因素对流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制约。物流量的计量单位一般是以每小时若干吨或每天若干立方米来表示。各项移动的条件分析。在了解到物流量以后,还要了解移动所需要的条件:数量条件、控制条件和时间条件。各项移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流程分析法和起讫点分析法搬运活动一览表。为了方便分析,可以通过编制搬运活动一览表的形式,把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达到全面了解搬运活动的目的。,(4)各项移动的图表化物流图表化的方法有三种: 物流流程简图。物流流程简图用简单的图表描述物流流程。但是因为它没有联系到具体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表达出每个工作区域的正确位置;因没有标明距离,所以不能作为选择搬运方法的依据。物流流程简图只能作为分析和设计中的中间步骤。 平面布置图上绘制的物流图。在平面布置图上绘制的物流图是根据平面布置的实际情况绘出的,通过该图可了解物料移动的过程和次序。图上标出了每条线路的距离、物流量和流向,可以用它来作为选择搬运方法的依据。,坐标指示图。坐标指示图是距离与物流量的指示图,是表示物料移动的又一种图表化方法。这种方法是把移动的距离和物流量用点标明在图表上。图上的横坐标表示距离,纵坐标表示物流量。每一项搬运活动按其距离和物流量用一个具体的点标明在坐标图上。如图所示,5.1.2 搬运系统方案设计 (1)物料搬运初步方案的设计和搬运原则 一般情况下,搬运方案都是几种搬运方法的组合。因此,物料搬运方案的初步设计也就是对搬运方法进行选择和确定。 物料搬运方法是物料搬运路线、设备和容器的总和,物料搬运路线的特点及选择原则。物料搬运路线分为直达型D、渠道型K和中心型C。直达型,这种路线上各种物料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路线最短。当物流量大、距离短或距离中等时,一般采用这种形式是最经济的,尤其当物料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时间又较紧迫时更为有利;渠道型,一些物料在预定路线上移动,同来自不同地点的其他物料一起运到同一个终点。当物流量为中等或少量,而距离为中等或较长时,采用这种形式是经济的。尤其当布置是不规则的分散布置时更为有利;中心型,各种物料从起点移动到一个中心分拣处或分拨地,然后再运往终点。当物流量小而距离中等或较远时,这种形式是非常经济的。尤其当厂区外形基本上是方整的且管理水平较高时更为有利。,物料搬运设备选择原则。主要根据距离与物流量的大小确定设备的类别。简单的搬运设备适合于距离短、物流量小的搬运需要;复杂的搬运设备适合于距离短、物流量大的搬运需要;简单的运输设备适合于距离长、物流量小的运输需要;复杂的运输设备适合于距离长、物流量大的运输需要。 容器的选择。容器(搬运单元)是指物料搬运时的基本装载方式,如散装采用车厢、罐装等,单件采用单件包装、集装器具等。应根据物料特点和设备来选择运输与搬运单元。,(2)方案的改进和约束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已确定的同外部衔接的搬运方法;既满足目前生产需要,又能适应远期发展或变化;和生产流程或流程设备保持一致;可以利用现有公用设施和辅助设施保证搬运计划的实现布置或建议的初步布置方案以及它们的面积、空间的限制条件(数量、种类和外廓形状);建筑物及其结构特征;库存制度及存放物料的方法和设施;投资的限制;影响工人安全的搬运方法等;原有搬运设备和容器的数量、适用程度及其价值;设计进度和允许的期限。,(3)说明和各项需求的计算 按实际条件和限制作出了修改后,应当出现几个不同的方案,对这些方案要逐个进行说明或计算,其主要内容如下:每条路线上每种物料搬运方法的说明;搬运方法以外的其他必要的变动说明,如更改布置、作业计划、生产流程、建筑物、公用设施、道路等;计算搬运设备和人员的需求量;计算投资数额和预期的运营费用。,(4)方案的评价 方案的分析评价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成本费用比较或财务比较法。即对每个方案,都要明确其投资和经营费用。投资指方案中用于购置和安装的全部费用。经营费用可分为固定费用,主要包括资金费用(投资的利息、折旧费)和其他固定费用(管理费、保险费、场地租用费等);可变费用,主要包括设备方面的可变费用(如电力、维修、配件等)和工资(直接工资、附加工作工资等)。 优缺点比较法。直接把各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列在一张表上,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到最后方案。 因素加权分析法,5.1.3 搬运系统的实施 (1)影响搬运系统的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问题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现代工业经营已把从供应原料开始,经过工厂加工,一直到消费的整个物流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为了寻求最经济的解决办法,必须把组织问题、工序流程、运输和库存方法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2)方案的实施 搬运方案的实施是整个搬运系统的最后阶段,也是一个独特的阶段。搬运设备的运进运出和吊起等动作,仅仅是实施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实施准备和收尾实施前的准备、开工、调试以及最后的收尾工作。包括设计项目获得最后的批准,采购有关设备、零部件,配合平面布置、公用设施及建筑结构的任何改变,所有这些比运进运出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52 配送系统设计,5.2.1 配送的概念、模式和意义(1)配送的概念 2001年4月,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配送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站中秋活动方案
- 端午话剧活动方案
- 美术春游活动活动方案
- 电影交友活动方案
- 祭祀古人活动方案
- 硬笔书法活动方案
- 眼霜推销活动方案
- 钢材分类招生工作总结
- 电影教育活动方案
- 社工进校园艺术活动方案
- 2025年法学专业基础课程试题及答案
- 腰椎管狭窄症病例讨论
- 部编版语文(2024)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含答案)
- 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课件
- 多囊卵巢综合症及护理方法
- 2025年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报告
- DB1311T 091-202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多锤头碎石化施工技术规范
- 前臂骨折护理查房
- 经济数学微积分 杨慧卿 第4版 教案 第1-3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一元函数积分学
- 脑卒中护理新进展
- 足浴店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