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结题报告  _第1页
研学结题报告  _第2页
研学结题报告  _第3页
研学结题报告  _第4页
研学结题报告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研学结题报告研学结题报告组号:XX0601组长:赵思乔成员:秦涯李刘依熊玮琪题目:有关远先秦文字形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研究先秦文字形态变化来增进对汉字的认识,这是我们的兴趣所在,也是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延伸。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汉字的意义。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如果从殷商甲骨文算起,汉字已经有了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如此漫长的历史中,汉字以其特有的超地域超方言的作用和艺术魅力,为记录汉语、记录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学习汉字,不仅要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同时要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和规律。研究先秦古文字的意义统治文字学界2000年之久的六书说实际上是汉代学者主要根据他们对小篆的理解建立起来的并不能很好地说明较古的汉字的构造。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2/10里提出了“象形”“象意”“形声”三书说。陈梦家在殷虚卜辞综述里提出了“象形”“形声”“假借”三书说。他们冲破了六书说的樊篱对文字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汉字起源问题上唐兰等古文字学者也批判了过去的一些不合理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符号的大量发现尤其是大汶口文化象形符号的发现使汉字起源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入的阶段。由于说文“古文”的性质有了明确结论并由于对各种古文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古文字形体结构发展变化的过程越来越清楚了。70年代秦简等新资料的发现使大家对隶书的形成也有了比过去正确的认识这一时期的古文字学者对说文篆形和许慎讲字形和本义的错误指出得更多了。可惜在这方面还没有一部总结已有成果的高质量的专着。在传统文字学得到改造的过程里古文字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二、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有关远先秦文字形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这一课题更多的偏重文科,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既不能采取调查问卷也不可能做一些实验研究。所以,只能选择开3/10初的文献综述法。研究先秦文字,只是我们组员之间的兴趣,故不能非常深入的做一些调研。但是,每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都是从兴趣开始的,我们相信有了此次研究性学习的铺垫,在今后我们将有机会在大学的殿堂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名词解释先秦古文字概念及范围按照中国传统文字学的观点先秦时代的汉字即是古文字。现代的文字学者多数认为秦统一后的篆文即所谓小篆也应该划入古文字的范围。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不少秦和西汉早期的简牍和帛书出土。这些简帛上的隶书字形还保留着篆文的不少特点跟后来成熟的隶书有明显区别因此有人主张把秦和西汉早期的隶书也看作古文字。按照这种意见古文字可以说是隶书成熟之前的汉字,主要以各种古代遗留下来的实物上的古文字资料为对象着重于释读这些资料弄清它们的性质体例和时代并阐明研究这些资料的方法。以先秦古文字本身为对象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演变字形所反映的本义以及考释古文字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2走访调查法在五一,我小组走访调查了首都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了其中的书法区,文物精品区。青铜器上的铭文,4/10还有一些现代艺术家的篆体手迹。三、研究过程四、得出结论1文字形态由繁到简,由象形到符号化先秦古文字的共同特点是以象形、表意为构字基础,字形接近客观事物,象形色彩浓厚,结构随意,笔顺繁复,没有形成点画。而到了小篆的参与构形的大部分象形字已符号化,系统化,而不像甲骨文阶段强调物象特征,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例如:先秦古文字初期的甲骨文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同一个字有多种写法,笔划可繁可简,构件部位随意、选择自由、多少无碍,故异体字很多繁简程度不同者:奚偏旁位置不同者:好更换构件者者:牢构件多少不同者:得由象形到符号化的转换5/10例如以下由在线生成软件生成的字体。车鸟【抽象出的结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汉字的简便实用有了新的要求。促使汉字的形体由繁到简的转换,旧的象形复杂笔画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简单实用的笔画和符号。影响因素: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改变。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也是零散文字走向融合的重要原因。6/102字体笔划由笔直僵硬变得圆润灵动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写在坚硬的甲骨上,所以线条瘦硬,多为直笔,转弯的地方也都是硬角,笔划多为细瘦的直笔。例如表示太阳“日”,本应为圆形,有时却刻成了四方形或五角形。有些本来应该填实的肥笔,实际却只刻了个轮廓,或改用线条代替,例如天字就是这样。天字上面的人头商代金文即写成圆形的肥笔。金文不象甲骨文那样是直接用刀在坚硬的甲骨上刻出来的,而是先用毛笔将字写在模具上,然后刻好铸造出来的,故具有肥厚粗壮、圆浑丰润、庄重美观、富于变化等特点。和殷商甲骨文相比,西周金文的形体结构有了很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笔划丰满粗壮,多用肥笔和曲笔。字形长圆,庄严厚重。行款多直书左行,排列整齐。2、新的象形字很少出现,原有象形字的象形色彩开始减弱,趋向线条化和符号化。形声字大量增加,一些字如“走、言、金、厂”等作为部首被使用。3、书写日趋规范,偏旁逐渐定型,异体字减少。如“彳”旁基本处于字的左方,辵旁基本处于字的左下方。总体来看,西周金文和殷商甲骨文在结构风格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显得更加成熟,更加符号化。不过7/10也有些金文特别是早期的有些金文其结构相当复杂,比甲骨文还象形,更象表现事物形体的图画。六国文字部分字的装饰性很强,表现出了追求审美效果的强烈倾向。从春秋末年开始,齐、吴、越、蔡、楚等国往往在仪仗用的兵器上镌刻美术字体,力求工整美观,或者在笔划上加一些圆点,或者故意写成波折,或者在笔划外附加鸟形装饰。这种追求审美效果的作法和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特点密切相关,其结果导致了装饰性笔划和构件的产生。小篆的特点: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被加强。小篆已形成一个较为严密的构形系统,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的归纳就体现了这种系统性。参与构形的大部分象形字已符号化,系统化,而不像甲骨文阶段强调物象特征,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抽象出的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书写工具由刻刀到毛笔发生转变,字体的笔划由最初的笔直僵硬逐渐变得圆润灵动,出现了肥笔和曲笔的写法。说明文字由记录开始分化出装饰的作用。影响因素:书写工具的改进。人类对美的感知提升。3五、体会与收获8/10由于我们小组中途换了一次研究课题,所以开题和结题都显得有些仓促。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选好题目的重要性,对今后的选题是有帮助的。主要收获可以归结于以下三点:1、多多少少了解了中国文字从秦开始的演变、其之后文字演变的影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2、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在传承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遗失、但现在的我们却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现在意识倒也不晚。3、我们的任务之一认识、了解、传承中华文化。六、不足之处以及展望1、第一次的决定研究的题目有些宽泛,尽管一再的缩小题目,但研究到最后还是到了瓶颈。所以,无奈之下只好改变了研究的内容。2、这次选定的研究内容大部分研究方法都是通过查阅已有的文献,极少有自己的东西。因为是仓促之下改变的课题,所以结尾不太完美。展望:下学期的课题可以在慎重考虑之下选择,也希望中华文化可以得到重视与传承。9/10七、参考文献1.甲骨文,金文,小篆在线生成器2.首都博物馆3.先秦两汉文学与语言文字关系论刘刚摘要对先秦两汉文学与语言文字关系进行的初步研究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内容:先秦两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促进了文学文体的成熟;先秦两汉文学家对文学与语言关系的不同认知促成了当时文学风格的多样化;语言的发展推动了思维的成熟,从而促成了先秦两汉说理散文的发展与成熟;先秦两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孕育并促生了纯文学;先秦两汉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文字的统一和隶变,推动了文学的传播,促发了文学的繁荣。5.双墩刻符是汉字的源头之一影响了甲骨文的形成XX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