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最美地名文化故事》 征集活动启事_第1页
安丘《最美地名文化故事》 征集活动启事_第2页
安丘《最美地名文化故事》 征集活动启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丘最美地名文化故事 征集活动启事 中国人才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安丘最美地名文化故事 征集活动启事”,希望大家喜欢。安丘最美地名文化故事 征集活动启事安丘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地名作为表称地点的文化符号,是反映一地品格的特殊信息,承载着历史文脉的代代传承。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新地名不断涌现,有些老地名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为切实做好安丘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充分挖掘我市地名文化遗产,留住人们美好的记忆,保护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安丘、认识安丘、热爱安丘,特举办安丘市“最美地名文化故事”征集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宜公布如下:一、征集内容征文主要以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广为群众喜爱的地名为载体,围绕地名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讲述的生动故事,或对地名保护和演变的研究、看法等各体裁*。二、征集要求1.仅限于安丘地域范围,应有具体所指,主要是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记述本区行政区域内历史地名和现今地名故事(来历、含义、沿革等),涵盖镇街区、乡村、居民点、街巷路弄、山水、桥梁、建筑物、古迹遗址、景区景点等行政区域名称和人文地理实体名称。2.“最美地名”以现存仍使用的地名为主,也可以是历史上长期使用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名。3.征文应着重反映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浸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地名。4.征文应紧扣“最美”主题,地名相关故事包括历史典故、名人逸事、民间传说、亲身经历和感情渊源等,可以提炼其中的人文精神或文化传统,也可以兼述自己对地名保护、演变和变更的看法等,要求内容积极健康,图片(图像)清晰,文责自负。5.“最美地名”故事可采用文字、图片、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展示,真正将自己心目中的“最美”地名记录下来。每种形式均须简明扼要写明地名名称、具体地点、作者、推荐理由等基本信息。文字作品要求在20xx字以内,图片作品格式为jpeg,图片大小不小于800万像素。微电影视频等作品持续时间在60分钟以内,提倡和欢迎图文并茂的作品。6.来稿数量不限,已经发表过的*请注明发表刊物名称和日期。三、征集时间20xx年2月1日3月30日四、征集方式1.应征作品可以纸质文件邮寄,也可以电子邮件方式送达。邮寄安丘市人民路55号市民政局310室,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办公室收;邮政编码:262100。电子邮箱:。2.纸质稿请在信封右上角注明 “最美地名文化故事”字样;电子稿邮件标题用宋体二号字,正文用仿宋体三号字,行距设置为28磅,页眉加注“最美地名文化故事”字样。3.应征作品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详细信息。4.作品征集结束后,主办单位将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评奖,并在相关媒体上公布评选结果。五、作品刊用投稿作品择优在相关媒体陆续发布,并编辑出版安丘地名故事征文集,刊登部分获奖的优秀作品。六、奖项设置本次征集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对获奖的“最美地名文化故事”作品投稿人予以奖金或实物奖励,并颁发证书。七、其他事宜1.征集作品一经采用,所有权、修改权和使用权均归主办方所有。2.本次活动不收任何费用,所投稿件一律不予退稿。3.凡涉及剽窃、抄袭等侵权行为的,均由投稿人承担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与本次征集单位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