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PPT课件_第1页
高三历史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PPT课件_第2页
高三历史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PPT课件_第3页
高三历史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PPT课件_第4页
高三历史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上海历史的变迁 1 一开埠前的上海 古代上海 1 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 4900年 属新石器时期生产方式 种植农业 饲养家畜等意义 表明上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文明的雏形2 上海设县春秋属吴 战国先后属越 楚唐朝天宝十年 751年 设华亭县南宋末年 上海镇兴起元朝在上海设市舶司 后正式设置上海县明朝 建筑城墙 奠定了开埠前上海城市的基本格局 2 6000年前的彩陶家猪 上海第一人 3 据弘治 上海县志 引元大德六年 1302年 三月唐时措 上海公署记 称 上海襟海带江 舟车辏集 镇上 有榷场 有酒库 有军隘 官署 儒塾 佛宫 仙馆 贾肆 鳞次栉比 实华亭东北一巨镇也 继谓 元壬辰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 一说为二十八年 春 圣天子以华亭地大 民众难理 命分高昌 长人 北亭 海隅 新江五乡 凡二十六保 立县上海 因以名 隶松江府 4 二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 租界 殖民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通商口岸给他们划出进一步侵略的据点 其主权不再属于原来的国家 相当于 国中之国 1 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 1 1842年 签订 南京条约 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2 1843年11月17日 正式开埠 3 1845年 上海土地章程 订立 宣告英租界辟设 美法相继设租界 4 1853年 上海小刀会起义后 形成 华洋杂居 的局面 5 1854年 租界设 市政机关 工部局 公共租界 公董局 法租界 成为 国中之国 思考 如何看待上海的开埠 被迫的开放 上海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客观上 使上海从此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经济联系空前活跃 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重心逐渐从广州转移到上海 促进上海经济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 总之 在民族的屈辱之中 上海最终走出早先与世隔绝状态 5 材料一 租界作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一方面昭示了侵略者对中国主权的严重践踏 另一方面又以令人瞩目的现代市政文明在古老的中国激起层层波澜 在租界的强烈刺激和震动下 中国有识之士开始 仿租界之式 创办自己的现代市政 由此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市政现代化的艰难一步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 上海被迫成为帝国主义的通商口岸 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加强在上海的殖民统治 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上海划分势力范围 争取特权 建立租界 公共租界的统治机构是工部局 基本上采用欧美政体制度 对租界内的行政 警备 公用 卫生 交通 财务等进行管理材料三 自1853年起 上海已取代广州 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 据1934年的 上海通志馆期刊 记载 上海最初的洋商 其最主要的输入品便是鸦片 外洋出入之货 本多定税则 载入条例 独鸦片税则不定 不必纳税 于是素来禁止的鸦片 此时反得源源而来 畅销无阻 1847年 经由上海输入的鸦片达1 65万箱 超过1830年以前的任何一年输入全中国的鸦片箱数 6 材料四 上海公共租界是居民自治 掌握实权的纳税人会议和行政机构工部局 并不对英国政府负责 而是对纳税人负责 纳税人会议并不是橡皮图章 而是掌有实权 所以孙中山称之为 自治的模范 上海租界的这种特殊性质 对于上海城市发展的走向有重要影响 法律方面 处理与华人有关案件的会审公廨 适用的并不是英国法律 而是亦中亦西 文化方面 上海并不像香港那样唯英是从 而是中西混合 中西并重 社会生活方面 中西风俗并存 既过春节 也过圣诞节 经济方面 美国学者墨菲认为上海的演变发展对中国适应世界潮流 走向现代化起了关键性作用 是了解现代中国的钥匙 近代上海是在东西文化互相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在西方人眼里是东方 在中国人眼里是西方材料五 他 报业巨子史量才 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他自恃 申报 的机构在上海租界里 国民党政府奈何不了他 所以在国民党政府有关重大政治经济举措上 常常旁敲侧击予以批评材料六 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精英在上海公共租界内创办了众多的报馆 书局及其他文化机构 与此同时 传教士及一些外国人在上海租界及其周围地区创办了一批包括小学 中学和大学在内的教会学校 其中有著名的徐汇公学 圣约翰书院 中西书院等 7 补充材料 1854年 英租界工部局成立 只有居住在租界 每年缴纳房地捐达白银500两以上或年付房屋租金1200两以上的外侨才有资格被推选为工部局董事候选人 工部局还设有总办处 工务处 卫生处 财务处等各种管理和办事机构 另外 工部局还控制一支武装力量万国商团 1909年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 董事均由选举产生 有任期规定 下设户政 警政 工政等科 均与租界工部局组织类似 马长林 近代中国租界变迁 补充材料 租界马路四通 城内道途狭隘 租界异常清洁 车不扬尘 居之者几以为乐土 城内虽有清道局 然城河之水 秽气触鼻 僻静之区 坑厕接踵 较之租界 几有天壤之别 李维清 上海乡土志 8 19世纪的上海外滩 法国冒险家描述当年的外滩 不计其数的污水沟和小河纵横交错 到处是坟墩 低矮肮脏的茅屋 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 9 1 租界是 国中之国 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2 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一定程度促进了中西方交流 推动了近代中国市政建设和城市建设 3 租界内特殊的政治环境 也为革命党人活动提供了某些相对有利的空间 评价 10 12 2 晚清华界的市政1905南市绅商建议推行地方自治 建立 总工程局 1909清政府颁布 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总工程局 改为 城厢内外自治公所 成为整个华界由政府建立的地方自治机关影响 是上海华界在晚清发生的一个重要变革为中国传统的地方政治制度的改革开创了起点并不是真正的地方政府 其权力受到限制 13 三近代上海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建设 1 经济的发展时间 19世纪50年代 19世纪90年代末特点 外贸为主导的贸易导向型经济洋行 银行 钱庄 栈号等商贸组织和机构众多2 19世纪中后期上海是洋务重镇 1 1863年 上海广方言馆 培养翻译人才 2 1865年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军事工业 3 1873年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民用工业 14 3 19世纪后期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 乐土 1 1869年 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 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9世纪80年代 诞生仿洋机制品工业 1897年 夏瑞芳创建商务印书馆 2 19世纪80年代 民族工业逐步兴起发展面粉 棉纺织 火柴 卷烟 肥皂等行业发展 3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扩展 继昌隆缫丝厂 广东 产生在沿海地区 多以轻工业为主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薄弱 对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既有反压迫要求 又有一定依赖性 4 城市建设的推进公共道路系统 土路 碎石路 柏油路城市供水网络 19世纪60年代开始筹建 15 陈熙元于 年代初至上海 不久成为著名的 丝通事 并自设裕昌丝栈 事业不断发展 被誉为 中西丝商依之如长城 刘镛也是刚 甫冠 即与同邑邢赓星合资设正茂及恒顺丝经行 不数年而业大起 后独自设立刘贯记丝栈 至同治初年 已埴财数十万 号巨富 上海开埠后经营生丝外销的丝栈 丝号基本上由湖州帮所创设 在 年上海的 家丝栈 丝号中 湖州帮开设的就达 家之多 16 工部局成立之前 道路码头委员会已在英界开始了近代上海的道路建设 但所筑之路不仅只限于界路 今河南中路 外滩 花园弄 今河南路以东的南京路 等少数干道 而且均为土路 到1865年 一张由26条道路组成的英界干道网已具雏形 绝大部分道路用碎砖铺筑路面 主要干道开始铺设花岗碎石 人行道 煤气路灯先后出现 排水阴沟与行道树也成了道路设施的一部分 根据英领麦华陀的建议 工部局对英界主要马路统一改定路名 凡南北向干道 用中国省份的名称命名 凡东西向干道 用中国城市的名称命名 并把写有中英两种文字的路牌竖立于路角 1870年7月4日 工部局通过一项决议 今后凡工部局铺筑的干道 除另有安排外 其宽度不得少于四十英尺 1872年 工部局又制定了英美租界内第一个比较具体的交通规则 它规定 凡行走于租界道路的马车 轿子 小车等 一律左去右来 为了保证道路的畅通 工部局不仅用捐照 验车等办法控制小车 人力车的数量 限定其质量 式样 而且还把禁止侵占道路的种种规定列入租界章程 并对主要干道的菜摊 货摊进行了整顿 1890年 工部局开始用水泥等新材料铺筑人行道 并在南京路外滩试验硬木路面 1906年 江西路以东的南京路上出现了上海第一条用铁藜木块铺筑的路面 1910年 铺筑柏油马路的试验也开始在其他路段进行 而与此同时 租界的桥梁由木桥 铁桥向钢桥 水泥混凝土桥转变 租界的路灯逐渐用白炽灯取代弧光灯 17 1898南京路 20世纪初南京路 19世纪40年代南京路 18 四引领风气的市民生活 1 石库们弄堂文化2 西餐 本帮菜 海派新菜融汇3 国内公认的流行服饰中心 19 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 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 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 地主 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 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 十九世纪后期 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 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 故称 石库门 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 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 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 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 石库门里的 亭子间 客堂间 厢房 天井 以及 二房东 白相人嫂嫂 七十二家房客 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20 洋泾浜英语的影响 阿木林 AMORON 混枪势 混CHANCE 码子 寿头码子 小刁码子等 MOULDS 嗲 DEAR 拉三 LASSIE 大兴 DASHY 噶三壶 GOSSIP 瘪三 BEGSIR 戆大 GANDER 接领子 接LEADS 扎台型 扎DASHING 邋遢 LITTER 蹩脚 BILGE 肮三 ONSALE 21 近代上海妇女服饰的最大特点是普遍穿着旗袍 旗袍本是满族妇女所穿的服装 其特点是宽大 平直 下长至足 所用材料以丝绸为主 袍上绣满花纹 从20年代起 旗袍开始在上海妇女中普及 并逐渐传到各地 但旗袍在款式上还没有从清末旗装中脱胎出来 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