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现代文明的到来——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时跟踪检测 十二 课时跟踪检测 十二 现代文明的到来现代文明的到来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48 分 1 2018 武汉调研 列宁在 1916 年的 社会革命与民族自决权 中指出 民族自决 权只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独立权 不等于 分离 分裂 建立小国家 它只是反对任何民 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 在提到中国 伊朗等半殖民地国家时指出 社会主义者应当 要求无条件地 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 这个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承认自决权 可 见 民族自决 a 反映了当时欧美工人阶级的共同性认识 b 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斗争高潮阶段到来 c 意味着近代被欺凌的中华民族整体自决 d 表明了半殖民地革命应由无产阶级领导 解析 选 c 从材料 民族自决权只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独立权 社会主义者应当 要求无条件地 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 这个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承认自决权 可 知材料反映的是被侵略国家反抗殖民侵略 就是民族自决 故 c 项正确 2 1917 年 11 月 5 日 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 对此资产阶级的 新时代报 写道 为什么要宣布戒严 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 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 也 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 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c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d 无产阶级和平夺权胜利在望 解析 选 c 根据材料 1917 年 11 月 5 日 可知此时为十月革命前夕 临时政府已经 失去道义和军队的支持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故 c 项正确 3 2018 湖南六校 4 月联考 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一个法令称 如无供给委员会 的证明而私自运输 买卖产品者 应当没收全部财产 判处三年以上的监禁 并强迫其劳 动 这一做法造成 a 物价高涨 只能凭证供应物资 b 劳动力减少 工业化受到阻碍 c 政府加强干预 计划经济形成 d 产能低下 只好引进西方资金 解析 选 a 根据题干 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 买卖产品者 可以得出 当时物资供应必须有供给委员会的凭证 不允许私人买卖 导致市场上商品供应缺乏 物 价上涨 故 a 项正确 2 4 2018 绵阳三模 1920 年 11 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 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 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 企业由私人经营 所有权属于国家 承租者必 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 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a 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 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 c 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 d 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 解析 选 d 1918 年开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1920 年 11 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 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 股份公司 企业由私人经营 所有权属于国家 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 说明苏 俄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 故 d 项正确 5 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中期 苏联不断充实企业技术 生产 财务计划的内 容 增加计划指标 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苏联上述举措 a 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量 c 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d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 选 a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苏联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题干的 这些措施就是增加国家计划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故 a 项正确 6 1930 年 3 月 苏联农业集体化比例由 1929 年 12 月的 20 猛增到 58 苏共中央对 此现象进行了批评 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 1 000 万户农民退出农庄 据此可知 a 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 b 苏联农业公有化方向发生变化 c 世界性危机影响苏联农业决策 d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解析 选 a 根据 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 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 可 知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 故 a 项正确 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是因为农业集体化 推进过快 并未改变公有化方向 故 b 项错误 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是由于操之 过急 与世界性经济危机无关 故 c 项错误 此时斯大林模式尚在形成过程中 故 d 项错 误 7 1931 年 美国有四分之三的学校管理委员会拒绝聘请已婚妇女当教师 美国劳工 联合会敦促雇主不要雇佣其丈夫仍在工作的妇女 一些媒体舆论也赞同这一做法 当时美 国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对已婚妇女的严重歧视 3 b 社会对家庭观念的重视 c 萧条时期就业竞争激烈 d 政府的福利政策的推行 解析 选 c 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可知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 条时期 材料体现了对已婚妇女的严重歧视 主要原因是萧条时期就业竞争激烈 a 项是 现象 c 项正确 社会对家庭观念的重视不符合题意 故 b 项错误 政府的福利政策的推 行不符合题意 故 d 项错误 8 2019 届高三 莆田统考 1930 年 美国政府成立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 济 1931 年 成立失业救济局 此外 胡佛还提出工作制度 即公务员无薪休假一个月 以此减缓就业压力 这些措施 a 体现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 b 表明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c 说明 全国工业复兴法 得到落实 d 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全面贯彻 解析 选 a 1930 年 美国政府成立紧急就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社会经济 1931 年 成立失业救济局 此外 胡佛还提出工作制度 即公务员无薪休假一个月 以此减缓就业 压力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有限干预 故 a 项正确 9 观察下表 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 表 这一时期美国主要税 率的变化 有助于 年份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消费税 1929 38 43 19 1933 22 25 53 1935 21 23 56 a 减轻贫民负担 完善社会保障 b 降低经营成本 复兴工业生产 c 刺激社会消费 扩大国内市场 d 增加财政收入 加强国家干预 解析 选 b 从材料中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的变化可知 并不能说明减 轻了贫民负担 也体现不出社会保障的完善 故 a 项错误 企业所得税的降低有利于减轻 企业的经营成本复兴工业 故 b 项正确 消费税大幅提高不会刺激消费扩大市场 故 c 项 错误 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大幅降低 只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故 d 项错误 10 罗斯福新政时期 许多立法几乎都不是由国会创始而仅交给国会审议 在 1933 年 以后的 10 年内 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高达 3 556 项 这说明新政时期的美国 4 a 国家对经济干预加强b 国会成为总统的附属 c 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升d 分权制衡机制严重削弱 解析 选 c 由材料中国会审议总统提出的法案 这有利于总统行政命令的及时发布 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故 c 项正确 11 2018 南宁二测 20 世纪 30 年代 英国左派人士威尔斯认为 罗斯福 新政 如能得到彻底实行 财政寡头就会消灭 社会主义就会建立起来 威尔斯得出此结论的依 据是罗斯福新政 a 消灭了私人企业制度b 旨在维护工人阶级利益 c 完善了福利国家制度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 选 d 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整 其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故排除 a b 两项 罗斯福新政时期 美国开始建立 劳动保险和福利制度 不是完善了福利国家制度 故排除 c 项 威尔斯认为罗斯福新政加 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在缓和社会矛盾 缩小贫富差距 建立公平公正社会等方面的作 用突出 故答案为 d 项 12 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 罗斯福说 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 罗斯福这一论断 是基于新政 a 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b 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 c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 选 d 将题干中 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 与 实施社会保障计划 联系起来可知 所得税方案是为了保障底层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缩小贫富差距 缓和社会矛盾 故 d 项正确 二 非选择题 第 13 题 25 分 第 14 题 12 分 共 37 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美国垄断组织纷纷建立和发展 在 1901 年 12 月 4 日 提交国会的咨文中 西奥多 罗斯福认为政府所要做的应该是监督 控制和管理托拉斯而 不是简单地禁止垄断 他说 我们的目标不是清除大公司 相反 这些大型企业是现代 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 那些企图破坏它的努力必然是无效的 我们并不是攻击大公 司 我们只是要去除其中的污垢 摘编自刘绪贻 美国通史 材料二 复兴金融公司在 1933 年 8 月和 1935 年 7 月之间 提供十亿多美元款项 用 以帮助 6 468 家被认为基本健全的银行 其次 在这两年中 财政部和各州官员清理了 2 352 家银行 因此 富兰克林 罗斯福政府就加强了这个资本主义经济最关键和最敏感的 部门 并将之交回私人之手 不过 这个部门将受到彻底的公共控制 5 1935 年 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 是罗斯福自己对这种大规模金融改革工作的贡献 该 法授予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完全管制控股公司金融活动的权力 摘编自 美 阿瑟 林克 威廉 卡顿著 一九 年以来的美国史 1 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西奥多 罗斯福对垄断组织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 种观点的影响 15 分 2 据材料二 归纳富兰克林 罗斯福金融措施的特点 结合所学分析这种金融措施出 台的背景 10 分 解析 第 1 问第一小问 根据材料一 监督 控制和管理托拉斯 大型企业是现代 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 等信息从两个方面分析 第二小问 结合第一小问的看法进行 回答 一方面认可垄断组织 这样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 另一方面对垄断组织进 行管控 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 为国家干预经济奠定基础 第 2 问第一小问 根据材料二 中 财政部和各州官员清理了 2 352 家银行 1935 年 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 是罗斯福 自己对这种大规模金融改革工作的贡献 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可知用立法与行政的手 段对金融业进行管制 第二小问 据材料二中 1933 年 8 月和 1935 年 7 月之间 结合罗 斯福新政的背景 可知回答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对美国带来的影响即可 答案 1 看法 承认垄断组织在推进现代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发挥政府的作用 监督 控制和管理垄断组织 清除垄断组织中危害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成分 影响 允许垄断组织正当发展 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 管控垄断组织 维护了美 国经济健康发展 为以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奠定了基础 2 特点 运用行政和立法手段全面监管金融业 背景 不受监管的金融股市投机成为经济大危机的导火索 经济大危机使得美国社会 危机加剧 失去信用的金融业濒于崩溃 14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1927 1936 年苏 美 日 德 法 英六国粗钢产量统计 单位 万吨 年份 苏联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1927 358 8 4 565 6 168 5 1 626 7 838 0 924 3 1928 425 1 5 237 1 190 6 1 447 6 947 9 865 6 1929 485 4 5 733 9 229 4 1 621 0 971 6 979 1 1930 576 4 4 135 3 228 9 1 151 1 944 4 744 3 1931 562 0 2 636 2 188 3 826 9 781 6 528 6 1932 592 7 1 390 1 239 8 574 7 563 8 534 6 6 1933 684 2 2 360 5 319 8 758 6 657 7 713 7 1934 969 3 2 647 3 384 4 1 188 6 615 5 899 2 1935 1 252 0 3 464 0 470 4 1 641 9 627 7 1 001 7 1936 1 633 9 4 853 4 522 3 1 917 5 670 8 1 197 4 据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 钢铁统计要览 1970 年版 从表中提取与世界史相关的历史信息 自拟论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 紧扣表中数据 史论结合 12 分 解析 分析表格中苏联的数据 可以得出在 1927 1936 年苏联粗钢产量呈不断增长的 趋势 得出论题 苏联钢铁产量持续增长 工业发展迅速 然后结合所学史实进行分析 分析表格中美国的数据 可以得出在 1927 1929 年美国粗钢产量绝对数值远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