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的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1页
踝关节的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2页
踝关节的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3页
踝关节的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4页
踝关节的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踝关节的基础知识 一 组成和运动方向二 肌肉三 周围韧带四 深筋膜 腱鞘和滑膜囊五 周围血管六 周围神经七 生物力学 一 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即距骨小腿关节 又称距上关节或胫距关节 一 组成1 关节窝 呈叉状 又称踝穴 由胫骨下关节面 内踝关节面及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围成 2 关节头 由距骨体上关节面和距骨两侧的关节面所组成 关节面的形状为滑车状 胫骨下端膨大 下面有与距骨相接的关节面 内侧有伸向下的骨突 叫做内踝 外侧有与腓骨相接的三角形凹隐 叫做腓骨切迹 腓骨下端也稍膨大 叫外踝 lateralmalleolus 可在体表扪到 外踝的内面有呈三角形的关节面 和胫骨下端的关节面共同构成关节窝 与距骨相关节 距骨分头颈体三部分 体呈不规则的立方体 前宽后窄 上下内外4个面均有与邻骨接触的关节面 距骨体上面两侧微隆起 中间呈前后方面的浅沟 与胫骨下段的下关节面相关节 二 运动方向绕额状轴 跖屈 繃脚尖 背伸 勾脚尖 正常背伸至70o 跖屈至140o 约有70o的活动范围 绕足的矢状轴 内翻外翻 二 肌肉1 使踝关节运动的肌主要是 1 跖屈 有小腿三头肌 踇长屈肌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 2 背伸 有胫骨前肌 踇长伸肌 趾长伸肌和第三腓骨肌等 3 内翻 有踇长屈肌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和胫骨前肌 4 外翻 有趾长伸肌 第三腓骨肌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等 前群 胫骨前肌 起自胫骨外侧面 止于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 趾长伸肌 起自腓骨内侧面的上2 3和小腿骨间膜 止于2 5趾中节和远节趾骨底踇长伸肌 起自腓骨内侧面 止于拇趾远节趾骨底 外侧群 腓骨长肌 起自腓骨外侧面 止于第1跖骨底腓骨短肌 起自腓骨外侧面 止于第5跖骨底 后群 小腿三头肌 主要由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构成 腓肠肌的内 外侧头起自股骨内 外侧髁 约在小腿中点处移行为腱性结构 比目鱼肌起自胫腓骨上端后部和胫骨的比目鱼肌线 肌束向下移形为肌腱 三个头会合 在小腿的上部形成膨隆的小腿肚 向下续为跟腱 止于跟骨结节 趾长屈肌 起自胫骨体后面 止于第2 5趾的远节指骨底 踇长屈肌 起自腓骨和小腿骨间膜的后面 止于踇趾远节指骨底 胫骨后肌 起自胫骨 腓骨 和小腿骨间膜的后面 止于足舟骨及内侧 中间和外侧楔骨 2 踝关节运动肌群的功能特征踝关节肌在工作时 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1 跖屈肌所作的功远大于背伸肌 2 跖屈肌有对抗踝背伸与足外翻的作用 3 腓骨长肌腱和胫骨前肌腱在足底部共同形成 腱环 有维持足横弓的作用 小腿三头肌 3 肌腱1 前面 有胫骨前肌肌腱 是前面所有肌腱中最粗大者 胫骨前肌由内向外依次排列着有 1 踇长伸肌肌腱 2 趾长伸肌肌腱 3 第三腓骨肌腱 4 腓骨肌腱 位于外踝后方 5 胫骨后肌肌腱 位于内踝后方 2 后面 跟腱 最粗大 易于识别 在足跟与小腿之间有一条很粗壮结实 绷得很紧的肌腱 这就是跟腱 跟腱长约15cm 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 由小腿三头肌 比目鱼肌 腓肠肌内 外头 肌腱在足跟上方约15cm处融合形成 三 周围韧带 踝关节内 外侧各有一些韧带加强 主要有以下韧带 1 内侧韧带 即胫侧副韧带 呈三角形 称三角韧带 是踝关节内侧唯一的韧带 又是踝关节诸韧带中坚强的韧带 它起自内踝 呈扇形向下 止于舟骨 距骨和跟骨 胫舟韧带 该韧带位于三角韧带的前方 是连结内踝与舟骨内上方的纤维束 距胫前韧带 此韧带位于舟胫韧带的深层 是由内踝至距骨颈的纤维束 位于距骨颈后部 距胫后韧带 是三角韧带的纤维 由内踝至距骨后内侧的纤维束组成 相当于外侧之距腓后韧带 跟胫韧带 该韧带位于三角韧带的后方 是连结后踝与跟骨内上方的纤维束内侧韧带的特点是强而有力 其作用主要是限制足过度外翻 2 外侧韧带 即腓侧副韧带 1 距腓前韧带在踝关节跖屈位可限制足内翻活动 在踝关节中立位时 对抗距骨向前移位 2 距腓后韧带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伸活动 3 跟腓韧带在踝关节90o位限制足内翻活动 概括起来 外侧韧带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足 踝的内翻幅度 3 下胫腓韧带此韧带可分为胫腓前韧带 骨间韧带 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横韧带 其中骨间韧带是骨间膜的延续 最为坚固 下胫腓韧带亦有维持关节稳定的作用 内侧韧带 三角韧带 三角韧带 距腓前韧带 距腓后韧带 距腓后韧带 外侧韧带 外侧韧带 四 深筋膜 腱鞘和滑膜囊1 深筋膜主要作用之一是形成支持带 跖腱膜等 1 支持带支持带是深筋膜增厚所形成又称假性韧带 主要起约束肌腱的作用 2 跖腱膜为足底深筋膜在足底中间部增厚所成 跖筋膜似一弓弦 张于足的纵弓上 人在直立或负重时弓弦就绷紧 对维持足弓起着重要的作用 跖腱膜作为足弓的弓弦 是足弓维持与保护的重要组织 2 腱鞘与滑膜囊 1 腱鞘踝部腱鞘分布于其前部 前内侧部 前外侧部后部前部腱鞘有 胫前肌腱鞘 坶伸长肌腱鞘及趾伸长肌腱鞘 前内侧腱鞘有 胫后肌腱鞘 屈坶长肌及屈趾长肌腱鞘 外侧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共有一鞘 后方有 跟腱鞘 2 滑囊足部的滑液囊较大的有 1 跟骨皮下滑液囊 在跟骨后面和跟踺的浅面 2 跟腱滑液囊 位于跟腱止端和跟骨后面上部之间 在日常生活中 鞋履不平整产生摩擦时 可促使皮下滑囊引发炎症 运动训练中过度训练 也可导致慢性滑囊炎的发生 五 周围血管 1 足背静脉弓 由足背的皮下静脉汇合成 由弓的两侧端向上分别延续成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大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 经内踝前方 沿小腿内侧上行 经股骨内侧髁的后方 沿大腿内侧面上行 至耻骨结节外下方3 4cm处 穿深筋膜 注入股静脉 大隐静脉在内踝前方位置浅表而恒定 临床上常在此作静脉穿刺或切开输液 小隐静脉 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端 经外踝的后方沿小腿后面中线上行 至腘窝重点穿深筋膜注入腘静脉 2 足背动脉 续于胫前动脉 在距小腿关节前方 行于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 位置表浅 搏动易于触摸 主干继续沿着踇短伸肌内侧缘和深面前行 沿途发附外侧动脉 行向足背外侧 附内侧动脉1 3支 行向足背内侧及足底 弓状动脉向足背外侧弓状弯行 与附外侧动脉吻合 并发3支跖背动脉 足底深支 穿第1跖骨间隙至足底与足底动脉吻合 第1跖背动脉 为足背动脉主干的终末 分布于踇趾和第2跖背面的内侧 3 胫后动脉 为腘动脉的另一终末 在小腿后群浅 深层肌间下行 经内踝后方入足底 分为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外侧动脉 胫后动脉在行程中分支营养小腿后群肌 外侧群肌和足底结构 六 周围神经 1 隐神经 股神经的最长皮支 与大隐静脉伴行 向下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 隐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 2 胫神经 为坐骨神经干的直接延续 沿腘窝中线在小腿三头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行 通过内踝后放至足底 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胫神经分支主要分布于小腿肌后群和足底肌 以及小腿后面和足底的皮肤 胫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足不能跖屈 不能以足尖站立 足内翻力弱 由于拮抗肌的牵拉 出现背屈和外翻位 呈 钩状足 畸形 感觉障碍主要在足底 3 腓总神经 自坐骨神经发出后 沿腘窝上外侧缘向外下方行 绕腓骨颈至小腿前面 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走在小腿肌外侧群和前群之间 于小腿中 下1 3交界处穿至皮下 支配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并分布于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和足背 趾背的皮肤 腓深神经 在小腿肌前群之间伴胫前动脉下行 分支支配小腿肌前群和足背肌 其末支为皮支 分布于第1 第2趾相邻缘背面皮肤 腓总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为不能背屈 不能外翻 不能伸趾 由于重力和后群肌的过度牵拉 足下垂并内翻 患者走路时跨阈步态 感觉障碍在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和足背明显 七 踝关节生物力学踝关节与足部的一系列关节加上膝关节的旋转轴构成了一个有三个自由度的关节 使足部在任何位置可适应不同的不平整的路面行走 足弓对各种地面的适应性 1 踝关节的运动范围踝关节轴线胫骨及距骨关节面弧踝关节活动度 1 背屈与跖屈即距骨在其横轴上旋转 距骨头体在矢状面上背屈与跖屈 踝关节屈伸同时伴有距骨下关节 跟距及距舟 和跗中关节 距舟 跟骰 活动及距骨在踝穴中前后滑动 跖屈时距骨内旋 背屈时外旋 2 内翻与外翻即跟骨在通过距下关节的斜行纵轴上内旋与外旋 总之 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的运动是联合的 当踝跖屈时足内翻 内旋 踝背伸时足外翻 外旋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 外侧缘降低 足尖朝内称之为旋后 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 内侧缘降低 足尖朝外称之为旋前 2 踝关节的负荷 踝关节的负荷与其关节面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静止情况下以全足放平站立负重时 踝关节承受的压缩应力相当于体重的2倍 以前足站立时相当于体重的3倍 负重期的推进期 关节面受到的应力相当于体重的5倍左右 距骨在踝穴内有无倾斜 会通过影响关节面接触面积而影响关节所受应力的大小 有轻度倾斜 关节面所受到的应力会因为承重面积变小而明显增加 3 踝关节的稳定性机制踝关节的稳定性因素 骨 韧带 肌力及重力等 首先 踝穴结构至关重要 距骨体呈楔形 与踝穴相适应 且宽的一端在前 可有效地阻止距骨后移和向侧方移动 其次 大多数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方向均向下及后行 均有阻止距骨后移加的作用 再者 在踝部韧带及骨有对抗肌力与重力的作用 可以阻止小腿骨的移位 1 背屈时的稳定性跖屈大于背屈 屈的控制因素有骨 韧带及肌肉 背屈时距骨颈上面与胫骨远端关节前唇接触 关节囊后部拉紧 后侧韧带及肌肉紧张 阻止踝进一步的背屈 2 跖屈时的稳定性跖屈时 距骨后结节 接触后唇 阻止跖屈过度 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前部分亦有阻止作用 距骨在踝穴中 胫骨前后唇阻止距骨前后移动和过度屈伸 3 横向稳定性即侧方稳定性 其控制因素一是距骨体嵌入踝穴内 二是副韧带正好位于距骨侧方及下胫腓联合韧带 均可起到稳定作用 当踝关节过度跖屈 伸展 可导致后脱位 并可伴有关节囊韧带完全断裂 或可导致胫骨下缘骨折 并伴有踝关节半后脱位 同样 当足过度背屈时可致踝前脱位 或胫骨前缘骨折 4 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 正常步态时 踝关节的反作用力等于或大于髋关节 膝关节 但因踝关节的负重面积大 经踝关节传导的单位面积上的应力却低于髋或膝关节 踝关节在跳跃活动中的起跳和蹬地阶段起主要作用 踝关节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完成动作时支撑整个身体的稳定性 包括决定上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