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正确读音是什么?.doc_第1页
岑参的正确读音是什么?.doc_第2页
岑参的正确读音是什么?.doc_第3页
岑参的正确读音是什么?.doc_第4页
岑参的正确读音是什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岑参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应该读 can。 岑参字不详,似乎很难确定其名参当读“can”音还是读“shen”音。岑参的父亲岑植,做过刺史;有五个儿子:岑渭、岑况、岑参、岑秉、岑亚。岑参兄弟五人的取名,并非循着“兄弟连名”的命名方法,仅从其兄弟的名字中,仍很难断定其名到底读什么音。然而,细细考察岑参家族的兴衰史,似乎可以破译其名字的真正含义与读音。岑参的感旧赋说:“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三相是指岑氏家族的确出过三位宰相这样的高官。他曾祖父岑文本相太宗,伯祖岑长倩相高宗、武后,伯父岑羲相睿宗。岑文本长于文翰,著述甚富。岑长倩因为反对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反对诏天下立大云寺,得罪了诸武,被诬谋反而斩于市,五子同赐死。岑羲坐预太平公主谋逆,被诛,籍没其家,亲族数十辈,放逐略尽。这是岑参诞生前两年的事,可见他虽出身于大家贵族,不过到他这一代已经中落了。岑羲在睿宗朝做户部尚书时曾经写了一首题为参迹枢揆的诗(原诗今不存),同官沈佺期做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可见为岑参命名者,当受其伯父岑羲参迹枢揆诗的启发,“参”的谜底正是有望他重振相国家声之义,其名当读“can”才对。岑参不像李白、杜甫那样,常在诗文中宣扬自己的大志,但是他的银山碛西馆说:“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又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说:“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却为文章累,幸有开济策”。可见他受家世影响,还是自负“有开济策”,且以建功立业而自相期许。再重点看看“岑参”本身出现在韵脚时的情况 1、 全宋詩卷九二六 子瞻子由各有寄題小菴詩却用元韵和呈孔平仲 二公俊軌皆千里,兩首新詩寄一菴。大隠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參。雪天凍坐癡于雀,雨夕春眠困若蠶。不是本來忘世味,便投閒寂亦難甘。2、全宋詩卷二五二四 書懷 廖行之萊衣喜氣著青衫,世路從渠裂兩驂。試問虛名空斗北,何如榮養樂陔南。鄰牆飽聽新詩句,尊酒相從幾笑談。聞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誰復似岑參。3、全宋詩卷三五二 又和感舊四首 劉克莊 老馬虺隤不服驂,纍然病起泛溪南。失侯我尚堪耘豆,出牧公方自種柑。畏壘屢豐愧桑楚,漢嘉雖小屈岑參。新年聞說茅柴賤,陌上逢人各半酣。(转载自 齐鲁晚报 & 北大中文论坛)【外一篇: 曾参之“参”的读音及其他】 作者 犀泽 关于中国历史上“三参”曾参、曹参、岑参名字的读音问题,几位学者已经在光明网、北大中文论坛网和江苏语言文字网等学术网络上有了有趣的争鸣,笔者不揣谫陋,也来聒噪几句。 曾子即曾参,生于公元前505年,卒于公元前436年,春秋鲁国人,孔子学生。据宋代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太子巫居鲁国南武城(即今山东费县)“巫生夭,为季氏宰;夭生阜,为叔孙氏家臣;阜生点,字晰;点生参,字子舆;参生元,申”。 孔子家语卷九: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参后母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及其妻不贤,因出之终身不取妻。 曾参父子同为孔子学生,而曾参学问见长于其父。孔子的“弟子三千”中有其父,而“贤人七十二”中却以曾参为首。曾参除学问外,尤以仁孝著称。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曾参首先提出,而为孔子采纳的修身养性方法。据传大学的作者就是曾参,曾参也是孝经的作者,有人说曾参实为孔孟学说的承上启下者,所以世人尊其为“宗圣”,称为“曾子”。 曾参的“参”的读音究竟是shen,还是 can? 我就此事,问过我的祖辈,他们念过私塾,听他们的老师口耳传授都说读“shen”。就习惯而言,曾参之“参”是念作shen的。清初学者车万育(1632-1705,湖南邵阳县人,康熙三年进士,授户部给事中,后升掌印)著声律启蒙是私塾教科书,也是旧时习诗作对的入门书。声律启蒙的 “十二侵”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 毫无疑问,这里“曾参”押的是“侵韵”,参读作shen。那么车万育编书依据什么呢?我认为是依据唐宋诗。 在唐诗中有一首宣扬孝道的五言古风白居易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画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这首影响深远的诗,解放前国文教科书选过,今天仍用作台湾省的初中课文,押的还是“侵韵”。 到宋代,王安石两次把“曾参”写入诗作,如:留犁挠酒得戎心,并夹通欢岁月深。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全宋诗卷556): 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初去临川,全宋诗卷562)。 可见,唐宋诗人的作品中的曾参之“参”念 shen,不可动摇。 北宋有位词人叫高似孙,对此质疑过,他认为:曾子者曾参予读先太史史记注七十二弟子传参字子舆,晋灼读音“如宋昌骖乘之参”因并及之。(子略卷一“曾子”条)。高的观点是曾参之“参”通“骖”(独辕车所驾的三种马),念can;可惜这一观点后世应者寥寥,只有明末清初人周亮工(1612-1672)笔记集因树屋书影转载了一下,这是学者在书斋里的发现“趣味”,社会知晓面不广。而清初人把“曾参”编入教科书,家弦户诵,三尺童子皆知,所以积非成是,约定俗成。所以解读论语的权威著作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所附论语词典,以及论语辞典(安作璋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页310,2004年7月)都注作“音 shen”。 至于有关汉初名相“曹参”名字的读音,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卷注作读音“shen”。笔者应该读can,因为曹参字敬伯,理所应当念“参拜”之“参”。 有关诗证见苏轼写给黄庭坚的作品,如 “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 (苏轼再和二首, 全宋诗卷81)句,押的就是“覃”字韵,足可证。 还有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其人资料缺乏,故很难从他本人身上得到有效信息。已故文史学者蒋逸雪先生认为“岑有高峻义,故连类相属名参商之参”(王骧:怀念蒋逸雪前辈,镇江史志通讯198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注作读“shen”。这说法值得商榷。笔者查到岑参曾祖文本、伯长清、父植,特别是乃兄岑况颇有文名。杜甫诗赞曰;“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幼年丧父,由岑况教养长大30岁,应举登进士第。与哥哥取名“况”(“况”作“比况之况” 义)相联系,岑参之“参”有“比勘、验证”义。著名华人学者叶嘉莹教授2004年7月25日在题为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的讲演中说:岑参的 “参”字,有不同的读音。由于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参”读作“深”,所以西方很多人在翻译的时候都把岑参的“参”也拼成“深”的读音。可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