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几百年前 金丝猴在许多地区广泛分布 人口的增加和山林的破坏使金丝猴的分布区越来越小 现在 黔金丝猴的数量只有500 600只 处于濒危状态 只在贵州省的梵净山区生存 滇金丝猴生活在云南西北部 西藏东南端及四川西部长江上端金沙江上游的高山中 数量不到2000只 也处境濒危 4 2种群数量的变化 大肠杆菌 一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探讨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 某1个细菌 第0代 每20分钟繁殖一代 2 根据上表 写出第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 1 请你计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 3 以时间为横坐标 细菌数量为纵坐标 绘出种群增长曲线图 思考 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 有哪些优缺点 直观 但不够精确 公式 nn n0 2n 曲线图 n0为初始数 n为繁殖代数 nn为第n代个体数 数学模型 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观察研究对象 提出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细菌数量 思考 自然界中有无近似于此类型的实例 二 种群增长曲线 一 种群增长的 j 型曲线 该曲线及公式是对条件下细菌数量增长的 理想 推测 实例1 澳大利亚野兔 实例2 凤眼莲 在20世纪30年代时 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 在1937 1942年期间 其种群的增长曲线如上 实例3 环颈雉 讨论 上述实例中相关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为什么型 原因有哪些 j 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1 模型假设 1 食物充足 空间不限 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等理想状态 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 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2 公式 nt n0 t 2 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 当年是前一年的 倍 种群增长率 1 曲线 注 增长率 增长速率 理想条件下 实验室条件下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几个条件同时满足 外来物种入侵早期阶段 无环境阻力状况 讨论 哪些情况下可判断为 j 型曲线 例1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 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 并据此绘制了 值变化曲线如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 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 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 j 型增长d 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解析 由图示可知 值为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 第1年至第5年间 大于1 野兔种群数量逐年递增 从第5年起 值减少到1 野兔种群数量增加幅度减少 但数量不会下降 当 值小于1 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减小 第20年至第30年间 值为1 野兔种群数量相对恒定 种群的增长率为 1 0 答案 d 变式训练1 1 2010年湖南长沙市一中高二期末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气候适宜 没有天敌等条件下 假如某动物种群数量在2001年是20只 2002年发展到40只 2003年发展到80只 那么2007年该动物的种群数量是 a 640b 1280c 2560d 5120解析 种群在理想条件下呈 j 型增长 根据题意可知 等于2 由公式nt n0 t可得n6 20 26 1280 b 实例4 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 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讨论 大草履虫的增长呈什么型 原因有哪些 高斯 gause 1934 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0 5ml的培养液中 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量 经过反复实验 结果如左图 j 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 存在环境阻力 二 种群增长的 s 型曲线 k值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又称为环境容纳量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 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条件 含义 k 2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增长缓慢 增长速度最快 种群增长的 s 型曲线的解读 t2 横坐标 时间 纵坐标 增长速率特点 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最后变为0 即k值时 t1对应k 2值 t2对应k值 思考 k值与k 2在实践中的应用 种群增长速率曲线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 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 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 保持在k 2以上 k 2时 增长速率最大 种群有最大持续产量 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k值 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 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 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 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 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 怎样做才是最有效的灭鼠措施 怎样做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 提高环境容纳量 个体数量 时间 三 两种曲线的关系 理想条件下 自然条件下 无k值 有k值 先增加后减小 无环境阻力 有环境阻力 稳定不变 减小 增加 例2 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 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下图所示曲线 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 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 衰退型和 b 增长型和 c 衰退型和 d 增长型和 解析 种群增长的 s 型增长曲线 由于种内斗争和天敌数量变化 增长速率发生 先增后减 的改变 故该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对应种群数量变化的 s 型曲线 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此时的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 答案 b 环境因素 人为因素 气候 食物 天敌 传染病等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出和迁入 乱捕滥伐 环境污染等 思考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自身因素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 三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在不利条件之下 还会急剧下降 甚至灭亡 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 增长 波动 稳定 下降 捕鲸现场成了血的海洋 研究意义 有害动物的防治 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 血细胞计数板 每块计数板由h形凹槽分为2个同样的计数池 计数池两侧各有一支持柱 将特制的专用盖玻片覆盖其上 形成高0 1mm的计数池 计数池分为9个大方格 中央大方格用双线分成25个中方格 每个中方格用单线划分为16个小方格 二 计数酵母菌悬液的酵母菌个数 1 在中央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 2 用吸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置滴于盖玻片的边缘 使菌液缓缓渗入 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 捎待片刻 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内 3 计数时 要按对角线位 取左上 右上 左下 右下 中央5个中格 即80个小格 的酵母菌数 4 当遇到位于中格线上的酵母菌 一般只计数上方和右方线上及夹角的酵母细胞 5 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 取其平均值 抽样检测法 方法 三 计算公式 小方格容积 0 05 0 05 0 1 10 3ml 2 5 10 7ml 10ml培养液中酵母细胞个数 若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平均数为n 则 4n 107 注 若培养液先经过了稀释处理 则应乘以稀释倍数 1 某地三年前办了一个养兔场 由原来不到50只 繁殖到现在上万只 在这三年内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符合 a j 型曲线b s 型曲线c 直线上升d 抛物线 练习 a 2 下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 图中曲线的标号与下列各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种群数量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