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培作业第七课幼时记趣教学目的与要求:1、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言词句,背诵,翻译全文,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2、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3、感悟“物外之趣”,更加热爱生活。教学重点:背诵,翻译全文,感悟“物外之趣”。教学难点感悟“物外之趣”。教学方法:精讲、研讨、点拨。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是否还历历在目呢?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他写的一篇幼时记趣,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感受一下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二、解释课题、介绍作者。1、解题:“记趣”:将乐趣、情趣记录下来。题目本身就蕴涵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2、介绍作者及浮生六记。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朗读的情感和语调。(明确:整篇文章应以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那种恬淡、悠然,但又饱含愉悦的情感来读。)4、同学们自由大声地读课文5、文言文学法指导: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三、朗读课文1、(1)读准字音。(2)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3)注意语调语气。2、翻译课文增此法适用于文方省略句式,翻译这种句式,只有把省略成分补出来,才能使语句通顺,意思明了。 删有些文言虚词只有某种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思,译时可删除。 调由于文言倒装句的记号序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译时务必把倒装词语的位置调换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留像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换(古今词代替)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3、默读课文,边读边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梳理文言字词。分组学习。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砾唳鹤壑 向项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 察观视见唳鸣 素白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凹凸找出文中的成语;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怡然自得找出文中的省略句;群鹤舞(于)空使(之)与台齐鞭(之)数十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时:余忆童稚时、故时有物外之趣;以: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为;项为之强、以丛草为林、尽为所吞;之:昂首观之、物外之趣、项为之强、心之所向、观之正浓、驱之别院4、教师补充强调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固定句式,读出句读。四、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教师范读。请同学注意读音和句读。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2)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6)作青云白鹤观。(7)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8)蹲其身,使与台齐。(9)见二虫斗草间。2、学生自读,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童稚(zh) 藐(mio)小 项为之强(jing) 鹤唳(l)云端 怡(y)然称快凹(o)凸(t) 土砾(l) 壑(h) 庞(png)然大物 蛤(h)蟆(ma)3、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方式: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五、布置作业1、写生字生词2、翻译课文第二课时导入1、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清代沈复的幼时记趣。童年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的一段美好的记忆,在我们的记忆里它是一支清亮的歌;是一首纯真的诗;是一只放飞憧憬的小鸟;也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沈复幼时的童真童趣。 2、检查背诵3、抽查词语掌握情况一词多义词 观:昂首观之(看)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作青云鹤观(景象、景观)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时:余忆童稚时(时候) 神游其中(感受、想象力)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以:徐喷以烟(经常)为:项为之强(因为)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以丛草为林(当作)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之: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心之所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 观之正浓(代词,指“二虫”) 驱之别院(代词,指“蛤蟆”) 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 成语: 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怡然自得 省略句:“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省略宾语。 “使与台齐”应是“余使(之)与台齐”,省略主语、宾语。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1、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本文记叙了哪几件趣事?(揣摩文章的妙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描写富于童趣,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板书:观蚊如鹤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揭示本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你根据什么做出的判断?(本文中心的词语是“物外之趣”。通常的判断方法有:找标志词“故”、或根据上下文内容的关系来判断概括和具体、或根据上下文的结构来判断总分结构等)板书:物外之趣:作者的“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 这对你有什么启发?明确:“物外之趣”: (1)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鹤舞于空中”。(2)把草丛、虫蚊、土砾比作森林、野兽、丘壑。(3)观“二虫斗草间”,惩治癞蛤蟆。教师点拨: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2、提问:你在平时的生活中产生过类似的“物外之趣”吗?学生交流。譬如,骑在竹竿上想象成挥鞭策马驰骋沙场的场面;看到天上的白云所产生的连篇的浮想等。3、是什么原因使作者产生如此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呢? 热爱生活、明察秋毫、想象丰富、纯真童心从生活的态度上看对生活的热爱、平日细心的观察、纯真的童心是产生 “物外之趣”的因素。教师小结:我们说“物外之趣”的产生反映了作者的“真”。这种“真”表现在内容上,表现在趣味上、表现在兴致上、也表现在情感上。这就是我们在本单主题中所倡导的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板书:真4、“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始蟆处死?珍惜生命;处置有度;不忍心。三、小结1、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2、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最后,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以“童年”为话题 ,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 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 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童年是一颗晶莹的露珠; 童年是一只放飞憧憬的小鸟; 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 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足球队励志教育结合训练计划
-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计划
- 学校营养餐宣传推广职责
- 湿法纺纺丝操作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教研活动计划
- 税务外出授课管理办法
- 防跑道侵入培训课件
- 铸造模具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粉尘安全管理课件
- 重冶备料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玉溪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南京大学课程《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 2025年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测试题(附答案)
- 胃癌疼痛的个案护理
- 2025年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秋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2.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八大联考练习试卷附答案
- 《安徒生童话》读书分享名著导读ppt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 牛郎织女(一)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