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docx_第1页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docx_第2页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docx_第3页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docx_第4页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_阻碍_、_失利_和_失败_。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认识_和_态度_不同。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_正常_的,但我们需要及时_调整自己_,_正确_看待挫折。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生命成长_的一部分。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_自己的生命力量_。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承受_力,_自我调节_和_自我修复_的能力。(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在上面这些情境中:(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探究二: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可以多选)(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答案提示:(1)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如,惊慌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沮丧(2)探究三:教材P107阅读感悟(1)学生分享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2)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案提示:(1)略;(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味消沉,而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并能愈挫愈勇,战胜挫折。知识模块二发掘生命的力量探究四:教材P108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1)学生分享教材P108“儿子变成足球健将”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2)结合自己遇到的挫折,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下面的活动。答案提示: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言之有理即可。探究五:教材P109方法与技能(1)学生分享教材P109方法与技能“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2)你还有哪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答案提示:(1)(2)略。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口的船;在生命中旅行,没有不受伤的心灵。”这告诉人们(B)A只有保持乐观心态,才能远航B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C只要不经历挫折就能避免受伤D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2某班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挫折”这个话题时,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正确的是(D)A挫折带给人的只会是损失和痛苦B挫折是成长的障碍,应当绕过去C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使人颓废D挫折并不可怕,要勇于战胜挫折3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早先他的作品寄出后,等来不少退稿信,甚至受到讥讽。但他从不气馁,坚持不懈,最终走向成功。这说明(D)经历挫折就能成功战胜挫折需要顽强拼搏人生难免经历挫折面对挫折需要乐观自信ABCD4“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这段歌词启示我们面对挫折要有(C)A良好的习惯B感恩的心态C坚强的意志D多变的情绪5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和失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1)面对挫折,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2)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你从中收获了什么?答案提示:(1)主要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2)如:卧薪尝胆、司马迁写史记等,收获:我认识到了面对挫折,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要有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战胜挫折,发掘自己生命的力量。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我学会了: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普通下载VIP下载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九课 珍视生命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 孔令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的两重性,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心理游戏蛋的进化。 导入:游戏体验,感受挫折 游戏规则:同学两人一组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定输赢。输的趴在位上,你的身份还是未孵化的蛋,赢的站起来进化成小鸡,小鸡和小鸡再决输赢。输的退化为蛋,坐下,赢的进化为小鸟。小鸟飞到前面来,再决胜负。依此类推,四局全赢的进化为人。 学生按照规则做游戏谈感受。 教师归纳:我们从游戏中体验到,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生命的韧性。 环节一:畅所欲言 直面挫折 【设问】1.你印象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启发学生谈一谈)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回答。 2.你面对挫折会怎么办?(填写书本106页探究与分享) 教师归纳: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有人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有人经受不住,意志消沉。 【设问】辩一辩,赛一赛。“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 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 正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好事。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挫折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吃一堑,长一智”,挫折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人们正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与进步的,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所以挫折是好事。 反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坏事。挫折往往会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所以挫折是坏事。 教师归纳: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影响。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冷静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就会变成好事,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环节二:挫折也是一种美丽 播放视频鹰之重生,学生观看视频谈感受。 教师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鹰的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精神。其实,每一次挫 折都是浴火重生的过程。要想感受挫折后的美丽,需要我们有战胜挫折的方法。 环节三: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劲,我有办法 根据课前调查,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课上进行交流。 【设问】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考试时,分数不理想,心里很烦 作业没有做好,受到老师批评 体委职务被老师撤掉了 英语单词总是记不住 父母误会我,朋友背叛我,我很烦 身材被人歧视 学生活动:小组分析、交流,找出战胜这些挫折的方法。 教师出示:战胜挫折 听听专家怎样说 受挫折时,去音乐厅欣赏音乐,让心情平静下来,使自己重树信心冷静对待 受挫折时,找个宁静的地方,大声叫喊,尽情发泄,使情绪得到调整自我疏导 受挫折时,找自己信任的人去倾诉痛苦请求帮助 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从而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心理换位 受挫折时,去找一项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把自己的精力全部转移到新的活动中 精神升华 在学生回答和专家“支招”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劲的方法。 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劲之我们的办法 1. 欣赏和培养幽默感,自我疏导 2. 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学会请求帮助。 3. 培养某方面的兴趣,实现精神升华。 4. 增强勇气和磨练意志,学会乐观接受最糟的结果,冷静对待,等等 环节四:满满正能量,你我共分享。 【设问】课前,同学们每人收集了一句名人名言和历史上一个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自强不息的事迹,下面我们一起交流共享。 活动要求:6人小组内短暂交流,每组选出最受欢迎的故事班级展示。(可通过ppt形式展示) 学生活动,展示同学收集的名人名言和人物故事。 环节五: 学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