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生大幅减少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因.doc_第1页
往届生大幅减少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因.doc_第2页
往届生大幅减少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往届生大幅减少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因?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为933万。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往届生报名较去年减少28万名,减幅15%。(羊城晚报6月4日)教育部公布的这组数据,与历年均有不同,首次披露了往届生的报名情况。而选择公布往届生的数据,也可见教育部的“匠心”独具近来,舆论一直在关注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和高考弃考的问题,教育部在公布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时,特别指出往届生减少28万,无疑是想告诉公众,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因是往届生减少。表面上看,这组数据没有任何问题,而仔细分析,却令人高度怀疑。由于教育部没有直接给出去年和今年往届生的人数,因此,只能做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去年往届生人数为187万,今年比去年减少15%(28万)为159万。而再根据去年高考报名人数957万,减去187万往届生,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人数为770万。这是一组令人惊讶的数据!如果去年应届毕业生报考高考人数为770万,那么,这一数据是要高于2009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数据的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应届高中毕业生834万,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750万,弃考84万。可有意思的是,去年这一时候,教育部也公布了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在解释高考报名人数从上一年的1020万,下降到957万的原因时,有关负责人指出,适龄人口下降是主因。这不是胡乱解释吗?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推算,2009年应届报考人数750万,可以得到往届生报考数据为270万(1020万-750万),再拿2010年的往届生数据与之对比,2010年比2009年减少83万,减幅31%。教育部当初应根据这一数据,告诉公众高考报名人数下降,往届生减少是主因。可教育部去年并没有公布这一数据。甚至就在舆论纷纷猜测2010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弃考数会达到100万时,也没有任何人出来澄清。依照2010年应届生报考人数770万,再结合当年毕业应届生数(803万),弃考只有33万,这远比2009年的84万少,教育部是完全可以大声宣布的。弃考大幅度减少(去前年减少一半以上)以及复读生大幅减少(往届生下降30%),这都是对教育部极为有利的数据。能够解释的原因,就可能是往届生数据并不真的客观、靠谱了,或者说是后来新想出的数据。按照教育部现在公布的数据,2009年的往届生报考人数270万,2010年锐减到187万,今年再减到159万。客观而言,我国高考中,由于录取比例提高、一些地方推行平行志愿高分落榜者减少,再加上新课改新高考的推行复读生减少,往届生报名人数确实在逐年减少,但2010年一年之间减少83万,是真的吗?而就是往届生减少,其间的原因也值得深究。另外,根据教育部今年公布的数据推算,应届生报名人数为774万,这比去年还多4万,而今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比去年还少,换言之,几乎没有多少学生弃考了。这符合当前的现实吗?我国高考弃考的学生从2008年的84万,下降到今年只有区区20万?教育数据对于教育决策至关重要。教育部门掌握了真实数据不公开,引起公众的猜测、加重公众的疑虑,这违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而如果数据并不真实,则是严重的弄虚作假了。详实、客观地公布高考报名数据,呈现应届毕业生数、应届生报考数、应届生弃考数,并认真反思这背后的原因,这是对教育负责的态度,总是对此遮遮掩掩,选择性的发布,这是何道理?但愿我们的忧虑是多余的,但要消除公众的疑虑,必须拿出全面、详实的数据来。详情 详情 详情 详情 详情 网站地图 /baidu/详情 详情 htt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