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总结_第1页
“爱我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总结_第2页
“爱我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总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我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总结 岳阳市青年路小学 语文教研组 中华经典诵读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学校,我校积极响应语委组织开展的“爱我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我校全体师生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经典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晨会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 二、制定完善的诵读比赛方案,促进经典诵读工作顺利开展 开学初,语文教研组制定了经典诵读方案,之后,学校鲁校长又组织教导处和语文教研组组长及少先队大队部后勤处制定更完善更全面的“爱我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方案,确保“爱我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顺利进行。三、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灵活安排,确保诵读时间。从13年3月开始,我校安排了晨读课程,每周2次晨读课,每次15分钟进行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语文组结合语文有关课程内容,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如:满江红岳阳楼记少年中国说弟子规等。 3.开展全校大型“爱我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 今年下学期9月30日,我校全体师生在工人文化宫举行了“爱我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立。”学生稚嫩而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厅,台下观众无不为孩子们严肃认真的神情和爱国之心所感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经典名句在大厅久久回荡着,也浸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在诵读比赛中诵读经典,从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读的方法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真正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收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同学们的进步使得他们的家长对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支持。目前,我校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诵读场面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坚持不懈,积极推进,将经典诵读与师生的行为品质结合起来,我们坚信经典诵读活动将会助推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的学校将会变得更加的完美! 附:“爱我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比赛获奖情况:六年级:第一名 179班、第二名 180班、第三名 181班五年级:第一名 183班、第二名 182班、第三名 184班四年级:第一名 186班、第二名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