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十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备考练案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十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备考练案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十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备考练案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十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备考练案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艺术生文化课)专题十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备考练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十专题十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 一 单选题一 单选题 1 下表为 2016 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统计数据 则乙为 地 区甲乙丙丁 第一产业 26 434 410 029 2 第二产业 21 952 06 020 1 三次产业产 值占 全国比重 第三产业 18 556 26 818 5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东北地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图 是以黄河历史上冲积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 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 完成下面小题 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划分依据是 a 地形地势特征 b 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c 自然要素的相似性 d 人文要素的差异性 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具有的特征是 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明确的边界 区域内部特征绝对一致 完全独立存在 a b c d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 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 再分 别分成南北两部分 形成图中 四块区域 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 银 色中国 金色中国 黄色中国 和 绿色中国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 关于图中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2 a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 各区域间有明确的界线 c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5 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描写错误的是 a 黄色中国 龙舟竞渡 b 金色中国 大漠驼铃 c 绿色中国 四季常青 d 银色中国 雪山连绵 我国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互联网 收集到北纬 35 10 之间大陆四地的气俟 资料 如表 1 尝试对区域地理特征作出分析和判断 据此 回答下列各题 6 关于四地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 两地位于季风区 d 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7 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以水田农业为主 d 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发电厂周围 250 1 000 米范围内 9 月份树木叶片含硫量的平均值 单 位 克 千克 根据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 方向 西北 方向 东南 方向 西南 方向 毛 白 杨 4 113 123 052 58 国 槐 3 253 581 302 43 刺 2 852 592 702 27 3 槐 臭 椿 3 532 911 952 27 8 能够监测植物体含硫量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b gps c rs d vr 9 根据题意 在树木的生长季节 该城市的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a 东南风和西南风 b 东北风和西北风 c 西南风和东北风 d 东南风和西北风 电磁波对植物叶片的反射率 可以反映植物叶片本身的含水量 读水分含量对玉米叶 子反射率的影响图 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0 要监测玉米缺水的状况 首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b gps c rs d 数字地球 11 利用电磁波特征区分玉米含水量状况 在下列波段中应选择 a 0 5 0 7 m b 0 7 0 9 m c 1 1 1 3 m d 1 5 1 7 m 中新网广州 201 7 年 8 月 23 日电 来势汹汹的台风 天鸽 于 23 日 13 时左右在阳江 一带登陆 登陆时风力达到 15 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监测台风 天鸽 实时位置需利用的最关键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gprs 13 在抗御台风 天鸽一带来的洪水灾害的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s gps 不能起作用 b gps 可确定洪水的范围和变化 c rs 可准确搜救被困人员 d gis 可分析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 某共享单车 打开手机应用 就可实时查看在线单车情况 在骑行过程中 时钟模块 计时 定位模块记录车辆位置 骑行结束后 app 上显示骑行时间 费用 骑行的路 4 线和距离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 骑行此 共享单车 可能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和 gps b rs 和 gps c 3s d gis 和 rs 15 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 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 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 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 a b c d 二 综合题二 综合题 16 读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示地区为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名称 限制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最 主要的因素是 2 甲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按自然灾害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 该灾害属于 灾害 3 丙处的主要农业类型是 该地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4 在图中乙地所处的省级行政区内 其城镇与人口主要分布在 试分析原因 17 读东北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完成列问题 1 列表对比两地农业生产特征 5 2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 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原因 1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a 解析 根据图中表格数据可知 乙地二 三产业的比重较大 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大于 第二产业 说明该地区经济发达 产业结构合理 属于我国的东部地区 选 a 2 c 3 a 解析 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划分依据是自然要素的相似性 包括地形 气候 水文 人文等要素的相似性 是综合划分指标 c 对 地形地势特征 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人文要素是单一划分指标 不能表示区域划分依据 a b d 错 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具有的特征是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对 是人为划分的区 域 有明确的边界 对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似性 错 与其它区域是相互联系 相 互影响的 错 a 对 b c d 错 4 a 5 a 解析 4 从图中我国各区域的划分分析 银色中国 金色中国 黄色中国 和 绿色中国 是根据我国各区域的气候和地貌等特征进行的高度概括 故 a 正确 因为各 区域属于自然区域 其界线是模糊的 各区域内部还存在水分 地形 热量等方面的明显 分异 各区域不是孤立存在的 之间存在在广泛的物质能量联系 所以 bcd 项错误 5 因为 黄色中国 是指我国北方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较少 水运不便 龙舟竞 渡特征主要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布地区 故 a 项错误 6 c 7 a 解析 6 根据表格中四地地理特征 地全年少雨 位于干旱区 没能春汛 a 错 青 藏高原夏季均温约 8 两地不在青藏高寒区 b 错 两地位于半湿润区 属 于温带季风区 c 对 地降水量大于 400mm 位于半湿润区 d 错 7 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生产 地位于干旱区 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a 错 地位于半湿 润区 畜牧业比重低于种植业 b 错 地位于半湿润区 以旱地农业为主 c 错 位于 半干旱区 以畜牧业为主 d 错 点睛 根据气温和降水特征 判断区域主要农业类型 年降水量小于 200mm 是干旱区 200 400mm 之间 是半干旱区 400 800mm 之间是半湿润区 800mm 以上是湿润区 青藏高 原夏季均温约 8 8 c 9 a 解析 8 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 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 2 件下探测目标地物 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 遥感就是利用安装在飞 行器上的遥感器感测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特征 并将特征记录下来 供识别和判断 植物 体含硫量发生变化 植物体反射的电磁波会有所差异 遥感可以利用获得的电磁波变化来 进行分析 据此选 c gis 是数据分析技术 gps 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 vr 是虚拟现实技术 9 读图分析可知 该地的树木的含硫量在电厂东北和西北方位的含硫量较高 说明电厂的 污染气体向东北和西北方向扩散 由此判断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南风 据此选 a 10 c 11 d 解析 10 要监测玉米缺水的状况 首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rs 主要功能是监测 拍摄遥感图像 c 对 gis 主要功能是分析 处理信息 a 错 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 导航 b 错 数字地球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 d 错 11 利用电磁波特征区分玉米含水量状况 应选择反射率差异明显的波段 图中曲线在 1 5 1 7 m 波段差异最明显 d 对 其它波段有差异不明显部分 a b c 错 12 a 13 d 解析 12 台风位置的获取 需借助遥感技术 故选 a 13 首先要借助遥感技术获取洪水灾害的位置与范围 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已有的 信息 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 进而分析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 故选 d 14 a 15 d 解析 14 根据材料 骑行此 共享单车 需要进行定位 记录车辆位置 确定地理位 置主要依靠 gps 需要计算骑行时间 费用 线路 距离等 这些数据的统计工作应该使 用 gis 技术 a 对 rs 主要功能是获取拍摄遥感图像 b c d 错 故选 a 15 共享单车是新型环保出行工具 有利于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正确 缓解交通拥堵 正确 对城市交规会有所影响 正确 但单车出行多为短途 对公交客流不会造成大 的影响 错误 故选 d 16 1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水 水源 水资源 2 旱灾 干旱 气象 3 畜牧业 土地荒漠化 草地退化 4 绿洲地区 或山麓冲积扇或冲积平原 地形相对平坦 水源条件好 土壤肥沃 交通 便利 农牧业较为发达 解析 整体分析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限制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水源 旱灾 3 属于气象灾害 丙处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 主要农业类型是畜牧业 城镇与人口主要分布 在绿洲地区 原因主要从地形 水源 土壤 交通等方面分析 1 图示地区为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限制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主要 的因素是水源或水资源 2 甲处位于黄土高原北部 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灾 按自然灾害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 该灾害属于气象灾害 3 丙处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 主要农业类型是畜牧业 该地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 漠化或草地退化 4 在图中乙地所处的省级行政区内 其城镇与人口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 或山麓冲积扇或 冲积平原 原因主要从地形 水源 土壤 交通等方面分析 绿洲地区的地形相对平坦 水源条件好 土壤肥沃 交通便利 农牧业较为发达 17 1 2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充足 地势低平 以平原为主 河湖众多 河网密布 湖泊星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