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你感动的事迹材料_第1页
老师让你感动的事迹材料_第2页
老师让你感动的事迹材料_第3页
老师让你感动的事迹材料_第4页
老师让你感动的事迹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老师让你感动的事迹材料优秀教师感人事迹材料生命是没有意义的,除非有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辛苦的,除非有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空虚的,除非有热望;所有的热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爱。题记领导称赞她时评价颇高:“实在、勤恳、有潜力,有发展前途”;同事们提起她时推崇倍至:“真诚、进取、热情”;学生们谈到她时尊敬无比:“善良、慈祥,就像妈妈一样”?她就是xxxx小学教师xxx。2002年,20岁的xxx老师带着满腔的热情正式成为了一名山村教师。在这10多年的时间里,这位朴实的教师真正做到了教学生成人,育学生成才,将青春和热情留在三尺讲台,把希望和阳光种进学生心田。xxx让我们感动的是,他和她工作的这片热土感情深厚,已然融为一体。许多的农村人都对孩子说:“我们的交通没有城里方便,我们的商店没有城里多,我们的房子没有城里的漂亮,我们的设施没有城里的先进?”许许多多的人想方设法的往城里挤。可是,xxx当上老师的那天起,就告诉她的孩子们和她自己:“土地和大山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拥有城里人没有的东西,青青的山,绿绿的水,2/13金黄的麦田,如茵的田野,清凉的山风,洁净的山石?,我们的祖辈在这里扎根,我们的父辈在这里奋斗,我们在这里长大成人,这片土地已经给予了我们太多,她还在为我们默默奉献着,我们也要爱这片土地,她有母亲的胸怀,我们更爱这起伏的山岭,因为他像父亲般伟岸。”正是基于这份爱,她在这片土地上勤勤恳恳工作了十多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xx老师让我们感动得还有,她教学从不认为只是养家糊口的一份工作,他对自己的要求要高于领导,高于规章制度。本来八点钟才上课,赵老师每天六七点钟就匆匆走到学校了。春天里略带清冷的空气,天边的一抹朝霞,夏日里的路旁的绿柳,炙热的朝阳,秋季里的白露晨霜和金黄的谷穗,冬日里的如刀西风与鹅毛大雪,都见证了那个年轻的匆匆的背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早点到学校来,把作业再整理整理,把教案再修改修改,哪儿不干净再打扫打扫,自己多做点儿,学生就轻松点儿。自己多做点儿,心里就踏实点儿,心情就愉快点儿,精神就充实点儿。本来该年轻人尽情畅玩的星期天,这个年轻的匆匆的背影又出现在了小山村里,从这一户到那一户,看望生病的学生,照料留守的儿童,劝解闹别扭的父母为了孩子和好如初,和茫然不知如何教育子女的年轻爸妈促膝长谈,给孤僻的孩子送来温暖和慰藉。当红日西沉,这个年轻的3/13背影才托着疲惫的步子走在回家的路上。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要比领导的要求更高,让规章制度也相形见绌。xx老师的行为有力的诠释了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她虽然在我们这样的小山村教学,让孩子们享受的待遇却一点儿也不差。xx老师工作的地方,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年轻的大学生大都不愿意到这儿来,导致师资严重匮乏,一个班的学生,二三十人,一天八节课,语数外音美体,一个老师全上,连喘息的工夫都没有。可是xx老师总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教学不打折。”农村的教学条件当然比不上城市里,配备不齐全,使用不方便。即便是这样,她也没有降低教育教学的标准,xx老师是我们学校第一个熟练使用计算机的人,是第一个学会用多媒体的人,是第一个能用触控一体机的人,是第一个能写教学教研论文的人,第一个开设综合实践课的人,第一个开设软笔书法课的人,第一个开设阅读课的人,科研课改走在最前列的人,普通话说的最标准的人。习惯养成,知识储备,能力提高,课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动脑与动手并重,开发综合实践课题,发挥特长,培养兴趣爱好,提高课堂效率,尝试教学改革,这些她都做到了。条件不好,教育教学也不能打折扣。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xx老师也因此屡获殊荣,公开课获一等奖,阅读课大赛获一等奖,所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刊物4/13上发表。最让人感动的是,xx老师对待学生,爱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上有个男孩子,很多同学反映,这名男同学下课不愿和大家一起玩,很孤僻,而且他经常摸班上女孩子的头发和衣服什么的,叫女同学很害怕。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没有立刻批评这个小男孩,而是通过调查走访和一系列工作,终于解开了这个谜,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来,这个男孩的父母离异,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也很少回家,对孩子不管不问;爷爷奶奶都上了岁数,又没有文化,对孩子的管理很不到位。于是她就多次和这个小男孩谈心,使他终于吐出了心里话: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我也要,而且怕同学看不起。赵老师明白了,原来这个孩子是生活上缺少关心,心灵上缺少温暖的“留守儿童”。从此以后,一有空就和他在一起玩,有时把他搂在怀里,并经常把他带回自己家,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使他能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让他的少儿心理得以正常发育,人格得以正常完善。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名同学终于和其他孩子一样能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同学相处得很融洽。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好多。爱学生,为学生着想,师生关系就会融洽亲密,她对学生的称呼为“宝贝儿”,老师怎么能不喜欢宝贝儿,宝贝儿怎5/13么能不努力上进呢?xx老师就是这样,不会爱得惊天动地,她的爱就像春风化雨,点点滴滴的滋润学生心田。她不愧邢台市“最美乡村教师的称号”。xx老师甘为人梯,用坚韧让学生踩着臂膀奔向新的征程;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感动校园教师事迹材料周国春,XX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商学院会计系,XX年带着自己的梦想、带着满腔的热情来到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工作。这些年来,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现任教科室干事和13财会班班主任。自进校以来,服从学校的工作分工,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年轻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思想,有章法,有成效,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深得学校、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学生亲切地称他为“春哥”。我班现在的学生比较活泼,开朗,喜欢玩,在班级管理上,确实消耗了我不少的精力,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不断积累经验和方法,摸索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信任、喜欢的老师。在平时的相处中,我经常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在需要的时候拉他们一把。这个时代的学生都是家长、老师夸出来的。他们在初中时没有信6/13心,我就不断的努力的寻找他们的优点,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管理工作事无巨细,教学工作也一着不让。多年来,本人一直担任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每天都认真备课,上课;遇到不懂的,就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天都关注学生的变化,成绩不好了,心情不好了,我都会找他们谈话。每天晚上,都会留在办公室,备课、学习、上网查资料、给学生辅导。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平等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多位学生考上本科、大专。我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成熟,先后参加江苏省会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盐城市技能大赛和两课评比,并获市技能大赛二等奖,市两课评比二等奖。招生工作是学校的命脉工程,按学校分工,本人一直在阜余负责招生工作,服从招生组长的安排,每年都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下达阜余组的招生任务。此外,协助做好教科室管理,参与创建工作。帮助同仁处理电脑的问题等等而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十位让你感动的最美教师XX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十位让你感动的最美7/13教师。,14年的最美乡村教师启动了,这里由管理资料网整理去年的XX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重新感悟十位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XX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十位让你感动的最美教师1、阿力太:阿力太是一名寄宿学校老师,最大愿望就是孩子们都不辍学,她的教育梦想是让每个家在远方、寄宿学校的孩子感受爱。因交通不便,阿力太的学生长达五个月不能回家,父母很少来探望,执教16年来,她用母亲般的关爱,连接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情感的纽带。为了家访,她利用周六周日、寒暑假孤身骑马走遍23835平方公里大草原,踩冰踏雪、跨江过河、多次遇险。为了向学生家长传递信息,在收不到手机信号的草原上,她随身携带收音机,找到信号时就给当地专门为牧民传递信息的蒙语频道打电话,通过电台通知牧民。16年来她用坏了5部收音机。为了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她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不能守在儿子身边、连丈夫也被她带到高寒小学。执教16年,阿力太老师教出了300多名中专生,50多名大学生。2、仲威平:16年来,为了14名肢残、智障、困难家庭孩子有学上,仲威平老师放弃调转机会,留在偏僻乡村教学。她相信教育平等,“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她的教育梦想就是让残障、智障、家庭困难孩子都能上学。16年坚守,当地人评价她有“五多一少”“走路最多,8/13讲话最多,课时最多,教材最多,备课最多,学生最少”。从家到学校,每天来回20公里山路,她骑坏了8辆自行车、落下了一身病。正因为她当年这个抉择,曾不被人接受的14个孩子,5个考上名牌大学、1个成为汽车制造工程师、一个成为学校所在村村长,其中小儿麻痹症的孩子目前研究生在读;也正因为她16年的辛苦付出,她的课堂让118名孩子成才,20多名考上大学、大专。3、格桑德吉: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她的教育梦想就是让门巴族孩子都能上学。格桑德吉老师所在的帮辛乡小学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从未有过完整的路。为了劝学,12年来格桑德吉老师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作为校长的格桑德吉跟男老师一样,过冰河、溜铁索、走悬崖峭壁,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在格桑德吉老师十二年如一日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12年来,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儿子却留在了拉萨,一年9/13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4、廖乐年:2001年,做了一辈子教师的马来西亚华侨廖乐年退休了,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免费教孩子们英语,一干就是十二年。廖乐年骑着车挨家挨户地动员招生,教学生不收学费,免费供孩子吃住,村民们不理解,称为他为“颠鬼”、“疯子”。为了让村民们接受自己,他学习中文和客家话;为了让路途远的孩子能免费住宿,他翻修了祖父留下的祠堂?。十几年下来廖乐年的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而且他教的学生普遍英语成绩突出,好多孩子考了六级、八级。现在每年还不断有外地慕名而来的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廖乐年在教他们英语的同时,也不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要求所教过的学生将来有能力时每个人也要资助两个孩子,让爱心和梦想传递下去。5、廖占富、张兴琼:廖占富、张兴琼是一对教师夫妻,他们分别在四川凉山深处两所隔山相望的小学执教,一人撑起一座学校,让大巴山深处走出了二十多名大学生。当年,高中毕业的张兴琼在村长父亲的劝说下,当上了乡村教师,一人一校干了8年。8年后,村长父亲为了留住乡上派来的临村代课老师廖占富,撮合两人成婚。婚后,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三年前,丈夫被派到对面山头小学,在一间废弃寺庙里教14个山村孩子。两个山头,两所小学,之间是两个多10/13小时的山路,从此夫妻二人一人守住一所小学,隔山相望,一周见一面。他们用自己的分离和坚守,守住了大巴山深处孩子的未来。6、吉思妞:16年前,吉思妞是从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调来怒江特殊教育学校,来到了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学校,百姓多不识字,一直以来都是学校老师进山去招生。而怒江地形险峻,为招生老师们常常要过索道、骑马、爬乡村山路,辗转两天时间才能到达。这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现有79名孩子,大都是傈僳族和白族的聋哑儿童。聋哑孩子性格孤僻极端,因为不会说话,发脾气时很容易自虐,吉思妞也曾经想过退缩,但当孩子们不清晰地叫着“妈妈”,张开小手让她抱抱时,她决定留下来。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吉思妞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从吃喝拉撒到青春期都得手把手教。吉思妞说,对于这些孩子,需要良心爱心更要有恒心。在吉思妞和其他老师的关心教育下,这些聋哑孩子也考上了大学,其中还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愿意回来任教。7、王金花:在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有位30年划船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女“艄公”王金花,她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也是他们的“好母亲”。从1997年转正开始,王金花每月有450元的工资收入。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她自设奖助11/13学金,每月拿出工资的一半放到里边。她教过的学生几乎都得到过她的资助和奖励,少则50元,多则千余元8、杨元松:在杨元松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他注重培养有梦想的孩子,经常带孩子走出大山参观,给孩子讲乔布斯的励志故事,把梦想植入山村孩子心田。他还鼓励边远乡村孩子大胆追梦,并为他们创造实现梦想机会。在教学中他发现孩子们不善交流,就鼓励孩子们用写日记的方式打开心扉,并引导孩子们爱上写作。看到山村出现的辍学打工潮,孩子宁愿为打工荒废学业,杨元松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学生日记出版成书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为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就感。26个留守孩子、220篇孩子的日记、12封孩子写给父母的信、21幅象征孩子梦想的画,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经出版,就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也为孩子们带来了人生第一笔稿费。高兴的杨元松挨家上门给孩子送稿费,他要让这些乡村长大的孩子知道,人的未来不只打工一条路。9、刘坤贤:刘坤贤是一位28年如一日,义无返顾、扎根山村的土家族老师。为了帮助贫困学生筹集书本费,他假期外出打工却遭遇事故高位截肢;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养伤期间他让妻子自修大专课程,为学生代课;为了让孩子们的回家路更安全,他卖掉家养猪,为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修了两座桥;为了解决学生们吃水难的问题,他拄拐12/13上山找水源,自己出钱铺设水管,接水进校;为了改善教学条件,他用转为公办教师后的第一笔工资为学生买了电脑、电视机。为了让孩子们的教育不中断,即使突发脑溢血,他也拒绝领导照顾他去条件更好的中心校的安排,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山村小学没有老师。由于身体不好,领导还提出过并校,可是“固执”的刘坤贤考虑到有19个孩子会因此要步行四小时上学,就拒绝了,他说“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10、潘立华: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潘立华开始在吴家山教学点任教,一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