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第二课时.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第二课时.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第二课时.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第二课时.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鸭蛋第二课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胡玮玮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语言的韵味和情致。2、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通过品味端午的鸭蛋,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教学方法:归纳法、情境创设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高邮出过一位著名作家汪曾祺。PPT:他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在不经心、不刻意中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有人就对他说:“汪老,除了秦观,高邮就您了!”汪老听罢笑着说:“我只能排老三,前头还有高邮鸭蛋呢!”汪老怎么把高邮鸭蛋排在了自己前面?恐怕事出有因!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汪曾祺的散文名篇端午的鸭蛋,去读课文,品语言,悟感情,看能否揭开这个谜团。二、细品鸭蛋,品味语言1、高邮鸭蛋何德何能竟然排在汪老之前?让我们来细读课文,看看作者家乡的鸭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究竟魅力何在? 小组合作,用“这是一枚_的鸭蛋,因为_”的句式来介绍高邮的鸭蛋,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明确:这是“美名远扬”的鸭蛋,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其中的“肃然起敬”最能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但是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还”、“不如多”、“成批”写出了自豪之情。这是“历史悠久”的鸭蛋,因为清代诗人袁枚曾在他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面提到“高邮腌蛋”。此次记录离现在少说也有200年了,可谓是“老字号”、“老品牌”了。小小鸭蛋,作者还煞费苦心考证了一番传说,多年以前,北宋词人秦观就是拿高邮鸭蛋馈赠自己的老师苏东坡的,小小鸭蛋很有文化味儿,不得了。这是“吃法多样”的鸭蛋,因为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叙述可以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后又一种是用筷子挖着吃。吃法不同。这是“质细油多”的鸭蛋,因为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这是 “令人垂涎三尺”的鸭蛋,因为“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我喜欢这句,这句写出了家乡鸭蛋的吃法,“吱”感觉很美味!这是“姿态各异”的鸭蛋,因为“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这是一枚“令人惊喜”的鸭蛋,因为“切开以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总结:小小的高邮鸭蛋却如此富有“味”外之“味”,这要得益于汪老别有韵味的语言。2、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思想的家园。(板书:语言)文学评论家凌宇说:“汪曾祺的语言很奇怪,拆开来看,都很平常,放在一起,就有一种韵味。”(PPT)汪曾祺先生曾说: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语言像树,枝干枝叶,液汁流转,一枝摇,百叶摇;它是“活的”。展示经典句子,品味语言特色。(1)大家听出什么特色来了?(语言平淡,口语色彩浓厚,自然,亲切,通俗易懂)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2)使用文言词汇和古诗词,使文章典雅、幽默。这叫“雅俗共赏”。我走过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但是“咸鸭蛋”这一条我看过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3)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师:来,老师帮你。(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引导)“扎”写出了啥?生 :动作。师:“一”扎下去,写出了“扎”的什么?生 :速度快。生 :位置准。生 :扎得很专注。生 :手法很娴熟。师 :对啊,这个动作,可以让我们想象出高邮人吃咸蛋的样子,那是很专业、很潇洒的啊!这也是咸蛋文化的表现啊!师:“吱”写了啥?生 :声音。师 :读夸张一点儿。师 :读出了啥?生 :快乐。生 :惊喜。生 :好富裕啊!(朗读指导:“吱”字要读得短促,才能突出红油很多。筷子一扎下去,摁都摁不住。拖长了读就没有这种油多的情状。“吱”字要读得长一些,因为如果读得短促那就是红油喷出来,其实筷子头扎下去红油不会马上喷出,而是慢慢涌出来。这需要好长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呢?长短皆宜吧?怪不得贾平凹说:“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师:“吱”一声后,出来的是生 :红油。师 :怎么出来的?生:“冒”出来的。师:“冒”出来了说明啥?生 :红油多啊!生 :争先恐后地出来啊!生 :这蛋很新鲜啊!生 :鸭蛋壳都装不下了啊!师 :让我想起一句话肥得流油。高邮的鸭蛋肥得流油。师 :什么感觉?生 :口水都流出来了啊!师 :用成语。生 :垂涎欲滴。师 :不要停,继续思考流出来的是什么油?生 :红油。师 :红油!赶快想象,这“红油”二字写出了啥?生 :颜色。师 :红彤彤的,好迷人!生 :光泽。师 :晶晶亮的,好耀眼!生 :质地。师 :一定不是清汤寡水似的油,而是浓浓的香油。师 :体会到了吧?这就是高邮的咸蛋。这可是其他地方的咸蛋比不了的。其他地方的咸蛋,是就在本段中,找出来读(生读 :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师 :就连京城北京的咸鸭蛋也是生(齐读):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师 :重读,读出味道来。(生再读,加重语气: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师 :对了,对了,骄傲自豪的味道读出来了。不怕货不好,就怕货比货哟!你看你看,这个句子才多少字生 :十五个字。师 :大家评价说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而有味儿”,你们看是不是这样的,仅仅十五个字,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质地,有光泽,有情趣,有形象,在结构上又和上下文紧紧勾连,真是经得起咀嚼啊!总结:这是本文语言的另一个特色:善于运用动词,生动传神。还有别的吗?(4)使用方言,使文章更有地方特色。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PPT:1、语言朴素,淡而有味。2、古汉语作点缀,或典雅或幽默。3、善于运用动词,生动传神。4、口语色彩浓厚,亲切自然。总结:这就是汪曾祺,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他往往能够用极普通的主题,用聊天式平淡的语言,用文白夹杂的句子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汇,使文章确实“有味道”!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在作者的家乡,在端午佳节,风俗可谓多矣!但是,让汪曾祺难以忘怀的还是记忆中的鸭蛋。作家贾平凹也忘不了故乡陕西的那口泡馍,叶圣陶嚼着薄薄的藕片就会想起远在太湖的故乡,周作人甚至认为儿时吃的野菜紫云英的味道无与伦比。他们想念的仅仅是那口泡馍,那片藕,那朵紫云英和那枚咸鸭蛋吗? 明确:这是作者对家乡的怀念;还有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借物抒情)汪老写了许多关于家乡美食的散文:立春的蒌蒿(lu ho),清明的荠菜,端午的鸭蛋,秋天院子里的宽扁豆,雪天的咸菜茨菰汤(c g),以及各家各户腌制的红皮萝卜干,都被他写得有滋有味,无不流露出作者对故乡高邮浓浓的依恋和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汪老说过:“故乡和童年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泡馍也好,藕片也罢,还有紫云英咸鸭蛋,它们只是个载体,所引发的是深深的一段情,叫人思念到如今。总结:汪曾祺是一位语言的酿酒大师。他的文章初读似水,再读如酒!酒香中飘散着的,是他浓浓的思乡之情。四、仿写名篇,言我所爱在你的内心深处,在你的感情世界里也珍藏着这样一枚小小的鸭蛋吧?想一想,与大家分享一下。以“家乡的_”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试着学习课文中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描述,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动! 范例: 刚出油锅的糕金灿灿的,皮儿上一个又一个鼓起的小气泡,向人们宣告着它们的酥脆,让人垂涎三尺。果然,一口咬下去,香香酥酥的表皮,筋筋道道的糕体,再加上浓香四溢的豆馅儿,那味道,堪称天下一绝。总结:能够学以致用,值得我们借鉴。孩子们,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我们只有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品味,才能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才能从平淡的生活、平淡的事物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美的发现者,快乐的创造者!五、作业布置1、课后读一读汪老的多年父子成兄弟,进一步体会看似平淡的语言中蕴涵的深情!2、推荐阅读:汪曾祺的散文故乡的食物和文论吃食的文学六、板书设计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一、 平淡有味语言 典雅幽默 生动传神 亲切自然 二、身边凡物表心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