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主要规律知识点.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主要规律知识点.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主要规律知识点.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主要规律知识点.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主要规律知识点.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主要规律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和时间单位的换算:1光年=光在一年内走的路程。为9.51015m 1km=1000m=1公里 1m=10dm 1dm=10cm 1cm=10m 1mm= 1000m 1m= 1000nm 1h = 60min 1min=60s 2、刻度尺的量程:就是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相邻两刻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最小刻度值是多少,准确程度就是多少。使用刻度尺要做到“四会”:会认(就是能知道它的零刻线在哪,量程、分度值是多少);会放(放置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会记(纪录时要有数值和单位,并且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3、误差和错误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任何测量都有误差。)错误:是不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不正确时得到测量结果。(错误可以避免)4、参照物: 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选取的标准物体。(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通常选择地面和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5、速度: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速度大运动快,速度小的运动慢) 计算公式:速度单位换算:(即:把千米每时变成米每秒就除以3.6,米每秒变成千米每时就乘以3.6)5、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是用来粗略反映变速运动的运动快慢(2)、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第二章声现象1、一切声音来源于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 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3、人耳能区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差大于0.1s 。(当原声与回声的时间差小于0.1s时,原声会得到加强。)4、频率物体一秒钟的振动次数。单位是:赫兹(Hz)5、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到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6、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与结构决定。(听其声辨其人就是根据音色判断。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7、噪声: 从环保的角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叫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定义: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叫噪声。8、三个声强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能保证工作和学习不受干扰,声音不能超过70dB,要保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 dB。9、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第三章物态变化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注意:0oC不能说没有温度)2、摄氏温度的定义: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度,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3、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使用注意事项:首先要弄清它的量程,然后看清分度值,使用时不能与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接触,它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液体中,待玻璃管中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垂直。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弯细部分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因此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使用前要把管中的水银甩到玻璃泡中。4、6个物态变化过程及名称: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常见的晶体有:冰、奈、海波、各种金属。常见的非晶体有:蜡、松香、玻璃、沥青。6、沸腾、熔化、凝固图像(注意区别)7、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如右表:8、熔点:晶体融化时的温度。9、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10、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11、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12、液体沸腾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熔点。要不断吸热晶体熔化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熔点。要不断吸热。晶体凝固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要不断放热。1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面上方的空气流速(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14、蒸发有致冷作用。15、雾,露和所有的“白气”都是液化现象。16、升华与凝华现象: 衣柜中樟脑丸和臭丸放久了会变小和消失,这是升华现象。日光灯用久了灯管两端会出现黑色,是灯丝钨在高温下先升华后在灯管壁上凝华形成。 霜是凝华现象。17、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坐井观天、一叶障目(3)影子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 3、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4、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k m/s; 5、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6、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 7、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8、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9、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 法线: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虚线) (4)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为0度)10、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入射光为平行光,反射光也为平行光;(反射面平整光滑) (2)漫反射:入射光为平行光,反射光杂乱无章。(反射面不光滑)(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都遵守反射定律。11、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光的反射。 12、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物体远离或靠近镜面时,像的大小不变。13、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14、反射成像现象:水中倒影 、平面镜成像(都是虚像)。15、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16、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17、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会同时发生 18、光的折射现象:(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2)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3)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4)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5)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 1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20、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21、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22、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人眼看不见;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电视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 紫外线:人眼看不见;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常用于验钞、杀菌) 第五章透镜知识要点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近视眼镜,镜片是中间薄四周厚,是凹透镜。老花眼镜,镜片是中间厚四周薄,是凸透镜。) 3、关于透镜的几个基本概念:(1)主光轴: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 (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中心。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纸上光斑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4、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的作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2)凹透镜的作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实像和虚像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能用光屏接收,都是倒立的。 (2)虚像是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6、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像的虚实应用u2f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u2f等大倒立实像2fuf放大倒立实像投影仪和幻灯机uf不 成 像uf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平面镜成像等大正立虚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第六章密度知识点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质量的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换算关系:1000进位3、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4、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应水平放置;使用前要调整横梁平衡(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旋动横梁两端或一端的螺母,是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得超过天平的称量;称量物体质量时不能在调整横梁两端的螺母;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5、密度的概念: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密度。6、密度公式: 7、单位:国际单位kg/m3; 常用单位g/cm3. 换算:1g/cm31103kg/m38、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密度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密度一般是不同的。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