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细现场管理 创建安全班组_第1页
严细现场管理 创建安全班组_第2页
严细现场管理 创建安全班组_第3页
严细现场管理 创建安全班组_第4页
严细现场管理 创建安全班组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严细现场管理 创建安全班组 “三严”即:一是做到作业严标准。从我干班组长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明堂来,高标准、严要求是我给自己和全班职工定下的目标,我坚信只有标准高要求严才能保安全促生产,不论现场条件如何困难,对标准质量决不能降低,从打眼、装药、推移输送机、支设单体支柱、回撤单体支柱、牵挂转载机、皮带机尾、爆破、运煤、攉煤、支设临时支柱等,在1米的工作空间里,每一个环节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精益求精,确保施工质量达标。记得2005年在1464工作面时,断层落差最大达2.5米,煤层高度只有0.9米,还要起底1.6米高的矸石,给我们的打眼、攉煤、支护带来很大困难,打眼要打坚硬的砂岩,一个眼变换几个钎头,钻子都热得烫手,攉煤要把大量的矸石翻入老塘,支柱用2.5米3.2米的大单柱,历时8个月,三个工作面过断层大小二十几条,职工手都磨出了血泡。现在工作的1468工作面,属孤岛开采,周围是采空区,顶板压力大,加之底板松软,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垂珠、乱石窝接二连三,即便如此,我带领全班职工,坚定信心,坚持标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北煤传统,严格要求自己和职工,按章作业,积极主动地在艰苦的环境里创造最佳工作空间,确保工程质量,杜绝各类事故发生。二是坚持严小事。“安全质量管理无小事”“小隐患大问题”的思想时时扎根在心里,落到实处,在现场哪怕缺一块木楔、一棵柱子、一个螺丝都是认真整改落实。实践证明:抓现场管理要注重精细化,要有深度,还要有宽度。每天一进入工作面和上一班班长交接班时,了解上班安全隐患后,仔细观察其它安全状况,从支护运输、机电设备、安全设施再结合本班的生产环节等,提前采取措施,把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之中,给本组和下班创造好条件,确保安全生产无隐患。从小事入手,严格管理,我们班受益非浅。那是在7609工作面上,我刚当班长不久,溜子司机因缺一个螺丝被我发现,现场责令立即停机,加上螺丝后方可开机,并给予罚款处理,班后他都找到我家里,进门时一脸的怒气和不服,我一看就明白咋回事,忙让他进屋,一边让妻子倒水、炒菜,一边说服教育,当我和他说到机械设备的完好标准不允许,这样损坏我们的设备,少螺丝后链子就有可能出槽,跳链子,容易造成断链、伤人事故,并举案例和他讲明后果后,他才消了气,喝了一杯酒,握着我的手说:小姜,我该罚,如果有下次,你停我班,让我在井口喊话我也没怨言。从此后,他真的一次也没犯同样的错误,岗位责任制落实很好,多次被评为岗位标兵,后来还说,都是我的功劳,还要请我喝酒呢!联想这事,结合现在倡导的“十个坚持、十个必须”和“十荣十耻”的工作荣辱观教育,以及“三反六整顿两杜绝”活动,更坚定了我抓现场安全隐患从小事做起的决心。三是严领导。可以说,在我们班组没有不细化的工作,没有不落实的职责,没有特殊职工,即使班组长也不例外。对待安全生产管理更是如此,突出体现了“严”字当先抓安全,坚持“十必须十坚持”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安全面前人人平等。在作业中,时刻观察工友的一举一动,只要发现违章行为,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原因都做到了及时制止。在监督他人的同时,我深刻体会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因而时刻保证自己和小组成员在作业中按章指挥,脚踏实地,按程序、按步骤作业。有一次副班长急于赶工作量,因为转载点喷雾设施坏了,维修工没来处理,就要强行开机,被我及时制止,给予罚款后并说服教育,因为我矿的煤尘爆炸指数较高,又是炮采工作,其危害相当严重,因此当时也和他红了脸,伤了和气,事后他也认了错,认识到了其危害性。像这样的事情不少,但是我绝不能重生产轻安全,尽管我矿靠煤吃饭,也不能忽视安全,哪怕有万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行。“四细”即:一是布置工作上细。作为一名班长,现场安排工作,针对薄弱地点、人物、环节,安排到人,勤动脑、动嘴、动手、动腿、盯点、盯人、盯流程,多思考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让每名职工除明白生产目标外,更要了解本岗位的安全重点和可能出现的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坚持定期召开班组会,围绕本组生产任务、工程质量、规章制度、安全重点进行专题讨论,把不同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二是检查工作上细。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对安排的工作及各岗位责任落实班中多次检查,将考核指标量化到人,职责到人,奖罚到人,比如:从打眼、装药、眼距、眼深和封泥质量,检查支护、安线移溜等无论哪一环节,都及时检查,坚持按规程、高标准、不合格工程必须严格整改,确保职工在现场知标准、明规程、懂技术、会操作、无失误,能预知危险,有预防措施,达到检查督促的目的。三是处理问题上细。每当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地点或者发现新的问题。我们都要召开有经验的工人参加的扩大会,在吃透工作面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反复听取职工意见,特别是遇到过断层和顶板、底板条件变化大的特殊情况,总是反复研究,直到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便正确处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细致的进行处理,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配合职工落实整改,确保安全生产。记得在7706工作面上,溜尾78节出现二合顶,按规定要1米1架棚支护顶板,由于二合顶中间有个垂珠式的凸出点,棚不好扶,在此攉煤的李某为了图省事,扶棚不合格,棚距超过1.5米,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就有可能落石伤人,被我发现,立即要求整改,李不服说:现场有困难,特殊情况,棚距大点没事,经过我现场说服,并配合他将两棚向中间靠拢,两边再各扶一架,中间加支一棵柱子后,我才放心离去。四是制定措施上细。薄煤层矿井条件差、用人大、摊子大、现场条件变化大,相对厚煤层矿井而言,从事薄煤层开采工作仍然有着太多太多的艰辛,没有一套科学管理的班组管理方法和细实的措施作为支撑是不行的。作为一名工作在薄煤层最前线的一班之长,我深知这些,所以在执行规程标准方面,必须重细实。比如安排支设支柱,不只看到是对柱,还要看支柱是否迎山有力,柱距、排距是否达到标准;为保证柱距,每人配备皮尺,避免距离大小不均现象。在分配措施上也是一样。一班工作结束后,严细合理分配,坚持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原则,特别针对苦、累、脏、险岗位给予加分,及时公布上墙,确保无人情话、感情分,接受职工监督,确保职工满意。“一创新”即:勇于创新。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采煤二区培养了好多像样的班组长,尽管我矿条件差、设备差,但我们班组成员坚持“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硬道理,在矿及上级领导的指导、关心、支持下,领导班组人员积极参与、创新、试验,成功地实现了改善支护方式、铲煤板、挡煤板工艺,工作面自动喷雾、皮带防跑偏装置,提高了炮眼利用率,研制出了工作面语言信号等多项小改小革,提高了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奖励。同时,在当前这个学习型社会,如果不学习不创新,不去接受和运用最新的事物和知识,你这个班组就会被淘汰掉,个人和班组就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在我们班组鼓励学习创新、为你自己工作成为自觉行动,解放军精神、团队精神成为工作指南。这一结果,使我们感到班组建设的重要性,依靠班组的力量,再创更多的成绩。总之,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