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的歌会一场自然情趣的视听盛宴一幅多姿多彩民俗风情画今天我就以此为基点来解读教学课文云南的歌会。我将从文体解读、教学策略、教学精要和教学设计四个方面来进行解读。一、文体解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的节目风俗和民间轶事,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学习这个单元,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乐趣,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学习叙事性文章的写法。 二、教学策略 八年级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和对文章主题理解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我们学生对云南的民风民俗可能存在陌生感,抽象思维有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完善,依据他们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基于对教材的这种认识,依据三维教学理念,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了解描写云南歌会的三个方面内容,学习各种表现手法。 2、通过场面描写,了解歌会的形和神的特征,感受云南的民族风情。 3、体会自由自在、清新淳朴的人生形式,引发学生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重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 难点:品味体会“山路漫歌”这个片断的立体美。 三、教学精要。 (一)导入:配合多媒体展示云南一些少数民族歌舞风情。激趣导入。(二)整体感知。在“思考与练习”第一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在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演唱的方式和内容都不相同。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同时力求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三种不同场合中的民歌的方式、内容的差异”。学生通过初步的阅读思考,归纳出“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这三种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教师只需引导学生体会到云南歌会的淳朴自然、气势壮观等特点即可。 (三)讲析重点。 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更好的体会云南歌会的美,我分两步来讲清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一步: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采用比较阅读,分析比较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在内容上的侧重点和写作手法上的差异。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文中三个唱歌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设计了一份表格:让各组讨论填写三种不同形式的民歌演唱的“场合地点”、“描写方法”以及“歌会目的”。 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学生能够明确: 山野对歌具有对抗赛的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在外貌,神态等方面对演唱者进行浓墨重彩工笔描绘。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村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 第二步:反复诵读课文,要求学生自由画出自己最喜爱的语句、教师也着重选出几处精彩的语言片段。引导学生赏析品味。 要点: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歌”与“美”字,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不惜笔墨的刻绘三种不同形式的“歌”的“美”!“山野对歌”的直接描写重彩工笔的“美”;“山路漫歌”的侧面描写烘托映衬的“美”;“村寨传歌”的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的“美”。精彩语句评析例子:如:“山野对歌”中:一年轻妇女,“拍拍灰土”的动作。:她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作者描写她胜利时轻松愉快的神态,既表现了山野对歌时活泼欢快的场面,更赞扬了朴素的劳动妇女的聪明机智,充满了一种山野质朴美。 “山路漫歌”,中“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引伴”: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的动人的场景,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自然淳朴美丽。山鸟悠扬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极具乡情风情美。“村寨传歌”中既有传歌大课堂的恢宏场面,又有对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的刻画,描绘了村民们参加盛会的热情,让老一辈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使民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传歌点面结合,生动精妙的向我们展示了云南的民风民俗,让我们领略到一种独特的地域美。 四、关于教学设计。1、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本文所写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充满了情趣,根据文章这一特点,我将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使学生深入体会云南歌会的美,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沈从文大师文笔精妙,情趣盎然。适宜八年级学生积累、品味与鉴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二课时。第一课时以诵读感知为主,第二课时为品读鉴赏为主。2、本文结构精巧而整洁,诵读感知以讨论与填表形式完成,难度不高。开篇可以结合配乐朗读磁带引导,提升学生学习兴趣。3、本文文笔精妙,适宜反复诵读、品读课文。品读要求学生画出自己最喜爱的语句,教师也应该着重选出几处精彩的语言片段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本文几乎处处值得点评和赏析,原因在于作者精心描绘。涵盖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遣词造句精心着眼于自然质朴的美。如写“对歌”中人物外貌的虚实结合、工笔刻画中透出神韵气度与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如写“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它内容。在下文其实就有照应“也唱其他故事”。因为,此处一个“多”字下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互问互答;互嘲互赞。 再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一节,用意以景美衬托人美歌美,在句段中“钻透蓝空”“鼓励”等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雀飞向天空的速度,形态,显得生机勃勃。“鼓励”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云雀天生胆小、善良的特点,使云雀群显得活泼可爱、情趣盎然。4、关于拓展延伸。重在积累。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方法,等待对方解答”,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本题属于综合性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借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一方面需要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并进行交流讨论乃至演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组织这一活动。也可以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合并进行。或:学习云南的歌会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云南独具特色的民风民情,我们还从沈从文先生那里学到了多种多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请同学们在课下,以家乡一个民俗为主题,写一篇体现家乡民风民俗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策略分析
- 大五人格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 抖音商户部门负责人选拔任用制度
- 抖音商户市场专员关键词投放审核制度
- 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与对策研究
- 公交优先战略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2025年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Carpetimycin-D-生命科学试剂-MCE
-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生态水工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5届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衡水学院《森林水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劳动教育与数学作业深度融合 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 中国质谱仪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5至2030中国直联式真空泵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无源光分路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痛风治疗与护理课件
- T/CCBD 19-2022品牌餐厅评价规范
-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校际结对帮扶协议书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
- 企业电工面试题及答案
- 仓库与生产线的有效对接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