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窗同步练习.doc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窗同步练习.doc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窗同步练习.doc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窗同步练习.doc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窗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 窗一、目标导学1能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2对比、心理描写等手法的作用。3说说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并且能联系生活谈自己的体会。二、自主预学1. 一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俯瞰( ) 栩栩如生( ) 斑斓( ) 消遣( ) 争妍斗艳( ) 一泓( )(2)解释下列词语。津津有味: _栩栩如生: _2. 二读课文,完成文学常识积累。本文的作者是 , (国家)作家。小说的三要素是 、 、 。3. 三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1)故事发生在 。(2)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和 ,他们的病情都很 (3)一开始两人的关系 ,他们经常 ,靠窗的病人还为同伴描述 ,后来不靠窗的病人因为 ,所以在同伴生命垂危时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合作探究。(1)感知人物形象(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1. 靠窗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为什么要这样做?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2. 为什么不靠窗病人看到的却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3. 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这是两个什么样的人?8 D- ) w0 Y2 O5 z0 lv% O( a7 l$ m靠窗的病人是 的人 不靠窗的病人是 的人4本文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呢? (2)研读结尾1.既然文章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两个病人,那文章题目为何不叫两个病人而叫 窗呢? 2.删一删:假如把结尾一段删去可不可以,为什么? 3.加一加:“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这位病人以后会怎么样呢?大家畅想一下,当他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以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他的动作、神态和心理。 将你写的与课文的结局进行比较,哪个更好? (3)拓展延伸。假如,病房中又来了一位新的病人,那么原先那不靠窗的病人回怎样做呢? (4)总结全文。就课文主题写一副对联提示:1、颂扬美德,鞭挞私欲2、颂扬高尚品格,鞭挞丑恶灵魂 四、课堂练习1.根据下列的拼音写出汉字。俯kn( ) 一hng清水( ) xx如生(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充塞( ) 气喘吁吁( ) 争相斗妍( )3课文以_ _为线索,通过_手法,表现了_ _的主题,小说的高潮部分是_ _。4.我们平时熟记的一些名句中就有与本文主题一致的句子,请从下面选择一句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C.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D.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五、拓展阅读1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1)俯瞰Akn Bhn () (2)争相斗妍AynByn()(3)肘子AzhuBzu () (4)气喘吁吁Ax By ()(5)草坪Apn Bpng() (6)漱洗 As Bsh()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召力,使人心情激动。( )(2)一点儿也不动。 ( )(3)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 )3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或表达作用。(1)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答: (2)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答: (3)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答: 4.病 人(1)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2)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3)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4)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5)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显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6)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蓝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7)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8)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9)“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10)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在第(1)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描写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在第(3)段中,“起风了”这一句交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文章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 (4)结尾处“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六、课外作业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故事梗概)华盛顿广场西边的格林威治村房租低廉,街道横七竖八,便于躲债,这里住着贫穷的人们。一幢楼的底层住着一位老画家贝尔曼,他穷愁潦倒,性格孤傲,艺术上失意。三楼住着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女画家苏艾和琼珊。秋天里,琼珊患了肺炎,贫病交加,医治无望。她躺在床上,透过窗口,看到空荡、阴沉的院子里,一株根已枯萎的常春藤,在深秋的寒风中,藤上的叶子差不多都吹落了,只剩下几根藤枝依附在破墙上。琼珊一片片地数着藤叶,看着它飘落,沮丧极了。她想到自己生命之树的叶片也正往下落,她认定最后一片叶子落地之时,便是她生命的终结之日。同患肺炎的老贝尔曼从苏艾那里知道此情况后,在一个风雨交加、凄冷的夜晚,艰难爬上墙,画了一片永不会坠落的藤叶。琼珊在这不落的藤叶的感召下,重获生的信念,病愈活了下来,但是老贝尔曼却因受凉病重去世,他用自己的生命绘出了毕生的杰作最后的一片叶子。生活中美与丑,善与恶的例子有很多,请根据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启示,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 窗参考答案二、自主预习1.(1)kn x ln qin yn hng(2)形容特别有滋味;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2.泰格特 澳大利亚 人物 情节 环境3. 一家医院的病房里 靠窗的病人 不靠窗的病人 很严重 友好谈天 窗外的风景 嫉妒 就死不救三、互动探究(二)(1)1. 不是 他所以这样做是想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用对美好生活的描述鼓舞病友的意志。 表现了临终前的为他人着想的高尚的品质。2. 他也热爱生命,他也有善良的本性,但私欲的膨胀使他变得冷酷无情,人性被这嫉妒的毒液给淹没了,灵魂被自私的心理扭曲了。3. 乐观善良、热爱生活、道德高尚自私虚伪、冷酷残忍、卑劣丑恶4. 小说中两个人物的对比非常鲜明,在对比中人物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表现得十分突出.示例:小说中两个人物的对比非常鲜明,在对比中人物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表现得十分突出。课文第一、二部分主要是人物心灵上的对比:“靠近窗口的病人”,也应当“静养”,但他“为同伴”不断编造“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将公园景物描述得丰富、生动而美丽;“不靠窗口的病人”,由感到是“一种享受”到“突然产生了个想法”,三个“为什么”表现了他“强烈”的嫉妒心理。最后一部分只写了个“不靠窗口的病人”,通过描写他“探头朝窗口望去”的动作,及所见到的“光秃秃”景象,反衬出“靠近窗口的病人”心地的善良,道德的高尚。(2)1.一扇小小的窗户,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成为我们窥视灵魂、认识人性的瞭望台。2. 明确:不可以。结尾作用:鲜明的对比,突显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题。深化题目含义,发人深省。3. 明确:原文更好,正是因为有了文章结尾的戛然而止,才使我们有了无限的猜想,这个结局,对原来靠窗的那位病人饱含着更多的赞美,对现在这位病人则蕴含着善意的嘲讽 (3)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他会向以前那靠窗的病人那样给新来的病人描述虚幻的景色,以此来激励他活下去,用以忏悔,赎罪,这也算是他灵魂洗礼后进步的表现吧!他什么也不会说,什么也不会做,只会呆呆地朝窗口望,因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怕新来的病人会像他一样为了靠窗位置加害于他。他一直自责,内疚,病情越来越严重,在临死之前,把这件事告诉了新来的病人,以此告戒人们不能心胸狭隘,不能太自私,要关心别人,善待生命。 四、课堂练习1. 瞰泓栩栩2. schunyn3. 3两个病人相互之间所持有的态度 对比 扬善贬恶 “不靠窗口的病人”见死不救4.B 五、拓展阅读1(1)A(2)A(3)A(4)A(5)B(6)B2(1)。扣人心弦(2)纹丝不动(3)栩栩如生3(1)表现了靠窗口的病人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还重。(2)表现了靠窗口的病人的无私和对别人的关爱。(3)这是对他灵魂卑劣的讽刺,同时使读者真相大白,不禁对“靠近窗口的病人”的美好心灵产生敬意。4(1)衬托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心灵的美好和典雅的气质。(2)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3)四个场景:在电梯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