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4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B .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朝花夕拾和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等散文集都收录了许多这样的文章。C . 古代的称谓很有讲究。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等。D . “恰喜这年林氏生了一女。将产时,异香满室,既非冰麝,又非旃檀,似花香而非花香,三日之中,时刻变换,竟有百种香气,邻舍莫不传以为奇。”以上文字摘自古代章回体白话长篇小说西游记。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补写下面句子中空缺部分,并进行理解性默写。 (1)岳阳楼记中最能表现范仲淹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的句子是_,_。(2)行路难(其一)中作者借典故表达渴望一展宏才,有为于当世的愿望的句子是_,_。(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4)起舞弄清影,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_,湘水无情吊岂知? (6)咸阳城东楼中常专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诗句是: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7分)3. (5分)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是扰乱了社会秩序。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导致许多人成为受害者。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人健康成长的需要。(1)第句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将“_”改为“_”(2)第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将“_”和“_”调换位置。(3)第句中有一处成分残缺,使语句不通,你的修改建议是:_。4. (12分)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节目播出后在各个中学掀起了学习中国诗词热潮,并举行了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如何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A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D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为了了解同学们对诗词的感兴趣程度,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请你阅读这张表格,归纳出结论。类型年级不够感兴趣比较感兴趣很感兴趣七年级47.2%34.7%18.1%八年级42.8%37.5%19.7%九年级32.7%43%24.3%(3)学校准备开展“古诗词吟诵会”,学习小组一致推举你担任“古诗词吟诵会”主持人,你准备用怎样的开场白来调动同学们的热情?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5.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对这首词中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风住尘香花已尽”,说盛开的花朵因受狂风的摧残已委身于尘土;“尘香”即后来陆游卜算子咏梅词“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意思。B . “日晚倦梳头”,说的是日色已高,倦意难消,强打精神梳妆打扮。C . “物是人非事事休”,说的是风物依旧而人事已非。“事事”,如国破家亡、夫死等。D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写出了诗人心中无比深重的愁苦。“舴艋舟”,狭长小船,形如舴艋。(2)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上片直接写愁情的深重,下片婉转地从欲遣愁泄忧而不能的角度,进一步表现愁情深重。B . 这首词集中抒写离情别绪,主题鲜明,凄楚动人。C . 全词富于想象,化无影无形的愁绪为有重量的实体,造意新奇,极富创意。D . 全词格调十分凄苦忧伤,体现了浅显而又凝练、含蓄而不深涩的艺术风格。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6. (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本文的作者是 时代的 (人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线词的含义。且焉置土石?(3)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本文写愚公决定移走太行王屋二山,其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 . 本文是以二山的高大与愚公的老、弱作对比,显示愚公的坚毅和执著。C . 本文写操蛇之神的恐惧与元帝的被感动,这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部分。D . 本文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难与坚毅乐观的精神。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7. (25分)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文后题目。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把“三哼经”改为“山海经”行不行?为什么? (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句话表现出“我”怎样的心情? (4)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5)作者可回忆的事很多,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一书的事? 8. (25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草记贾平凹1982年10月,我去银川,过三边,一漠沙地;天地全然都空白了,几十里没有一座房,也没有一棵树,远远的地平线上,遥远的地平线,乡阳欲浮欲沉,像是妊娠,已经粘胶得成一个椭圆形。我默默走着。先是并不留意,后来就发现眼前倏忽飘过一朵两朵白绒团儿,温温柔柔的,泛着银光,再往前走,白绒团儿竞多起来,一动脚,就绕着身子乱飞。疑心是柳絮,抬头搜索去,四周依旧空旷;急用手去捉,手一抬,那白绒团儿却顺手而上,才抓住一团要看时,一出气,又飞了。一时又起了风,沙尘并没有动,但白绒团儿越发纷纷,如千万只白色蝴蝶,升升浮浮,翩翩不能安静。定睛看去,那白绒团儿却原来都是从一棵一棵什么草中起身的:草高不盈尺,条细,半绿半枯,结一串串果实,如豆荚,尽都干裂,有的已空壳,在风中铮铮颤着细音,有的半合半开,形如织布木梭,里边两排荚籽,每籽小如鸡眼,四周生满白绒,风吹绒毛如足如翅,就悠悠而去了。我不知此草为何名,站在那里,一直等远远的一队骆驼走来,问起驼峰间的牧人,回答说:这草叫佛手肿。草古怪,名字也古怪。我在问,回答:“它怎么不长绒毛呢?要不,它怎么繁衍后代啊?”我不禁喟然长叹:哦,大凡尘世,任何地方都有生命的存在,漠漠边关沙地,也是如此;而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呀!要想树林中的蛇可以是青色,湖水里的鹅可以毛隔水,岸上的树可以叶子圆阔,高山的树可以叶子尖针,可见环境好的并不足夸,环境劣的更不应自弃。再想这佛手肿长在这里,它也开花,它也结籽,虽然没有一只蜂儿来传递花的爱情,没有一只鸟来遗播籽的繁衍,生活给了它瘠贫,也同时给了它奋斗,一结籽就生出绒的翅膀,自己去谋生路了。也正是环境太不好了,它并不去以色香诱蜂儿鸟儿,它靠的是自己生的欲望,靠的是飞的力量,自然这样可能落地而生,也可能落地而亡,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白绒儿各自在找寻自己的归宿呢?“这草很多吗?”我问牧人。“当然很多,你再往北走,沙地上全是这种草呢。”“那走过的草坝子上怎么没种种革?”“它是苦命的,一旦绿了一片沙地,什么花草都来长了,有了蜂儿,有了鸟儿,它却就长不成了。”“它只能在沙地上长?”“要不怎么说是苦命的呢?”牧人赶着骆驼走远了,缓缓的步伐,摇奏着沉沉的铃声。几朵白绒团儿飘在骆驼的身上,落在牧人的帽子上,那深深的骆驼脚窝里,也满满地落下了一堆了。啊,荒凉的沙地上,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草呢?知道的只有骆驼,只有牧人;但骆驼不懂人语,不能言语,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草可悲,草亦可幸也。(选自西安晚报)(1)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作者认为“万事万物既有存在的生命,又有它赖以生存的手段,环境不同,手段也相异”,请概括佛手肿生活的自然环境及生存的手段。(3)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草可悲,草亦可幸也”。(4)为“草”作记,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面对佛手肿,“牧人能言,但不能写出以示天下”,“只有我记下此草”,请谈谈这一现象对你写作方面的启示。七、 中国名著 (共1题;共4分)9. (4分)名著阅读。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两项,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或谈谈阅读感悟。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B尼摩船长血搏章鱼(海底两万里)C周进哭贡院(儒林外史) D秃鹤演伪军连长(草房子)(1)我选_,_(2)我选_,_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写作“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每当听到这首流行多年的老歌,心里总是充满了浓浓的暖意,因为这首歌中充满了真情,充满了爱。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句子默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