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_59页.doc_第1页
昆明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_59页.doc_第2页
昆明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_59页.doc_第3页
昆明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_59页.doc_第4页
昆明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_59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旅游区总体规划方案目录前言4第一章 规划依据5一、规划依据5二、规划范围5二、规划背景6(一)地理区位6(二)用地现状8二、旅游业发展现状9(一)周边旅游业发展状况较好9(二)鳍鱼湾棋盘山旅游业基本没有起步9三、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9(一)旅游区发展优势9(二)旅游区发展制约因素10第三章旅游资源类型与评价10一、旅游资源概况10(一)地文景观10(二)水域风光10(三)生物景观10(四)气候气象11(五)旅游商品 特色产品11(六)人文活动。11二、定性分析12(一)旅游资源分类12(二)旅游资源特点分析12三、规划区周边旅游资源互补分析12(一)抚仙湖北岸休闲娱乐旅游区12(二)禄冲立昌生态休闲旅游区13(三)江城综合休闲度假旅游区13(四)海境海关文化休闲旅游区13第四章 客源市场分析与环境容量14一、 客源市场分析14(一)客源市场现状评估14(二)客源市场潜力评估15(三)客源市场预测15二 环境容量测算16(一)面积容量法16(二)卡口容量法16第五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18一、规划指导思想18二、发展目标18三、规划原则18第六章旅游区性质与主题形象20一、旅游区性质20(一)规划区定位20(二)规划区性质20(一)旅游区形象分析20(二)形象体系22(三)CIS 设计22第七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23一、范围界定与规划期限23(一)规划年限23(二)规划范围及规划面积24二、旅游区空间结构24三、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24四、土地利用规划26第八章近期重点旅游规划项目30一、近期昆明旅游业发展及抚仙湖蜻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旅游项目选择原则30(一)昆明旅游业发展分析30(二)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旅游项目选择原则31二、重点旅游项目策划32(一)商务会议及酒店项目32(二)生态运动及休闲运动项目建设33(三)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建设34三、游览组织规划37(一)水上旅游线路37(二)滨水旅游线路37(三)山地旅游线路37(四)综合旅游线路37第九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38一、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原则38二、旅游服务体系38三、旅游服务设施规划38(一)住宿设施规划38(二)娱乐设施规划39(三)医疗保健设施规划39(四)购物设施规划39(五)游览辅助设施规划40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40一、道路系统规划41(一)路网布置原则41(二)对外道路建设。41(三)道路用地指标规划41(四)规划主干道41(五)规划次干道41(六)规划支路41(七)步行游览道路41(八)停车场42(九)道路竖向规划42二、给水工程规划42(一)用水量预侧42(二)供水水源42(三)水源卫生防护的技术措施43(四)给水设施规划43三、排水工程规划44(一)排水体制的选择44(二)雨水量预测44(三)污水量44(四)排水设施规划44四、电力工程规划45(一)供电工程45(二)室外景观照明46五、电信工程规划47(一)固定电话系统47(二)计算机宽带网络系统47(三)有线电视系统47(四)远程智能自动抄表系统47(五)安全防范系统47(六)I-BUS 家居智能化系统47(七)弱电线路铺设48六、燃气工程规划48(一)现状概括分析48(二)用气量预测:48(三)气源规划48(四)规划意见48第十一章 专项规划49一、 景观系统与绿地规划49(一)景观中心49(二)景观轴线49(三)景观面49(四)绿化规划49二、社区规划50三、建筑风格与形式构思50四、防灾和安全系统规划。50(一)城市防震50(二)地质灾害50(三)城市消防。51(四)防雷安全措施51(五)的防洪工程规划51(六)森林火灾防治51(七)安全保障51第十二章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52一、旅游区环境评价与环境质量标准52二、旅游容量。52三、旅游资源保护规划52(一)水体生态保护52(二)森林及植被保护53四、绿色能源的运用55(一)太阳能的利用55(二)热泵热水机组的应用56五、旅游区环卫系统规划56第十三章 分期建设规划56一、近期建设规划56(一)近期应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相应政策56(二)近期建设的开发推进57(三)旅游线路设计57二、中远期发展规划57(一)中期建设57(二)远期建设57三、分期用地规划57(一)鳍鱼湾发展用地58(二)棋盘山发展用地58四、总体投资估算58第十四章 规划的实施与管理59一、实施“合力兴旅”方针59二、以完善的规划实施制度来维护规划的权威59三、摆正规划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定期修编59前言玉溪抚仙湖、星云湖都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同属于珠江水系。其中,抚仙湖不仅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也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湖泊表面积212km2, 最大水深1573m ,蓄水量达1893 亿m3 , 水体为I 类水质,流域面积为67469 km2 : 星云湖的湖泊表面积为347km2 ,最大水深95m ,蓄水量184 亿m3 ,水质为v 类,流域面积为386 km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加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旅游经济的综合带动功能和作用,云南省委、省政府从推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做出了建设云南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战略决策,并把玉溪抚仙湖星云湖区域确定为全省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建设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主要目的是:以旅游改革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带动环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生活协调发展,探索生态建设与特色产业互动发展,推动玉溪市和云南省旅游改革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中国云南江川“仙湖锦绣”项目暨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旅游区位于滇中经济圈100公里范围内,属于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根据昆明的发展实际,和当地的自身发展特点,本旅游区将生态运动、休闲娱乐与自然山水风光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空间,打造未来昆明以及抚仙湖星云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因此,未来本旅游区的发展,将重点打造“会议”、“旅游度假”、“休闲养生”三大产业区。根据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地区未来发展实际,未来旅游区的名称应为:中国云南江川“仙湖锦绣”项目暨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旅游区,以下简称规划区。第一章 规划依据一、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12 月)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游规划通则 (GB / T 18971 2003 ) 5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 / T18972 ) 6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 8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1993 ) 9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 10 旅游业卫生标准 (GB9663 ) 1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12914 一1991 )12 国家旅游局 关于加强和规范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旅发2002161 号)13 国家旅游局令第12 号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2000 年10 月26 日)14 抚仙湖一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规划( 2008 2020 年) 15 云南省旅游局 云南省旅游业十一五规划 16 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 (自2007 年9 月l 日起施行)17 云南省星云湖保护条例 (自2008 年1 月1 日起施行)18 玉溪“三湖”生态城市群规划 19 江川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20 江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5 年)二、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滇中经济圈100 公里范围内,属于抚仙湖一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总面积约2499 平方公里。第二章、规划背景(一)地理区位l 、区位概况规划区位于滇中经济圈100 公里范围内,属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域。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位于东经102.04 -102.59 ,北纬240.15 240.45 ,,北靠云南省省会城市昆明市,从澄江县城到昆明市仅有63km ; 西接玉溪市市府所在地红塔区、昆明市的晋宁县和呈贡县;江星云湖试验区不仅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带,而且也处于昆明、玉溪、曲靖三大城市和个(旧)开(远)蒙(自)城市群的中心,地理区位的比较优势十分明显。2 、地质地貌从地质构造上看,抚仙湖星云湖流域,位于扬子地台滇桂台向东倾斜的滇东凹陷,是构造断裂形成的地堑盆地,属于比较年轻的“断陷湖泊”。在抚仙湖-星云湖湖盆四周,出露的地层按岩性主要有两大类: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大面积分布于湖盆四周山地,约占湖区岩类面积的60 % ;以砂岩及页岩为主的碎岩类,主要分布于抚仙湖北、西岸和星云湖南、西岸,约占岩类面积的40 % 从地貌形态上看,抚仙湖星云湖流域地处滇中红土高原湖盆区,以高原地貌为主,由于受构造盆地的影响,地势总体周围高,中间低、相对高差不大。流域内以高原地貌为主,湖泊水域、盆地坝子、中低山脉相间分布,最高点是位于抚仙湖西北的梁王山,海拔高度为282Om ; 最低点为抚仙湖湖面,海拔高度为172Om ;湖区盆地四周多为海拔1800 一2500m 的断块侵蚀山丘,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山体主要呈阶梯状和南北向分布。抚仙湖东西湖岸坡陡水深,岩石坚硬,在湖水浪蚀作用下,湖岸后退速度缓漫,形成陡峭的湖岸形态,局部分布有狭小的平坦湖滨带,成为湖滨村镇和农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也是旅游设施集中的区域。湖泊北端有面积近70km2 的冲积平原,是澄江县城所在地、村镇密集区和主要的农田区势由南向北逐渐变深,倾入北部深湖盆。星云湖沿岸坡度平缓,北、西、南三面冲积平原广阔,阡陌纵横,江川县城就坐落在湖泊西南冲积平原上。3 、气候水文抚仙湖星云湖流域处于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中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春两季气候主要受印度北部次大陆干暖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干冷气流所影响。夏秋两季气候,主要受到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和北部湾东南暖湿气流影响;从而形成了抚仙湖一星云湖试验区春暖旱重、夏无酷暑、秋凉雨少、冬无严寒,千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温度为158oc ,夏季平均气温为19 一21 c ,冬天平均气温为15.8o ;全年降雨量大约在800-1100mm ,其中降雨量的80 一90 主要集中在5 均月份的雨季:全年日照时数为200 24 00小时,水蒸发量一般大于降雨量。抚仙湖一星云湖流域位于全球较为独特的“四季如春”的气候区,温度、日照、雨量、湿度、风速等构成了区域一年四季都适宜的旅游气候,与国内外主要湖泊区形成较大差异。抚仙湖、星云湖流域冬日温暖千燥,温度适中,少有降雨:夏天雨热同季,没有酷暑,湿度、风速适中,人体舒适度较高,宜于水上活动除优异的区域气候条件外,抚仙湖、星云湖流域还有特殊的地方小气候类型,如受保护的湖湾气候、开阔地带气候、山地立体气候等,使其休闲度假旅游的多样性和适宜性更为突出。 抚仙湖,系高原断层陷落构造湖,地跨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不仅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也是云南省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抚仙湖长约31.4km ,湖最宽处约11.8km ,湖岸线总长约100.8km :湖泊表面积212km2 ,最大水深151.5m ,平均水深87m ,平均水位1720m ,蓄水量达189.3 亿m3 ,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 % ;湖水清澈,透明度达到8m ,为工类水质。抚仙湖属于珠江水系,流域范围涉及玉溪市的澄江、江川、华宁3 县7 个乡镇,流域面积为67469 km2 ,流域内有大小河流27 条,多年来平均入湖水量为2.135 亿m3 ,每年经由海口河出湖水量大约为1.167 亿m3 ,湖水经海口河流入南盘江,再进入珠江。星云湖为滇中高原陷落性浅水湖泊,星云湖的湖泊表面积为34.7km2 ,平均水深5.91m ,最大水深9.5m ,平均水位1722m ,蓄水量为2.3 亿m3 ,目前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水质为V 类。星云湖原是抚仙湖上游的唯一湖泊,两湖有一条长2.2km 的隔河相连,目前出流改道工程完成后,将改变星云湖的自然流向,用抚仙湖的优质水逐步置换星云湖的劣质水。星云湖也属于珠江水系,流域范围包括江川县的10 个乡镇,流域面积为386 km2 ,流域内有大小河流14 条,入湖河道大都比较短小,均属季节性河流,湖泊主要靠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6200 万m3 进入珠江. 4. 土地抚仙湖星云湖流域土壤共有6 个土类、10 个亚类,13 个土属,28 个土种。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黄红壤、棕红壤、酸性紫色土、棕壤、水稻土等,其中以红壤面积最大,约占三县土地总面积的60 。总体看,抚仙湖、星云湖流域山地区土壤层较薄,土地中田偏碱,地偏酸,存在着氮、磷、钾养分不协调和部分土壤结构不良的问题。为补充耕地中的所缺失的氮、磷、钾养分,目前化肥的使用己经很广泛。但是土地对化肥的吸收率只有30 左右,剩余的70 都随着地表径流流入河流、湖泊中,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5 、植被 抚仙湖星云湖流域的植被主要以草地、灌丛、针叶林等次生植被为主。植被构成中本区现阶段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云南松、华山松、针叶林,其次是禾草灌从及石灰岩灌丛。流域区内森林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分为暖温性植被、温凉胜植被、冷凉性植被三种类型。流域面积106069km2 ,其中林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93 。流域内林地分布具有以下特点:幼林占林地分布面积的70 % ,成熟林和过熟林仅占30 。流域内活立木蓄积量为3669 万m3 ,森林覆盖率仅为27.1 % ,其中澄江县森林覆盖率为30.5 % ,江川县为15.4 % ,华宁县为14.8 % ,是云南省及玉溪市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6 、水环境2008 年,抚仙湖总体水体功能I 类,水质评价1 类,水体营养状态指数为16.71 , 营养状态为贫营养,符合功能要求。根据玉溪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抚仙湖超标项目及超标率:溶解氧7.3 、总磷2.1 % ;藻量增加明显。月度监测表明,2007 年11 个月水质类别为类,l 个月水质类别为 类;湖泊富营养状态:12 个月均为贫营养。与上年相比,抚仙湖水质稳定,富营养状态稳定。其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评价:隔河W 类,马料河、路居河劣于v 类。星云湖水体功能为 类,水质评价劣于V 类,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不能满足功能要求。主要超标项目及超标率:高锰酸盐指数86.1 、总磷100 、总氮100 、石油类25 。月度监测表明,1 个月水质类别为V 类,11 个月为劣V 类;湖泊富营养状态,4 个月为轻度富营养,8 个月为中度富营养。与上年相比,星云湖水质稳定,富营养状态稳定。其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评价:渔村河v 类;东西大河、大街河劣于V 类。7 、景观条件规划区及其周边其他旅游景区已形成抚仙湖星云湖环湖旅游资源带,主要的旅游景点包括:抚仙湖、星云湖、帽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古生物化石群)、澄江寒武纪动物群研究站、澄江动物化石群博物馆、西浦公园、金莲山古墓群、新河口景区、天头山恐龙化石发现点、尖山、波息湾、笔架山抗浪鱼自然生态区、禄充风景区、禄充“车水捕鱼”、万松寺、立昌抗浪鱼庄、明星渔洞、明星渔洞“车水捕鱼”、碧云寺、碧云山、孤山风景区、云岩寺、李家山古墓群、神鱼泉隔河、隔河渔村、界鱼石奇观、海门公园、星湖公园、湖滨公园、热水塘温泉、小湾、老鹰地、水下古建筑遗址、矣旧村小区断裂带断层遗迹等,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多样,风景十分秀美独特。(二)用地现状1 、林地规划区内林地分布较为不平均,林地主要集中于棋盘山顶、螺蜘铺及蜻鱼湾一带,特别是棋盘山顶树林茂盛,与抚仙湖和星云湖山水景观共同构建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度假娱乐景观特质。但其余部分地区土地荒漠化较为严重,景观资源相对匾乏。 2 、果园 规划区内果园主要分布于上坝村和下坝村附近。同时沿中坝村及路居镇附近亦有分布。 3 、耕地 主要分布于螺蜘铺、上坝村、中坝村和下坝村村落周边。目前,大面积的耕地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水土流失,同时无机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水环境污染,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破坏。 4 、建设用地 目前,抚仙湖和星云湖周边,特别是抚仙湖的东岸与星云湖西岸,分布有一定规模的“别墅”用地建筑形式为现代式,风格多样,与整体景观不相符合。规划范围内有螺狮铺、上坝村、中坝村、下坝村、兰田村和海门村等村落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周边旅游业发展状况较好近几年来,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游客人均消费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二)鳍鱼湾棋盘山旅游业基本没有起步作为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核心区域,蜻鱼湾棋盘山一带的旅游业还基本没有起步,制约了抚仙湖一星云湖环湖旅游带的综合发展。三、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一)旅游区发展优势1 、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为本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目前,随着大媚公河次区域经济区的开发,云南省依托面向南亚、东南亚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与周边国家在经济、贸易、交通、旅游等方面正在进行最紧密的合作。未来,云南省良好的交通条件与良好的区位优势将使云南省建设成为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云南省乃至昆明市的国际地位正在得到进一步加强。规划区建设高端化、高品味的酒店会议、生态运动、康体休闲等产业,可以促使本旅游区成为国际化、区域化、高品味的生态旅游休闲区 2 、昆明作为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升了本项目的品位昆明市作为一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夕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 的比重从t995 年的839 提高到2004 年的145 % ,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九五”以来,昆明市旅游总收入保持年均巧的增长率。1998 年,昆明被列入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1999 年,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名扬海内外;2005 年欧中旅游论坛大会上,昆明被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作为最受欧洲游客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的昆明,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出了由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型转变的目标定位,即围绕“居住在昆明、休闲在昆明、养生在昆明、体验在昆明”这个主题。昆明市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适宜人居,又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休闲度假市场己经起步的情况下,昆明市要抓住市场机遇,走在前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现有休闲精品,不仅将昆明建设成新的旅游观光热点城市,而且要将昆明建设成全国著名的休闲度假城市。旅游休闲度假的精品,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是旅游产业的龙头。3 、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开发,为本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发展总体布局,是以建设国际湖泊康体休闲度假旅游区为目标,以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为内容,以强化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度假社区、娱乐设施、旅游乡镇等建设,形成“一个核心、三大片区、三个走廊、四心两圈、九大通道、十大功能区”的旅游建设发展布局本规划区位于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的抚仙湖旅游片区,属于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完全符合试验区的总体发展目标,发展潜力巨大。(二)旅游区发展制约因素1 、旅游区缺乏基础设施,无法进行旅游接待健全的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保障。目前,旅游区道路基本为土路及碎石路,无法保证游览活动的正常进行。也不能支持区内的开发建设。另外,旅游区内尚无完善的接待设施,缺乏住宿、餐饮、零售等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制约了本区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2 、缺乏适合的旅游项目,形成旅游的“龙头产业”上一轮总体规划确定了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的目标,但是从10 年的发展来看,国内外旅客己经更倾向于集生态养生、休闲、娱乐、度假、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单纯的观光型旅游己经不适应现代化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本区域需要开发一种适应大昆明旅游发展的旅游产业类型。 另外,旅游区内现仅有小规模且零星分布的旅游产业,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产业”。“龙头产业”的形成,可以发挥产业集约优势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旅游产业,并且可以发挥其资本优势,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使旅游区与国际接轨,大大提高了旅游区的服务品质和服务对象的范围。3 、规划区保护压力大,一般的旅游开发无法做到开发与保护兼顾小规模的旅游开发和低层次的旅游开发,无法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无法做到区域性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最终可能使本旅游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一般的旅游开发不能进入本区域。第三章旅游资源类型与评价一、旅游资源概况抚仙湖棋盘山鳍鱼湾休闲娱乐旅游区位于滇中经济圈100 公里范围内,属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域,交通极为便利。滇池、石林、澄江、阳宗海等旅游热点环绕四周,处在昆明地区旅游热点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地文景观规划区内多低山丘陵、缓平地,局部有草地和冲沟。抚仙湖和星云湖点缀其间,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因此,该片区周围的万亩山林形成一个湖岸曲折、山势起伏多变的优良环境,是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站在山峦之上,方圆数里尽收眼底。夏秋之季植被茂密,绿野葱葱,空气清新;秋日山花烂漫,繁花似锦,如诗如画(二)水域风光紧邻规划区的星云湖和抚仙湖,容貌绮丽,气质清娴。(三)生物景观规划区的植被主要以草地、灌丛、针叶林等次生植被为主植被构成中本区现阶段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云南松、华山松、针叶林,其次是禾草灌丛及石灰岩灌丛。流域区内森林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分为暖温性植被、温凉性植被、冷凉性植被三种类型。(四)气候气象规划区地处低纬高海拔慎中腹地,属中亚热带半干燥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气温年、月温差小,四季如春;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季光、温、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5.6 。最冷月(一月份)8.4 ,七月份最高平均温度20.5 。多年平均大于10 积温4804.7 ,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5.9 ,极端最高气温33 。有霜日数42 天,无霜期257 天。年平均降水量872.9mm ,湿润指数0.87 (五)旅游商品 特色产品l 、抗浪鱼抗浪鱼产于澄江抚仙湖。其鱼体形小而细长,长约10 余厘米。呈银白色,肉细、刺软、味香。食时不剖腹,鲜吃或腌制均可。清时,澄江进士赵士鳞,将鱼腌制成贡品,年年进贡康熙皇帝,后收入康熙字典穴部。条目中为“凡物空者皆日康宦。澄江有鱼、滇人呼为康宦鱼,以其干而空也。”自此,抗浪鱼一跃而进人名鱼之列。2 、麦精啤露。麦精啤露为江川县饮料厂生产,以麦精、白糖、酵母、食用香料、矿泉水加工而成,具清香可口、消食健脾、解除疲劳等特点而畅销省内外及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 3 、瓦仓酒 江川县瓦仓酒酒龄已有两百多年。该县早街酒厂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用优质矿泉水,经3 年酿制而成的“瓦仓牌”瓦仓酒,玉滴香浓,醇口宜人。(六)人文活动。祭祖流行于江川县南部山区和西部等地。一般南部矣文村普氏家族为闰年的闰月。西部新庄施、坝、李三姓于每年十月初六。每到这一天,本民族人丁集聚一堂,同餐共饮,族长讲述祖先迁徙史,对其祖籍方向,设祖坛,烧香点灯、遍插松枝由一老太太,戴笠帽,着破衣,倒披蓑衣,行为疯颠,边走边絮叨:“古代老祖宗,后人来祭拜。”,后族长及其他老人。手捧祭品,献上祖坛。全体族人下跪叩头,焚香纸遥拜祖先。这个习俗,缘起过去彝家供奉祖宗之灵位。七月十四迎祖先回家,七月十五在家供奉一天,七月十六送回。老人装成是疯颠,是袭先辈回乡祭祖时,怕遭抢劫假扮此相以避险祸而沿袭下来的。以“牛虎铜案”为代表的古滇国青铜器闻名遐迩,民间传统的斑铜和乌铜走银工艺源远流长,江川县政府恢复了李川家山古墓的陈设,建设了古滇国青铜器展览馆,并举办了李家山青铜文化国际研讨会,使李家山青铜文化成为江川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品牌。江川县因水兴鱼,星云湖因而成为了天然的淡水湖养殖场,所产大头鱼和抚仙湖的抗浪鱼久负盛名,江川 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己成为在全省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节庆活动。每年12 月25 日江川开湖捕鱼,捕鱼时间为15 天,其余时间为封湖禁捕期,这一传统己有30 年历史。二、定性分析(一)旅游资源分类按照套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对规划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并得到了以下的基本结论通过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抚仙湖鳍鱼湾棋盘山片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涵盖了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象气候、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七个主类,包括:抚仙湖、星云湖、海门公园、界鱼石奇观、隔河渔村等多个旅游资源单体。(二)旅游资源特点分析规划区紧邻抚仙湖和星云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沿湖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湖岸大多数是坡地,具有亲水和山地环境的特色。1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人文旅游资源分布较广 抚仙湖星云湖有丰富的鱼类资源。抚仙湖星云湖的鱼类有39 种,隶属于7 目14 科33 属,其中外来鱼类14 种。最近的研究共发现鱼类42 种,隶属8 目18 科36 属,其中土著鱼类18 种,外来鱼类24 种。 抚仙湖星云湖流域初步探明煤、铁、铅、铜、石英石、石灰石、磷等矿种储量较大,其中尤以磷矿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含砷低,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好,宜露天开采而著称。磷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澄江县内和江川螺蜘铺、杨柳坝。磷矿开采和磷化工已具有一定规模,成为试验区主要的经济产业。但是,磷矿开采和磷化工对区域生态环境也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从旅游区旅游资源分布可以看出,整个旅游区自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旅游资源类型以山、水为主要特征。人文景观主要是能让游客积极参与的娱乐休闲活动、体育竞技设施等。因此,从景观资源的分布来看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抚仙星云湖周边,人文景观分布于旅游区内各处。增加了旅游区发展的均衡性与协调性。2 、水域风光、地文景观是本区的核心和灵魂本区旅游资源中水域风光、地文景观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味较高。特别是抚仙湖为我国第二深淡水湖,为一类水质可见本区精品旅游资源主要为水域风光和地文景观,它们构成本区旅游资源的核心和灵魂, 3 、旅游资源呈“两湖、一河、一心”分布 本规划区地处抚仙湖星云湖湖区以及玉带河景区的中心位置,背山面水,地理位置绝佳。 4 、会展、休闲、生态旅游颇具吸引力 本区旅游资源功能最大的优势在于度假型旅游和生态型旅游。由于本区自然风光秀丽,尤以水体风光极具特色同时本区远离尘嚣,植被茂密,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这些都为本区开展度假旅游和生态旅游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三、规划区周边旅游资源互补分析(一)抚仙湖北岸休闲娱乐旅游区主要依托试验区北部门户空间的地理区位条件,帽天山寒武纪古生物地质国家地质公园,以及连接昆明便捷的交通通达条件,利用澄江县城硬件设施环境,以国内外旅游团队市场、大众休闲娱乐、商务休闲客源,及大中小学学生等市场为主体,以探秘体验、科考科普教育、大型娱乐旅游等为重点,建设大型仿古生物游乐城,“活化”古生物文化,增加动态、体验的互动内容,使之具有大众化、娱乐化和神秘性;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城市休闲娱乐、滨水休闲项目:大力发展商务休闲、特色餐饮项目,把其提升为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休闲娱乐、商务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构建抚仙湖星云湖核心区新的陆地旅游吸引物,打造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旅游新“亮点”。(二)禄冲立昌生态休闲旅游区主要面向大众性旅游消费市场,以加强湖滨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为基础,以水上娱乐、滨水休闲、特色餐饮、度假旅游为特色,通过建设禄充、立昌旅游生态社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湖滨有序发展具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滨水娱乐、休闲度假、民俗风清体验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最终达到4A 级旅游景区目标。(三)江城综合休闲度假旅游区针对该旅游区旅游产品差异化大的特点,对明星、牛摩、玉带河和江城镇,主要面向大众化旅游消费市场,以发展乡村旅游、观光游览、文化风情、旅游小镇体验为特色,重点开发渔乡文化、田园风光,加强旅游小镇、旅游生态社区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魅力的乡村旅游、自然探谜、文化风情体验文化旅游资源;对孤山阳光海岸区域,主要面向中高端旅游消费市场,以发展休困度假、商务会议、康体疗养旅游为特色,做好现有休闲度假项目的升级换代,拓展水上娱乐项目和山地旅游休闲项目,丰富旅游内容内涵,突出综合性旅游功能,建设区域性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旅游地,进一步提升该旅游功能区综合旅游功能。(四)海境海关文化休闲旅游区充分利用抚仙湖沿岸的田园山色,自然风光和渔乡文化,面向国内外知名文化人、艺术家、华商、成功人士客源市场,着力开发以文化天堂、艺术创库、文化沙龙、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旅游,建设具有空间场所“静谧”和文化气息氛围,领衔国内“创库”,促进文化艺术创作和交流的国际性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地,成为国际人士、内地实力人士脱离都市喧嚣纷扰、修生养心的第二寓所。表3-1 规划区与周边休闲旅游区比较分析对比指标抚仙湖北岸禄冲立昌江城海境海关地理位置抚仙湖北侧抚仙湖西侧抚仙湖西侧抚仙湖东侧交通公路公路公路公路特征自然与人文融合自然与人文融合自然与人文融合自然与人文融合主要旅游景点帽天山寒武纪古生物地质国家地质公园、探秘体验、科考科普教育、仿古生物游乐城等水上娱乐、滨水休闲、特色餐饮、度假旅游等乡村旅游、自然探谜、田园风光、渔乡文化等特色重点以文化天堂、艺术创库、文化沙龙、休闲度假为主题知名度较高较高较高较高开发程度初步开发初步开发初步开发初步开发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抚仙湖北岸、禄冲-立昌、江城、海境-海关等特色休闲旅游区之间形成了一个互补的景区圈层。由于它们在主体景观、旅游产品开发方向、市场卖点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只要开发得当,就可以使之在开发格局上形成良性互补关系,而非恶性竞争关系。完全可以通过开发规划区,使其与上述景区形成区域合作、共同营销、共享市场的多赢格局。第四章 客源市场分析与环境容量一、 客源市场分析(一)客源市场现状评估表 4 1 2004 - 2008 年抚仙湖旅游区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年份旅游人次 (万人次)海外旅游者(万人次)国内旅游者(万人次)增长速度旅游收入(亿元)外汇收入(亿元)国内旅游收入(万美元)增长速度2004212.460212.394.642.914.6429%2005247.7283247.7116.63%6.191.546.1933%2006267.1397267.127.84%7.272.327.2717%2007281.0299281.015.2%8.22.28.213%2008303.18103303.177.89%9.432.289.4315%合计1311.454421311.435.7311.2535.73年平均9.37%21.57%资料来源:澄江、江川、华宁2004 -2008 年统计年鉴;三县旅游局提供由上表可以看出,2004-2008 年抚仙湖区接待游客数量逐年上升,以国内客褥居多,人均消费423 元左右,消费水平低于2007 年云南省游客人均消费约592 元的水平。从游客增长情况来看,人们对抚仙湖旅游区的认知逐步提高,人均消费水平逐年提高,但是距全省旅游人均消费还有很大差距旅游收入还有较大提高空间而仙湖锦绣生态旅游区建成之后,将是该区域的核心景区。(二)客源市场潜力评估1 省外游客及海外游客2008 年,抚仙湖旅游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3.18 万人次,其中海外入境游客103 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约35.73 亿元。旅游区距昆明有一个半小时车程,昆明市是云南省最大的旅游客源集散地,因此,对于仙湖锦绣旅游区来讲,在来昆游客中存在很大的潜在客源市场。作为昆明市两小时经济圈的远郊旅游目的地,仙湖锦绣应力争分流昆明客源,以获得更大的旅游客源机会市场。 2 周边客源市场 玉溪市:仙湖锦绣距玉溪市只有半小时车程,对市内的潜在群体表现出巨大的魅力,玉溪市GDP 在2007 年已位居第三,人均可支配收入12016 元,区内居民已产生极大的旅游热情,区内短途旅游现已成为都市周末休闲旅游的显著特点,居民出游半径已深入到仙湖锦绣这个玉溪城市后花园,玉溪市将是该区最重要的客源目标市场。 昆明市: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昆明市对周边旅游区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清,居民出游半径向周边充满山野乐趣的城市远郊延展。昆明市2007 年末常住人口619.33 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83 元,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城市居民生活富裕,居民旅游意识强,出游率高,加上本身就是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已经成为昆明市居民的时尚生活方式和都市生活调节方式之一(以上数据来源于2 007 年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 年昆明市自驾出游突破100 万辆。仙湖锦绣旅游区处于云南中心旅游城市及客源中心一半小时左右路程,完全满足周末及节假日自驾出游距离。随着抚仙湖几大旅游品牌的打造,追求“新、奇、特”的昆明市民到抚仙湖的旅游机会也将随之大大增多,无形中扩大了抚仙湖的客源市场规模。昆明市将成为仙湖锦绣旅游区最重要的客源目标市场。 3 江川县客源市场2007年江川县总人口270179,江川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46 元(以上数据可见2007 年江川县社会统计公报公布),有40.9 的居民在2007 年选择到该旅游区休闲旅游:玉溪市2007 年总体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2016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8 元。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江川县整体居民消费水平中等,对于区内的仙湖锦绣旅游区还将有绝对数量可观的旅游消费群体与旅游消费需求,江川县将是重要的客源目标市场。(三)客源市场预测1 基础数据2004 年旅游区接待游客21240 万人次,占玉溪市接待游客数量的463 % ; 2005 年接待游客24772 万人,同比增长16 63 % ,占玉溪市接待游客数量的43.4 % ; 2006 年接待游客267.13 万人,同比增长7.84 % ,占玉溪市接待游客数量的41.7 % ; 2007 年接待游客281.02 万人,同比增长5.2 % ,占玉溪市接待游客数量的39.6 。2 市场预测综合考虑仙湖锦绣旅游区旅游客源市场发育现状,以2008 年303.18 万人次的规模作为仙湖锦绣旅游区游人预测的基数,人均消费水平与2008 年全区的旅游人均消费443 元为参考,旅游收入以9.43 亿元为基数。规划预测2010 一2020 年,共11 年间,其中2018 年以后游客规模进入稳定期。(见表4 -2 ) 表4-2 仙湖锦绣旅游区游人规模与旅游收入预测预测项目游客数量人均消费旅游总收入年份游客量(万人次)增长率(%)消费金额(元)增长率(%)收入(亿)增长率(%)2010268.18522.06142011309.4015.37555.276.3617.1822.712012366.2318.37585.255.421.4324.762013448.1622.37606.633.6527.1926.84201452617.37629.783.8233.1321.852015606.8515.37654.253.8939.719.852016681.9212.37669.092.2745.6314.922017738.998.37690.833.2551.0511.8920187600713.33.2554.216.1920197600736.533.2655.983.2620207600760.533.2657.83.26二 环境容量测算根据国家对景区及度假区游客容量的相关规定,拟选择较宽松的指标作为本次规划的目标量值,以保证旅游区具有宽松舒适的游览活动空间。由于各游览区功能及景观特征不尽相同,综合考虑旅游区的景点分布、游览方式、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因素,确定采用面积容量法、游道法和卡口法进行环境容量测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一)面积容量法C = ( A / a ) D 其中:C 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A 可游览面积,单位为m2 ; a 每位游人占用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为m2 人;O 周转率,D 二景点全天开放时间(一般取8h ) 游完景点所需时间。(二)卡口容量法C =B Q 式中:C 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B 日游客批数,B =tl / t3 ; Q 每批游客人数tl 每天游客时间,tl = H - t2 ,单位为h ; t3 每两批游客相距时间,单位为h ; H 每天开放时间,单位为h ; t2 一一游完全程所需时间,单位为h : (三)游道测算法( l )完全游道法:C 二M D / m ( 2 )不完全游道法:C = MD / 【m + (mE / F ) 】其中:C 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M 游道全长,单位为m ;m每位游人占用的合理游览长度,单位为m ;E 沿游道返回所需的时间,单位为h ; F 游完全游道所需的时间,单位为h ; D 周转率,同上。根据以上相关公式测算,经综合分析计算,旅游区日旅游环境容量为23076 人根据气候特征条件,全年可游览天数按330 天计,则旅游区的年旅游环境容量762 万人次(详见表4 一3 )。虽然如此,但旅游区的开发是一个逐渐向前推进的过程,是旅游系统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故测算出的容量值仅能代表规划期内的容量。表4 - 3 旅游区环境容量测算表序号区域或项目面积或单位计算方法游客占用面积或长度或游客数周转率或批次日环境容量(人)年环境容量(人)1抚仙龙吟板块5000000m2面积法游道法1000 m 2 /人 20 m2/人12544617971802山林养生板块3000000m2面积法游道法1000 m 2 /人 20 m2/人12326010758003生态闲适板块6000000 m2面积法游道法1000 m 2 /人 20 m2/人12654821608404悦动雅憩板块3000000 m2面积法游道法1000 m 2 /人 20 m2/人1221687154405风情古韵板块4000000 m2面积法游道法1000 m 2 /人 20 m2/人1256541865820合计21000000 m22307676150801 抚仙龙吟板块该区是整个旅游区游人最密集的区域,游览区域采用面积法计算,容量指标取l000 m2 /人。场地瞬时环境容量:5000000 m2 /1000 m25000 人。周转率取1 次,则其环境容量为5000 人。道路采用线路法计算,容量指标取15m2/人。道路瞬时环境容量:3354 m2 /15 m2223 人。周转率取2 次,则其环境容量为446 人本区的最佳环境容量为5000 十446 = 5446 人。2 山林养生板块游览区域采用面积法计算,容量指标取1000 m2/人。场地瞬时环境容量:3000000 m2 /1000 m23000 人。周转率取l 次,则其环境容量为3000 人。道路采用线路法计算,容量指标取30 m2/人。道路瞬时环境容量:3900 m2 /30 m2 = 130 人。周转率取2 次,则其环境容量为260 人。环境容量为3000 + 260 =3260 人。3 生态闲适板块休闲文化观光区采用面积法计算,容量指标取1000 m2/人。场地瞬时环境容量:6000000 m2 /1000 m2 6000 人。周转率取l 次,则其环境容量为6000 人。游路采用线路法计算,容量指标取10 m2/人。游路瞬时环境容量:5488 m2 /20 m2274 人。周转率取2 次,则其环境容量为548 人。休闲文化观光区环境容量为6000 + 548 = 6548 人。4 悦动雅憩板块采用面积法计算,容量指标取2000 m2/人。场地瞬时环境容量: 4000000 m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