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空调建设项目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1页
家用空调建设项目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2页
家用空调建设项目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3页
家用空调建设项目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4页
家用空调建设项目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格力电器郑州家用空调建设项目 成品库(二)施工测量方案编 制: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审 批: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2011年3月18日1 编制依据1.1 由郑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建设工程规划测量测绘技术报告及甲方提供的施工现场平面控制点位及高程基准点。1.2 由珠海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格力电器郑州家用空调成品库(二)施工图纸。1.3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场地岩土勘查报告。1.4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2 工程概况2.1 工程名称:格力电器郑州家用空调成品库(二)建设单位: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须水河东路与枫香街交叉口2.2 成品库(二)建筑地上2层,总建筑高度13.450m;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的105.3米。2.3 建筑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丙类;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3 施工控制网布设3.1 平面控制网测设3.1.1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砖砌台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3.1.2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由于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总平面图利用苏一光RTS-632全站仪(测角0.5”,测距2+3PPM),以平面控制点为起始点,在场区布测一条闭合导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图1)图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等 级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一 级51/300003.2 高程控制网布设3.2.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度0.3mm/km往返测)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3) 在布设闭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同时该点作为以后施工现场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 3.2.2 场区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基准点及现场实际情况,在场区基坑外侧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图2)。水准线路按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合差(mm): L -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之后对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条件平差,求得平差后各水准点高程。图24 施工测量 4.1 土方开挖测量 首先依据场区平面控制点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基坑开挖由29轴向1轴推进,高程分两次传递,在距槽底设计标高2米的边坡上钉钢筋头,架设水准仪,随时校核槽底标高。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200mm时,用全站仪投测出基槽边线,并打控制桩。用水准仪在控制桩上抄测槽底控制标高,各控制桩之间拉线,人工清土。4.2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4.2.1 0.000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量该工程的基础标高为-3米。标高传递采用钢尺配合水准仪进行,并控制挖土深度。挖土深度要严格控制,不能超挖。清槽后,用全站仪将建筑物外墙边线投测到基坑内,并进行校核,校核合格后,以此放出垫层边界线。按设计要求,抄测出垫层标高,并钉小木桩。在垫层砼施工时,拉线控制垫层厚度。地下部分的轴线投测,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外控投测。垫层施工完后,将主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先在垫层上对投测的主轴线进行闭合校核,精度不低于1/20000,测角限差为5。校核合格后,再进行其它轴线的测设。并弹出墙、柱边界线。施测时,要严格校核图纸尺寸、投测的轴线尺寸,以确保投测轴线无误。地下部分结构施工的高程传递,用钢尺传递和楼梯间水准仪观测互相进行,互为校核。4.2.2 0.000米以上施工测量1)轴线竖向传递本工程的轴线竖向传递采用激光铅直仪内控法。在首层地面设置投测基点 。在首层地面钢筋绑扎施工时,在欲设置激光投测点的位置预埋100100mm铁板,铁板上表面略高于砼上表面。激光投测点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流水段的划分,各点距主轴线距离均为1.000米。施工至首层平面时,对各主轴线桩点进行距离、角度校核,校核合格后再进行首层平面放线。放线后,再将各激光投测点测定在预埋铁板上,并再次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每层顶板应在各激光投测点相应的位置上预留150150mm的接收孔。投测时将激光铅直仪置于首层控制点上,在施工层用有机玻璃板贴纸接收。每个点的投测均要用误差圆取圆心的方法确定投测点。即:每个点的投测应将仪器分别旋转90、180、270、360投测四个点,这四个点形成的误差圆取其圆心作为投测点。每层投测完后均要进行闭合校核,确保投测无误,再放其它轴线及墙边线、柱边线。2)高程传递首层施工完后,将0.000米的高程抄测在首层柱子上,且至少抄测三处,并对这三处进行附合校核,合格后以此进行标高传递。0.000米以上标高传递采用钢尺从三个不同部位向上传递。每层传递完后,必须在施工层上用水准仪校核。标高传递误差主楼不应超过15mm,裙房不超过10mm,且每层标高竖向传递的不应超过3mm,超限必须重测。每层结构施工完后,在每层的柱、墙上抄测出0.500米线,作为装修施工的标高控制依据。4.3.2 建筑物沉降观测根据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及设计图纸的要求与规定,每隔30米设置沉降观测点。当施工到一层框架柱时,将观测钉按设计要求预埋在混凝土柱内,高度位置在+0.500m左右,观测钉利用20钢筋加工制成,一端弯成900弯钩,另一端焊接到柱筋上,柱内埋入150mm。外露70mm。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场区高程控制网点,沉降观测时间为每天早上810点。沉降观测的首次观测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0%以后,初测时必须提高精度,必须做到三定: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沉降观测的次数:正常情况下楼层每升高一层,做沉降观测一次,主体工程结顶后,改为每月观测一次。当工程全部竣工后,如沉降量稳定可终止观测,否则要继续观测。第一年四次,第二年二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如有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所有观测点观测完毕,最后做闭合于水准原点上,以检验本次测量的精度,如闭合差大于1.0时应重测。5 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 2)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3)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5)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质量总监和责任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