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二涉江采芙蓉教案2教学目标: 一、感知层次: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层次: 1、 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2、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 1、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2、古诗中“思乡怀人”情感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具:多媒体。 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投示:“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由回顾“诗歌(古风)发展脉络”导入新课:我在刚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一课中给大家归纳过“诗歌(古风)发展脉络”这一知识点,不知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即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由于当时只学到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所以只归纳到此。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诗歌(古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今天,我们首先学习其中的一篇涉江采芙蓉,“窥一斑而见全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大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悟。二、诵读感知 1、多媒体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试背诵。 3、提问: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是谁? (诗歌中出现可能是“思妇”也可能是“游子”形象。以下我们是从“思妇”的角度来鉴赏。) 整体感知: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妻子)、思念家乡的情感。1、2句:涉江郊游 采摘芙蓉 3、4句:人在远方 心愿难遂5、6句:回望故乡 长路漫漫 7、8句:天各一方 忧伤难遣三、 鉴赏品味 、 朗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思考: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环境下登场了?她要做什么? 结合多媒体图片明确:抒情主人公在芳草萋萋的江边出现了,她要去采摘芙蓉花。 、 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朗读“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回答: 提问: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花做什么? 讨论、交流:送给“所思”之人。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明代郭登送岳委方还京:“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陆凯赠范晔: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又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甚至是红豆,都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既可以传达对亲朋的关怀和思念,又可以寄托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提问:这两句的语气如何?在诗歌结构上具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自问自答,语气缓和。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朗读“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两句,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交流:“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提问:全诗其他六句都可以理解成“思妇”的语言,惟独这一句像“游子”的口吻。你能试着理解这一句吗? 讨论、交流: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而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5、朗读“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思考: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讨论、交流: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讨论、交流:思妇对远在外地的游子的思念。(或:游子思念爱人 、家乡的思想感情。)诗歌前四句描绘一位思妇采摘芙蓉花送给在外的游子,却又无法送到的情景,以乐景写哀情,间接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五、六两句采用“悬想”的手法,设想游子在外的情态,表现思妇的痛苦思情。最后两句先叙述了“同心离居”的生活现状,后直接抒发无尽忧伤之情。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这是“以乐衬哀”的手法。“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四、 问题探究 1、古代诗歌从情感上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思乡怀人之绪、怀古伤今之悲、羁旅闺怨之愁、怀才报国之愤、边塞征战之壮、即事抒怀之慨、隐逸出世之恋、吟山咏水之美、描花绘鸟之趣等。涉江采芙蓉属于哪一类?(明确:思乡怀人之绪) 2、说说同学们知道的“思乡怀人”的诗歌。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讨论“思乡怀人”诗情感的审美价值。 提问:朗读上面的诗句,你是不是觉得它们很美呢?为什么? 讨论交流:(1)借助优美的形象来表现美好的情感。 (2)唤起人们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普遍的、美好的情感。 五、拓展阅读 我们一起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谈谈这首诗和课文在抒情上有何异同?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六、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思 妇 无尽忧伤 游 子 芙 蓉 真挚笃厚 望 乡 以乐写哀 悬 想板书设计情节 艺术手法 特点1、2句:涉江郊游 采摘芙蓉以乐衬哀(芙蓉、兰泽、芳草)3、4句:人在远方 心愿难遂自问自答(设问) 意境高洁、清幽5、6句:回望故乡 长路漫漫动作细节(还顾) 含蓄不尽,余味悠长7、8句:天各一方 忧伤难遣联想想象(黯然消魂)2004年高考浙江卷中的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A.游子思归乡。【前为观点,后为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谏逐客书》教学课件制作
- 《谁丢的鞋子》课件
- 公司行政部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亲子阅读课件
- 税务预算管理办法解读
- 亲子互动探索课件
- 《让我自己来》课件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 连锁餐饮研发部工作总结
- 事故管理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数字解密:药食同源生意下最香的成分与赛道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湖南卷) 含答案
- 《第六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技术文件-健康与社会照护》
- 客户拜访技巧讲课件
- 测绘安全课件
- 新生儿发热及护理措施
- 医学实验室安全培训
-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诊断报告编制指南
- 离子检验-教案-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Unit 5 Lesson 20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