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知识基础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知识基础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知识基础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 基础整合 考点突破 素能专攻 基础整合 一 等高线地形图 基础自主掌握 1 海拔与相对高度 1 海拔 某地高出的垂直距离 上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米 乙点海拔为米 2 相对高度 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上图中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米 2 等高线地形图 1 等高线 地图上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海平面 500 1000 海拔 2 基本特征 海拔 闭合 陡 缓 山脊 山谷 3 基本地形部位 山峰 山谷 山脊 陡崖 鞍部 二 地形剖面图1 概念 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 它是在的基础上绘制的 2 比例尺 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 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 作用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和 等高线地形图 水平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拓展 地形是指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 高原 平原 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类型 具体如表所示 深化思维拓展 思考 图示为陕西省沿109 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指出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地形类型 答案 陕南以山地为主 关中以平原 盆地 为主 陕北以高原为主 自测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该图示甲区域内的地形是 a 盆地b 高原c 山地d 平原 2 ef河段河流流向大致是 a 先由东北向西南 再向南b 先由东向西 再向东南c 先由北向南 再向东南d 先由北向南 再向西南 a c 考点突破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真题剖析 2016 上海卷 7 8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 读 某地区等高线 单位 m 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 新月形沙丘b 山地梯田c 三角洲平原d 滨海沙滩 思路点拨 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 数值大 地势高 数值小 地势低 第 1 题 图示地区海拔较高 等高线分布较均匀 水渠贯穿其中 判断是山地梯田 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形的 三角洲海拔低 等高线稀疏 滨海沙滩海拔低 故b项正确 答案 1 b 2 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 河流自南向北流 河流水补给水渠b 河流自北向南流 河流水补给水渠c 河流自北向南流 水渠水汇入河流d 河流自南向北流 水渠水汇入河流 思路点拨 第 2 题 图中河流位于该区域的最低处 结合水渠等高线的弯曲特点可知 水渠水是流向河流的 河流位于山谷处 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 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 故c项正确 答案 2 c 考点归纳 等高线图中的计算以下图为例说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 1 计算相对高度 1 图示区域最大高差 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 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 该图的等高距为d 则区域最大高差为 h高 h低 h差 h高 h低 2d 如图中数值最大的等高线为800米 最小的等高线为450米 则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为800 450 h差 800 450 2 50 即最大高差350米 h差 450米 2 两地间的高差 如图中大坝坝顶海拔为550米 大坝处谷底海拔为450米 h低 500米 故坝高为50米 h坝 100米 2 计算陡崖高度计算公式 n 1 d h n 1 d 其中n为两地之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d为等高距 如上图中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在此交汇 等高距为50米 故陡崖的高度为 3 1 50 h 3 1 50 即100米 h 200米 3 局部闭合的海拔范围介于两等高线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即如果闭合等高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小数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低于较小数值 闭合等高线与相邻两线中的较大数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高于较大数值 4 计算两地的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 0 6 100m 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t 0 6 h差 100m 图中最大高差约为350米 h差 450米 故其最大温差约为2 1 2 7 5 计算地形坡度根据 坡度 垂直相对高度 水平距离 来确定 两点垂直相对高度 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 水平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 考点演练 2019 安徽蚌埠高三摸底 读 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 1 3 题 1 图中隧道 a 穿过等高线密集区 设计不合理b 长度大约为6000mc 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d 应建成 之 字形 以降低坡度 解析 1 c第 1 题 据图可知 图中隧道从鞍部穿过 选线合理 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隧道长度大约为4km 出入口位于鞍部的山谷地带 加之该地位于我国西南 等高线比较密集 降水集中的季节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隧道应尽可能短 不应建成 之 字形 2 图中m n p 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a mnb pqc mqd np 3 一辆汽车由甲镇沿公路开往乙镇 北京时间12 10司机可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的路段是 a b c d 解析 2 c 3 a第 2 题 据图可判断等高距为100m m 600 700m n 300 400m p 200 300m q 200 300m 所以mq之间的高差最大 第 3 题 北京时间12 10 该地的地方时大概为11 10 太阳位于南偏东方向 根据图中四路段的走向可判断 若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 则此时车身方向为东北 西南方向 路段符合题意 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真题剖析 2019 江苏卷 5 6 下图为 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与乙地相比 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地形b 水源c 植被d 坡向 思路点拨 第 1 题 甲 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 与乙地相比 将建筑物坐落在甲地 考虑的有可能是坡向问题 甲地处于阳坡 采光较好 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 采光较差 二者地形相差不大 都位于山脊有一定坡度 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 答案 1 d 2 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思路点拨 第 2 题 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 要看三处变化 靠近n一侧 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 改造后的等高线比原来的等高线更加密集 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 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 靠近m一侧 等高线又变得密集 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 地势整体下降 m与n之间无法通视 既有陡坡阻挡 也有房屋阻挡 答案 2 b 考点归纳 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河流特征 2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气候特征 3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区位选择 1 选点 2 选线 3 选面 考点演练 下图为甲 乙两地附近等高线地形简图 单位 米 计划在甲 乙间修建一条公路 据此回答 1 3 题 1 在图中最初选定的四条线路中 既要架桥又要修隧道的是 a b c d 2 有很多学者建议施工前对图示河段进行治理 其合理的措施应是 a 建蓄洪区b 加固堤防c 修建水库d 裁弯取直 3 河流经治理后再修建公路 最终的合理线路方案应为 a b c d 解析 第 1 题 读图可知 线路 穿山要修隧道 越河需架桥 线路 只需架桥 线路 未穿过河流 不需架桥 第 2 题 图示河流西部河段河道弯曲 地势低平 洪涝多发 裁弯取直是治理该河段的合理措施 第 3 题 裁弯取直后 线路 路程短且不经过河流 沿线地势平坦 工程量小 难度小 答案 1 c 2 d 3 b 考点三地形剖面图 真题剖析 2018 江苏卷 5 6 下图为 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 p c d s2 s1 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2 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 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 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 志留系b 石炭系c 二叠系d 第四系 解析 第 1 题 根据等高线可判断从甲至乙 海拔先升高后降低 为凸地形 c d错 从地层分布看 从甲至乙地层分别是c p c 其地层时代分布是老 新 老 属于向斜构造 岩层应该向下弯曲 a对 b错 第 2 题 据图可知 丙处位于背斜构造的东南翼 丙处地表岩层为d 因而从丙处向下垂直钻探取芯 可能发现的地层应该比d老 最可能是s1和s2地层 对照图例可知为志留系 a项正确 答案 1 a 2 a 考点归纳 1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1 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吻合 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为200 250m b为250 300m 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为250 300m b为150 200m c为350 400m 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历升高 降低 迅速升高 缓慢降低的过程 看是否经过河 山 谷和闭合曲线河 山 谷两侧等高线数值对称 如图中b点两侧 两条等值线间的闭合曲线数值根据 大小值 的判断方法确定 2 确定是否通视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 如山地或山脊 阻挡 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特别注意 凹坡 与 凸坡 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 等高线先密后疏 为 凹坡 可通视 等高线先疏后密 为 凸坡 凸坡 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下图 考点演练 1 2014 上海卷 18 19 读 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 m 和地形剖面图 单位 m 回答 1 2 题 解析 1 d 2 d第 1 题 两剖面线的交点在鞍部 ab线大致为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 故鞍部为最高点 正确 mn线是沿山峰到鞍部的剖面 鞍部为最低点 正确 第 2 题 该地区最低海拔是100米 最高蓄水位海拔是150米 蓄水区只局限在河谷地带 无岛屿出现 1 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2 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 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 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 一个岛b 两个岛c 三个岛d 无岛 解析 1 认真分析图中剖面的关键点 起点a为500m 终点b大于200m 以及剖面与500m 200m等高线的交点 2 分析剖面线与河流的交点及海拔范围 3 分析剖面线的整体变化趋势 4 综合分析绘出剖面图 2 读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绘出a 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答案 如图所示 素能专攻 等值线图的判读 典题展示 读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示意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m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a 山峰b 山谷c 陡崖d 鞍部 2 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a 图中最高山峰南坡比北坡陡b 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c ef段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d 两座山峰的实际距离是150米 方法指导 1 图中m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 应该是鞍部 2 图示最高山峰海拔为720米 该山峰南坡等高线较北坡稠密 则南坡坡度大于北坡 故a正确 通过计算可知 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10米 故b错误 图中河流ef段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故c错误 两座山峰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则实际距离要大于图上比例尺反映的距离 故d错误 答案 1 d 2 a 建立模板 常见等值线主要有等高 深 线 等温线 等压线 等降水量线等 其中等高线是等值线的基础 其他等值线都是由其演化来的 1 共同特征 1 同线等值 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 全图等距 相邻两线相差一个等值距或数值相等 3 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 但在图幅有限范围内不一定全部闭合 4 两条等值线不能相交 等高线图中的陡崖处除外 5 等值线疏密反映表达要素数值变化的快慢 6 局部闭合 两等值线间的局部闭合等值线 其数值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2 判读方法 3 等值线弯曲处数值大小的判读 提升训练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判断m处的地形类型 并说明理由 2 分别指出影响图示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3 比较图中赣州和韶关受寒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